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30-14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130-140(第1/16页)

    第131章

    在禾嫒尺收集素材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原本在餐厅里摆放一个多小时都无人问津的猪脚姜,在禾嫒尺拿出相机拍照之后引起几位旅客的注意。

    最初他们只是对禾嫒尺感到好奇,很快,便把好奇心转移到她拍摄的对象上。

    ——一个盛放着不知道什么玩意的汤煲。

    会来从化泡温泉的旅客大多是广州或附近居民,基本都是本地人。

    哪怕盛放猪脚姜的汤煲旁没放名牌。大家光闻气味和色泽,便能大致猜出煲里放的是啥。

    虽说猪脚姜不是什么名贵东西吧,毕竟平时不太能吃得到。

    等禾嫒尺拍完照离开,好奇的旅客们便都各自按照自己的喜好盛了点儿猪脚吃。

    “怎么之前没发现在这里放了一煲猪脚姜呢?”

    “料倒是挺足,不知道好不好吃,先来块小的试试吧。”

    将猪脚姜端到桌上尝味的旅客们,意外发现自助餐厅里没什么人吃的猪脚姜居然味道很正。

    渐渐地,那锅被藏得很深的猪脚姜居然受欢迎起来。

    *

    中午没正经吃饭的两人在离开餐厅时肚子浑圆,吃了个十分饱,只好在酒店园区里散步,顺带消食。

    自助餐虽说有意思,却不适合剪成从化特色美食视频。

    还是得找些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才好。

    禾嫒尺想起自己下午在网上搜了半天也没什么头绪,决定问问自家表姐:“我想拍一些从化美食的素材,你觉得什么算从化特色美食,假如你是游客,来这里会想吃什么?”

    林菲杏:“没有假如,我就是游客,什么都想吃,但现在吃不下了。”说完,她还打个饱嗝以示对刚才那顿自助餐的尊重。

    禾嫒尺:“……”

    我的亲姐,白问你了哈。

    “不过——”林菲杏拉长声音卖起关子:“说到吃这件事,肯定还是得问本地人,本地人最清楚哪里有好吃的。”

    “有道理。”说着,禾嫒尺的脚步不由地慢下来:“我也在网上看过本地网友推荐,但是很难分清哪些是网友真心推荐,哪些是商家做的广告。”

    “这还不简单,直接问认识的本地人就好啦。”

    “你是说酒店里的工作人员?倒也是一个好办法。”

    “不不。”林菲杏伸出手指头摆了摆:“当然是直接找自己的本地人脉——问老同学啦。”

    “对哦!”

    大学四年,除了玩得比较好的几个朋友,禾嫒尺对于同学老家在哪儿其实大多记不太清,不过有群,可以问嘛。

    “就算没有从化同学,应该也能有一两个广州的?”

    *

    没有。

    禾嫒尺没有从化同学。

    仅有那位广州同学表示自己从来不去从化,小时候泡温泉基本都去其他区,玩耍吃东西则是更愿意考虑番禺和南沙。

    从化哪怕通了地铁,他也没去过。

    得知禾嫒尺正在从化泡温泉,他吃惊极了:“这么热还下雨去泡温泉?在泡池里分得清哪些是温泉水哪些是雨水吗?”

    两人来回唠几句之后,他又说:“你在从化碰到什么好吃好玩的记得介绍给我啊,下次我也去。”

    倒是林菲杏在校友群里问从化美食时,蹦出来两位从化老同学。

    老同学们正逢周末没事干,于是围绕从化美食在群里产生一轮激烈讨论。

    大致内容如下:

    同学1:“在从化泡温泉可以去附近的农庄,味道基本不会太差,我之前跟家人去的遥记不错。”

    同学2:“遥记不行,明明是一家以前听都没听过的店,也不知道为什么给自己挂了个十年老店的招牌,在网上红了之后烧鸡都变预制菜。客人来了热一热,肉又柴又老,皮还不脆。

    还不如去试一下鹧鸪煲仔饭,红姐煲仔饭。”

    同学1:“红姐以前更好吃,现在不行,你去隔壁的陈叔煲仔饭吃吧,那家还可以,而且平时人不多。还可以试一下三味鱼或者一鱼五吃。”

    同学2:“红姐发挥只是不稳定而已,虽然现在没以前好吃,但也是特色菜。三味鱼不如去顺德吃,在从化吃什么三味鱼,当然要吃山坑螺。吃紫苏炒的那种,要多汁才好吃。”

