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谢谢父皇,我跟十三一人一半!”

    徐允政看了一眼在那低头忙碌不说话的小孩没说什么,算了,这小子高兴就好。

    一旁的季全才心里又啧啧了起来,瞧瞧,瞧瞧,铁公鸡都开始拔毛了!

    之前哪个皇子从他这里得到过钱啊!说句找死的话,那不知道的人来看还以为这些皇子没一个是他亲生的呢!

    不得了啊!

    等对上徐允政的眼神后季全才赶紧低头,真吓人,这眼神真吓人。

    徐允政哼了一声懒得理他。

    徐允政让十二十三去玩,自己开始思索起了如今的局势。

    南方统一势在必行,这两年江苏等地已被收回,明年科举是肯定会有那边的士子入京的。

    因为他们老徐家是在北方发迹的,如今朝廷中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是北方人居多,这事有利有弊吧。

    北方士子跟官员对他们徐家的认同度天然就会高一些,但是若全是北方士子,他们一旦抱团,自己这个皇帝也得被人掣肘,这是他绝对不会允许的。

    除此之外,整个朝野上也得有不同的声音,他做皇帝所学的第一课就叫制衡。

    所以必然是要施恩给南方的,而如今朝中南方官员中数得上的除了次辅顾嘉会以外那就是庞万言了。

    如此一来,庞家暂时还动不了。

    当初他皇祖父封了一堆人留下偌大个烂摊子,那么多爵位封出去,还有那么多占了封地的王爷,如今也算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了,他是绝对不允许这些人就这样拿着他的俸禄,啃食着他的江山的。

    他登基后这几年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想让那些王侯们位高而权卑了,他也不会阻止这些人的后人上进,若是子孙得用他自然会人尽其用。但若是自己不上进如今还能安然享乐,日后就走着瞧吧。

    所以抬举南方官员势在必行。

    庞家不识抬举,但既然他们在这个位置上,那就得先稳住,后续再看别人吧!

    至于小十二方才说的话,他心里是认可的,只是这事儿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提高官员的待遇,让人在实现个人追求之外安心为他办事这才是他想要的。

    不该伸的手若是伸了,到时候他会让那些人长教训的。

    除了庞家之外程家虽未入朝,但也算是举足轻重的人家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皇子生活指南》 30-40(第5/14页)

    徐允政沉吟,“你跟你五哥关系如何?”

    徐永琚见他在问自己也不敷衍,反而仔细想了想,“五哥性子舒朗,虽然不爱读书,但是也是热情真挚的好哥哥,我是喜欢他的。不过五哥平时课业繁忙也不是总会来看我们。”

    想到什么他又加了一句,“五哥可喜欢我外祖父跟舅舅了。”

    徐允政挑眉,“既然你喜欢便多多相处吧!”

    秦家是他的死忠,与程家有来往他是信得过的。

    而且就算是秦家有别的打算了,十二在这里,何必要去找老五呢?

    两人在徐允政这里忙了一上午拼好了那一大幅拼图,高高兴兴地蹭了一顿饭后才回了自己皇子所。

    十二自己有睡午觉的习惯,所以拉着十三也睡起了午觉。

    长生如今的小翅膀不算有力,也飞不起来,只能在一边叽叽叫着,等徐永琚把他放到床头后,他才终于停下来不再叫唤了。

    随后更是母鸡蹲在他身边跟两个孩子一起睡了过去。

    满花看着这两人一鸟蒙头睡大觉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让其他人都动静小一点儿,自己守在门口继续做女红。

    第34章 事情在徐永琚什么都不知……

    事情在徐永琚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平稳地发展着, 秦家父子一鼓作气拿下了南陈,大晋统一了。

    徐允政实在是高兴,大手一挥带着十二一起去城外迎接大军凯旋。

    打仗再加上后期的一些工作, 他们回来的时候徐永琚已经快四岁了。

    “父皇,我还没见过外祖父跟舅舅呢!”徐永琚感慨, 这几年他们都没回来过, 谁也没想到南陈就这么有韧性, 愣是捱了近一年的时间。当然了后期他们退守到了南边儿一个小岛上, 那里易守难攻, 再加上大晋没有正儿八经的水军,当时徐允政差点儿就下旨, 算了就任由他们在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待着吧!

