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右边。
大多是鲫鱼,鲫鱼本身长不太大,又容易繁殖。
也就是现在村里的孩子还没有回来,不然昨天人家抓完之后他们就来摸鱼了,小孩子最爱下水摸鱼的,摸到小鱼也很高兴。
叶舒继续在岸上边看边拍,不亦乐乎。
不多会儿,有些吃了饭的老头老太太看见他们,就溜达过来围观了。
“哟,抓小鱼呢!”
“明年准备养什么鱼?”
“小叶啊,看你年纪轻轻就又种地又承包鱼塘啊,很有魄力嘛!”
“过奖了过奖了,什么魄力,只不过是趁年轻想干的时候多试试而已。”叶舒笑眯眯地回答,已然是混熟了,说话也能放开了,“养什么鱼还没有计划好呢,我得好好想想。大娘们大爷们平时都爱吃什么鱼?有没有什么建议?”
不多时,爷爷奶奶也来了。
奶奶拎了一个小桶来要帮忙抓鱼。
爷爷则是拿了铲子,把放水处再挖低一些,把最后这点水也放出去,完全放干,到时候挖机来了也好干活。
叶舒让曾越把抓好的连桶递上来,给他空的桶继续抓。
自己和奶奶准备先带这些回去洗洗,泥巴太多了,而且有些已经翻肚子了。
王大娘探头过来看了看她们的桶,哟了一声,“还不少呢,你们也吃不了那么多吧?”
叶舒看看这个【访客4号】,总感觉她贼眉鼠眼的,“吃不了,我们先养起来,之后还要放回鱼塘继续养的。”
奶奶也看出对方的意思来了,说了句:“美芬,你昨天没买条鱼吃啊?”
那王美芬就脸色讪讪的。
叶舒就跟奶奶先回去了,摇井水把鱼洗干净,翻肚子的挑出来,活的大的装在一个桶里,小的分装进院子角落一口破了上半部分的粗陶缸。
看着它们在里面游来游去,叶舒很开心,“奶奶,这个缸养鱼正好!”
奶奶慈祥地笑道:“先养着,大点的鲫鱼给你熬汤,可鲜美呢!小的等鱼塘重新蓄水了放回去接着养,就不用买那么多鱼苗了,你打算得很好。”
显然,过日子精打细算惯了的奶奶,对叶舒的做法很是赞赏。
不久后,曾越和爷爷又拎了小半桶回来。
曾越虽然穿了水鞋,但在水里走动时还是遭殃了,进的又是浑水又是淤泥,身上也被鱼溅了不少的泥点,可以说一身狼狈。
叶舒看到他这样,真庆幸自己没下去。
赶紧对他嘘寒问暖一番,“辛苦啦辛苦啦,快去洗洗换衣服!”
自己接过桶,把鱼和桶和网都好好洗干净。
除了小鲫鱼多,还有一些野杂鱼、田螺、螃蟹、河蚌,这些处理麻烦,大家也不爱吃,就敲敲碎给鸡鸭加餐了。
池塘里的鱼就算抓完了,水也放干了,在那晒着。
曾越清洗一番换了衣裤,就出去打听挖机的事,不一会儿有了眉目,趁午饭前打了电话过去问。
回来跟叶舒说:“挖机师傅要后天才有空过来。根据鱼塘情况估算,一天就能清理完。”
“你真靠谱,这么快就联系好了!”叶舒真心实意夸奖他,又问:“要多少钱啊?”
“说起步价八百块,然后两百块一个小时。具体的要等挖完了才好算,应该两千之内可以解决。”
“哦好。起步价是什么意思啊?”
曾越刚刚也是问清楚了的,就给她解释道,因为挖机是要拖车拖来的,拖车费、油费都要算在内,所以得有一个起步价,跑一趟不能少于这个价格,否则就吃亏。如果来了工作时间少于四个小时,就按八百块算;如果大于四个小时,就按每小时两百块算。
叶舒本来觉得有点贵,听完解释就释然了,人家大车重车油耗高,来回一趟费劲,确实得这个价格。
后天来也好,让塘里的淤泥干一干,不然到时候挖机来了陷车,就搞笑了。
下午,叶舒意犹未尽地又溜达到池塘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绑定游戏,快乐种地》 40-50(第7/29页)
唤出游戏界面,点开新解锁的淡水鱼类,看着上面的青鱼、草鱼、黑鱼等等图案,先辨认一番。
紧急补了一些鱼类知识之后,她知道现实中有些鱼是吃鱼的,比如黑鱼,不能和其他的混养,否则其他的可能越养越少。
她不确定游戏出品的是不是也会大鱼吃小鱼,这个要到时候看看。
市场上黑鱼的价格是比较高的,应该好赚钱。
当然养也比较难养,因为它要吃鱼……
但黑鱼做酸菜鱼是最好吃的!想养!
