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80-9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p; 贝壳这时也出来分享自己刚买的东西:“路边30一份的脆皮五花肉不是很建议你们买,量少味道一般般,不如去吃卤肉粉上面的锅烧。”

    P则是买了15块钱一份的铁板豆腐:“豆腐上的酱味道还行,就是豆腐里头淡了些,算一般小摊水平。”

    巴巴倒是没来西街,她往群里发自己的晚餐,里头就有一份竹筒饭,还@禾嫒尺和陈灵说:“我们在遇龙河这边的农庄吃饭,竹筒饭都放在柴火上现烤,味道还不错,你们要是有兴趣,明天也可以过来试试。”

    说完,还往群里发送农庄的定位地址。

    禾嫒尺对着手机,把照片放大仔细琢磨:“巴巴发的竹筒饭看起来好像还不错,竹子边上都烤黑了,还得劈开吃,应该是真的当地特色竹筒饭吧?”

    “试试?”陈灵提议道:“反正明天我们得去坐竹筏,农庄应该也在那附近。”

    想到明天能吃好吃的,两人心情好起来,又开始在街上逛。

    天色完全暗下来之后的西街看起来与傍晚时分又不同,主要是山变得没那么容易看见,风景消失后的西街乍一看,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80-90(第3/15页)

    一般县城没什么区别。

    只是走路上时,偶尔抬头细看,才会忽然发现大山隐约浮现在眼前。这时的山景看起来完全不如白日时秀气,反而看起来有些诡异,仿佛像是随时会向城内压来一样。

    这种怪异感,给夜晚的西街蒙上一层神秘面纱。

    因为刚才没吃好,所以两人逛街时,开始下意识寻找各种吃的。

    先是买一个10块钱的酥饼分着吃,里头有韭菜、酸豆角、肉沫等小料,最开始吃着还挺香,两口以后又略显油腻,还好是两人分吃,几口就没了。

    酥饼吃完还是觉得有些腻味,两人又跑去买茶饮。

    路过酒吧街时想起刚才在饭店里喝的桂花酿味道不好,买茶饮时还特意选择小料带酒酿的茶,最后在街边连锁卤味店里买了42元的鸭架、鸭爪、凉菜等小吃带回民宿。

    先不说东西好不好吃,价格值不值,光是逛着买小吃这件事就让人心情愉悦。

    回到民宿,把投影仪打开,播放生活类综艺当背景音。

    再坐到落地窗旁的小桌前,吃着卤味,小酌一杯酒酿奶茶,舒坦得很。

    ……

    一小时后,卤味吃完,奶茶也被喝个精光,舒坦完的禾嫒尺开始处理今天的评价任务,陈灵则坐在落地窗旁发呆。

    打开小众点评的评价页面,上头自动弹出一页:您有可能去过的店铺,供她选择自己要点评的对象。

    里头就包括今天中午吃过的小七排档以及晚上的美味竹筒饭。

    这俩放在一块真是对比强烈,原本中午吃饭时,禾嫒尺只是觉得小七排档还不错,经过晚上的踩雷,现在她连小七排档在小众点评的名字都觉得看着格外慈眉目善。

    美味竹筒饭与其完全相反,简直在给美味与竹筒饭这几个字招黑。

    因此,禾嫒尺在给小七排档写完4.5分的好评,领过任务奖励之后,居然又跑去给美味竹筒饭写差评。

    披着竹筒饭外皮的难吃盖浇饭,2分不能再多了!

    现在她的评价还挺值钱,每天写一次能有50报销额度,没奖励她都要去写,可见是惹着她。

    她写着有些上头,嘴里还叨叨:“给竹筒饭道歉!”

    写差评之前她已经在网上做足功课,当地竹筒饭用的米是糯米,浸泡之后再混合芋头、腊肠、香菇、等其他食材放进竹筒里,放火上烤熟来吃,跟她晚上吃的所谓竹筒饭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味道不对,做法不对,连用的米都不是一回事,还在网上发笔记营销,骗外地游客进去吃。

    小众点评的分都被他刷到4分,也不知道到底花多少钱买的刷子。

    写完评价,舒出一口气的禾嫒尺才有功夫去检查她之前发的笔记数据,最先看的是小众点评数据。

    “浏览量这么多吗?”

    才过去一天,浏览量已经增至1075,收藏182,点赞298,评论也有15条。还有人摸到她前两天写的牛八宝、以及新记酒楼评论区跟她互动。

    这可是小众点评不是小紫书也不是逗音。

    一天有这个数据很不错了,要知道禾嫒尺最初写的那篇油条笔记,第一日浏览量也就89。

    “另外两个平台呢?”