    同学1:“都吃山坑螺了怎么不能吃三味鱼,我们这里水库鱼一直都很出名,厨子不一样出品不同好不好。对了,林菲杏吃不吃沙姜?农庄的沙姜猪手一绝。”

    两个人在群里为自己心中的美食杠得有来有回,偶尔还有其他群友插嘴,半小时下来,几乎把自己心中的当地美食全在群里倒个干净。

    禾嫒尺凑在一旁看她表姐在群里煽风点火,顺便把大家推荐的店和具体菜品记录下来。

    “明天去吃!”

    “对了,晚上要不要看点电视剧什么的?”

    *

    次日两人醒得晚。

    连酒店自带的早餐都赶不上吃。

    也难怪。

    禾嫒尺和林菲杏两人从小只要睡一起没家长管,几乎都能折腾大半宿。

    昨天是因为林菲杏突发奇想,想在泰式风格酒店里看泰国恐怖片,结果看完睡不着,愣是熬到后半夜。

    睡不着就睡不着吧,后半夜见外边天气凉,居然说2000一晚的酒店,温泉不用白不用,又往院子里的独立温泉池放温泉水,泡上温泉了。

    一通折腾,睡觉时间就早不了。

    禾嫒尺记得自己睡着前最后一次看手机时已接近凌晨三点。

    难得出来度假一次,睡个懒觉也是人之常情。

    早餐没吃上?

    正好,吃午饭去。

    周末的从化温泉区,比禾嫒尺和林菲杏想象中要热闹不少。

    倒不是很多人趁着周末来酒店泡温泉,而是有不少本地居民专程驱车前往附近农庄吃饭,她俩开着租来的车混在里面毫无违和感。

    农庄附近不光有果园,还有水库。水库鱼因生长环境干净,只要烹饪得当就吃不出泥腥味,很受当地人欢迎。

    按照林菲杏老同学们的说法,附近农庄味道本来都不差,区别只是人流和食材是否新鲜。

    “客人一多店家就飘,还搞预制菜,去那种客人相对少一些的店可能有惊喜。”

    考虑过后,禾嫒尺决定按照他们说的话,试拍一部随机进店的探店视频。

    标题她都已经提前想好了,就叫《挑战不做攻略随便进一家从化农庄吃饭!》,农庄里的饭菜好吃她就发出来推荐,不好吃就避雷。

    “要说随机,那还是前天晚上我们去的那家幸福农庄最随机。”

    “对,因为那时附近只有那家店还开门。”

    “要不——我们还去这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130-140(第2/16页)

    ”

    说去就去。

    幸福农庄的位置其实严格来说不算很偏,恰巧就在温泉区最火热的遥记农庄隔壁。

    不过遥记农庄的门头更大,位置略好一些,所以路过的散客大多会被遥记吸引住眼光。

    去那儿消费的人多,自然有可能写评价的人数也更多。再加上适度营销,久而久之,遥记便火了,倒是衬得隔壁幸福农庄格外冷清。

    不过再冷清,这儿也是有客人的。

    而且不算少。

    周六的中午,农庄生意显然比周四晚上要好得多得多,光大堂位置就坐了12桌,她俩是第十三桌客人。

    眼看已经满座。

    “先看菜牌……嗯,前天看过了,菜太多,再重看一遍。”

    翻着菜牌看的两人时不时往店里其他客人的桌上瞅。

    很快,她们便发现店内食客的爱好相当一致,几乎每桌桌上都有一只烧鸡,以及筲箕鱼。

    筲箕鱼其实就是三味鱼,看样子和烧鸡一样,是幸福农庄的招牌菜。

    早上没吃饭的林菲杏看着服务员从厨房刚送出来那份新鲜出炉的三味鱼,不由自主地咽了口唾沫:“要不,我们吃这个?”

    “你确定?”禾嫒尺也有些心动,但……

    一份筲箕鱼的分量真的太大了,盛放鱼的筲箕能占小半张桌子,要是来一份这个,估计再点别的任何菜都会造成浪费。

    “我……”林菲杏犹豫了会儿:“难道你不想吃吗?”

