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70-18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到用的食材也好。菜是找菜农直接收的,鱼也是隔壁水塘里养的,连鸡都能在地里直接抓。”

    “对了,现在正快到午饭时间,你们要不要去食堂试试?”

    食堂?禾嫒尺一听马上精神起来,“你们吃的是安顺本地菜吗?我刚才就闻到味了,我们不在这住也可以吃吗?多少钱一顿呀?”

    小哥大手一挥:“嗨,说钱多见外,跟我来就对了。”

    没多会儿,他又补上:“20元一人哈。”

    ……

    去食堂的路上,禾嫒尺已经将相机拿出来备好,并打定主意,要是这儿的饭菜不错,她可以试着写一篇青年养老院食堂探店笔记。

    像这种类型的美食探店基本没几位博主会做,网友们估计也会感兴趣。

    真到食堂去后,两人才发现悠悠养老院里头住客数量还挺多。

    之前估计都不知跑哪儿窝着,饭点全出来了,乍一看,不算员工居然也有接近三十人。

    食堂内部层高目测在四米以上,比一般房子更高些。

    里头的桌子基本都是长条大木桌,一张桌子旁能坐二十几个人,看起来有点像日式食堂。

    食堂内供应的饭菜种类不少,弄得与自助餐有些类似,全装在一个个带盖的大食盘里,大家都得自己打饭菜吃,想吃什么自己夹。

    “20元一人的自助餐倒是划算,就是不知道味道怎么样。”禾嫒尺满怀期待地嗅了嗅漂浮在饭堂空气中的饭菜香。

    “嗯,这个味,怪怪的,都炒了些啥菜啊?”该不会有臭豆腐吧?

    “哦哦,这个炒肉看起来不错,来一点,贵州辣子鸡好吃啊,来一点。”

    “哇还有汤!”

    “这是烤豆腐吗?”有正餐有零嘴,伙食很不错的样子,拍一下。

    禾嫒尺和大圈圈兴冲冲地带上餐盘便开始学其他住客的样子打菜吃,准备来上一顿丰盛的安顺本地特色菜。

    禾嫒尺甚至已经在心里给这家养老院的饭堂起好探店标题名,琢磨等会儿再去拍一下这里的农田,回头给网友们展示一下新鲜食材。

    然后,她便在这家距离家乡接近一千公里的养老院,久违地尝到了妈妈的味道。

    没错,就是那个能把生土豆、苹果、胡萝卜搁一块榨汁给她吃的亲妈。

    禾嫒尺和大圈圈对视一眼。

    溜了溜了。

    ……

    不好吃,很难过,她的探店素材飞了。

    再加上尝到味道不好的东西,并且不能浪费,导致必须硬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170-180(第5/15页)

    吃时,禾嫒尺的情绪波动更是容易放大。

    来养老院的路上大圈圈话比较多,基本是她在说,禾嫒尺在听。

    从养老院里出来后,便完全反过来。

    她相当严肃:“有时广东人经常形容食物时,会说鸡有鸡味,鱼有鱼味,肉有肉味。意思是食材新鲜,能吃出各种专属于这种材料的鲜美味来。这家养老院倒是都做到了,结果全是怪味,你懂我的意思吗……”

    “鸡骚,鱼腥,猪肉好像是没做好的冻肉,有股冰箱味,只有青菜水果好吃!”

    “不过好在就收20块。”想到没花很多钱,倒是又把气顺下来一些。

    随后便在网上找到刚才接待她俩的小哥账号,愤怒地给他留言:“做包餐的话建议换个厨子,生意会好很多。”

    刚接待过两人的小哥还不知道他们养老院错过了些什么,在那头思考怎么回复她。

    大圈圈第一次见禾嫒尺一口气说这么长的话,倒是觉得莫名有点意思,在一旁直乐。

    “别笑啦,刚才录的素材能用上不,你之前不是说想在这做什么挑战来着,还做吗?”