    再看小紫书,光浏览量就已经达到小众点评的12倍。逗音评论区有人吵架,还要更热一些,浏览量已经达到小众点评23倍,评论还多。

    粉丝涨得也快,短短一天过去,光这三个平台已经涨了上千粉。新粉丝们主要是想看接下来有什么广西美食推荐。

    禾嫒尺扫着逗音吵架的评论区,想起今天踩的坑,开始对某些评论产生共鸣,与此同时也为某些踏实做生意的商家抱不平。

    她在今天踩坑之前,对桂林阳朔的印象都很好。

    毕竟这里风景好,而且第一天入住酒店就碰上房间升级的好事,前台小妹还给她们发防坑指南,送圣女果吃。

    出门玩时候,觉得物价低,做生意的人也好,不管是第一天到达桂林时去小车米粉店碰见的大姨,还是后来遇到的糯米饭、全州红油米粉,老板们总共也没赚她俩几个钱,却都很体贴地告诉她们吃法、桂林辣椒的辣度等信息。

    关键手艺还好,东西真的好吃。

    正餐去的新记酒家、牛八宝、以及今天的小七排档,人家也都正经做自己的生意,服务不差,食材新鲜,味道也都在水平线上,真的是赚手艺钱。

    但只要有游客去过像美味竹筒饭这样的店踩坑,以上那些正经做生意的店家就得一块背锅,不然昨天发那篇单纯的美食推荐笔记底下怎能吵起来?

    游客出来玩的时间很宝贵,有些是用了年假,一年只有7天,有些可能还没有年假,只能趁着少有几个国有假期出来玩。

    玩个一天,哪怕算上早餐,也就吃三顿饭,还有不少人会选择在酒店吃早餐,这样就只剩两顿。

    到桂林阳朔玩的游客,一般会选择4天三晚行程,桂林2天阳朔2天,满打满算,顶天也就在这吃上12顿。

    每踩坑一次,相当于行程中有8.33%的餐食在踩坑,要是在游玩行程中还碰上别的坑,多踩几次,全程心情都要毁了,还不如在家睡大觉。

    至少省钱还不累。

    所以——

    对不起了,美食推荐今日暂时不更新,给大家避个雷吧。

    第83章

    “咦?更新了。”

    郭盼赶紧点开小迟没吃饱的新笔记查看,想知道她今天还能推荐些什么广西美食。

    郭盼是小迟的新粉,今天早上才开始关注她,关注原因就是那篇关于桂林美食的推荐笔记。

    前些天,她好不容易凑了年假,带着父母出门自驾游。

    由于听说桂林市区没什么玩的,所以率先到达阳朔游玩。阳朔确实很好玩,竹筏坐着有意思,景色也美,她还拉着母亲到十里画廊逛了一圈,在那定下民宿看美景。

    可惜东西不是很好吃。

    大名鼎鼎的桂林米粉在阳朔都是15一份起,加点料就奔着20去,这个价位对于大城市来说很正常,郭盼甚至都没感觉15~25一份的桂林米粉是景区价,说买就买,只要对味就行。

    可惜还真不对味。

    倒是不至于说难吃,中规中矩吧,有汤粉也有拌粉,而且不知道吃起来为啥跟她老家当地的连锁桂林米粉有点像。不是说桂林米粉的粉吃起来和外地不一样吗?

    后来又玩两天,吃的东西都不是很如意,反而酒店提供的早餐还不错,到后来她宁愿直接在酒店里点餐吃,也不上外头去。

    由于外食体验不是很好,导致她对广西美食兴趣不大。直到她昨天去桂林时,无意间刷到小迟没吃饱的笔记。

    她也没特意去搜广西美食攻略,就是推送推她脸上了。

    笔记写得不错,不光有吃的,还连哪个景点距离哪家店更近都写得清清楚楚,再加上笔记底下还有几个广西IP夸小迟会吃,真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80-90(第4/15页)

