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40-25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得了。被小迟说得我又想去试试。]

    [晴晴:倒闭之前我还去过一次来着,但是那时可能经营不善,没有前期好吃了,刚开业那时是真的棒。]

    [广告招商处:哈哈哈,不愧是我今年最喜欢的美食博主,跟我一样,只喜欢这家店的米粉,不过我真没想过原来还有打包鲜米粉回家自己做这种操作。]

    [不减十斤不换头像:鲜米粉十块钱一斤有点贵,其他米粉一般也就三到五元一斤。]

    [摸鱼上班才是真赚钱@不减十斤不换头像:不过做起来比普通粉麻烦很多,又在鹏城开单独的铺子,好像还可以接受?毕竟一斤米粉可以做两到三人份。店里米粉卖二三十一份啊。]

    [西瓜霜:这家店的粉卖太贵了,倒闭之前我去过,觉得不是很值这个价。但是我之前去的时候好像没看见店里有这么多小料,也没有自助茶水?]

    [功能障碍:哈哈哈小迟你太损了,为什么要拐弯抹角地说这家店的小料比老板炒的粉码好,闹得我好好奇,那个辣炒油渣和拌笋子有那么好吃吗?]

    评论区内容看得盛连很忐忑,因为小迟的作品成品,跟他想象中不太一样。

    他以为小迟会规规矩矩地把他的店铺营业内容,创业历程拍出来,然后正经推荐他店里的招牌米粉。

    例如价格实惠一些的肉丝粉、酸菜小笋粉、或是常见的青椒炒肉粉、红烧黄牛肉粉之类的。

    没想到她重点推荐的,是粉。

    店里卖十块钱一斤,让食客自己打包回家自己煮的鲜米粉。

    还有小料。

    难怪她之前让他给店里的小料定打包价,原来在这等着他。

    不过他店里的小料确实好,都是他在老家精心选了运过来的。

    这么想着,盛连走到后厨,按照往常习惯的样子,给自己煮了一碗米粉当早餐。

    没吃几口,之前招的两位员工便陆续按时到店。

    她俩像约好了似的一起进门,路上还聊着些什么,刚进门看见他,便说:“老板,昨天小迟发的视频你看了吗?”

    “该不会以后来的客人全都在店里打包鲜米粉,不堂食吧?”

    “那我们是不是得多备些粉?”

    “小料是不是也要多备些?”

    说完,她俩也没管盛连回没回话,便溜到后厨给自己备早餐去。

    也是粉。

    在米粉铺打工米粉可以随便吃,正好昨晚看视频看馋了,今天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40-250(第5/17页)

    看店里米粉眉清目秀的。

    小料也是。

    其实两位店员在店里打工这些天,都没找对店里米粉的正确打开方法。

    因为老板说在店里工作米粉任吃,给粉码备的配料也是同样可以自己炒了随便吃,所以店员在店里吃粉时,很少将注意力留给小料,反而更愿意多加成本更高一些的码子。

    有时候还会将菜炒了,再到隔壁快餐店打包一份米饭配着当菜尝。

    这就跟去吃自助餐时,总喜欢挑贵的食物吃是一样的心理。

    先回本嘛。

    昨天看过小迟的作品后,她俩才回过味来。

    美食博主都说精髓是米粉和小料,粉码才是添头,她会吃,听她的!

    “加点这个,她昨天推荐的酸腌菜。”

    “我也要,我要那个笋子。”

    “萝卜给我来一点,我不要那个白的,要红的那种。”

    “这是啥东西?”

