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墨染民国 > 正文 100-110

正文 100-11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我还当你要住在桑家。”

    谭峥泓在桑景云面前很害羞,面对自己父亲,却是不会害羞的:“你等着,我迟早有一天,能住在桑家!”

    他能感觉到,桑小姐对他越来越好了!

    桑小姐现在不接受他,应该是觉得他们年纪太小,既如此,他只要等着就行!

    这么一想,谭峥泓特别快乐,打算明日继续去桑家翻译《真假千金》这本书。

    可惜他不能天天去,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孤儿院那边有一些事情需要他处理,砖瓦厂和建筑队那边,也需要他看着点。

    虽然他父亲安排了人帮他,但他真要完全不管,最后肯定会出问题。

    这些事情,是桑小姐让他做的,也是云景先生让他做的,他一定要好好做。

    也只有他做出成绩,,才能配得上桑小姐!

    谭峥泓开开心心地睡下,而外面,讨论《真假千金》这本书的人越来越多。

    复旦公学。

    复旦公学创立于1905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墨染民国》 100-110(第3/24页)

    的第一所高等院校。

    它的前身是震旦学院,因为天主教耶稣会干涉震旦学院校政,全校132名学生中的130名学生退学,和一些老师一起,建立复旦公学。

    而最近,复旦公学正打算改名为复旦大学。

    此刻,一个宿舍里,几个学生正在讨论《真假千金》。

    “《真假千金》这本书,当真能在英国出版?”

    “《新小说报》既然敢刊登这个消息,必然是真的。”

    “云景先生当真了不得!”

    “云景先生的背景怕是不一般。《真假千金》这书是两个月前开始刊登的,这才过去没多久,就确定了要在国外出版,他肯定认识洋人。”

    “也不知道云景先生到底是什么身份。”

    ……

    他们议论了一番后,都觉得云景不简单,对云景的新书,也愈发期待。

    “云景先生的新书叫《一个士兵》,这本书是不是跟战争有关?”

    “云景先生又换了一个题材写,他懂的知识真多。”

    “这新书,只看个名字,我就已经非常喜欢。”

    “我之前没买过《新小说报》,明日一定要买一份,一直跟人借报纸看,实在不方便。”

    ……

    像他们一样,期待桑景云的新书的人有很多。

    而《新小说报》编辑部,黄培成正在加班,盯着印刷工印刷明日的报纸。

    他对《一个士兵》这本书,寄予厚望。

    也因此,明日的报纸,他直接印刷了两万份。

    若是这两万份报纸能卖完,那《新小说报》的销量,将再创新高!

    在上海,销量过万的报纸都不多,销量过两万的报纸,那更是少之又少。

    若是他的报纸能稳定日销两万张……

    广告费能增加,这对黄培成来说已经是小事,销量增加带来的荣誉,才是让黄培成期待的。

    他现在,正努力维持这一切,培养优秀的新作者。

    而这,已经有所成效。

    晚上七八点,就有人来拿明日的《新小说报》,又有一些报纸,需要他们自己送出去。

    黄培成送报纸时,全都多送了一些。

    等所有的报纸都印刷好,已经半夜。

    大晚上的外面不安全,黄培成就没有回家。

    他在自己狭窄的办公室里摆开几把椅子,躺在上面睡了四个小时,就醒过来。

    天快亮了,今日的《新小说报》,也该出售了。

    黄培成穿好衣服出门,就见附近几个卖早餐的摊子,都已经把门打开,而一些早起的中老年人,已经在吃早餐。

    他去了一家面店,就见有个四五十岁的人,正一边吃面,一边喝酒。

    黄培成叫了一碗面,坐在这人身边吃,过了一会儿,又看到其他人来了这里。

    也是巧了,这些人竟然聊起《真假千金》。

    “那书写完了,我常去的茶馆里,有人说要从头读一遍!”

    “我之前听过一些,但有些听漏了,等我吃完面条,就跟着去听。”

    “金月季最后咋样了?”

    “挺好的,跟个大少爷在一起了,还当了老师。”

    “我闺女要是能这么出息,我开心死了,那金老板真傻!”

    “听说这书,连洋人都喜欢!”

    “真了不得!”

    “今日就有云景先生的新书了,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新书叫《一个士兵》,写的应该是打仗的事情。”

    “我爱看打仗的故事,最好主角一直赢!”

    ……

    这会儿是早上五点多,就在这时,有报童来到面馆门口,吸着鼻涕问:“要《新小说报》吗?今日云景先生的新书头一天刊登,这写的是欧洲的事情,主角是个洋人!”

    正在吃面的人,大多不识字,可即便如此,他们也好奇起来:“他的新书主角竟然是个洋人?真的假的?”

    “云景先生还会写洋人?”

    “这新故事,到底是怎么样的?”

    ……

    其中有个识字的人,更是忍不住掏钱买了一份报纸:“我看看!”

    他虽然识字,但认识的不多,读的也就特别慢。

    黄培成见状开口:“你把报纸给我,我来读!”

    这人闻言,将手上的报纸给了黄培成。

    今天刊登的这三千字内容,黄培成已经看过不止一次,读的时候,也就非常顺畅。

    毕竟他不是参加朗诵比赛,只要意思对,读的过程中稍微出点问题是没有关系的。

    而当黄培成开始读,周围人都安静下来。

    还有几个一大早出来拉黄包车的车夫,停下来听他读。

    桑景云这个故事还是很好懂的,开篇就是主角身处战场,然后故事就开始跟着尤斯塔斯的视角往前。

    等他读完,周围人都议论起来:“后面怎么样了?”

