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的人听到不免精神一振,好家伙,七皇子这是要做什么?难不成这排行老七的序号就跟佛家有缘?上一位七皇子就当众剃发,如今这位竟然也悄没声息地剃了头?
几人都没正面回答,在路过宫人的眼里倒成了七皇子真剃了头的佐证了,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
等坚持到徐永琚的院子里他才没忍住笑出声来,“五哥你是故意的吧?”
五皇子摸了摸自己脑袋嘿嘿一笑,“谁说的,难道还不允许我天生大嗓门不成?而且我不就是一猜测吗,若有人真信了那也肯定不是我的问题!”
大皇子无奈地点了点他们,从前他哪里想过自己会做这种事情?如今可倒好……
三皇子哼了一声,“大哥你若是想拦当时说一句不是就成,你刚才放任了,现在又装模作样给谁看?”
大皇子懒得理他,老七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没必要再多说,况且这个结果他本来也很高兴,“老七刚提了一嘴我才想起来,老二跟老四那边你们都派人去探望过吗?”
徐永琚赶忙举手,“我没有,我那天当众骂他,他跟庞妃肯定怀恨在心,我干嘛热脸贴人家冷屁股?还有老二,他摔了跟我还有关系呢,我可是跟他有仇的,你们也不要带我!”
大家一听便琢磨了起来,好家伙,一共倒了三个,基本上都跟你有点关系,“成啊小子,你这是啥,看谁谁死?”
徐永琚不高兴地把脸凑到说话的老五面前,“我凑过来了,你咋没事呢!”
几人笑闹了一通后其他人便离开了,徐永琚一想到短期内几个讨厌的人都不会出现在自己面前就心情舒爽,就算被十三压着读书都在哼着小曲儿,看得十三无奈摇头。
十一还没正经开蒙,十三自己也要看书,徐永琚又不是个有长性的,无奈他只能派人去求助了徐允政,徐允政很快给他安排了人手过了。
徐永琚又觉得他一人在自己那边太可怜了,便让他白日里都到自己跟十三这里来,一时间三人倒是愈发亲近了些
——
徐允政的寿辰快到了,徐永琚早早就准备好了礼物也不发愁,倒是好奇地问十一跟十三,“你们俩准备了什么礼物?”
“我给他抄录了一本《无量寿经》,十一才启蒙,就让他写了二十张最好的寿字装订成册。”
徐永琚有点儿纠结,感觉自己跟他们比起来有点儿太重视了?
十三像是看懂了他心里在想什么一样无奈翻了个白眼,“我们就算搜集了全天下最贵重的宝贝进献上去,也不一定能得到他的赞赏。大家不过都是准备了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礼物罢了”,只不过这小子有钱有人,所以能力比较大。
徐永琚一想也是,他父皇对他确实很可以了。再说了,因为他舅舅这边的事情,他们已经演了有一段时间的戏了,为此两人这段时间都没见过面,不过他父皇倒是偷偷让人送了不少好东西过来,就好像在弥补他不能明面儿上对自己好一样。
徐永琚虽然觉得好笑,但也觉得很窝心。
他父皇长大啦!
宫中也在为徐允政的寿辰而忙碌着,就在这种时候,边疆突然传来捷报,秦封将军大破北戎铁骑,北戎骑兵战死三千余人,俘虏战马近千匹!
消息一传来宫里宫外一片哗然,秦封不是在家里酗酒吗?
倒是老狐狸们纷纷笑而不语,徐允政这人重感情又不重感情,秦封陪了他那么多年,若说因为一点小事两人闹了矛盾,为此发生了争执,甚至是处罚了秦封,他们都能相信。毕竟徐允政是皇帝,他这个身份上谁若是跟他讲友情、讲真心那就是扯淡!
可一段时间他们信,小惩大诫他们也信,但闹到看起来要马上卸了秦家父子的兵权,阵仗太大了,许多人心存怀疑。
这不,果然,人家还是亲亲热热的好君臣,只有他们是外人!
徐允政自然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想的,接到捷报后立马派人下旨去送奖赏,另外想了想还是道,“安排好人手护送潘夫人去与希仁相聚,从前朕便答应过他,等他一成婚就让夫人跟着去,不让他们两地分居。但这档子事儿也是意外,潘夫人还助朕让那些人信了希仁还在京中,也算是立了功的”,说着又嫌弃了起来,“他一把年纪了也还没个后人,难不成等他老了让朕养着他吗?还是让过个儿子给他养老?”