    “……我也不认识,不管了,加一点尝吧。”

    一碗米粉还没完全下肚,两人又聊开了。

    “见鬼,小料真的比店里粉码好……”

    “可是它不要钱。”

    “老板,你的小料从哪弄来的,自己做的吗,我想给老家邮点。”

    “今天可能会比较忙,你们吃完就来开工吧。”

    丢下这句话,之前从未被当面说过店里粉码不好的盛连心情复杂地转到后厨备货去了。

    ……

    贝雷特看到《湘菜离开湖南会发生什么?》时,是作品发出次日中午。

    正好,可以配午餐享用。

    跟小迟沟通已经是大半个月之前的事情。

    她以为在那之后,小迟会出一期米粉特辑,或是在小紫书等平台写图文笔记推荐盛口禾。

    因此,最近一直在刷小迟在各个平台发布的新作品,想知道自己之前说的话有没有能帮上她。

    看到《湘菜离开湖南会发生什么?》时,她根本没想过这部作品里面会有米粉内容。

    毕竟作品前半部都在很正经地给大家推荐开在鹏城的湘菜店。

    在贝雷特心里,其实大多数湘菜馆子出品都大差不差,就是辣椒炒一切。但小迟推荐这几家店的方向却因为经营者的经营理念不一样,出品、价位、以及店内招牌菜都有不同。

    看得她有滋有味的,连带午餐时候配的土豆丝和蒸排骨都变得倍香。

    在她啃掉餐盒中最后一块排骨时,盛口禾湘潭米粉铺的内容突然出现在眼前。

    为这家店拍摄的内容,和前几家画风稍微有些不太一样。

    因为小迟像是发现了什么大秘密一样,在对观众们悄悄吐槽。

    “这家店的米粉虽然在鹏城属于上游水平,但粉码其实比较普通,嘘,小声点,不要让老板听见。”

    “汤底酱油味也比较重,因为老板喜欢酱油,也属于普通水平。嘿嘿,这段是后面配音录的,老板不知道我背后蛐蛐他。”

    “但是米粉和小料很厉害,能把这家店整体水平拉升一大个档次!”

    “我跟你们讲,这家店的鲜米粉配上家里炒菜剩下的汤汁真是绝品,能把所有菜都变成一道非常棒的餐点!”

    “给你们看,这是我之前在桂城香点的鸡杂、脆肚、还有青椒炒肉只剩辣椒和汤汁的底子,之前在店里没吃完的我都打包回来了,支持光盘行动,不浪费。”

    “鸡杂和脆肚剩得比较多,我得留点放到中午煮饭时配米饭吃,这个炒肉剩下的辣椒和肉汁就配粉吃掉。”

    “盛老板做的米粉太薄,还是鲜米粉,煮起来要很小心,要是烫过头会化掉的,要在汤底煮好之后关火,直接把粉倒进去用余热把它弄软。”

    “最后放上在店里打包的小料,大功告成!”

    “给大家算一下成本,店里的鲜米粉十元一斤,我现在吃的这碗粉大概才用半斤不到,冰箱里还剩一大半,能至少再吃一顿。”

    “小料在店里吃免费,但是打包是要钱的,不然老板亏死了。”

    “价格是这种装调料的小盒子装满以后一盒一块钱。我个人感觉一人份打满一盒就够了,一斤米粉打两到三盒小料比较合适。”

    “米粉放冰箱冷藏储存,能放最多3天,越久味道越差,放久了煮出来还容易粘黏,韧性会比在店里尝的差很多,最好是买的当天或次日用完。”

    看得贝雷特一愣一愣的。

    还有这种操作?!

    第244章

    禾嫒尺算过了。

    一斤米能出两到三斤米粉,而做粉的大米,属于不那么适合煮成米饭的,稍微便宜一些的大米。

    甚至还得掺相当一部分陈米增加淀粉感才行。

    这些米哪怕散卖都不会超过2元一斤,所以实际上,盛口禾店里卖10元一斤的鲜米粉,原料价不会超过一元。

    除此之外加上场地费、人工、电费,卖10元绝对赚翻。

    和盛连沟通的时候,其实禾嫒尺大概能听出来,他还是想把品牌做大。

    前些年试着将米粉变成总部供货、把小料分开包装配送的方法,其实就是在为日后的连锁加盟铺路。

    因为这样,到了后期,他就可以通过每日给各个加盟店供货,获得很稳定的收入。

    开连锁做加盟多麻烦。

    禾嫒尺决定一支广子视频直接满足他想当供货商的想法,谁说给街坊邻居供货不是供呢?

    汤和粉码做得一般就不要跟人比这俩,直接拿最长的长板抢市场!

