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60-7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黑面书生:“味道十分满意,就是价格寻常人承受不起,老板定价忒高,此等美味不能遍及万千民众,倒是遗憾。”

    “说来惭愧,”江盼歉意道:“本店是比寻常店铺略贵,只本店用料扎实,里面有几味调料是花了大价钱所得,实在是成本太高,不敢低价售卖啊。”

    年长书生点头:“确实如此,这味道我不曾在其他地方尝过,贵也合理。只是我等寻常人,就不能经常来吃了,只能眼馋。”

    “这有何难。”江盼看三位书生好奇地看过来,他跟孙万军耳语几句,笑着道:“刚好本店新推出了一款辣椒酱,几位可先品尝一番。”

    孙万军拿了一小碟辣椒酱,江盼放到桌子上,让三位书生尝。

    白面书生先用公筷夹取一些,放在自己的盘子里,再用筷子蘸了点儿,放进嘴里。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被辣的吸气,惊呼道:“好吃!你们快尝尝。”

    其他两人也跟着尝了点,三人互相对视,一下子就想到此物的妙用。

    江盼像是知道三人心中所想,缓缓道:“此物名为辣椒酱,里面加了许多清油,芝麻,花生,豆酱等炒制而成,平日吃面条,米饭,馒头烧饼,都可以就着这辣椒酱,不仅味美,还不用额外加菜,随身携带也方便,省心省力。”

    三位书生都十分心动,黑面书生迫不及待问:“此物作价几何?能存放多久?”若是价格不贵,他一定要多买点,以后就用来下饭,再也不用额外花钱买油买肉了!

    “取用时注意些,不要沾到水,能存放两三个月。”江盼道:“辣椒酱有三种口味,原味,香菇和鸡肉;售价分别是一百二十文,一百三十八文,一百五十文。”

    江盼话音刚落,三人齐齐吸了一口气:真贵。

    江盼知他们嫌贵,耐心解释:“这一罐有一斤,清油一斤一百文,芝麻花生这些也都是贵重材料,最主要是这里面的辣椒,真正是有价无市。”

    三位书生对视一眼,点头。年长书生咬牙:“行,要一罐原味的,我们三个合起来买。”

    江盼笑了笑,拿过孙万军提前准备好的三罐辣椒酱放桌上,爽朗道:“这是三罐原味辣椒酱,赠与三位,若是方便,在下有个不情之请,想请三位帮忙一二。”

    三位书生顿时心生戒备,他们虽穷,但绝不做有违法纪道德之事。

    无功不受禄,年长书生收起笑意,淡声道:“江老板折煞我们,我们三人身无长物,怕是帮不上江老板。再者,我们与江老板萍水相逢,实在愧受所赠。”

    年长书生说完,其他两位书生点头附和,竟都生出戒备之色。

    江盼叹息,没想到这三人戒备心这么强,果然文人多清高么?

    他叹了一口气,面带愧色,语气十分诚恳:“是在下唐突,冒犯了众位,还请见谅。实在是我见识有限,适才动了歪心思,今日这顿饭我请,就当是我赔礼道歉,请众位务必不要与我计较。”

    三人面面相觑,被江盼这一出搞的有些不知所措,都是一心读书的学子,没见过什么套路,以退为进欲情故纵什么的,只在书上看过,从未见有人演地如此出神入化,诚恳真挚。

    心里有些恻然,白面书生试探道:“江老板不妨先说说是何事,我们看看是否能帮得上忙。”

    另外两人跟着点头:“对,江老板先说说吧。”

    江盼泪目,果然还是学生好骗,他顺着书生爱听的往下说:“我自小对读书人十分向往崇拜,只是幼时家贫,无法供我读书。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些积蓄,便想送我小弟去读书,不求考取功名,只求让他沾一沾文人气韵,让他学会明辨是非,不至于像我一样粗鄙无状,一身市侩铜臭之气。”

    “只我太无用,竟找不到可供我小弟读书的学堂,今日见三位气宇轩昂,胸有丘壑,想必认识不少读书人,故而贸然生出为我小弟引荐学堂之事,不想言语冒失,惹了几位不快,唉。”

    江盼说完还假意擦了擦眼睛。

    旁边听着的孙万军:“?”真的假的?江哥不是读书识字的么?怎么就粗鄙无状市侩铜臭了?