季全才听得心里直叫苦,恨不得日日去庙里拜拜祈求老天爷赶紧给秦封赐下个孩子吧!甚至他已经开始琢磨在自己那儿请一尊送子观音行不行得通了!
“你个老货眼睛又在那瞎转,胡思乱想什么呢?”见季全才那副样子徐永琚就来气,一看就知道又在心里编排他们!
季全才笑道,“奴才还能想什么,奴才在想将来秦将军得生几个您才满意呢?”
徐允政闻言啐了他一口,“你个老货说话不过脑子,倒像是朕让他给朕生儿子一样!赶紧滚出去!”
“等等,把十二他们给朕叫来!”
得了,这牛郎织女终于今日能见着了!
徐永琚听到这个消息后整个人都乐疯了,他拉着十三在院子里跑了一圈后满头都是汗,“十三,你听到了吗,我舅舅打了胜仗!我舅舅好牛!”他在心里悄悄跟徐允政道了个歉,但我舅舅现在天下第一牛!
欢呼已经不足以体现他的喜悦了,徐永琚想了想高喊一声,“满花嬷嬷”,满花笑着哎了一声,主子的靠山又起来了,她能不高兴吗?
虽然说她们这些伺候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皇上心里还是有十二皇子的?只是从秦封将军那边“出事”开始,他们这些人出去办事可都没以前顺畅了,有时候还要看人家脸色呢!
“嬷嬷,我身边还有十三身边的人”,想了想又加了一句,“还有十一那边,凡是伺候的人通通赏半年月钱!”嗐,谁让他现在成了个小富崽呢!崽有钱!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皇子生活指南》 130-140(第9/14页)
满花嬷嬷迟疑了一下,十三皇子也就罢了,十一皇子那边的人他们去赏其实不大好吧!
这在宫里做奴才的,最忌讳的就是有两个主子。十二十三这俩是自小就绑在一起了,这是特殊情况。但是十一皇子那边呢?
自己主子是个没背景,没宠爱还没钱的皇子,给自己发钱的是别的主子,他们到底忠心谁?
可还没等她说话,就对上了十三皇子的目光,十三瞥了她一眼,满花赶忙收回自己的视线,成吧,她也不是非要挑事,只要有人知道她担心什么就成!
第137章 “父皇!”徐允政大老……
“父皇!”徐允政大老远就听到徐永琚的声音了, 嘴角不禁勾起了一丝笑意,等见他进来后才嗔道,“一点儿都不稳重!”
“父皇不就是喜欢我不稳重吗?”
季全才心里点头, 十二皇子这又瞎说什么大实话呢!
不理他闹妖,徐允政问道, “知道你舅舅胜了?”
徐永琚用力点头, 眼睛亮晶晶的盯着他, “我舅舅可真厉害!不过父皇, 怎么这么久才传来捷报呢?”
“咱们大晋向来不会是主动动手的那一个”, 徐允政轻笑一声,北戎的野心他又不是瞎才会看不到, 但是不找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才打完南陈没太久又跟他们打难免会被人说穷兵黩武。
虽然他不在意这个,可也确实没有必要。
再说了,为了防止提前被那些人发现些什么,无论是调兵还是一些军事布防都得悄悄儿地变动,这些也都需要时间。
当然了, 最重要的还是粮草。
当地是有基础的存量的,但是一旦真打起仗也不能指望那点儿东西。可一旦从国库里通过户部或者兵部那边动粮食,那前面闹得这一出不就是白折腾了吗?所以时间长也未尝没有他们自己的因素在里面。
徐永琚不太懂这些,但是他还是很高兴。
“斩获三千多骑兵算大胜吗?”徐永琚好奇地问道,主要是总听各种小说里动不动参战人数就是十万或者几十万, 三千多听起来并不算太多的样子。
“骑兵难养啊!”徐允政感慨, 要培养一个骑兵可不只是会骑马就成, 令行禁止,能在马上奔走的同时使用武器,哪怕在练兵上徐允政也是个门外汉, 但是他心里也清楚,培养三千骑兵的花费搞不好要比培养三五万优良步兵花费还要多。
最重要的是,没有战马。
战马可是军事资源,之前就讲过大晋缺草场,也缺优良的种马,本土的马儿不是说不好,只是不适合做战马,数量也不多,但只这一次就缴获了近千匹战马,这可比一场大胜仗更让他激动啊!
