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数直接飙升,这个话题最近热度太高了,大家都很关注。
全承琮老爷子并没有理会弹幕上那些催着他讲印文山的人,而是跟日常的直播一样,先跟粉丝们唠唠家常。
“我最近消失了几个月,听小助理说,后台私信天天99+,谢谢你们的关心,我身体挺好,没什么问题,就是最近在处理一件大事。”
说到这里,全承琮从旁边抱过来一个有些老旧的铁盒子,将盖子打开。
“我的一位老友,在海外过世了,孩子们在他遗物中发现了这些东西,看又看不懂,也不知道有没有价值,不敢动手处理,所以特地邀请我过去帮忙整理遗物。”
这个话题说起来有些伤感,弹幕上都纷纷刷起了安慰他的话。
全承琮笑了一下,“我都这把年纪了,对于生死早就看开了,而且我这位老友一生也算传奇,除了没见过生父之外,没有留下什么遗憾。”
“他的这些东西,大多是家书和信函,还有一些电报,但是价值非常大。”
老爷子小心的用镊子捏起那些泛黄到快破碎的纸张。
“因为里面提到了一个人,印文山。”
“老友的父母都出身于那时的大家族,父亲是医生,母亲则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文人。”
“战争爆发后,他父亲加入了我党,从事地下情报工作,因为过于危险,也为了没有后顾之忧,便让他母亲带着还在腹中的他,跟随母族移居海外。”
老爷爷轻轻叹了一口气。
“只是没想到,这一走就是永别了。”
“一开始,父母双方还能通过书信联系。”
老爷子翻动着那些泛黄的信纸。
“这些家书和信函,就是他们早期联络时留下的,里面多是关于老人健康或者孩子成长这类的话题,当然也有互诉思念的内容。”
“但我注意到最后一封信,字迹非常潦草,内容也很古怪。”
他举起其中的一封,展示给镜头。
“这是老友父亲给他母亲寄的最后一封信,非常像一封绝笔。”
“上面的内容简单却沉重:吾已深陷渊底,周遭幽暗,不见天光。若日后音信杳然,望君独自珍重,好生度日,莫要过于牵挂吾身 。”
“后续老友一家,就再也没有收到过父亲的家书了。”
“关于他父亲的消息,只有别的朋友,偶尔送来的电报。”
“我去翻找到了老友母亲,当时发表在华人刊物上的文章,里面描述过这个场景。”
全承琮从手机上翻出一个非常老旧刊物的照片,竖排版,繁体字。
时间太久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全网黑靠发癫整顿娱乐圈》 150-160(第5/15页)
,油墨已经变得有些模糊,但依稀还是可以辨认,上面有这样一段话:
‘那些圆点排布出来的阵列,像毒蛇一样,时时游走在我心口上,我一个字也看不懂,却总能从中感到无边的绝望。
从收到第一张纸条开始,我就试图弄懂它,但我又害怕弄懂它。
我怕这些细密的圆点下面,藏着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直至* 今日,我已经三年没有收到海内来的电报了。
我依旧看不明白那些圆点。
但我知晓,我可能永久的失去了我的爱意,也失去了我的恐惧。’
这段文字,将整个直播间都看沉默了。
大家忽然意识到,原来在那段时间里,有很多很多的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在老友的父亲断了消息之后,他母亲的身体也很快就衰败了,只坚持了4,5年,就跟着离世了。”
“我们两认识的契机,便是他回国内寻找生父。”
“老友是学建筑的,那时我们两一边在全国各地研究古建筑,一边到处打听他生父的消息。”
“最终在H市的烈士陵园,找到了属于他父亲的墓碑……”
“他生父去世的时候,孑然一身,在国内没有其他亲人。”
“老友在这里已无牵挂,做完他的研究便回海外去了。”
全承琮又拿镊子夹起了纸盒里的字条,凑在镜头前面展示。
上面是一些按顺序排列的圆点,密密麻麻的,根本看不明白是什么。
“这就是老友父亲发给他母亲的电报,我先是尝试用莫斯密码翻译了一下,发现全是乱码,并不正确。”
“大家还记不记得,之前我翻译过一套地下党自创的密码?”
