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发出之后,她的评论便快速被拥有同样感想的网友点赞。
想来大晚上刷到美食笔记和她一样馋的网友数量不少,没过太久,笔记底下还多出不少类似回复。
单打无敌:大晚上的干嘛啊,我现在饿得能生啃一头牛!
好好做人:给你三秒钟,把这个东西放我嘴里@好友。
不过再往下拉时,她便发现评论区不太整齐。
叉车师傅mo:这家店广告好像还买挺多的,我之前去过,一般般。
信号器:嗯,我上次也去了,看着好看,不怎么好吃,油油的,但是没什么味。
今天不起床:我懂美食博主要恰饭,但是希望能接一些味道好些的店铺广告吧,这种广告接多了我会取关的。
这些回复让林雪变得犹豫起来。
只是没等太久,她便发现评论区置顶处出现了小迟关于这家店异议的新回复。
小迟没吃饱:首先要在这里对大家说明一下,其实我对这家店的第一印象其实不是特别好。
第一次到这家店就餐是大概一个月前的事,那时我刚从贵州回来不久。
那段时间我在做鹏城贵州菜合集,满鹏城找贵州菜吃。当然也来过这家店。感觉确实就和评论区大多数朋友说的一样,有吃起来腻口、味道却又很淡的问题。吃完当天我就在小众点评的评论区发过评价,这是当时的评价截图[图片]。
后来决定接这家店的广,是因为发现这家店的问题其实不出在烹饪方式、以及食材上,而是因为出餐的时候,因为店员害怕烙锅在烹饪过程中容易出烟爆油,导致锅不热,油份凉了以后粘黏在食材上所造成的。
目前店家已经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过重新培训,我试过之后确认味道进步相当大,才决定接下这个广告。
之前也和商家商量过关于以前出餐的失误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目前蓉姐是这样说的:所有以前曾经到店消费过的客人可以直接凭借新开业之前的消费记录,在小摊门口免费领取一份打包带走的冰浆和一份改版之后的洋芋粑粑。
如果以前消费过的客人愿意再给老板蓉姐一次机会,选择进店消费,除了以上两样以外,还可以凭消费记录再获得一份烙牛肉或烙五花。
期限一个月,谢谢大家。
第204章
置顶评论一出,笔记底下的异议增长速度便慢了许多,并逐渐被其他新回复顶下去。
毕竟置顶评论内的重点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00-210(第5/15页)
售后,实体餐饮店里相当少见的售后!
小迟会帮大家谋福利,老板也是很大气啦。
哪怕之前去过这家店,对这儿有意见,看见只要带着消费记录就能直接领取免费赠送的小吃的消息,也不再吐槽这家店以前的味道。转而开始在笔记底下询问领取小吃的步骤,以及赠送部分是否可以和店里其他活动同享等等。
而原本因为评论区反馈导致产生疑虑的林雪,也在看过解释后,决定信小迟一次。
毕竟先不管评论区部分,小迟发的图文笔记是真馋人啊!
第二天刚上班,迫不及待想要试试活油烙锅的林雪因为一个人吃烙锅不方便点菜,便趁着上班期间,开始不停给亲近些的同事们种草,想哄人配她一块去。
“我好想尝尝贵州的活油烙锅,你们吃过活油烙锅吗?”
“没有?我给你们发个图看看。”
“是不是很有兴趣,要不要下班一起去?”
“很近的,就在园区停车场对面!”