游戏里鱼类价格在十几到几十一尾,好像有些贵,但它们长得也快啊,到时间了还会自动生小鱼,她准备就从游戏里进货了。
走着走着,叶舒突然发现塘里有个洞口在冒新鲜淤泥,里面似乎有东西。
因为离岸边很近,她好奇捡了根棍子,往那个洞里戳了戳,把泥巴翻开,一条滑溜溜的蛇突然钻了出来,吓得她立刻扔了棍子,连滚带爬。
“曾越,有蛇!”
曾越正在往这边走,听到她的喊声立刻加快了脚步。
见她被吓得眼泪都快冒出来了,他连忙扶着她问:“什么蛇,有没有被咬到?”
“没!”叶舒摇摇头,心有余悸,“它背上是灰色的,肚子好像是金黄色,爬得好快,真吓人!”
曾越听得愣了下,“在哪儿,带我去看看。”
过去一看,那“蛇”虽然又钻进淤泥了,但痕迹清晰可见,曾越用树枝一挑,将它挑了出来,这下看得明明白白了。
他松了口气,转头跟她说:“这不是蛇,是黄鳝。”
叶舒疑惑:“黄鳝?”
“嗯。它跟蛇确实长得像,所以也叫蛇鱼。”曾越跟她解释道,“这个东西很补,价格也不错,像这样的能卖三四十块钱一斤。”
“这么贵?”叶舒惊讶。
虽然没有看出来它贵在哪里,但既然贵,也不是蛇,她就不怕了。
她又接过树枝把滑溜溜的黄鳝巴拉巴拉,尝试挑起来,尝试失败,直接上手抓,说:“既然那么贵,咱们抓去卖钱!”
刚说完,一个提示跳出来。
【捕获野生黄鳝× 1 】
嗯?
怎么回事,这样的提示还是第一次!
曾越惊讶于她竟然敢上手,要接过来:“给我吧。”
叶舒给他,兴奋地问:“这个黄鳝是不是喜欢在淤泥里?所以之前都没有抓到过!”
曾越点头:“对。放水的时候它们就躲在淤泥里,很难抓。”
叶舒看看这二亩多的鱼塘,立刻觉得这里面藏了一个亿,“就是说可能还有很多,你赶紧回去拿个桶,咱们抓黄鳝,明天赶集卖掉!”
曾越见她兴致勃勃,只好回去拿了桶来,继续跟她逮鱼。
于是,叶舒上午没能亲手抓鱼的遗憾,在下午的时候完美弥补了。
不知道是不是解锁鱼塘之后的附属功能,只要是她上手摸到,就算是抓到了,再狡猾的鳝鱼也逃不掉。
【野生黄鳝+1 】
【野生黄鳝+1 】
【野生黄鳝+1 】
她沉浸在摸鱼的快乐中无法自拔。
都不管脏不脏了,穿着短靴就下塘,好在边缘的地方淤泥下陷并不深,她的鞋帮暂时还能保住。
曾越越看越惊讶,她怎么一抓一个准,好像开了挂一样。
自己竟然只能跟在后面拎着桶了。
按理说黄鳝是很难找也很难抓的,一般只有经验丰富的老手才能抓住。
对此,叶舒兴奋地表示:“早跟你说过我有金手指啦!……哈哈,又来一条!这条好肥!”
