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嫒尺疑惑得很:“我怎么没听你跟我提过这个项目?”
还没等陈灵辩解,前两道菜分别上桌,是干笋炒腊肉和炒青菜。
刚出锅的干笋炒腊肉还冒着烟气,离远了也能闻见一股柴火香。
P让服务员给大家上了几双公筷。
饥肠辘辘的几人不再热聊,等公筷上桌后,分别将筷子伸向自己想吃的菜。陈灵还没吃呢,转头就招手找服务员要米饭。
禾嫒尺则是花几十秒抓拍完刚上桌的菜后,夹起一筷子干笋放碗里准备尝味。
腊肉啊……
她以前还真不喜欢吃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能接受,并且喜欢这个味道的呢?
应该是因为陈灵吧。
第85章
禾嫒尺不喜欢吃某个东西的原因,大多跟她妈妈有关。腊肉也是同样,祝女士的厨艺,不足以让她对付像腊肉这么复杂的食材。
她们家吃腊肉,不炒,而是蒸着蘸酱油吃。
对于生活在以前物质匮乏年代,并且本身就十分喜欢吃腊肉的人来说,其实蒸腊肉还挺好吃,尤其是肥的部分,据说能尝出一股带柴火味的油香。
据谁说的?
禾嫒尺她妈妈啊!
至于禾嫒尺本人尝到蒸腊肉,那真是差点一口吐出来。
“就像油垢的味道!”她小时候被哄着尝过一口之后愤怒地说。
打那以后她看到腊肉就怕,任谁说破天去,哪怕天王老子来了腊肉也是难吃的东西!(腊味饭里的腊肉不算腊肉,禾嫒尺说的)
然后陈灵来了。
她俩上学那会玩得好,吃饭也常结伴一块去,偶尔离开学校出门吃野食,也是两人带着其他朋友一起。
禾嫒尺那时老想吃各种鱼,就想尽方法哄着陈灵跟她一块去。这事有来有回,陈灵想吃腊肉的时候,也哄禾嫒尺一块去。
最初禾嫒尺肯定是不答应的,怎么磨都不好使:“你不吃鱼是因为鱼有刺,我带你去吃的都是没刺鱼。我不吃腊肉是因为我尝着腊肉一股子油哈喇子味,那肯定不一样啦!你到食堂打腊肉吃去,干啥非要到外面吃。”
陈灵在学校也有其他饭搭子,倒也不是非要禾嫒尺陪她去吃不可。
直到后来有一次陈灵在网上抢到某家新开业湘菜馆的38抵100代金券,要带禾嫒尺一块薅羊毛。
陈灵盯上这家店的腊猪脸炒蒜叶,禾嫒尺盯上这家店的剁椒鱼头。两人合计一人点一样,自己负责吃完自己点的菜。
结果这两道菜上桌,陈灵对剁椒鱼头产生了兴趣,而禾嫒尺看见陈灵吃腊猪脸时的馋样,也有些好奇。
“腊猪脸看起来好薄哦。”应该不会那么油吧?
最后,禾嫒尺在陈灵的怂恿下,尝了一筷子腊猪脸炒蒜叶。
“……”
“对不起,腊肉,这么多年一直是我错怪了你。”
切得极薄的腊猪脸吃起来完全不肥腻,也没有禾嫒尺印象中的油哈喇子味,反而有一股柴火香。再加点小米椒圈和大蒜叶子炒在一块,入口喷香,能轻易让人干掉一碗大米饭。
从这一刻起,禾嫒尺对腊肉的看法完全改观,不再将它视作洪水猛兽。还时常跟着陈灵尝各种口味的腊肉,最开始还只能接受薄切腊肉,渐渐的,厚切腊肉也觉得好吃。
事后,禾嫒尺才知道陈灵那次在店里点腊猪脸炒蒜叶就是为了让她也能尝尝。毕竟按照陈灵本身的饮食爱好,比起薄切腊猪脸,她更喜欢厚一些,肥一些的腊肉。
思绪从往事中漂回,禾嫒尺品尝着刚被她放入嘴中的干笋。
乡土农家菜的干笋其实不太干,切成薄片配着腊肉炒过后,吃起来脆嫩爽口。很容易咬断,却又不像鲜笋那样牙齿一碰就能裂开来。
配着腊肉吃应该味道更好,禾嫒尺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80-90(第7/15页)
但腊肉得配饭,她要先等米饭上桌再夹腊肉吃。
不久,服务员给端上来一盆米饭,让她们自己按心意打饭吃。
碗里有了大米饭,禾嫒尺又夹起一筷子干笋腊肉,她没直接吃,而是先在碗里把几片干笋和腊肉摞在一起,再一口闷。