    “这个名字古怪的洋人,他活下来了吗?”

    “原来洋人打仗也这样。”

    “原来洋人也有吃不饱的。”

    ……

    这时的中国人,对国外那是真的好奇。

    也因此,所有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黄培成问:“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众人纷纷表示故事很好,还有人可怜那个死在战场上,没能把家书寄出的年轻人。

    连普通人都喜欢这本书,其他人更不用说。

    黄培成非常高兴,然后去了茶楼。

    茶楼里静悄悄的,所有人都在听说书先生说这本书。

    说书先生是专门干这一行的,读故事时,也就很有感情。

    他的声音还好听……茶楼里很多人被他感染,落下泪来。

    黄培成站在门口,认真听着,等说书先生说完,立刻去看茶楼里的人的反应。

    茶楼里的人在安静了一会儿之后,立刻就爆发出各种声音,人们议论纷纷,都在说这本新书。

    “怎么停在这里了?那个什么斯的哥哥,活下来了吗?”

    “尤斯塔斯后来怎么样了?”

    “云景先生是不是打过仗?他写得像是真的。”

    ……

    黄培成见这些人讨论得这么激烈,就知道《新小说报》的销量稳了。

    他放下心来,要了一壶茶,一边笑一边喝。

    而这个时候,谭峥泓和谭大盛已经起床。

    谭峥泓今天恢复了惯例——他下楼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餐桌前,打开《新小说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墨染民国》 100-110(第4/24页)

    “爹,云景先生的新书今日刊登!这本书非常好看,你一定要看一看!”谭峥泓大力推荐桑景云的新书。

    谭大盛近来,也已经习惯每天早上看云景的小说,接过报纸就看起来,看了几页后,他惊讶万分:“这书跟别的书,不太一样!”

    谭峥泓道:“就是不太一样!云景先生写的是欧洲战场!”

    他们家还有佣人,因此谭峥泓还是像以前一样说“云景”,免得桑景云的身份被泄露出去。

    外面有很多人骂云景先生,他怕桑小姐的身份被泄露出去后,会有人对她不利。

    “写得真不错。”谭大盛道。

    这书只刊登了三千字,暂时看不出什么。

    但他已经开始好奇后面的内容。

    谭大盛觉得这书不错,上海的其他读者也一样。

    云景又写了一个截然不同的题材,这让他们很惊讶。

    非常喜欢云景的小说的顾教授,就在看到这本书后,面露惊奇:“没想到云景先生,竟然会写欧洲战场,这可不好写!”

    他的夫人坐在他身边,跟着看了小说,道:“他写得当真不错,像是去过欧洲。”

    “之前就有很多人猜测云景先生留过洋,现在看来是真的。”

    顾教授这么觉得,其他人自然也一样。

    “怪不得云景先生的小说能被翻译成英文,他应该留过洋,在英国有人脉。”

    “这本书将来,说不定也能在英国出版。”

    “我在报纸上看过一些欧洲战场的消息,没想到真实的战场,竟然这般残酷。”

    “肯定残酷!想来就是他们伤亡的人太多,才会想要从我们国家带走劳工。”

    “现在他们就连自己的士兵的食物都不充足,那些劳工去了欧洲战场,能吃饱吗?”

    “我记得有些劳工是从上海出发的,也不知他们现在如何了……”

    ……

    人们惦记起那些离开故土的劳工来。

    而大海上,胡子拉碴的洪永祥,正带着一群劳工唱歌。

    海上的生活非常无聊,他们还居住在狭小的舱房里,环境更是压抑。

    洪永祥觉得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久了,人会疯掉。

    此外,人和人的情绪是会传染的,若是有人受不了这个环境心情抑郁,他身边的人受到影响,可能也会受不了。

    总之,带着劳工们多做点事情,调节他们的心情,很有必要。

    洪永祥就带着他们唱歌,什么歌都唱,好听就行。

    当然,讲故事和教他们读书,也是必需的。

    洪永祥手上有很多谭家给他准备的食物。

    坛子肉、咸肉、咸菜、咸鸭蛋、绿豆之类,应有尽有。

    他将这些拿来当奖品,而这无疑激发了这些劳工的学习热情。

    他们甚至还跟着洪永祥学了一些法文。

    而洪永祥除了教导他们外,还会抽时间跟船上的法国人聊天,努力提升自己的法语水平。

    他若是不会说法语,也就很难帮到船上的劳工。

    等唱歌结束,洪永祥就开始教他们认字,之后,又开始处理别的事情。

    “洪先生,我今天不知道为什么,脚特别疼!”

    “洪先生,我拉血了。”

    “洪先生,跟我一起住的人欺负我,我想换舱房!”

    ……

    这些人不管啥事都找洪永祥。

    洪永祥脾气好,也不生气,就一一帮人处理。

    他们志愿者团队里,大部分是医生,而这,着实让这些劳工的日子好了很多。

    现在,这些劳工已经将志愿者们当成他们的领头人,啥都听志愿者的。

    忙了一天,躺在床上的时候,洪永祥也忍不住想念家乡。

    不过他想念的时间并不长,很快就累得沉沉睡去。

    《一个士兵》刊登的这一天,桑景云一大早,就迎来了谭峥泓。

    谭峥泓熟门熟路进了她的房间,然后就坐在她的书桌对面,翻译《真假千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