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50-26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别好用,让我带过来试试。”

    禾嫒尺漱口:“你带就带,拿卷发棒过来干嘛?”

    卢贝敏:“给你烫头。”

    漱口水从禾嫒尺嘴边滑出来:“啊?”

    ……

    半小时后,禾嫒尺成功变卷了。她现在是卷王,头上有很多大卷。

    头发仍是直的卢贝敏,看着从自己手下诞生出来的新作品相当满意。不说还真不知道这是她刚看视频新学的招数。

    禾嫒尺照着镜子扒拉几下自己的头发,觉得好像挺有意思,又说:“我觉得头顶这个位置是不是还缺点儿。”

    “那你坐下,我再给你头顶卷一个。”卢贝敏把禾嫒尺摁到椅子上,一通折腾。

    几分钟后,禾嫒尺头顶多出好几个奇怪的大旋。

    两人看着镜子都沉默了。

    半响,禾嫒尺说:“你看过哈利波特吧,里面有两个头发卷得特别明显的角色,一个叫赫敏一个叫海格……”

    卢贝敏说:“我带了几顶帽子,你选一个吧。”

    ……

    大理三月街的位置,恰好就在苍山门马路对面,距离她俩下榻民宿特别近。

    才刚出门没走几步,便能听见街边闹腾的声音。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在这个位置都会举行为期7天的大集会。

    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都会有人赶来参加,热闹非凡。

    除此之外,平日每个月还会在这举行四次小集会,她俩这次参加的就是每月四次的小集会。

    “这条路不就是昨天晚上我们回民宿时经过的路吗?”卷发禾嫒尺现在弹性十足,不管说话,还是走路,头发都能dung~起来。

    戴上帽子以后,比平时多出几分俏皮。

    她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对自己昨晚的记忆产生极大疑惑:“昨晚回来的时候路边什么都没有啊?”

    三月街的道路两边,甚至路中间,被各式各样的摊贩挤得满满当当。

    或许是因为大理人多,三月街路面广,集市规模比禾嫒尺在凤凰那回看的还要大上不少,站在街边根本望不到头。

    集里售卖的物品,全是大理本地特产。那些禾嫒尺见过的,或是不认识的水果、蔬菜就跟不要钱一样往地上放。

    刚从地里挖出来的姜块、萝卜、还带着泥。放在篓子里卖的皮筋、袜子、鞋垫都是一两块钱就有交易。

    竹制的背篓、小包、似乎在这里已经算是奢侈品,也在街边占据一席之地。

    活的鸡、鸭、兔子、猫咪、狗子被拴在路边等人领走,好些小朋友被家长领着在这寻找自己未来的伙伴。

    日常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50-260(第5/15页)

    家里会用到的陶瓷碗筷被一个个纸皮箱摞在路中间。卖小吃、辣椒、酱料的摊位前挤满人群。

    正用油锅现炸薯片的大叔旁边排着好几个小不点,他一边用漏勺在油锅里翻着薯片,一边让小孩往边上去点儿。

    “两块钱任选!”

    “三块钱一斤!”

    “五块钱一兜!”

    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两人掉在里边真是迷了眼。

    知道赶集时能在集上买东西吃的两人都特意没吃早餐,现在正徘徊在集里物色好东西吃。

    转眼,卢贝敏手上便多出一兜新鲜的带叶草莓,同样大小的草莓,鹏城得卖35~45一斤,这里只要10元。

    随后,她又跟在小孩后边凑热闹,没多久,手里又多出一大塑料袋刚出锅的鲜炸薯片,也是10元一斤。

    禾嫒尺则盯着各种生鲜蔬果瞧,看见西红柿来皮嫩肉美,才2元一斤,差点买了。最后被卢贝敏摁住她才罢休。

    被从摊位前拖走时还依依不舍:“这个西红柿拿来炒蛋肯定很好吃。”

    转眼,又瞧上当地的酸木瓜,非要买一个回去试试到底有多酸。

    现场新鲜现榨果汁5元一瓶,禾嫒尺买了瓶玉米味的,甜得惊人。

    卢贝敏则买的石榴汁,喝一口后也放下了:“云南的水果好甜。”

    最后,禾嫒尺瞧上了现场叫卖的稀豆粉。

    没吃过,好像有好些本地人买,好奇。

    “怎么卖?”