放入口中的干笋腊肉与牙齿相遇时,干笋顺利地被咬开,直到碰见腊肉才感到阻力,她用力一咬。
额,腊肉有点硬啊。
再咬。
略有些硬的腊肉终于被她用大牙磨开,嚼劲十足甚至略有些硬的腊肉和脆爽的干笋在嘴里汇合,两种不同口感形成强烈对比,然而味道却跟禾嫒尺想象中不太一样,略欠些什么。
不过嘴里的咸香味仍然能让人迫不及待想扒拉一口米饭。
“这个腊肉有点瘦,要是肥点就更好了。”一旁干饭的陈灵似乎也感觉到腊肉给牙齿带来的阻力,她也使劲嚼着呢。
确实,和店里的干笋相比,腊肉的品质好像略差一些,甚至好像还没禾嫒尺在鹏城吃的某些饭店里好。再多吃几口就发现,腊肉好像有点咸。
下饭倒是挺下饭的,毕竟咸嘛。
从味道来说,干笋还挺香,腊肉一般,可他俩是一道菜,所以综合起来又差一些。
不过陈灵倒是没那么介意,她爱吃腊肉,而且没吃早餐确实饿狠了,哪怕味差一些她也吃得挺香。而且干笋好吃,就连之前不怎么添米饭的贝壳都给自己打了一小勺饭,配着干笋吃得欢。
P则看着像是个吃素的,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直在夹青菜,偶尔才吃一筷子干笋腊肉。
四个人两个菜,大家陆陆续续吃着,再怎么客气,干笋腊肉再下饭,也确实吃完了。
肯定是没饱,也就是刚垫垫肚子,不饿的程度。
有点尴尬,剩下的菜怎么不上呢?
对哦,竹筒饭和窑鸡都在烤火,芋头扣肉正在锅上蒸,剩下这三个菜全是耗时久的,能快速上桌的炒菜已经进了肚子。
禾嫒尺从窗口探出脑袋往院子里看,想知道他们这桌的竹筒饭烤成啥样。
烤竹筒饭的大姨见她频频探头,也是觉得好笑,回她:“马上就好!”大姨正用刀劈竹筒,劈开就能吃。
竹筒被一分为二,躺在朴素的大铁盘里端上桌。
“外头的竹子皮都被烧成黑色了,里面居然没焦吗?”陈灵说完还上手摸一下竹子,“哦哟,有点烫。”
“你是不是傻。”禾嫒尺赶紧给她把手收回来。
刚从火上下来的,能不烫吗?
被劈成两半的竹筒饭看起来量不算少,要是一个人吃饭,估计吃完就饱了,好在他们有四个人。禾嫒尺和陈灵两人分食一半,贝壳和P分另外一半。
和陈灵分,禾嫒尺可就不客气了。
她直接上手用筷子薅下来一块竹筒饭,结果糯米黏性大,粘得紧,夹起一头就带上来一串。
“别闻竹子啦,快,帮我夹一下。”禾嫒尺催促陈灵,让她帮忙。
“竹筒饭的竹子还挺香耶,比我们昨天吃的竹筒鸡那个筒还要香。”说着,陈灵用筷子帮禾嫒尺将糯米饭分开,顺便自己也夹一小坨。
坐在对面的贝壳和P见她俩吃竹筒饭这么费劲,想了个方法,用干净的勺子直接把竹筒饭从中间分开,勺着吃。碰上粘黏的情况,筷子和勺子并用,总归能给它弄出来。
顺利把饭薅下来的禾嫒尺,迫不及待先就着筷子咬上一小口尝味。
刚入口,一股竹子的清香味从糯米饭里透出来,让原本看起来有些油光的糯米吃起来带着清新感。再咀嚼几口,糯米饭里混合的小料开始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
芋头能让糯米饭吃起来更软绵,腊肠则是咸甜中带着蜡香,香菇碎倒是不多,但能给糯米饭增加更醇厚的香气。要是咬爆几颗玉米粒,则会多出一丝清甜,糯米饭里混合的小料数量不多,但是每次尝到都会觉得有小惊喜。
不过竹筒饭嘛,主角还是饭。
糯米饭。
说起糯米饭,还得提一下前几天在桂林尝到的糯米饭,两者虽然都是用的糯米,吃起来却又不是一种体验。
竹筒饭的口感很神奇,按理说糯米和小料混合放在竹筒里烧,外头都已经烧焦了,里面的饭多少也会有些影响。实际上糯米并没有被烧成锅巴状,反而变得很黏。
禾嫒尺尤其喜欢吃靠近竹筒的部分,糯米像是被烧化了一样粘在一起,口感软黏,比中间部分的吃起来更干香一些。