曾越连忙递上桶。
这条真的肥,之前的都是七八两的样子,这条大了一圈估计有一斤半了,体色金黄,十分漂亮。这样的斤货,价格又翻一倍了,能卖到七八十一斤。
叶舒一听,又是两眼发亮,抓黄鳝的劲头更足了。
泥巴点点都溅到脸上了也不管。
沿着塘边走一圈,愣是抓了半桶黄鳝,还抓到两条不大的黑鱼。
因为这些原塘主都没有放鱼苗,所以算是野生的。好在它们长得还不算大,不然鱼塘里的鱼获还要更少。
夕阳西下,叶舒终于疲劳且满足地收手了。
曾越拎着半桶鱼先上去,再把脏兮兮的叶舒拉上来,拉到旁边水渠,皱着眉头,“快洗洗,等会爷爷奶奶看见了要骂我的。”
“不要怕,我会解释是我自己要要下塘的!”叶舒嘻嘻笑着,把手搓搓干净,抹了两把脸,再使劲蹭蹭厚重的鞋底:“哎呀,靴子好像坏了,不过没关系,反正也穿了挺久,买双新的!”
虽然稍微洗了洗,但洗得不干净。
回去之后就被奶奶一眼看出来了,心疼得让她赶紧回去换衣服换鞋袜,又把曾越骂了两句,说怎么能让她下去玩,那么冷那么脏……
叶舒回了房间,却没有立刻换衣服。
而是拎上篮子又出去了。
因为要赶集嘛,顺便“进点货”卖卖啊。
趁这一身脏正好干活。
如今温室里的番茄、草莓、葡萄都在陆续熟了,她摘了回去一起吃,吃不完就卖。
之前种的普通萝卜白菜渐渐长起来了,有些参差不齐,叶舒把温室里的补到外面去,腾出地来,继续种些“新品种”。
月季在茁壮生长,一天天茂盛起来。
果林那边,果树也生机勃勃,每一棵的状态都不错。栏杆完好,没有野猪再来。
叶舒巡视一遍,满意地点点头,蔬菜水果鲜花都搞一点。
天黑前回去,正好把靴子扔了。
在奶奶慈爱的念叨中吃了饭,曾越也不抓她干活了,让她赶紧去洗澡。她就舒舒服服地洗了热水澡,躺在床上玩手机。
突然刷到个视频,风格似曾相识。
点进去看看,果然是周彩芸的。
她不知什么时候改名了,从原来带点文艺风的“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改成了目标明确的“小芸芸一心搞钱”,竟然叠词词,恶心心。
视频内容就是她送礼以及被送礼的事,当然,被她习惯性夸大,说得声泪俱下,骂得咬牙切齿,可以说狠狠发泄了一通。而效果也很不错,评论区很多表示也同样遇到了恶心老板的,还有不少安慰她的,也有几个送钱的。
再一看粉丝,好家伙,已经显示两万了。
估计就是这一波涨够的。
又给她抓住了流量啊!
叶舒立刻切换回自己的“重生之我在大山脚下种田暴富”账号,还差一点才两万,顿时就不舒服了。
本来都快超过的,现在人家突然往前窜一波,又把距离拉大了。
不过差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绑定游戏,快乐种地》 40-50(第8/29页)
得不多,不急,他们的账号涨粉速度快多了,也许过两天就超过了!
这么一想,总算好了点。
今天抓鱼也是把自己累到了,手机一放,睡觉!
隔天,叶舒五彩斑斓的圆顶小摊车重出江湖。
她继续卖蔬菜水果鲜花,以及昨天抓的四五十斤黄鳝,除了留两条自己吃,都带来了。黄鳝生命力顽强,离水也不容易死,现在还活蹦乱跳的。
曾越和爷爷则除了一些蔬菜,还抓了几只鸭子来卖。
花里胡哨的小摊车仍然是最好的招牌,而且也都是好东西啊,大家纷纷前来购买。
尤其是之前买过的,都觉得好吃。
“姑娘,可等到你了,你家草莓我孩子吃了念念不忘!”
“西红柿给我称十个!”
“哟,野生黄鳝?个头还不小,给我称一条大的回去煮粥!”
还有好奇的:“姑娘,你怎么什么都卖啊?次次有新货!”
叶舒忙里抽空回答:“看地里收获什么就卖什么,咱们也不是专门买菜的,只是赶集顺便,所以没个定数。多谢您来光顾啦!”
农民大多是这样的情况,没有固定的商品,有什么卖什么,什么长好能卖了就带什么来集市。
而她也的确不是天天来摆摊的,不主要靠这个赚钱。
生意仍然很好,那桶黄鳝卖了一半的时候,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