    但秦家父子给他立了军令状, 就地练兵,只留了部分战士,一边戍守一边训练,其他的士兵们大多还朝,还有一部分留在当地开垦种地。

    就这样小一年的时间, 愣是被他练出了一只水军,一举拿下了南陈小朝廷余孽!

    “朕也许久没见到两位爱卿了”,徐允政感慨,忍不住拉着徐永琚说话。

    “希仁是朕的伴读,从朕进上书房读书开始他便一直陪着朕, 朕记得是十六岁那年吧”, 徐允政露出怀念的眼神来, “他就跟随老秦将军出征,这么些年总是聚少离多的!希仁与朕便是如同手足兄弟啊!”

    徐永琚心中感慨,这还是发小呢!

    “希仁这次回来, 朕非得给他找个良配不可”,自己孩子多徐允政便也开始关心起好友的子嗣来。

    说起来他就难受,秦封多好的人啊,命不好,娶的妻子年纪轻轻就去世了,这么些年他也无心婚事便就这么蹉跎着。

    “这家里也没个人能操心着他的生活大小事,老秦将军跟希仁两个又都是大男人难免有照应不到的地方,还是得给他娶个妻子。”

    徐永琚对这个舅妈完全没有任何印象便问,“舅娘是父皇赐婚的吗?”

    徐允政脸色黑了下来,才不是呢!

    “小门小户挟恩图报”,他不高兴地哼了一声。

    当初秦封身边的一位副官帮他挡了一剑,那人临死前就让秦封照顾他唯一的妹妹,秦封便娶了他妹妹。

    实际上徐允政可是知道的,当初便是那人不冲上来挡剑秦封也不会出事的!

    他是感激那人的挡剑行为,但是那女子若是有自知之明便不应入秦府!

    他都看好了贵女就准备给秦封赐婚了,结果全被搅和了,他能不生气?

    再者说这女子还是个短命的,结婚不过两载便病故,他更是生气了,这算什么?白白让秦封担上克妻的骂名。

    徐永琚见他父皇一副被戳到痛脚的表情一时间心里满是怪异,他父皇这人可真是,要不是这两年跟他处的多了,知道他没别的意思,他都要以为他父皇是对他舅舅有意思了!

    两人身后跟了文武百官,众人看着前面被皇上牵着手的十二皇子,心中各有想法。

    虽然说十二皇子是秦家的外孙,但是有这个待遇也太过了!

    如今一、二、三、四这四位皇子都已定下皇子妃的人选,等大婚一过就要入朝听政了,朝廷文武百官有那志向的人自然会更偏着一些已经长成了的皇子。

    更别说这妻室一有,姻亲的关系网也就拉起来了。

    不过说起皇子们的亲事,前一阵子的选秀办下来,可以说是没一个皇子是满意的。

    徐允政自然感受到了后面人的目光,不过那又怎么样?

    他都坐到这个位置上来了难道还不能带孩子来看孩子舅舅?若是事事都得顺了他们的意,倒不如这皇位让给他们坐吧!

    这一个二个毛都没长齐就想着靠娶妻得一门助力了,既然如此,徐允政怎么可能不好好筹谋?

    这次的选秀他的后宫是没进多少人,四个大儿子倒是都选了皇子妃,不过没有赐下侧妃。

    大皇子定的皇子妃是长平侯府嫡女,听起来家世不错。可问题在于这长平侯府在先帝一朝跟贤妃所在的赵家那是打出了狗脑子的!

    这事就说来话长了,贤妃的亲姑姑是先帝的皇贵妃,皇贵妃孩子早夭,没有亲子,但是抚养了六皇子。

    而长平侯府出了一位宁嫔,她生了五皇子。

    当初上面的皇子封一位没一位,可以算得上是“太子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封到五皇子的时候宁嫔以及长平侯府那是使劲浑身解数就想保住这泼天的富贵啊!