    “三块一份。”

    稀豆粉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稀的,用豌豆粉熬成,看起来特别像面糊,黏黏的,颜色黄橙橙。

    出摊的小贩会一口气熬出一大缸再拿到大街上卖。

    三块钱一份的稀豆粉大约是一个圆形纸盒子的量,配上特制辣酱、花生沫、葱花等调料拌匀便能吃。

    可以就这么直接干吃,也能配米线、饵丝、或是油条等其他主食,得加钱。

    禾嫒尺决定先试试看起来似乎最容易被接受的油条版。

    但她没在稀豆粉摊上买油条,而是端着刚从摊上买的稀豆粉,钻进了路边一家卖现炸油条的店里。

    “老板,给我来一根油条!”

    “好,配稀豆粉吃是不?”老板见她带着稀豆粉,还帮她将油条剪成块放进小塑料袋里叫她兜着走。

    随后,手臂上挂着薯片和草莓的卢贝敏,便和怀里揣着酸木瓜的禾嫒尺一起站在集市街边,试着对付眼前这份刚买的云南特色早餐。

    她俩各弄了一双筷子,将刚炸好的油条从塑料袋里夹出来,浸入纸碗中的稀豆粉中,再往嘴里放。

    下一刻,被油条和稀豆粉的温度略微烫到的禾嫒尺仰头哈了两口气,再慢慢将咬碎的油条混合黏糊的稀豆粉吞下,又连忙夹起一小块装在塑料袋里的油条浸到稀豆粉碗里。

    她雀跃地垫垫脚,连头上的卷发都跟着弹了几下。又问身旁的卢贝敏:“你觉得稀豆粉怎么样?”

    卢贝敏哈着气,刚把嘴里的稀豆粉咽下,竖出肯定的大拇指:“值得全国推广,一百分!”

    第254章

    跟想象中不太一样的是,稀豆粉是咸口的。

    和咸豆浆、或是勾了厚芡的胡辣汤、面线糊有些相似,但它口感更细腻。

    因为足够稠,所以哪怕稀豆粉是湿的,挂在油条上也仅是附着在上边,并不会将它打湿。

    吃的时候,油条本身依旧酥脆得很,仅是外皮裹上一层厚厚的浓稠豆粉浆。

    一口咬下,带有酥香粉感的花生碎和混上特制辣酱的香浓稀豆粉,便会和刚出锅热乎乎的油条一并在口中碎开,再混合。

    就像集市上五花八门的摊子凑在一块那样热闹。

    “帮我拿一下,我拍个照。”

    吃掉最后一块挂满稀豆粉浆的油条,禾嫒尺放下豪言:“我决定把接下来在云南的早餐全部安排给稀豆粉。”

    然后带着相机又去看别家摊子上的牛干巴和菌子酱。

    询价的时候,隔壁路过一位北方口音的游客,手里拿着一个刚买的肉夹馍吃得满嘴肉汁,看得禾嫒尺馋得很,好想也买一个试试。

    卢贝敏瞧上路边的手工制品,比划半天,才知道摊位上像松果一样的小饰品不是发卡,是冰箱贴。

    最后还是买下来了,五块钱,说是准备回家以后贴到冰箱上。

    她家有两个对开门超大冰箱,据说里面放满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

    卢贝敏说:“我妈只要是吃的都往里面放,上次在冰箱底翻出来三年前的虾干黄和腊肠,现在我都不知道冰箱里到底有什么。”

    她家不缺钱花,但是父母观念还是老一辈思想,做的事情很神奇。

    据说会趁市场海鲜便宜时买一大堆鱼虾回家晒,要是晒碰上下雨天晒不干,会把空调打开抽湿,让全屋漫延着一股怪味。

    过端午节时,明明家里不缺钱,她妈妈却会专门包了粽子到街上卖,还非要她和她妹去轮流帮忙摆摊。说是觉得好多人专门来找她买粽子,很有意思。

    如果说三月街的上半段是本地人的天地,那么后半段就是旅居客的主场。

    旅居客们卖的东西价格会相对贵些,多是咖啡、茶、手工制品一类的物品。

    有趣的是,在这里能看见好些旅居小房车,碰上一些在某些自媒体平台上做旅居直播、或是视频的博主。

    禾嫒尺试着在一辆咖啡车上买了杯咖啡,味道说不上来好还是不好。

    卢贝敏则给自己买了根手工簪子。

    逛的过程中还看到一些能以物易物的小摊,上边卖的东西乱七八糟,杂得很。

    摊主人还不在,据说是跑别处串门去了。

    隔壁卖衣服的摊主帮忙看摊子,见两人对以物易物的摊子感兴趣,还说:“你们看上什么东西随便拿,用身上的东西换就行。”