通过上班期间的不停轰炸,林雪成功忽悠到一位同事,才刚到下班点,她俩便直奔冯翠蓉烙锅店而去。
……
烙锅店里的员工们在忙。
不过目前为止,忙的地方主要是小吃摊,而不是店内。
禾嫒尺发笔记的时间,是周三晚上,次日是周四,妥妥的工作日。
目前禾嫒尺仅接了蓉姐一个人的广,不存在排期问题,会选在工作日发笔记,主要是因为蓉姐的店小,服务员也不多,满客后容易招待不过来。得让她和员工们先在工作日适应一下新的营业方式,有个缓冲期。
工作日会来店里消费的客人,大多都是像林雪一样在附近工作或生活的居民。
鹏城市场大,做探店这一行的厉害团队其实不算少,至少以前蓉姐向大家买广告的时候初期效果还挺不错。
生活在附近的居民里,如果平时常有留意各种网红美食,或是喜欢看美食探店号的内容,大多在最近两个月内,或多或少看过关于这家店的推广内容。
然后到店消费过。
所以冯翠蓉烙锅店的老客其实数量还真不算少。
只是之前大家不愿意当回头客而已。
这些老客在店里踩过坑,就算禾嫒尺在评论区的解释说得再好,其实相当一部分客人依旧不会愿意再给这家店多一次机会。
但便宜不占白不占,带着消费记录过来领一份冰浆和洋芋粑粑试试还是可以的。
所以下班时间才刚过,小吃摊面前便开始排起小队伍来。
林雪带着同事来店里就餐时,看到的便是烙锅店门口正在排队的一幕。
“不是吧,我们都来这么早了,工作日也要排队吗?”
等她发现排队的只是烙锅店门口小摊后倒是安下心来,直接进店找凉快的位置坐下开始点餐。
随后,她便亲眼目睹了这家店的客人是怎样多起来的。
最开始,是有些站外店外排队等小吃的客人觉得外头热,想着来都来了,要不干脆进店吹空调吃饭算了。反正进店消费店家还会再送一份肉,大不了试着少点些菜,再坑也坑不到哪儿去。
再后来,便陆续有领了小吃的客人,走在路上端着尝过几口的洋芋粑粑和冰浆,觉着味道意外不错,又倒回来走进店里问:“刚已经登记过领取冰浆和洋芋粑粑,现在进来还能再送一份肉吗?”
再过一阵,之前进店想着少点些菜试试的客人,开始陆续加菜。
小店内外逐渐被食物炙烤的香气与烟气侵占,这个时候,店内排风情况不太好的缺点也开始展现出来。
只是因为小迟提前在笔记里提到过这个缺点,所以目前进店消费的客人,倒是为了愿意美食接受烟气大一些的问题,居然意见不大。
林雪从大黑砂锅上夹起一片被煎出油来的五花肉,往已经煮开的活油蘸水里放。随后再贪心地用筷子将肉在蘸水碗中一卷,把里面调料碎卷在肉中,用生菜包起,一把塞进口中。
中间凸起的大砂锅在加热过程中,早就把五花肉上多余的油份逼出,滑到锅边的凹槽处,让它焦香可口,却又不至于油腻。
再配上酸汤煮开的活油蘸水,一口下去,复杂的香料与发酵过的果酸在口中与肉香汇合,嚼起来不光没有评论中说的油腻感,品着还愈发叫人觉着风味独特。
和炒菜不同。
与烤肉也不一样。
是专属于烙锅的,不可被替代的味道。
林雪美美嚼着嘴里香喷喷的肉,端着刚吃光的饭碗又跑电饭煲那儿添饭去。
吃饱饭,回程路上她还和跟她一块吃烙锅的同事聊:“店里的干料和湿料你喜欢哪种?我比较喜欢湿料,蘸水真的绝了,贵州菜这么好吃吗?为什么感觉以前好像没这么出名?”
“啊啊,我又搜到一家别的贵州菜,要不我们下次也一起去吧?”
“其实贵州距离鹏城也没有很近嘛,我看当地有好多东西鹏城吃不到,要不……”
第二天,吃高兴的林雪便开始给公司其他同事继续安利这家她新发现的烙锅店。
“我告诉你们,这家店必火,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近,工作日去都不用排队!”
随后她又琢磨上了。
评论区怎么有人说这家店以前又油又没味,真的吗?
是啥感觉呢?
