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
陆政安在上海,是有个姐姐的,但他与姐姐姐夫关系不是很好,就不想去叨扰。
当年,他父亲病重,他母亲实在无力照顾,就想让他姐姐回家帮忙照顾父亲一段时间,不想他姐断然拒绝。
后来他父亲去世,母亲病重,他姐倒是回家照顾了一段时间,但只在白天照顾,一到晚上,他那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姐夫,就会将他姐接走,而他姐从不留恋。
陆政安觉得自己的姐姐,有些不孝。
他对桑学文的意见,就更大了。
他不明白,他的父母为何要把姐姐嫁给桑学文这么一个纨绔,桑学文的行事作风,他是处处看不惯。
他觉得他姐那般不孝,多半是桑学文撺掇的。
黄包车车夫拉着陆政安,用带节奏的脚步在上海的街道上奔跑,飞快向前。
陆政安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注意到街边有人摆摊卖用线穿起的元宝之类,就开口询问车夫。
车夫当即道;“要过清明了,因而很多人折了元宝拿来卖。”
要过清明了?陆政安微微一愣,算了算时间,发现确实如此。
他去日本后,十多年没回国,自然也没有去看过父母。
等今日安顿好,明日他一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墨染民国》 120-130(第3/16页)
要去父母坟前看看。
陆政安惦记着要去给父母上坟的时候,桑家人正站在桑元善的坟前。
桑元善的坟和他原配的坟挨在一起,桑钱氏指了指桑元善另一边的位置,说自己将来会葬在这里,又说桑学文可以葬在他旁边。
这时的人有提前给自己准备坟地、棺材、寿衣的习俗,说这些的时候,桑钱氏一点不觉得不对。
桑景云听着,却忍不住叹气。
往后时局变化很大,二十年后,上海甚至会沦陷,也不知道到时候,这坟地能不能保下。
叹气之后,桑景云注意到桑元善原配的坟修得很好,墓碑看着也不便宜,桑元善的坟却比较潦草,想来是当时没钱的缘故。
来的路上,桑钱氏有些不开心,但真到了桑元善坟前,却不难受了,只絮絮叨叨地跟桑元善说家里的情况。
也就桑学文哭倒在坟前,他这人其实挺爱干净,这时却什么都顾不得,趴在泥地里泪流满面。
被他感染,陆盈桑景英等人的眼眶也都红了,默默流泪。
桑景云也有些动容,然而她一转头,竟瞧见谭峥泓的睫毛上挂了泪花,瞧着比她还伤心。
她心里各种悲伤的情绪瞬间消失,哭不出来了。
她虽然有原主的记忆,但因为没有跟桑元善相处过,对桑元善的感情,也就没有其他人那么深。
他们在桑元善坟前待了许久,烧了许多纸钱和元宝。
桑景英和桑景雄还被安排着清理了坟地的杂草,桑学文这个当儿子的,更是哭哭啼啼地掘了土,放在坟墓顶上。
这些土坟,是需要在上坟时给它添一点土的。
若是一直不添土,风吹雨淋之下,土坟会越来越低,到最后就找不到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对点燃的蜡烛,被燃尽了。
桑钱氏见状,就撤了供品,分给家里人吃:“都中午了,你们肯定饿了,吃点粽子吧。吃完我们就去陆家那边看看。”
桑景云接了粽子吃,冷粽子味道没那么好,但总比饿肚子强。
说起来,她上辈子年幼时,挺喜欢清明上坟这个活动的,因为上完坟可以吃供品。
谭峥泓也被分到了一个粽子,还有一个水煮蛋。
其他人不哭之后,他便也不觉得伤心了。
高高兴兴地吃了粽子和水煮蛋,他又跟着桑家人去祭拜陆盈的父母。
桑钱氏没有赶他,真好!
