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50-60(第1/16页)

    第51章

    【昨日全平台增加8.12w浏览人次,并获得7.5K点赞、3.7K收藏、785评论45弹幕,有24人被影响前往门店消费,增加758名粉丝。】

    “本日增加影响力5788,花出去的影响力回本啦!”

    “影响力收入368?第一天就这么多吗!”久违地达到新高!

    禾嫒尺赶紧点开数据统计,查看消费详细情况。

    其他小店在过年期间都没开门,368影响力收入全是冬阴功的功劳。

    实际上前一天被她影响前往店内消费的是24人,只是过年期间出门吃饭大多携家带口。系统统计的24人仅仅只是看过视频,或是美食推文的人数。

    严格算起来,应该算是给冬阴功各门店带去了24桌客人,实际到店消费人数还真说不准有多少。

    再略微细看,每桌客人能提供8~30左右的影响力收入,比之前推荐的低单价美食高出好多倍。

    有钱入账的禾嫒尺把脑瓜子蒙在被子里,开始发梦。

    “按照之前的惯性,第一天能获得的影响力收入还不是高峰,毕竟很多人看过视频和笔记还没来得及到店里消费。高峰期的收入至少比今天多个三倍,再加上这家店分店开得多,能接很多客人,嘿嘿嘿。”

    “一天三百块啦,多的时候可能有一千,我就取个中间数600块,热度持续一个月的话,就有一万八。”

    “哦,不能这么算,毕竟放假和工作日不能一样。”

    “重来,平时一天三百块,周末一天一千,我就算一个月有四个周末,热度持续一个月的话~14600哈哈哈。”

    禾嫒尺才不管网络热度一般持续不了一个月,先乐完再说。

    她今天晚上要美美做个发财梦!

    ……

    次日清晨,禾嫒尺醒得特别早。

    昨晚被金色癞蛤蟆在梦里撵着跑了一整晚,给她累够呛。

    原本转身想要继续睡,忽然想起自己昨天发的视频和文章热度不错,她又支棱起来,把手机抓手里,打开后台想看看自己有什么好评。

    然后就给她整得有些郁闷。

    郁闷得把厚被子罩在头顶,盘腿在床上坐了起来。

    有差评。

    在公众号发的文章还好,底下评论基本都是讨论这家店好不好吃的内容,偶有质疑,也只是问禾嫒尺发的美食推文有没有收钱。

    至少对文章内容还是肯定的。

    但是P站的视频评论区就没那么和谐。

    有人会说视频太长不想看,有人会说测评试美食看起来没有食欲,还有人说她剪辑手法有问题。

    禾嫒尺本身在把视频做出来之前就纠结过。

    她知道自己的美食视频内容不成熟。而且尽管她已经尽量把视频时间缩短,语速加快,只是测评内容多,就肯定会长,让人没有耐心看下去。

    在确定制作视频最初时,她的想法很简单。

    她在这家店吃到了好吃,并且点单率很低的菜品,猜测店里说不定还会有这样的菜,所以想全部测评一遍试试。

    美食应该被分享,不应该被埋没。

    从私心来说,她会这么做,也是因为希望自己的视频看起来能更特别一些,有个人特色。

    禾嫒尺总共也没剪过几次视频,日后的风格走向根本还没定下来,什么样的都想试试。

    美食视频、笔记赛道其实很卷。

    在自媒体这行里,美食算是较为没有门槛的赛道。

    比如美妆博主门槛就不低,首先得有化妆技术,底子好。还需要一定审美,化出来的妆得赶得上热度,同时善用最近流行推广的工具,或是美妆产品给自己化妆,才能接广。

    又例如家居博主,账号起来了能给各种家具家电做广告,只是做这个,不管是租的买的,总归最开始得先有个房子。

    动手和审美能力还得强。

    美食赛道就不一样了。

    做探店的,只要找到门路,最开始粉丝没多少,就能加本地探店群。先不说能不能拿广告费,总归拍拍短视频和照片,吃一顿免费霸王餐还是可以的。

    如果走美食烹饪路线,也不费事,最开始有手机和基本厨具就能拍。

    去年有段时间美食翻车视频还挺受欢迎,人很难拿得准网友到底想看什么。

    只是真正红起来的那些人,作品多多少少都会有自己的个人特色。

    露脸的美食博主,本身长相就是他们的专属标志,再加上某些标签,比如说吃得多,吃得辣,爱自己带蒜什么的,都能给他们带来记忆点。

    禾嫒尺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个人特色。

    毕竟谁刚入行时不想当行业顶尖呀?