【卧槽?!难道在这里用上了?】
【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是什么真实的谍战剧。】
【所以,这位地下党跟之前那位通过刺绣传递情报的绣娘可能是同事?】
【看过《山海无名》的举手,电影里也有绣娘这个角色,身份是印文山的下线,印文山受刑,咬死也没交代的下线里,就有她。】
老爷子显然是看到了弹幕,他轻轻的摇摇头,“他们只是共用一套密码系统,但阮曼青并不是印文山的下线,我老友的父亲才是。”
【什么?什么?!什么!】
【这太炸裂了吧?】
【这么说的话,那不是实锤了印文山是地下党。】
“《山海无名》在剧本创作期间,就请了我当顾问,是我建议将阮曼青这个角色设置成印文山下线的……”
全承琮思考了一下,“嗯…在艺术上更好表现一点。”
【不是,事情是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
【这就是不看片尾演职人员表的坏处吧。】
【老爷子,你悄咪咪的去干大事也不说一声。】
【我现在很难质疑《山海无名》了,大狗售票,启动!】
“好了,跑题了。”
全承琮将话题拉回来。
“我尝试着用阮曼青那套密码体系翻译这些电报,居然真的成功了。”
“这是我和同事们,之前整理的对照表。”
资料馆的小助理拿来一张题板一样的东西,所有电报原件的图片和翻译的内容都被一一对照,打印在了上面。
‘我无能,印文山被捕了,我救不了他。’
‘他们说他是卖国贼,真是血口喷人。’
‘他牺牲了,是为了救我。’
‘我觉得自己要疯了,静秋,我对自己举起了刀。’
‘我知道这些话不该说,但若是不说,我就要疼死了。’
‘我看见了印文山的尸身,满身伤痕却没有枪伤,他并不是被枪决的,而是受刑而死。’
‘我恨我自己,他护了我,我却连给他收尸都做不到。’
内容被翻译出来之后,那些密密扎扎的小圆点似乎都变成了血红色。
每一个都在往下淌着鲜血。
真相出现的方式总是残忍的,几张字条就写尽了印文山临终前的惨状。
只留下了一声叹息。
第154章 第 154 章 是半夜睡醒都要坐起来……
全承琮和直播间都沉默了好一会。
他的指尖从那些写满沧桑的凹凸小圆点上抚过去, 像轻抚着那段历史。
老人的声音比刚开播时更加沙哑了一些。
“在翻译这些纸条的时候,我好像也代入了发电报的那个人,能感觉到他在发出这些字符时, 心里承受的巨大压力。”
“他能清楚的意识到, 发送这些,可能会让自己落入险境,但如果不发……”
全承琮又叹息了一声,“同志为了保护他而牺牲, 周围危机四伏,战斗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胜利。”
“巨大的愧疚感和压力会击穿他的心理防线。”
“所以, 我总是在讲, 历史人物也是活人。”
“他们有情感, 有情绪,有羁绊, 是真实存在过的,我们要带着思辨的角度去看问题。”
“不要过度妖魔化历史人物, 也不要过度神话历史人物。”
“如果想了解和还原一个历史人物,最好能沏上一杯热茶, 用和朋友对话的心态, 隔着时光, 和他们聊一聊天。”
“尽可能的在得到结论之前,多去靠近他, 了解他。”
“为此,我也去了一趟H市的资料馆。”
【啊?那间资料馆, 全爷爷也去了?】
【对对,讲讲资料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这事就挺离奇的, 现在一边说是卖国贼,另一边说是民族英雄,简直是两个极端。】
“你们等一等。”
全承琮起身,去给茶杯里加了热水,又拿来两个档案袋。
“我跑了好几趟H市,先是私下去资料馆参观了一下。”
“说实话,里面的内容比较杂乱,也不成体系,不像是专业的人做出来的。”
“最吸睛的地方,就是和印文山相关的那些旧报纸。”
“桃色新闻,叛徒,血腥的枪决,很刺激人的感官,但却没有标注出,这些报纸在当时是由什么机构办的,又有几分权威性。”
“这些工作,我替他们做了一下。”
“其中刊载桃色新闻的这两家,都是最不入流的小报,口碑非常差,靠着编造名流的艳情史发家,将这些东西当做新闻来看,不如当做笑话来看。”
全老爷子的表情隐隐透出一丝嫌弃。
最后挽尊锐评了一句,“图片还行,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印文山本人就比较帅气。”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全网黑靠发癫整顿娱乐圈》 150-160(第6/15页)
“至于这张刊载印文山被枪决消息的报纸……”
全承琮在平面上找出了这张报纸的图片。
上面醒目的三个黑色大字《大公报》。
“就是这则消息给印文山这个人物背上了上百年卖国贼的骂名。”
他苦笑着摇了摇头。
“《大公报》……”
“这个名字,经常听我讲课的同学是不是很耳熟?”
“我先前也以为资料馆的这张,就是民国第一大报了,还因此怀疑过我手上的资料是不是有问题。”
“为了查证,我专门去图书馆查阅了那段时间前后,每一期《大公报》,但是并没有发现任何一期刊载过印文山消息。”
“这恰恰印证了我的一个想法,作为一个研究近现代史的老师,在我印象中,似乎没有看到过印文山是卖国贼这个说法。”
“我也询问了一些同学和同事,同样,大家都没有这个印象,只有一位来自H市的同事说,隐约听到过这个说法。”
“《大公报》当时几乎是全国发行的,为了落实猜想,我又去了一些其它城市的图书馆,都没有找到跟H市这张类似的报纸,这就几乎可以肯定,发行这张报纸的,并不是我们熟知的那个《大公报》。”
“之后,我就去调查这张报纸的来源。”
“先是询问了H市当地政府负责这类机构的部门,他们给我的回复是,这家资料馆是私人经营的,政府没有参与。”
【啊这……】
【这个答案也是让人没想到。】
【不仅有野鸡专家,现在居然连资料馆都是野鸡的。】
“我去了H市的资料馆两次,想要见一见馆里的负责人,可是前两次都扑空了。”
“直到第三次,经过多方联系我终于见到了这家资料馆的老板。”
“在他的帮助下,我将他们馆中的《大公报》和我们馆藏的几张《大公报》进行了对比,终于有了发现。”
全承琮又举起一张展板,上面并列拍着两张报纸,乍一看非常相似,但仔细的左右对比,就能看出区别。
“虽然字体排版和印制都很相似,但细看就会发现不同。”
“H市这张报纸,应该是伪造的,简单来说就是山寨报纸,只在小范围发行。”
“或者我们可以理解成,当时某些势力,为了将这个结果安在印文山身上,自己印制了一期假的《大公报》给H市的人看。”
【不是,他们图什么?为了栽赃一个人,还专门做了一份假报纸。】
【我看了《山海无名》,如果电影中的情节大部分真实的话,那卷了印家所有的钱,做一份假报纸还不是大赚特赚。】
【而且好像当时印家在商界很有地位的,要是不泼脏水给印家,商盟的其余家族应该会联合起来反抗吧。】
“这些问题,我已经申请成立一个新的课题,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在文史资料馆的官网报名,一起参与云研究。”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