    “想。”

    “不想那就换……想就吃啊。”

    “要是量太大吃不完怎么办?”虽说最近几个月已经赚了点小钱,不靠APP报销也能下馆子吃饭。

    但她已经养成不浪费食物的习惯,对现在的禾嫒尺来说,浪费食物是很不好的事情。

    “这样吧。”林菲杏打小就馋,一旦对哪种美食上了心,就会很想吃到嘴里。她说:“我们就点这个菜,不吃别的。”

    下单筲箕鱼后,林菲杏又盯上别人桌上的新菜式。

    “看,那个是不是一鱼五吃?”

    她伸长脑袋,挨个数人家桌上一鱼五吃的各种吃法:“鱼头一半用剁椒一半用豆豉蒸,鱼骨做椒盐,鱼肠煎蛋,鱼身做成砂煲,最后还有一个鱼尾豆腐汤。”

    “要不是量太大我真想来一份。”林菲杏还怪可惜的。

    农庄菜的菜量都特别大,人少吃不划算,像她俩点的那份筲箕鱼三味鱼就是用的当地水库大头鱼,一条鱼4~6斤重,得168一份。

    人均就奔着80多去了。

    而店里一鱼五吃的鱼基本都得12斤往上走,6个人以下根本不敢点。

    人多时点上一份,也算是四菜一汤,配份青菜,再加只烧鸡,基本不需要再额外加什么别的菜吃。

    人均60管够。

    店里的鱼需要现点现杀,不过店里的厨子已经杀了好多年的鱼,费不了太多时间。

    隔壁桌一鱼五吃的剁椒鱼头最后一块肉被扒拉完时,她们的鱼也终于被端上桌来。

    筲箕鱼三味鱼顾名思义,就是放在筲箕上烹制的三种口味的鱼。

    新鲜宰杀的大头鱼被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片成鱼片的鱼身,剁成一指宽的块状鱼腩,以及被分割成小块,方便蒸制食用的鱼头。

    这三个部分,分别被制成剁椒口味的鱼头、清蒸口味的鱼片、以及豉汁鱼腩。

    第132章

    筲箕鱼三味鱼有时也称三色鱼,其实是一份蒸鱼。

    在圆形大筲箕里,鱼头、鱼腩、鱼片,分别以橙红色、酱色、原色依次排列开来。底下还垫了一层薄薄的粉皮。

    刚上桌时,鱼身上还冒着少许烟气。若是凑近了闻,还能闻到剁椒与豉汁的咸香味。

    “咔嚓。”

    美食上桌,禾嫒尺也没忘正事,先拍上两张适合当作视频封面的照片,再把麦克风打开,将相机夹在支架上,调准角度拍摄。

    调角度时,她通过镜头看见林菲杏举着筷子,不知吃还是不吃的样子有些好笑,抬起头:“别管我,趁热吃。”

    林菲杏跃跃欲试:“不影响拍摄吗?”

    “不影响。”

    “那我吃啦。”说完,林菲杏飞速夹起一块她已经瞄准许久的豉汁鱼腩放进嘴里,咬着鱼腩肉,将腩肉旁的大刺从口中夹着抽出。

    随后,双眼快乐地眯了眯。

    见林菲杏被一块鱼腩香得摇头晃脑,禾嫒尺赶紧放开已经调好焦距的相机,加入吃鱼战场:“有这么好吃吗?”

    “嗯~!”林菲杏重重点头,嘴里的鱼腩肉还没完全咽下,筷子已经伸向筲箕上的剁椒鱼头块。

    这一幕,也同时被录入相机内。

    加入战场的禾嫒尺并未像林菲杏那样,先吃看起来颜色最浓重的豉汁鱼腩,而是决定从口味最淡的鱼片开始吃。

    清蒸的鱼片被切得很薄,鱼肉雪白微卷,上头只撒了点儿葱花。

    从鱼底下垫的粉皮颜色来看,厨子似乎在蒸制时还往鱼片上淋了少量酱油。只是酱油不浓,又是水状没勾芡,很容易便会从鱼片上滑落,让鱼肉看起来没什么味道。

    鱼肉和鱼腩鱼头不一样,里头没有大块的主刺支撑,还被被厨师片得又大又薄,夹鱼时力气稍大些,筷子便会从中穿过,轻易让它裂开,在筲箕中一分为二。

    禾嫒尺夹了几次都没将它能夹到碗里来。

    这时,禾嫒尺才注意到其实店家给每桌吃鱼的客人,都配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铲形勺。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