    就连刚上学的时候,也想过自己要考最好的高等学府。

    只是她镜头尴尬,不想露脸,本身不是大胃王,对辣的接受度和一般人差不多。再加上吃东西时,她更希望自己是享受沉浸的状态,能拿出特色的点就不多了。

    怎么办呢?

    没想明白的禾嫒尺划拉评论区,尝试在里头找到答案,然后发现——

    “这群网友行动力是真的强啊,怎么昨天下午发评论说自己去店里尝,晚上就已经吃上饭了?”还在评论区发菜品图,证实自己确实在店里。

    三只大虾:[照片]冬阴功炸鲈鱼确实味道不错,就是服务员和厨子少,进店要等很久才上菜,这几天进店居然还有红包拿。

    禾嫒尺原本根本不知道店家过年还有发红包这种活动,好奇地回复三只大虾:红包里是什么,代金券吗?

    大清早的,这位名为三只大虾的网友显然还没起床,根本没办法回答她。

    百无聊赖的禾嫒尺再次在P站上回看自己的视频,想知道自己是哪里不足,下次能怎么补上。

    划拉几下,她才注意到,视频的播放次数到目前为止也不超过4W次,评论弹幕数量正常,但是收藏量比一般探店美食视频更高。

    探店视频嘛,其实收藏起来没什么用,一般情况下如果想看探店视频,只需要关注UP主,看他平时的更新就行。

    毕竟一样的吃播视频也没必要重复观看多次。

    反而是健身、美妆、装机、烹饪、攻略之类的视频,被收藏的几率更高一些。

    这些视频有重复观看的必要性。

    说起来,她在公众号上发的《长红十几年的泰国餐馆居然还藏着这样的菜?》美食推文,收藏量也比一般探店美食推文更高。

    “网友是收藏起来重复看吗?没耐心一次看完,所以有需要的时候分段看?”不管是什么原因,禾嫒尺得知自己视频数据有突出点,还怪高兴的。

    早些时候的郁闷散去不少。

    她还是有优点的嘛。

    “对了,视频的播放次数到现在还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50-60(第2/16页)

    超过4W,公众号也还没那么多人看,昨天那8W多的浏览数据是哪里来的?”

    难道——

    禾嫒尺打开小紫书后台。

    果然,她除夕夜发的那篇笔记《过年拜神菜,年三十吃到年初七?》热度上来了。

    除夕夜当天不少人吃过饭就待在家看电视玩电脑,那时他们还不晓得家中剩菜的可怕,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剩菜每天都在桌上,与禾嫒尺产生共鸣的人越来越多。

    甚至不少网友已经不在乎禾嫒尺原本笔记写的是啥,在笔记下面聊了起来。

    哦,还有吵架的。

    主要还是围绕剩菜应不应该倒掉、以及最近的人是不是吃太饱的事吵。

    吵吧吵吧,互动量越多笔记热度越高,她还能挣影响力呢。

    禾嫒尺这时候算是理解为啥网上总有营销号引流贴,该说不说,流量来得是真快啊。

    趁着这波热度,她把前几天劈开家里那块剩五花肉,炒出来的几个菜编辑成《过年隔夜烧猪肉的拯救方法》发布。

    笔记发布成功,72现金奖励和3点经验,3张100流量券到手。

    “过年还在加班,努力的我!”

    努力完了,可以躺啦!

    正当禾嫒尺想躺倒继续玩手机时,听见房门外有人走动,从脚步声判断,像是她爸。

    这下禾嫒尺精神又来了。

    有些事情日积月累下来,会产生根深蒂固的习惯。

    比如,夜晚+她妈的脚步声,等于不能半夜叫外卖。

    再比如,清晨+她妈的脚步声,等于她妈起床,可能正准备在家里打八段锦。

    而清晨+节假日+她爸的脚步声,在禾嫒尺的潜意识里相当于有人喊她吃早饭。

    她麻溜爬下床,半踩着拖鞋打开房门:“爸,早餐吃什么?”