桑钱氏他们自然不会赶谭峥泓,谭峥泓这么上赶着,他们已经把谭峥泓当家里人看。
没有催着桑景云和谭峥泓成亲,是因为桑景云不愿意。
因为这个原因,原先看谭峥泓有些不顺眼的桑景英等人,都对谭峥泓没意见了。
陆盈父母的坟也修得不怎么样,这里的杂草更多。
桑学文之前在桑元善坟前号啕大哭,到了这里倒是不哭了,对陆盈道:“我去拔草,你把供品摆好。”
陆盈也没哭,应了一声就开始忙活,至于桑钱氏和阿兰,她们都没有过来。
这是陆家的长辈,没有她们来上坟的道理。
陆盈很快就将供品摆好,又点燃蜡烛,拿了元宝出来烧,同时招呼桑景云等人去拜一拜。
不用跪下,双手合十拜一拜就成。
拜完,见杂草已经被桑学文清理干净,陆盈就道:“时间不早了,我们这就回去吧。”
她把供品撤了,留下蜡烛继续烧,带着桑景云他们就走。
整个祭拜流程是走全了的,但明显没有什么感情。
桑景云回忆了一下,发现陆盈之前带他们来祭拜自己的父母,也是这样的,从未哭过。
桑家人对这一点习以为常,倒是谭峥泓有些不理解,毕竟之前在桑元善坟前,陆盈哭得挺伤心的。
桑景云知道陆盈会这样的原因。
陆盈跟父母的感情并不好。
陆父经营不善,陆家在陆盈长到十五六岁的时候,家里的日子已经过得捉襟见肘。
然后陆父就把不满十六的陆盈嫁给了桑学文。
桑家当时出了一大笔彩礼,结果陆家只拿其中一小部分给陆盈当嫁妆,剩下的都自己花用了。
也就是说,陆盈的嫁妆,其实是桑家给的一小部分财物。
这也就算了,后来陆父生病,陆母又陆陆续续,跟桑家借了不少钱。
她甚至还想让陆盈去照顾陆父。
不说当时正好是陆盈怀桑景英生桑景英的时候,就说陆盈的身体……
陆盈身形娇小,比桑景云矮了好些,身高只有一米五五。
她还是个小脚女人,多走点路都吃不消。
桑家败落后,桑钱氏都不敢让她多干活,陆家竟然让刚生完不久的她去照顾陆父,也真是想得出来。
关键陆家不是没人了,陆盈的弟弟长得人高马大的。
陆家也不是没钱了,他们甚至还有钱供陆盈的弟弟读好学校。
后来陆父去世,陆母生病,陆盈惦记母亲,到底还是去照顾了,结果陆母一句体贴话都没有,日日念叨的,都是让她帮衬弟弟的话。
陆盈并不强壮,白日里照顾母亲已经很累,晚上就回家休息,想着自己弟弟也能看顾母亲,结果呢?
她母亲晚上要如厕,舍不得叫醒弟弟,也不好意思喊她弟弟,就干脆尿在床上,让她白天过去洗床单。
幸好桑学文看不过去,雇了个人帮忙,她才没有被累趴下。
陆家其实是欠了桑家不少钱的,结果她弟弟卖房卖地拿了钱以后,就这么走了,压根没提还钱的事情。
多亏了桑家厚道不计较。
陆盈就算不怎么接触外人,也知道自己若是嫁到别人家,家里人折腾出这么多事情,自己的日子肯定是要不好过的。
桑景云觉得,陆盈对桑学文不离不弃,愿意把自己的嫁妆拿给桑学文花,应该就是这个原因。
此外,在陆盈心里,桑元善这个公爹,搞不好比亲爹更亲近。
第123章 寻亲
桑景云想得没错, 在陆盈心里,她亲爹比不上桑元善这个公爹。
她未满十六就嫁给桑学文,现在大女儿都十七八岁了, 她在桑家生活的时间,远比她在陆家生活的时间长。
更何况她在陆家时, 跟自己的父亲相处极少。
她父亲每次瞧见她,都要训斥她几句, 对着她的时候向来没个笑脸,桑元善却不同。
刚嫁到桑家时, 她忐忑不安, 非常害怕, 桑元善肯定看出来了,对她非常温和, 还反复叮嘱桑学文, 让桑学文好好照顾她。
也是巧了,桑学文一直想要弟弟妹妹, 在桑元善的叮嘱下, 桑学文把她当妹妹照顾, 对她非常好,在外面瞧见好吃的好玩的,都会拿回来给她。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墨染民国》 120-130(第4/16页)
她在家时,多吃几筷子好菜都会被母亲说, 到了桑家后, 桑学文却会将她喜欢的菜端到她面前, 劝她多吃点。
她在桑家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不惦记娘家了。
后来生了桑景云,见公婆丈夫对女儿这么好, 再想想自己的从前,对父母的感情就更淡了。
当然,那到底是她的父母,在他们去世前后,她没少忙活,他们去世时,她也狠狠地哭过。
但现在人都死了十几年了……陆盈平日里,都想不起他们。
这会儿,她更是只想回家多看几页书。
老师跟她说,若是她学得好,可以跳级。
学校学费挺贵的,若是可以跳级,能给她女儿省下很多钱,陆盈是想跳级的。
这么想着,陆盈看了桑景云一眼,忍不住笑了笑。
她以前都不知道,原来女孩子还能这么过。
看到跟在桑景云身边的谭峥泓,陆盈大着胆子问:“峥泓,你要不要再吃点东西?”
