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长的鱿鱼,但他跑店里指手画脚的次数是越来越多。
店长是个拿工资的,也没意见,随他怎么胡搞都行,两人之间倒是莫名和谐。
其实店长那会儿已经有些想辞职,只是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主要是他还没想好辞职之后该咋赚钱。
按照他以前的想法,要是想在餐饮业深耕,最好是能攒钱拥有一家自己的门面当老板,店子装修好一些,味道差不多能吃就行,毕竟鹏城多的是这样的店,看着也能赚钱。
但接连去过几次小迟推荐的餐饮店打卡,甚至还去过馄饨铺对面的香嘴巴重庆小面试探敌情,他的想法却开始发生少许改变。
小迟推荐的陈记臭豆腐、遵义花记羊肉粉、美味面家的馄饨、甚至重庆小面味道都很不错。
鹏城人虽说出名的喜新厌旧,新兴餐饮年年更新,但这几家店却抵挡住各种风潮,抗了下来,并得到附近居民们的喜爱。
就是靠的味道。
鹏城打工人多,只要味道不错,哪怕环境差一些,大家也不那么在意,毕竟连气味不好的臭豆腐摊都有那么多人喜欢去呢。
而且像陈老板这样出来自己摆摊,成本也低,哪怕像他这样没什么积蓄的人,只要有门手艺,一样能推着小车出来赚钱。
有什么东西味道好,能快速获得客人喜欢,并且适合在鹏城摆摊卖着赚钱呢?
店长开始思考。
从这时候开始,他没事就会在网上看各种摆摊消息,琢磨自己是不是也能出来单干卖点什么。
为了获取灵感,他也没少看小迟的笔记以及评价记录,毕竟小迟嘴巴毒,不光吐槽东西难吃时毒,还会吃。
作为最早关注小迟没吃饱的人,而且还是黑粉。店长没少到处扒她马甲,是最早发现她在各大平台都有账号的粉丝。
现在他不光关注了小迟在点评的账号,连逗音、P站、公众号都一并有所关注,一人就给小迟贡献4点声望值,小迟在网上发的所有内容他都能看见。
“……跑去广西了,桂林米粉?不行,不适合推车卖,而且桂林米粉的味道鹏城不好复原,我也不会。”
“芋头扣肉?到店里吃还行,自己做摆摊肯定卖不了。”
“广西糯米饭?这个倒是很适合在鹏城卖,毕竟糯米和各种小菜不难弄到,豆蓉嘛,网上应该有教程吧,就是这玩意会不会有点扎实?”
“五花肉,竹筒饭摆摊……哦,这篇是吐槽,略过略过。”
一天天的,店长犹豫来犹豫去,倒是没想明白自己应该摆摊卖些什么,却没少看小迟发的笔记流口水,到后来,看得他都想跑广西玩去。
他还给自己找了个完美理由。
“在鹏城摆糯米饭摊应该不错,就是不知道广西糯米饭实际上吃起来什么味,得去桂林尝过味才知道自己能不能复刻嘛。”
“卖多少钱合适呢?桂林基本是3~5元一份原味的,在鹏城卖7元一份应该不算贵吧,再配点小料什么的。”
“当宵夜不合适,但是当早餐或是晚餐很不错呀,现在好些女孩子晚上下班也不吃正餐,来一团不到10块钱的糯米饭当晚餐吃,应该有搞头。”
正当他琢磨自己应该怎么弄到广西糯米饭配方时,陈老板开始往群里发加盟,以及招学徒的广告。
作为一名早就埋伏在陈老板群里的食客,店长心思这便活泛起来,转头就把糯米饭抛在脑后。
毕竟糯米饭味道怎么样,在鹏城能不能好卖,具体怎么做,他是不知道的。
但陈老板的臭豆腐他吃过,而且只要当他的学徒,就能从他手上直接学来臭豆腐的做法,至少味道能保证,怎么看都不亏。
再加上臭豆腐味道大,容易吸引客人眼光,糯米饭没味,在鹏城名声也不大,更不好卖。
仔细一琢磨,还是卖臭豆腐靠谱。