    “你醒这么早?”禾仁善身穿一件黑色厚外套,手里拎着装了葱的塑料袋,看起来像是刚从菜市场回来,“我买了猪肠粉,你吃不?”

    “吃!”

    “快去刷牙洗脸,蒸两分钟就可以吃啦。”

    禾嫒尺听话地把自己收拾干净,等着上桌吃猪肠粉,蒸猪肠粉是她为数不多从小爱吃的东西。

    虽然这东西名字带个猪字,实际上跟猪没有一点关系,就是普通的米皮卷。

    米皮卷跟米粉河粉一样,都由大米磨成浆制成,不是自己家能轻易做出来的东西。好在市场会售卖新鲜的猪肠粉,买上4~5块钱就足够一家人当早餐吃一顿。

    二次加工也相当简单,斜着切成薄块状,均匀地铺在盘子里,上锅大火蒸两分钟就能蒸透,趁着豬腸粉还热时,要尽快淋上酱油和蒜香花生油。

    不同的食材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都不一样,猪肠粉这样,酱油和调味油也这样。

    要是等粉皮稍微凉下来,再淋调味酱,味道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第52章

    祝文芯也醒得早,早餐时间准时上桌。她用筷子把蒸出锅的豬腸粉和酱料翻拌均匀,用牙签戳起一块送进嘴里:“是这个味,不过这是你奶奶家的味道,以前我上班时吃的豬腸粉调味又跟这个不同。”

    “你是说我们老家卖腊味饭那家店的豬腸粉吗?”禾嫒尺回忆道。

    祝文芯用牙签戳了一串豬腸粉,慢慢嚼着吃:“你怎么知道我说的是那家店?”

    “因为我小时候你经常买呀。”腊味饭店的老板业务可多,他不光卖叉烧烧鸭烧鹅,早餐时还会卖蒸猪肠粉。

    蒸豬腸粉是禾嫒尺的儿时回忆,想来应该也是她父母长大工作时的记忆吧。

    祝文芯回忆着旧时日子:“你爸是本地人,我家以前却不是这里的,后来全家跟着你外公搬过来,我又毕业了,开始工作,才有钱能在外面买东西吃。那时候豬腸粉可便宜,五毛钱一份。”

    “哪要五毛,一毛就行了。”禾仁善回一嘴。

    祝文芯摇头:“一毛那是你刚工作时候的事,你年纪比我大好几岁呢,跟我哪能一样。我开始工作那时候已经要五毛一份,当时每天上班前就盼着这口,不然都不想起床。”

    爸妈那个年代,小时候没什么好吃的,毕竟那会儿是真穷,啥都没有,人能吃上饭就不错了。

    味道呀花样呀,肯定都是没有的,所以禾嫒尺爸妈对难吃东西的接受程度非常高。

    哪怕像他爸那样自己手艺还不错的人,吃她妈做的那些不怎么好吃的饭菜,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总归能吃呢。

    有肉有菜有大米,能有什么挑的。

    小时候白水煮菜不加盐不加油,吃着也觉得鲜甜得很,有滋有味。

    蒸猪肠粉,也不过就是把米浆蒸熟,加上简单的调味料搅拌均匀,多么朴素的食物。

    人民日常吃的食物嘛,总共也卖不上几个钱。

    当时的小店小摊做这个,也就赚个糊口钱,从没想过靠这个发财。

    而且因为这东西价格便宜,卖不上价,所以也不可能再往上加好料,让它变好吃。

    怎么办呢?

    于是人们就想着法子,指望从最简单的酱料入手,让它变好吃。

    那时在路上买猪肠粉,说不定每家的味道都稍微有些区别。

    有些小摊会给猪肠粉配蒜蓉花生油,只是里头那个酱油,还会用香菜、红葱、蒜、等等一些香料再单独熬制。

    禾嫒尺妈妈经常买的那家猪肠粉,酱汁就是自己熬的,里头还搁了少许糖,吃起来咸中带甜,而且还配蒜蓉辣椒酱,酸味辣味都齐全,习惯这个味以后,特别上头。

    有些小摊则是专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