    三位书生都是良善之人,听江盼对读书向往,又低声下气的为弟弟读书一事求人,顿觉江盼高大了不少。

    黑面书生是贫家子,对江盼尤为共情,看也不看其他两人,直接道:“这有何难,沈兄有亲戚在白云书院当教谕,等他修书一份,你带着过去,这事就成了。对不对,沈兄?“

    白面书生:“……是。”他虽不满慕兄直接安排他做事,不过江盼这个忙他还真能帮,于是痛快应下:“江老板可有纸笔?我此刻就修书。白云书院是咱们城安县最森*晚*整*理大的书院,也是唯一一家招收蒙童的书院,你弟弟去那里再合适不过。”

    江盼连忙备上纸笔,伺候白面书生写推荐信。

    白面书生边写边问:“你弟弟几岁了?可识字?读过什么书?”

    江盼:“说来惭愧,小弟已经虚岁七岁,只读了三字经和千字文。”

    “不错啊。”白面书生惊讶道,他以为江盼弟弟白丁一个,不想还读了开蒙书。这下更好办了。

    “那这事儿更好办,白云书院招生严格,尤其对蒙童,非引荐不得入学。你弟识字,进去更方便些。”

    城安县大大小小的学院有三家,一家是县学,只招收有功名的人;一家是文宣书院,富人子弟多,他们进不去,而且不收蒙童,进去前有考试。

    再者就是些私塾,收费贵不说,要求还奇多。

    江盼没打算送林安安去私塾,他想让林安安去正规学院,感受学校的读书气息,将来更好做选择。

    只是唯一招收蒙童的白云书院需要人引荐,他认识的人不多,一时没有头绪,恰好今日碰着这三位书生,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白面书生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古代种田摆摊开店日常》 60-70(第9/14页)

    好推荐信,掏出随身携带的个人印章,盖好章,交给江盼:“有这份书信,你弟读书之事应是没有问题,后续所需的费用及其他准备的东西,你们就按着书院规定来。”

    江盼抱拳行礼,真诚道谢。

    吃过饭,三位书生打算告辞,江盼没收他们钱,给他们每人装了一罐辣椒酱,一竹筒米酒,四个面包,十分真诚道:“我知众位皆是良善之人,帮我也是出于好心,不计回报。只是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还请一定收下,否则我寝食难安啊。”

    江盼都这样说了,三位书生也就没有推辞,说笑几声告辞。

    三位书生走出店门,年长书生回头看了眼店门的牌子,‘江记串串’几个字写的苍劲有力,没有几年功夫写不出这样的字。

    再回想店铺墙上的标语,老板说是借鉴他人之言,自己亲笔所写。

    三人对视一眼,年长书生问:“沈兄,江老板所言你怎么看?”

    “真真假假。”白面书生淡笑道:“不过为弟求学之心到是真诚。”

    年长书生朗声大笑两声:“果然是个妙人。”

    黑脸书生:“???”

    不是,他们打什么禅语,他怎么听不懂?

    难道大家不是被江老板感人肺腑的一番说辞和经历感动嘛?

    为什么又说对方是个妙人?

    第67章 入学 还是古代小孩太内卷!

    有了推荐信, 林安安入学的事办的十分顺利。

    白云书院学费一年十二两,另外就是束脩六礼:干肉条-感谢恩师、芹菜-勤奋好学、莲子-苦心教学、红枣-早早高中、桂圆-功德圆满、红豆-红运高照。

    其他的东西都好准备,就是芹菜难寻。

    现下正是正月, 市面上绿色蔬菜少见, 最后还是找人打听, 在一户给富人家运送时蔬的温棚找到的。

    颇费一番功夫,好在束脩六礼总算备齐。

    学费是去书院报名那日就交了的, 束脩礼等拜师的时候再带过去。

    正月二十三日这天早上, 林安安换上新得的书生长衫跟着哥哥和阿远哥,去白云书院拜师。

    白云书院位于城安县西街最大的住宅区,他们步行过去将近两刻钟,书院占地面积极大,周围绿树环绕, 环境十分清净雅致, 书香气息浓郁。

    江盼前世不算幼儿园读书整整十六年, 对学校有种天然的畏惧和敬重, 刚踏进白云书院大门,庄严肃穆之情顿起, 收起平日的随和笑意,一派正直目不斜视地跟着门童往前走。

    时远归倒没有那么多心思,进门后随意打量几眼后就跟在江盼身旁。

    只有林安安,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哪哪都新奇,哪哪都感叹:哇, 房子竟然还有三层的!池塘里竟然还有鱼!这就是哥哥说的假山吗?那块场地好空,好像阿远哥院子里的靶子,还有弓箭暧!这书院可真大啊, 比十几个他家院子加起来还大……