比昨天那个竹筒盖浇饭好吃太多,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就连在兴坪古镇尝过竹筒饭的P也表示,这份比他当时吃的那份味道更好。
竹筒饭四个人分,量不多,等她吃完了,还有些意犹未尽。
意犹未尽刚刚好,她还要留着肚子吃鸡呢。
这么想着,她在竹筒撤下去之前,学着陈灵的样子,低头凑到竹子边闻了闻。
“竹子内侧味还挺浓。”外头已经烧焦了,闻不出来。
这个动作会传染,对面的贝壳和P见了也跟着闻味,就连之前已经闻过一次的陈灵也紧跟着学。
主要是无聊,因为桌上的又食物清空啦。
好在这次没等太久,芋头扣肉紧跟着上桌。
尝过刚才的竹筒饭,禾嫒尺对这家农庄做的芋头扣肉期待值又往上提了提,虽说前不久才吃过,但是肉质肥厚的荔浦芋头吸饱扣肉汁水,入口时那种特别的软糯口感让她念念不忘,再多吃一顿也不腻。
可惜的是,这家店的芋头扣肉没有新记酒家的好吃,主要可能是因为扣肉不够肥,太瘦了,导致怎么蒸都有点柴。
而扣肉肥,也导致蒸出来的肉汁和猪油更少,荔浦芋头无法吸饱足够的肉汁以及猪肉,吃起来没有那种入口一抿就化的口感。
贝壳和P没尝过新记酒家的芋头扣肉,觉得现在这份就不错。而且贝壳和P好像都不太喜欢吃肥肉,瘦肉偏多的扣肉,倒是合他们口味。
贝壳还啃着芋头说:“你们推荐的芋头扣肉还不错,吃起来口感很新奇。”
陈灵就不一样,她爱吃肥的,对这份芋头扣肉有点意见,但又不好意思说,正用公勺扒拉底下的梅菜拌饭吃。
这顿饭的战线拉得太长,菜上得慢,饭也吃得慢,虽说没吃几个菜,但是等太久,渐渐地居然也把人等个七八分饱。
难怪人家说减肥要细嚼慢咽呢,原来慢慢吃是真能饱呀。
就在这时,窑鸡上桌了。
第86章
上桌的窑鸡被包在锡纸里,大姨将锡纸拆开,里头升起腾腾烟气,露出在窑炉里烤得表皮金黄的窑鸡。
大姨问:“要把肉拆开吗?”可见也有人喜欢将整只鸡撕着吃。
“拆吧。”毕竟4个人还没熟到能直接上手撕一只鸡。
“好。”大姨应下,戴上手套直接拆鸡。
原本已经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80-90(第8/15页)
些饱的禾嫒尺在拍摄大姨拆鸡时,忽然又嘴馋起来。
大姨拆鸡速度极快,没多会儿,窑鸡已经被拆成适合入口的大小,而且她拆得相当均匀,几乎每块肉上都连着一点皮,看来在她手下被处理的鸡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鸡皮被撕开时,能看出焦黄的表皮无比弹润,底下包裹的肉嫩得直接流出汁水来。
和窑鸡一块上桌的,还有辣椒面和手套,撕好的窑鸡可以直接吃,也可以蘸着辣椒面增添辣味。
P和贝壳看着窑鸡,还在犹豫到底要用筷子夹还是戴手套直接上手抓。禾嫒尺则是已经戴上手套:“这东西还是上手抓着吃比较香。”
说着,她朝盛放窑鸡的盘上伸手拿起一块连着皮的肉。这时候不能客气,窑鸡得趁热吃,凉了味道会差许多,浪费一只鸡。
“呼~”有点烫手。
窑鸡个头不大,用的应该是童子鸡。不用挑选,捡任意一块肉都是嫩的。
第一口先尝原味。
禾嫒尺不蘸任何调料,直接将鸡肉放进嘴里,热气腾腾的鸡皮咸香焦糯,鸡肉嫩滑多汁,才吃一口,刚才的饱腹感又下去了,感觉自己还能吃。
真别说,新鲜出炉的窑鸡确实好吃。
这几年城市里也有各种店铺卖窑鸡,外卖尤其多。禾嫒尺以前也和朋友们点过,可是送来的窑鸡已经不烫手,温温的,多吃几口就觉得腻味。
而且城里的窑鸡大都用烤箱烤制,温度和窑炉相比,会没那么高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