    找到他们当地本地人常吃的美食店,郭盼就留了心,午餐时带着家人到新记酒楼吃芋头扣肉去。

    果然,味道就和笔记里说的一模一样。

    新记酒楼的米饭虽然确实不好吃,但是芋头扣肉一绝,尤其适合牙口不好的老人。

    五六十岁的老人牙不好,吃不了太硬的东西。小时候物质不丰富,又喜欢油水大的,可年纪大了吧,吃太多肥肉又容易三高。

    荔浦芋头扣肉算是刚好,毕竟芋头吸饱肉汁之后,尝起来和肉很像。配着扣肉吃,一片能有平时吃两片的满足感,老人饭量本就比年轻人小一些,一人尝个两三片已经很满足啦。

    店里的其他菜式水平也还不错,中午还送饭后水果,除了米饭不好吃以外,其他部分给人感觉都挺好。

    因为小迟推荐的芋头扣肉没踩雷,随后郭盼又照着小迟笔记里的提示,带家人去象山公园玩,玩过后去尝她推荐的卤菜粉。

    把店里所有料加满,一份都不超过10元。卤水味足,粉的口感和她在其他地方吃到的也完全不一样,也算是让她知道了桂林米粉到底什么味。

    连着吃了两种小迟推荐的美食都没踩雷,味道还很不错。要不是因为家里老人不能吃太多内脏,郭盼连牛八宝都想去尝尝。

    所以她其实还挺期待新笔记,希望小迟能在自己离开桂林之前,多给她推荐点好吃的。

    没想到新笔记和推荐美食无关,反而写了一篇她本人在阳朔吃竹筒饭时的踩雷记录。

    郭盼一看首图就知道小迟吐槽的是哪家店,因为她也踩了这个坑!

    作为外来游客的郭盼一点在店里踩过坑之后,根本不知道自己吃的其实不是当地竹筒饭,还以为竹筒饭就是这个味。

    看过笔记她才知道原来自己是踩坑,而不是广西竹筒饭不好吃。

    再加上小迟精准描述出她当时吃到竹筒饭时的感觉,连口感都一模一样,她忍不住给个点赞,并留言:这家店好难吃,也不知道在网上怎么火的,吐槽到我心里了,简直是我的网络嘴替。能不能快点更新桂林美食(二),人在桂林等,急。

    下面还有其他网友发出类似的留言,例如:要是早几天看到这篇笔记我就不用踩雷,等。

    除此以外,还有广西IP的网友留言。

    大卡车:我们在当地吃竹筒饭都是吃炭火烤的,你得找那种有炭火炉子在店门口架着烤的才行。

    铃铛响:救命,就是这种奇怪的店把我们当地口碑搞臭,网络营销买的飞起,上次有网友吐槽我们这的竹筒饭大米不好吃我都惊了,我们都用糯米做的呀?

    留言发出去后,郭盼一时忘记自己准备干啥,又开始在小紫书里刷别的东西。

    没多会儿,她的小紫书消息提示亮起,点开一看,原来是笔记作者小迟回复她:有些小吃我吃完忘记拍照啦,所以还没有整理成笔记发出来,如果你对桂林小吃有兴趣,可以去恩恩小吃店尝尝糯米饭,带豆蓉,是广西本地特色,店就在小车米粉店附近。还可以试试当地的出榨全州红油米粉,地址是……

    看到回复时,郭盼第一反应是:小迟人挺好呀。

    第二反应:红油米粉和糯米饭是吧?明天就去吃!

    ……

    排雷笔记的内容并未被APP认可,评分仅56,任务提交后,禾嫒尺只获得3经验值和流量券。

    不过无所谓,这是她自己想写的东西,没有现金奖励就没有吧,反正她是个体户,谁说不能任性一回呢。

    写完笔记的禾嫒尺起来伸了个懒腰,再拉拉筋。发现她写笔记期间,陈灵一直坐在落地窗前发呆没挪过地,不知在想些什么。

    “想什么呢?”禾嫒尺在陈灵眼前用手摆了摆。

    “哦,没什么。”陈灵回过神来,“对了,按照我们原定安排,其实是应该在西街住两天,然后再去桂林坐高铁回家,但是~”

    “但是什么?”禾嫒尺一听陈灵拉长声音,就知道她想哄自己改变行程。

    “我们要不要去遇龙河定个民宿住一天?”陈灵拉着禾嫒尺的手劝说道:“我今天下午看见巴巴和大财去遇龙河住时好羡慕啊,那里景色巨美!但是交通不方便,逛街购物吃东西也不方便,所以最开始才没定那里。”

    说着说着,陈灵还把手机拿出来,打开旅行订票软件,搜索遇龙河民宿:“那边的景长这样哦,而且一出民宿门口就能直接到遇龙河散步,还可以找民宿借电瓶车或者自行车。”

    想起今天下午跟团游览时看见的阳朔山水,禾嫒尺陷入沉思。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