    可惜,五皇子还是没了。

    据说矛头是指向赵家的,不过徐允政掌权的时候事情已经过去十来年了,他也懒得去查当初的事情,所以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但当初宁嫔是真的带刀冲入皇贵妃宫里差点捅了她的!

    先皇晚年心软的不行,又怜惜年轻的宁嫔的丧子之痛。想想也是,那么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伏在你膝上哭得梨花带雨,自己跟她的孩子还没了,这谁能受得了?简直恨不得抱在一起哭,就这样硬是保住了她的命,只是降为了贵人。

    后来六皇子成了太子,结果大家也都知道,六皇子也没了,好像跟宁嫔娘家有关。

    这下可好,两家一家没了一个太子,没有比这更公平的了。

    但是谁能接受这种公平?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是财路吗?这是登天路啊!

    两家从此便结了仇,见面都恨不得呸对方一口的那种。

    现在可好,两家结亲啦!

    确实,长平侯府现在没有自家皇子,可能会给大皇子这里使劲儿,但是使劲儿的时候会不会想到如果不是赵家作孽,自家何必去图一个皇子妃的位置,搞不好连皇帝都是自家的吧?

    他们越是为大皇子出力心里就越是不忿,凭什么,自家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皇子生活指南》 30-40(第6/14页)

    的未来毁在了他家手上,如今倒要为他家做嫁衣?

    二皇子母妃出身本来就不是特别好,他母妃出身永平侯府,但如今的永平候是他外祖父的嫡兄。

    他外祖父是永平候家庶子,不过自己出息一路做到户部尚书,也算是先帝近臣了。

    后来他年事已高便乞骸骨了,如今已经逝世,家里只有一个外放做知府的舅舅。

    永平侯府本就已经分家,他母妃这一支都算不上嫡支了,现在还只有一个外放做知府的舅舅在,可以算得上是基本没有母族支持。

    徐永琚倒没有为难他,给他找了翰林院侍读学士的女儿,妻族官职不高,也就从四品,可却也足够清贵。

    再加上向来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所以翰林院总体来讲前途是有的。

    但要真去掰扯的话,那么多翰林有几个入了内阁的?

    三皇子母妃是德妃,出身镇国公家。

    她家里爵位是高,可问题是镇国公家出身就没那么正了,他家不算是徐家的嫡系,只能算是打仗打到一半半路叛逃过来的。

    因为他家是带着布防图等等好东西过来投奔的,所以当年也确实是立了大功,在爵位上是一点没吝啬。

    不过不管是太祖皇帝还是先帝对他家都不算亲近。

    针对他家这种情况,徐允政也挑了好人家给他,那就是右都御史家的嫡女。

    这右都御史在徐允政这里也是很神奇的存在,这人很犟、很死板,认死理儿,但他忠心。

    所以导致的局面就是,徐允政很信任他,但是却不怎么喜欢他。

    而且这人奉行严于律己,当然了,他也没有宽以待人,不过相对来说对自家人还是更“狠”一点儿的。

    至于四皇子,徐允政给他挑了刑部侍郎家的嫡女。

    说起这刑部侍郎其实也有挺多故事的。

    这人出身南方,但是是在北方长大的,也算是这两年才被徐允政提拔起来的。

    当初他家为什么会逃离南方呢?那是因为他家当年遭了灾,但是官府不仅没有赈灾,反而还增设了各种苛捐杂税,逼得人没了活路。

    在逃亡的路上他才知道,那官员也是南方出身,甚至还因为建桥修路在家乡得了好名声。

    这些钱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剥削他们!

    因此他向来不喜南方出身的士子,当然也包括庞家。

    除此之外他在外名声也不算特别好,在刑部这么些年不少人暗地里说他是“酷吏”。

    他虽然如今身居高位,可是背后没有家族支撑,家里也没有什么可用之才,就他一个在前面顶着,势力单薄。

    徐允政没有跟任何一个后妃或者大臣商量就直接下了旨,据说没有一个接旨的人是高兴的。

    让所有人都高兴很难,但让所有人都不高兴真是很容易呢!

    反正当徐永琚听满花嬷嬷跟他讲那些往事的时候嘴都合不拢了,要不怎么说不愧是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