谭峥泓道:“不用了,陆姨,之前去孤儿院那边的时候,我跟他们说了,让他们准备点吃的,待会儿我们过去的时候,可以吃点热乎的。”
热乎的东西肯定比供品好吃。
陆盈不再劝吃,把装了供品的篮子给桑学文,然后在桑钱氏的搀扶下,小心翼翼地上船。
见自己大女儿轻轻松松上船,脚步轻盈,陆盈又笑了笑。
桑景云小时候身体很不好,她还以为这孩子长大后,会跟自己一样瘦瘦小小。
结果这半年,桑景云饭量大增,又时常往外跑,不仅个子高了,身体也壮实了。
想到桑景云说,好好吃饭多运动多晒太阳能长个子,她就想起从前。
她年少时,整日在屋里待着,吃多了还会被念叨,也难怪不长个子。
桑景云今天包了船,船夫一直在等他们。
他们上船后,就又将他们送到孤儿院那边。
钱表姑带着一群孩子在门口等着,瞧见他们就笑道:“我就说你们该回来了!”
而江来,他带着一群孩子,给桑景云他们唱了一首欢迎的歌。
之前来拿工具的时候,谭峥泓给了钱表姑一个银元,让钱表姑准备点吃的。
这会儿,钱表姑也就端上来好些菜,看分量,就知道她把那一个银元,实打实用进去了。
既然过来了,谭峥泓就了解了一下孤儿院的情况,陆盈和桑景丽,则跟她们之前的同学聊起来。
桑景云坐在谭峥泓身边,对孤儿院也算是有了点了解。
这段时间,孤儿院的孩子又增加了几个,多是刚出生的女婴。
孤儿院收留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其实成本不高,像江来这样的孩子,已经能靠着做手工赚到可以养活自己的钱。
孤儿院现在给他提供的,也就是一个住处。
但抚养女婴的成本很大。
这时没有奶粉,也就是说,孤儿院必须给女婴请奶娘。
幸好,孩子养上几个月,就能喝羊奶吃辅食了,到时情况会好很多。
至于带孩子,这时农村都是大点的孩子带小点的孩子,他们孤儿院也是如此。
因为孤儿院的孩子都是睡大通铺,房间里还会安排个人看着,也就不用担心出现大孩子虐待小孩子的情况。
他们这个孤儿院的各种规章制度,不能保证是最好的,但绝对是不错的。
桑景云看过孤儿院的情况后,就跟桑家人商量,把他们之前住的房子,借给孤儿院用。
“奶奶,房子一直不住人容易坏,我们的房子可以借给孤儿院用,当做他们上课或者白天活动的地方,他们还能在院子里种点菜。”
房子一直不住人,确实容易坏,拿来给孩子们当教室的话,屋子里有了人气,会好很多,
孤儿院那边,还肯定会维护一下这房子。
桑钱氏答应下来,桑景云也就跟谭峥泓说了这件事,又道:“以后可以让姚老师和保镖住我家的房子,也能住得舒服一点。”
孤儿院一般是不会遇到危险的,真遇到了,两边紧挨着,保镖跑过去也来得及。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