虽然说战马一般都会进行阉割,以便于驯化的同时还不会让他们因发~情而受影响,所以这些战马都是没办法配~种的。不过也不重要,就算只能再服役三五年都是他们赚了。
所以他怎么能不高兴?
徐永琚听了他讲的之后也大概明白了,不过听明白这些后他又有点儿纠结了,半晌才叹了口气,拉着他的手道,“父皇啊,我本来有一样东西是要作为你的生辰礼物送给你的,但是今天既然提到战马了,我就提前送给你吧!”
见他挺着小胸膛得意得不行,徐允政逗他,“那你既然今日送了便不能作为生辰礼了,你生辰时又要送朕什么?”
徐永琚拿看周扒皮的眼神看他,见徐允政笑起来,他才嘿嘿一笑,“我本来就准备了好几样,还有别的呢!”
徐允政笑着摸了摸他的大脑袋,“成,算你有孝心,说说吧,要送给朕什么?”
“你之前不是送给我一个庄子吗?庄子里面的管事搭上了几个番邦商人,从他们那里弄了些种子回来,其中有一样我们叫它苜蓿的东西,种子大概种了一亩地左右吧,这东西亲测牲畜特别喜欢吃”,徐永琚晃了晃脑袋,“你猜亩产多少?”
徐允政的心跳了跳,他觉得儿子要给自己一个大惊喜了。当初把庄子给他之后他自问不是个小气也不是个对认可的儿女多疑的人,所以没想着在那个庄子里安插人手,也没去打听过他在里面做些什么,反正给了他就是他的。
此时他缓缓吐出一口气,“多少?”
“八千多斤呢!”
徐允政的手瞬间握紧了,他缓缓闭上眼又慢慢吐出一口气。等睁开眼后他没有第一时间看向徐永琚,反而看向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十三,“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
“代表着哪怕大晋没有什么草场,你也能养出一只强大的骑兵,代表着你不用再因为北戎他们抢一波就跑,常年骚扰边境百姓而烦忧,代表着等你将周围平定后,甚至能冲破前人的版图,创造一个全新的大晋。”
听着十三毫无起伏的声音,徐永琚眨了眨眼,好家伙,俩战争犯!
徐允政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日后每两日来朕这里一次,朕给你布置的课业若是有一次完不成,日后便不用再来了。”
徐永琚刚想说什么就被徐允政和十三同时制止了,十三有自己的骄傲,他知道自己有多聪明,他不怕学的太多,只怕学的还不够多。徐允政什么意思他能不明白?他感谢徐永琚的好意,但是他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
徐允政第一次严肃地看向徐永琚,“他想要的东西可不是日日做你的跟屁虫就能得到的,你既然想推他出来,朕给你们这个机会。机会就在眼前,十二,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就算掉了,你们若是没有足够的能耐,也只会被砸死。”他已经尽量说得很明白了,徐永琚自然能听懂。
他看了看十三,又看了看徐允政,突然就送了一口气。
其实也挺好的。
在原本的历史中,徐允政这位皇帝到死也没有选出一位他愿意将皇位托付出去的继承人,虽然据说有给老七的圣旨,但是在知道了宫中有那么个破互助会的存在后,徐永琚不是很确定那份圣旨到底是真的还是伪造的了。
至少他能肯定一点,老七是绝对没有上过徐允政这位皇帝的私教课的。
所以老七送走了整个大晋除了因为他本身性格暴戾,早年掩饰太过,继位后就变本加厉跟疯了一样之外,互助会那些人估计也搞了些什么。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自身根本没有那个治国的本事。他自己不会治国,也不会用人,被人欺上瞒下地糊弄着。
再加上到了王朝末年好像总是天灾频发,朝廷的救灾物资又被侵吞,最终导致受灾地区百姓最先造反。
对于这样的情况,老七没想着怎么揪出蛀虫,怎么打压带头造反或者对皇朝满是恶意的人,又该怎么去安抚无辜的受灾百姓,他看到造反,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镇压。
大军过去倒确实是把手无寸铁的百姓们镇压了,可然后呢?
大晋有多少兵,又有多少百姓?而那些士兵们看着困苦,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被贪官污吏、暴政苛政逼得走投无路的所谓的反贼的时候,他们真的不会觉得物伤其类吗?
老七上位后的大晋覆灭是必然的,可如果是一位懂朝政懂用人,又有十足的治国经验之人上位,徐允政给他留下了足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