    “算了吧。”整活博主大圈圈也开始打退堂鼓,“在这里打工就要在这里吃饭,贵州那么多好吃的我都没吃完呢,还是吃点好的吧。”

    午饭过后,也才中午一点多。

    离开养老院的两人倒也没马上回安顺市区,而是直接打开地图导航,按照步行导航路线到附近玩去了。

    说来也巧,悠悠养老院的前身原本是供游客居住的民宿,选址其实还挺讲究,位于当地较有名的屯堡附近,步行一公里就能到。

    还没到达屯堡的两人暂时还不知道屯堡到底长什么样,只是对她们来说,道路两旁的风景便已是意外惊喜。

    哪怕不在景区内,贵州的郊外也很美。

    高低起伏的层叠山脉将道路和田地围在中间,一路瞧去,满眼绿意。

    路边的水稻已经长得很高,瞧着葱葱郁郁,风一吹,便哗啦啦地响着,发出让人畅快凉爽的声音。

    大中午的,不管是路上还是田里都没什么人,路上安静得让人舒坦。

    太阳虽说有些晒,这层日光却又恰好让四周的颜色更为分明。

    连带着,让两人刚吃完难吃午餐的心情也好上不少,甚至还放慢脚步,想再多走走。

    不过很快,一阵轰隆声从远处传来,将这里的宁静打破。

    “什么声?”

    “快看,是火车!”

    不远处,一辆绿皮火车从铁道上缓缓经过,颇有年代感的车身在轨道旁的稻田衬托下,仿佛一副旧时的挂历画。

    像是从以前的世界向她们驶来,穿过现在,又往未来驶去。

    在路上慢慢溜达的两人愣了会,随后也不知怎么想的,居然兴奋地冲火车招手。

    火车上的乘客可能也是无聊,看见她们时,还真有人打开车窗探出头来打招呼。

    完全陌生的过路人似乎在这一刻拥有了少许羁绊。

    待火车离开,她俩才继续顺着导航线路继续往前走。

    没过太久,坐落在稻田之间,建成至今已600多年的屯堡便出现在眼前。

    第174章

    屯堡虽拥有600多年历史,但围在景区附近的,却不一定都是600年前的建筑。

    例如售票处,显然就挺新。

    安顺附近大大小小的屯堡不少,有小一些的村屯堡,想进就进,不需买票,里头居住的基本都是当地居民。房子新旧参半,没什么管理,原生态感满满。

    她俩这次来的是大屯堡,门票标准价是60一人,加上观光车和天台山门票则是89。

    粤港澳、江苏居民可以免门票钱,如果想坐观光车,以及上天台山,再交29就行,买完票直接刷身份证就能进去。

    不过禾嫒尺没想上天台山,大圈圈也不想坐观光车,所以禾嫒尺一毛钱没花,大圈圈则是花35元买了景区的折扣门票。

    买票的时候大圈圈还嘀咕:“为啥广东江苏能免票啊?我也想弄个广东身份证。”

    “促进粤黔两地深入交流啊。”售票处的大姐听了回她,“没身份证的话,用居住证也行。”