    卢贝敏:“这么随意的吗……”

    花费一个上午在集市里溜达,成功让两人的步数涨至一万出头,确实是走得不少。

    逛够以后从集市再走回民宿,还没能歇,因为她俩今天得搬。

    尽管禾嫒尺很喜欢民宿的装修风格,也很喜欢民宿能俯瞰古城全景的天台。但每回从外头回来都得爬一次坡,确实叫人有些吃不消。

    昨晚她俩说搬还真不是乱说,连夜把准备住的民宿都找好了。

    或许是因为之前找的民宿位置偏,走回去容易觉得累,两人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直接住到古城中间去。

    ……

    大理古城民宿价格不便宜,中心位置的民宿价格更高,淡季也是。

    她俩到大理第一晚住的民宿,价格分别是308和450,全是套房,面积分别为48和65平米。

    禾嫒尺的房间是打通的大一室,有个小阳台和小飘窗,把窗一推,就能瞧见民宿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50-260(第6/15页)

    小院子,偶尔还能看到附近民宿家的猫咪在屋顶上走着优雅的猫步。

    卢贝敏的套房是一室一厅,拥有单独入户小院,两家民宿的装修质感和床品都不错,就是老板和店员散漫得惊人,总不见踪影。

    大理古城里的民宿价格倒是没有比古城外高很多,但是同价位面积会小许多,选择也相对少一些。

    要是装修好一些,位置也好,30平米左右就要300+。

    不过好在她俩昨天在古城里实地考察过一遍,能面对面谈价,最终以700的价格拿下一套带院子的老院复式独户大套房。

    大套房是用当地老木房子改的,单层面积60平米左右,两层共计一百多平米。一层是带齐全餐厨具以及冰箱的厨房、餐厅、带智能电视的大客厅。

    透过客厅的玻璃门,能看见外边的院子,院子里的花架上爬满紫藤。

    要是早上禾嫒尺在集市里买了番茄想炒蛋,可以在这里的厨房炒着吃。

    若是不喜欢在餐厅里吃饭,还能直接在院子里的小茶桌上就餐。

    二层是带两张大双床的卧室和卫生间、衣帽间。

    站在卧室外的小阳台能瞧见在古城里行走的路人。

    住这里,只要她俩愿意,不管任何时候出门,走两百米就能随时进入大理最旺的街。

    反过来说,只要她俩在古城里逛累了,也能随时回来。

    卢贝敏说:“有去大型主题公园玩耍时住在公园里的感觉。”

    “你知道最重要的点是什么吗?”

    “任何时候,只要你想用卫生间,都可以直接回来!”

    说这话的时候,卢贝敏似乎感触很深,估计以前没少在景区排队找卫生间吧。

    “为了庆祝我们不用爬坡,不用在古城里找卫生间,走,现在搓一顿好的去!”

    ……

    禾嫒尺承认她确实有些喜新厌旧。

    她俩虽然昨天刚来就找到一家还不错的饭馆,但今天说要庆祝,却没到那家店去。

    来都来了,不多去几家不同的店子尝尝哪能行?

    而且来云南期间,有好几顿给她的感觉都还不错,她便觉得云南菜的水平应该挺高,估计到哪儿吃都不能太差吧。

    就是这种想法,让她接下来两顿都吃得不算太香。

    古城里看起来挺受欢迎的手抓饭似乎只是长得好看,吃的过程有意思,实际入嘴的味道却略微有些无聊。

    兴冲冲去吃的菌菇火锅鸡或许是因为季节不对,似乎和平时在别处吃的菌菇鸡汤区别没有特别大,没品出当地特色的感觉来。

    难吃当然是不至于。

    禾嫒尺是这么描述的:“没有那种尝过一口以后会‘哇!’的感觉。”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