店长便趁着上班摸鱼期间,在聊天软件悄悄私聊陈老板,问他加盟和当学徒是怎么一个流程。
陈老板也不坑他,加盟说白了,就是在陈老板这进臭豆腐的货。
包括小料、臭豆腐、辣椒等。
当学徒不用交学费,但是得给陈老板打下手,而且没有工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给陈老板帮忙。同时,陈老板也会教他怎么将臭豆腐炸得口感刚刚好,以及小料汤汁等料和臭豆腐的配比。
学成之后可以自己出门摆摊,但是不能在陈老板附近摆,得自己找别的地。
店长算了算在陈老板这进货再出门摆摊能赚的钱,觉得这档生意能做,这才向馄饨铺老板辞职,跑陈老板那儿当学徒去。
在陈老板的三轮车旁边当学徒,和在店里当店长的感觉很不一样。
首先地位不同,毕竟之前高低算个店长,老板不在的时候他就是老大,虽说手下就管那么一两个人,那也算个管理嘛。
在陈老板这就不同了,最初几天,陈老板肯定不会让他上手炸豆腐,得先使唤他几天,让他在旁边观察豆腐怎么炸,料如何配比,以及给客人打包应该怎么处理等等。
身份一下从店长、臭豆腐摊的顾客,变成能让陈老板随便使唤的小弟,店长……
哦,现在不能叫店长,他辞职了。
馄饨铺前店长姓徐,年纪不算很小,现在地位不高,就叫他徐老弟吧。
关于身份转变,徐老弟最初是不那么习惯的。
只是很快,他的注意力便从身份转变挪开,来到陈老板和顾客的相处模式之上。
徐老弟在馄饨铺里干活时,和顾客其实没什么太多交流,时常看见店员将店里的剩菜往后厨潲水桶里丢,心中其实也没什么太大波澜。
东西不好吃嘛,吃不完很正常。
店里的顾客吃东西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110-120(第9/16页)
时大多面无表情,他无法从任何一位顾客的脸上看见尝到美食时会有的满足感,或是得到任何赞扬。
在臭豆腐小推车旁干活则完全不同。
他能注意到,不少熟客人和陈老板关系不错,哪怕路过摊子不买豆腐,也会跟他打招呼。
而来摊子上消费的客人,表情也和馄饨店的客人完全不同。
熟客在排队等豆腐时,光看陈老板炸豆腐,拌小料和酱汁时的样子已经开始不由自主的咽唾沫。
甚至有很多客人刚把臭豆腐拿到手,也不怕臭豆腐烫嘴,便直接站在摊子旁边狼吞虎咽地吃。
客人对待臭豆腐时的反应和他在馄饨铺里工作时完全不一样,让徐老弟在小摊旁工作的情绪也和店里时有些区别。
徐老弟在店里白打工一周后,陈老板终于让他上手试着炸臭豆腐,并将这份臭豆腐卖给某位食客。
对于徐老弟来说,炸臭豆腐不算难,关键的火候问题有陈老板在一旁把控,自然出品也不会差。
当这位食客站在三轮车旁,往口中连塞三颗臭豆腐,并露出满意的表情时。徐老弟才久违地发现,原来做出的食物能得到食客认可时,厨师本人会这么高兴。
之前在馄饨铺里工作,他在店里涮馄饨的目的,更像是单纯为了上班赚钱。
而现在在陈老板这儿当学徒,似乎目的除了赚钱以外,还能多出些别的什么。正当他想着呢,耳边传来陈老板絮絮叨叨的声音。
“哎,这个豆腐还没好,豆腐蓬起来还没脆的,一沾汤汁就会软,不好吃。你最开始不会判断软硬就自己算时间。”
“客人叫你多打酸萝卜的时候你要看份量,加少了不行,酱汁里的酸味全靠萝卜,加少了会腻口。”
“刚才这位客人要求多加萝卜,你就按照普通比例拌完酱汁,再单独挖一勺小料往做好的豆腐上加,要是一起拌酱汁里,酸萝卜就会让汤汁变淡,发酸还不好吃,知道吗?”