……
徐宓知道是啥感觉。
徐宓也是小迟没吃饱账号的新粉,比林雪还新,从好吃蛙事件后才开始关注她。
当时关注小迟,目的甚至都不是为了看她发的美食内容,就是纯看热闹吃瓜当个乐子人。
原本这也没什么,毕竟博主和网友之间的感情要慢慢培养。
要是打这之后徐宓再多看几次她更新的美食笔记,觉着有意思,或许不久之后便会慢慢对她拥有更深的印象,像其他粉丝一样对她本人有更多了解。
可惜没这个机会了。
这回小迟推荐的冯翠蓉烙锅店她上个月刚因为看完其他美食博主的推荐去过。
不好吃。
所以当徐宓看见新推文,认出内容指的是哪家店后,也没细看,便直接点了取关。
这种店也推,没操守的美食博主,拜拜了您。
只是哪怕她点了取关,这家店的信息,也依旧会进入她的眼中、耳中,根本逃不开。
因为冯翠蓉烙锅店所在的小巷虽然不是大路,却是徐宓上下班必经之地。
——走这抄小道,能让上下班路程节省5分钟。
取关小迟后没过几天,她下班时经过便都会发现,这家沉寂一段时间的店子莫名其妙又火起来了。
没仔细看推文的徐宓不认为客人变多是因为这家店的味道发生了改变。
她想的是:粉丝多确实推广起来更暴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00-210(第6/15页)
美食博主真好赚。
但赚不到她的钱。
踩过坑的女人心如磐石绝不动摇!
本来是这么想的。
可是没过几天,她的同事们便开始讨论这家店的事。
“听说这家烙锅很好吃啊,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队啊。”
“上次住附近那谁晚上路过,说是哪怕晚上十点里头依旧几乎满座,是不是太夸张了点,到底什么味?”
“隔壁部门有人去过,还给我安利来着,别的不说,门口小摊的洋芋粑粑看起来好像还真不错,据说鹏城目前就只有这家有这种做法,我光看图就馋,我在想我们要是工作日下班直接过去是不是不用排队?”
这些话动摇不了徐宓,但她在公司最好的朋友听了却相当心动,非要拉着她一块去。
徐宓:“你别听人家瞎说,我以前去过,不好吃。”
她朋友:“你什么时候去的?最近改过版,据说味道和以前完全不一样。”
“你改版之前去的?太好了,能用交易记录换赠品啊!”
心如磐石的徐宓经不住好友的轰炸,于是带着消费记录稀里糊涂地坐进店里,嘴上还记着提醒朋友:“你少点几个菜,真的很腻,齁嗓子眼的腻,点多了吃不下的。”
直到她不情不愿地吃下第一口泡上活油蘸水的烙肠。
“我们要不再加份鸡脚筋?”
当然,这天晚餐之后,小迟没吃饱便再次出现在她的关注列表之中。
*
作为一篇针对性比较强的广告,其实《重新开张,贵州小吃正餐一网打尽,东城区地铁口附近的贵州烙锅店!》的数据热度比不上禾嫒尺的大多数往期作品。
毕竟这不是面向全国观众的内容。
蓉姐的店确实是盘活了,禾嫒尺也收到不少广告费,粉丝倒是没涨多少。
而且去过店里消费的粉丝,对她的印象,其实也仅是维持在,小迟推荐不塌房,哪怕接广也会比较负责任这个事上。
绝大多数网友都没察觉到其实冯翠蓉烙锅店变好吃有她一份功劳。
毕竟大家关注的点不在这个地方。
只是网友们不在意,却有别人在意,例如在鹏城开饭馆的老板们。
第205章
上班也好,创业也好,只要出现社交,就有可能受到同行或是同事的关注。
冯翠蓉烙锅店也不例外。
这家店算是贵州火起来之后,在鹏城相对较早开的烙锅店。刚开业不久就开始做活动,买推广,能不能吸引顾客先不说,总归同行的目光肯定是吸得足足的。
有些同行会好奇贵州菜在鹏城能不能开下去,有些开在附近的商家则担心会被抢生意,还有些是纯馋,看完推广想吃。
距离冯翠蓉烙锅店仅50米,大哥烤肥牛的老板谢大哥就集合了以上三种想法。
他既馋,又好奇,还有担心自家店会被抢生意。
所以蓉姐店子开张后不管有啥动静,谢哥都在对面悄摸盯着看,刚开业那几天还凑热闹跑店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