    “……还挺方便哈。”也没有。

    景区大门距离景区还有小段距离,一般买了观光车票的客人直接坐摆渡车进景区就行。

    她俩则是靠走。

    毕竟刚才一公里的路都走完了,也不差这么点,结果路居然不短,走下来居然也要接近半小时。

    往景区里走的路上,当然也不是什么都没有,不说别的,售票处后边就有一大块专门的房车营地。

    里头停着好些大车。

    开房车出来玩的游客似乎时间总是比别人宽裕,好些人将车停在那儿也没进景区玩,而是把车上的棚子架子全打开。

    将折叠桌椅从车上搬下来,躲遮阳棚底下吃水果玩手机。

    禾嫒尺路过的时候,甚至还看见一条被拴在车旁的金毛大狗正在晒太阳,也不知它热不热。

    从房车营地再往里,道路两旁的房子眼瞧多了起来,看样子大多是当地新建的民居,以及一些商铺等地。

    瞧着挺冷清,没几个游客,也不知生意如何。

    再往里,才是真正的屯堡景区。

    以城墙为界。

    只是让人意外的是,景区里居然也没几个人。

    这座屯堡景区可能是禾嫒尺来贵州之后见过人最少的地方。

    游客密度比乌蒙大草原还小。

    不过也能理解,毕竟安顺市区里也没多少游客。难怪隔壁的民宿要改成养老院,根本不来人确实不容易赚钱呀。

    刚进屯堡景区,一股熟悉的气息便扑面而来,里头乍一看和平时常见的古镇十分相像,不少建筑房梁上都挂着大红灯笼。

    里头的居民则身穿民族服装,不少老奶奶还坐在路边摆摊,卖各种各样的小饰品,十足十的古镇景区样。

    主道边的商铺也正在售卖各式各样的当地小吃,什么甜品、饮料、豆腐、米粉等等,还有蜡染铺。

    不过在这开店的老板都还挺悠闲,似乎不在乎东西能不能卖出去,大多在店里和附近的朋友聊天。

    她俩买了兜现炸薯片一路走一路吃,又捧了杯不知名奶茶吸着乱走,还往各种小巷子里钻。

    没多久就迷路了。

    尽管屯堡里头到处都是路标,但她们依旧找不明白路。

    问过好几位当地人,结果有位身穿当地民族服装的年轻女子说:“当然会迷路,因为这里有阵法。”???

    真的假的?还有这种操作?

    真的。

    这里所说的阵法和她俩想象中有些玄幻色彩的阵法显然不太一样。

    安顺的地理位置,实际上处于贵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170-180(第6/15页)

    州和云南之间的交界处。

    当年屯堡的诞生,就是因为明朝时期,需要在这里屯军,而当时的军队,则需要从其他地方调过来,所以在里头住的不是少数民族族,反而都是汉人。

    屯堡作为600年前建造的屯军地,能住人,也能防人。

    里头所有建筑几乎都由石头搭成,城墙很厚,并且在各种地方都藏有能攻击、或是射箭的孔眼。

    小路修得细长而又复杂,高处还有箭塔。

    外来入侵者要是在这撒野,很容易便会被当地居民打个措手不及。

    而当地居民穿的民族服装,实际上是汉服的一种,名为凤阳汉服。

    最神奇的是,这里的历史似乎保存得特别好,哪怕已经过去600多年,似乎家家户户都很清楚自家族谱,甚至往上再数个祖宗十八代都能弄清楚谁是谁。

    禾嫒尺还挺意外,毕竟她家没有族谱,往上只知道她爸她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再前面的就都不认识。

    在带有‘阵法’的屯堡内迷路的两人在当地人带领下,终于回到平坦又宽阔的大路上。

    景区内几乎从早上10:00开始到下午18:00,每隔一会儿便会有人在当地进行各种表演。

    包括歌舞、傩戏等,为的就是给游客们用这种方式展示当地文化特色。

    她俩看过歌舞后,在路边摊上各自给自己买一双据说为了防身,以前会在里头藏刀片的凤头鞋。

    禾嫒尺甚至还购下一张傩戏面具作留念。

    “回家我就挂玄关去。”

    面具瞧着凶神恶煞的,瞧着就像是能驱邪的样子。

    她现在独居,相当适合。

    ……

    屯堡里人少,不挤,两人下午在里头逛个够本,愣是在旅游旺季获得一种在淡季游玩的感觉。

    等玩个够本,回到安顺市区时,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今天是真累。

    可不是嘛,走一天了,两万多步!

    大圈圈揉着腿肚子说:“我来之前粉丝就跟我说过在贵州玩废脚,我没想到是真的,早知道就做一期贵州暴走减肥挑战,说不定真能瘦。”

    禾嫒尺:“……”她的粉丝一天天不是问她去吃点啥好的,就是说自己也想吃,根本没提过废不废脚的事。

    不过除此之外,她们也有一点好,就是会给她推荐自己的珍藏店铺。

    像今天,她俩在外头走得够呛,回安顺之后也不需再思考来顿什么好的,直接让滴滴司机把车开到饭店门口就行。

    只是——

    大圈圈:“不是说去吃屯堡私房菜吗?怎么到小区门口了?”

    禾嫒尺:“因为地址就在这。”

    ……

    朱俐是位目前在鹏城工作的安顺人。

    她刚到鹏城工作不算很久,也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