    门童领着三人七拐八拐来到一处名为敬修堂的院子,在门口站定,指着里面道:“在此处行拜师礼,陆夫子已在里面等候,几位快进去吧。”

    白云学院蒙童设三个班:青苗班,青秀班,青云班。每个班分设不同的学长、讲书和堂录,而蒙童班由陆夫子统一管理,自然是给陆夫子行拜师礼。

    陆夫子跟江盼想象中的古代夫子形象一致:一身青灰色儒衫,满头华发束在头顶,胡须修长,面容肃穆。

    江盼三人行礼问安,陆夫子淡淡应声。

    就算是熟人举荐,该有的流程还是得走,陆夫子开始对林安安例行询问:“今年几岁?何时开蒙?可曾识字?读过何书?”

    林安安不懂,求助地看向他哥。

    陆夫子掀了掀眼皮,捋了捋胡子,沉声道:“自己说,随便说说即可。”

    江盼朝林安安轻轻点头,林安安就小心翼翼地回答:“回夫子,我今年七岁,读了千字文和三字经,哥哥还教了算数。开蒙……不知道。”

    陆夫子这才抬头看了眼江盼,那眼神宁静而深邃,透着岁月沉淀洗礼过的厚重,仿佛蕴藏了无尽智慧,江盼心头一凛,不自觉直了直脊背。

    陆夫子声音依旧平淡无波:“为何读书?”

    “阿哥说读书能明理辨是非,我……我想成为阿哥那样的人。”林安安被此刻肃穆的氛围搞地有些紧张,声音带了颤抖。

    陆夫子不置可否,提笔写了几句话,让书童带林安安去案几答题:“上面的算术题做出来,另,默写千字文,能默多少算多少。”

    林安安跟着书童走了,江盼跟时远归还在立在原地。

    陆夫子看向江盼,淡声问:“你是他亲哥?怎地不同姓?家里长辈何在?”

    “回夫子,父母去年遇意外离世,家中只我们兄妹三人。”江盼简单解释了下家庭关系:“……我们同母异父,故而不同姓。”

    陆夫子默了默,感叹道:“怪不得。你倒是个好心的。”

    “我爹善待我跟我娘,我必然要知恩图报。”

    “知恩图报,道理都会说,能做到的却少。”陆夫子长叹一口气,这才正视江盼,询问:“你弟是你开的蒙?你是在哪里读书,怎地没有继续读下去。”大启朝读书人都穿儒衫,江盼一身布衣打扮,陆夫子才有此问。

    江盼像是回到了前世被老师训话,微垂着头乖乖回答:“算不上开蒙,只是教他认几个字。我幼时跟着曾外祖父识过几个字,曾祖父故去后就没机会读书了。”

    陆夫子从林安安的报名信息上知道他们出身农家,知道农家读书不易,故而没有追问江盼为何没有机会读书,只问现在:“现如今你们收入尚可,如何不继续读书?”

    江盼简直汗流浃背,从古自今,老师果然都是一样的,都爱劝人读书!

    “说来惭愧,店铺需要人操持,家里只剩一个不满十岁的幼妹,我实在放心不下。”江盼擦了擦额头并不存在的汗,谨慎措辞:“再者,我自知愚钝,没有读书的天赋,就想踏踏实实经营铺子,让安安以后有个好的读书环境,也不枉我爹娘相托。”

    陆夫子点了点头,语气带着些惆怅:“古来学子逐名利,不识人间众疾苦。你有如此打算倒也难得,只是可惜啊。”

    陆夫子是真觉得可惜,他从林安安和江盼的言谈举止中,发觉江盼并非愚钝之人,要有条件,必将……

    罢了,寒门难出贵子,如今有次境遇,何尝不是一种选择。

    说话的功夫,林安安那边也作答完毕,跟着书童过来站在江盼身旁,等候夫子阅看。

    陆夫子接过书童递过来的纸张,第一眼先看字,摇了摇头;再看算术题,不错,答对了;最后看默的千字文,基本都默了出来,只是错字别字不少。

    “字不好,太潦草,不规整,没力道;千字文有遗漏,错字太多,开蒙太晚。”陆夫子评价道。

    林安安心里啊了一下,他觉得他今日写的可好了,自从他哥给他找好书院后他就一直练习来着,还是不行吗?那会不会不要他啊?如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