陈老板一边玩手机一边指挥徐老弟干活,看样子倒是比平时更逍遥自在。
不过他这人是一点不藏私,说的话句句都是多年经验总结出来的精髓,也不知徐老弟听进去没有。
……
在徐老弟辞去店长职务期间,他原来上班的那家馄饨铺也悄悄换下招牌。
老板还是那个老板,装修也没什么改变,只是店里经营的主项目从馄饨换成了各式快餐。
味道一般,但价格还算公道,开在城中村对面街,倒也引来一些食客光顾。
店内收支勉强达到平衡,赚不到大钱,不至于亏钱,也就这么将就经营着,像这样的店铺鹏城多的是。正因为这样的店铺多,大家味道都一般,所以同样都能赚些小钱。
……
离开广西回到鹏城的禾嫒尺开始马不停蹄地剪辑新视频,以及写推文稿。
一个月没怎么发关于鹏城的稿子,她早前的笔记以及视频浏览量下降不少,鹏城餐馆能提供的整体收益已经止住上升趋势,开始往下跌。
毕竟不管是她的视频也好,推文也罢,全都只是让这些店子火起来的导火线,这些店能受到顾客们的欢迎,根本原因还是店家基本功扎实,味道好,才能引来更多客人。
有不少客人其实是经过口碑相传,或是看了别人的推文笔记才来店里消费的。
这些收益跟禾嫒尺没啥关系。
而且APP的影响似乎只限定于客人入店前一个月。
例如有位客人在看了禾嫒尺某笔记后,连续到某家店消费2个月。而这个2月期间,他并未再次观看禾嫒尺关于这家店的笔记,那么从第二个月开始,他的消费将不再为禾嫒尺提供后续的影响力收入。
反之,要是这个人每次到店里消费之前,都看禾嫒尺的作品进行参考,那他每次进店消费都能给禾嫒尺带来收入。
所以遵义花记羊肉粉给禾嫒尺带来的收入下降得尤其明显,毕竟关于这家店的推文以及视频,后期已经没什么太多浏览量。
反而冬阴功那篇笔记虽说因为篇幅太长,测评内容太多,初期不那么受网友们欢迎,但后期有不少食客会参考她的测评进店点餐,给她带来的收益还更持续些,直到现在还每天有最低200的影响力收入,每逢周末还能再加一些。
其他几家店也各有各的情况,这几家店给禾嫒尺带来的收益最高峰已经过了,她要想持续赚更多钱,就得再发布些新作品。
现在的禾嫒尺动力满满。
毕竟上个月虽说她没有继续发布关于鹏城美食的任何作品,但光是之前鹏城的推文以及视频,就给她带来三万元出头的收入。
还没算广西笔记那部分呢。
第117章
禾嫒尺在广西写的饮食笔记虽说热度比鹏城写的笔记热度都高,到目前为止却都只是数据好,评论区热闹,钱倒是挣得不多。
不奇怪,毕竟桂林柳州的情况,和鹏城又略微有些区别。
鹏城不是旅游城市,游客少,本地人也少,从全国各地过来发展的年轻人多。
年轻人新到一个城市对本地饮食不太了解,再加上这个城市铺租贵,餐饮业更替快,几乎每过几天都会有新的餐饮店铺开业,愿意登上社交平台查看店铺评价,按照网友们的评论寻找餐馆的人不少。
要是哪家店在网上稍微有些名气,只要过个一两天,或是周末,就会有不少网友凑热闹跑到门店去消费。
桂林阳朔柳州等地的本地餐饮更替其实没那么快。本地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本地人,会更愿意按照自己平时的饮食习惯选择就餐的餐饮店。
禾嫒尺那些笔记,其实主要还是写给游客们看的。
只是游客们大部分看笔记时还在家做旅游攻略呢,看完笔记最多只能来个点赞加收藏,一时半会儿也不能直接跑到广西去消费。
再加上桂林消费低,禾嫒尺推荐的店铺又都是实惠量大味道好的类型,所以收益也不高,哪怕有正好在当地游玩的游客看过她的笔记,选择到店消费,几乎都只能给她带来1%~3%左右的影响力收入。
像糯米饭、各大米粉店、客人们再怎么花钱,一顿也很难超过10元,一位食客能给她提供的收入也就几毛钱。
偶尔也有几位客人跑到例如崖边鼎锅饭、新记酒楼、乡土农家菜、牛八宝等客单价略高一些的店里消费,这些店带来的收入会更高许多,一桌10~50不等吧。
广西笔记的收益,能给她带来的日收入大概是5~150区间内,跟禾嫒尺刚获得APP时,在鹏城赚的钱差不了多少。
目前看来是这样。
……
【每日任务4:发表公众号探店长文任务已完成,获得720现金奖励,一次幸运转盘抽奖,10经验值,300流量券。】
【每日任务5:制作美食有关视频任务已经完成,获得940现金奖励,一次幸运转盘抽奖,10经验值,300流量券。】
跨城探店任务进度:75%。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