    ……

    作为一个在鹏城已经有了一定知名度的美食博主,禾嫒尺的粉丝干啥的都有。

    上班族、躺着收租的本地人、学生、还有在鹏城开店的老板们。

    其中,就有米粉市场被抢的人。

    ——明老板。

    明老板是一家开在鹏城的新网红粉铺老板,店子生意好,分店开完一家又一家,每家店子客人都不少。店里不做外卖,却还有人专门找骑手代购,妥妥算是业内成功范本。

    他关注小迟已经很久,关注她的最初目的不是为了看探店作品,而是觉得她有可能会成为自家店子的合作对象。

    明老板的粉店靠营销起家,鹏城大大小小美食账号他都有关注,甚至还加了专门发布探店任务的老板群。

    在群里,最近拍一家火一家的小迟是个热门讨论对象。

    【听说她的广子市场价比一般账号贵?】

    【肯定啊,你也不看看她粉丝量多少,按照粉丝量来算,她这个量级就是应该贵一些吧。】

    【她之前给好吃蛙弄得死去活来那件事我还记得,你们说那支给好吃蛙做的定制视频得花多少钱?】

    【那个效果得一百万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40-250(第6/17页)

    【真的假的?为什么我听了总觉得这个价位有点真。】

    【瞎说,我听说她接广收费看店子具体情况收,是浮动的。】

    【展开说说怎么浮动?】

    【估计是看平台,全平台肯定贵,长视频比短视频贵,最便宜的是图文,一般都这样。】

    【对,而且她不是所有广子都接,本来状况就很好,只缺知名度的店子收得最少。有小问题的店子她会帮忙修正店内出品,但是收费会高一些。】

    【这个我有听说过,她好像会帮忙试菜对吧?】

    【上次那个烙锅店老板是不是说过,她连锅的温度都会帮忙调试。】

    【我没听错,锅?】

    【她说锅的热度会影响出品味道。】

    【……喷不了,是个懂行的。】

    【在她那里买广,岂不是相当于再附赠一个顾问服务?】

    【真的?那我也找她要个报价去。】

    【我也找她要报价了,但她不是所有店的广都能接,这种博主广子不能接太多,不然会掉粉,要看缘分,还要看她最近在做什么系列相关作品。说是广子不能太硬。】

    【我看最近她的新作品里有两家广子,盛口禾米粉铺,还有蔡家湘味小厨。你们有没有跟这两家老板认识的,要不跟他们打听一下情况?】

    【你别说,那个视频我看了,我是真没想到盛口禾米粉铺的广子还能这么做。】

    群里的对话还在热烈持续着,明老板则保持窥屏状态,不吱声。

    他和盛连是老熟人,都是混鹏城粉圈的,认识。

    盛连最风光那年他还是个小弟,现在轮到他当大哥,多少有些瞧不上盛连。

    只是成年人的交际表面功夫得做足,因此两人面子上还过得去。

    一年多前盛连还找他学习应该如何把店开好来着。

    有些事情,总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为旁观者的明老板,几乎是看着盛连粉铺如何起落,大概明白他店子应该是在味道或是服务上出了些问题。

    知道归知道,作为同行竞争者,哪怕盛连来问,他肯定不会告诉他。

    鹏城消费者喜欢的东西一阵一阵的,万一盛连的店子又火起来,让客人们把他的店忘掉怎么办?

    只是人家问起,却也不能啥都不说。

    于是他就教盛连,去做营销,买广,毕竟他的店就是这么起来的。

    盛连那时已经亏成了无头苍蝇,抓到点稻草就往上爬,人家说啥他信啥,也学着做,结果没成。

    当然啦,营销得有稳定有品质的出品兜底才行。客人又不是傻子,来过一次觉得不满意哪里还会再来,捞不到回头客全是白瞎。

    眼见盛连一家家连锁店挨着倒闭,直到最后只剩两家,一家。

    最初明老板心里还觉着有些暗爽,只是等盛连真干倒闭以后,却又莫名有种兔死狐悲之感。

    也就这样了。

    伤感一下就行,总不可能拉他一把。自此之后,盛连在他心中,变成了一个经历起伏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