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本书反复阅读,读完后,他就开始撰写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想。
他闭关一星期,写了一些之后,就去找自己认识的人,开始给他们讲述俄国的未来。
他的那些朋友听得如痴如醉,在他的怂恿下,还打算和他一起去俄国。
而这个时候,《一个士兵》这本书,终于被那些士兵看到。
士兵们可太喜欢这本书了!
这本书能让他们完全代入,他们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尤斯塔斯,然后走向胜利。
还有一些吗啡成瘾的人,将其中相关片段看了又看,试图戒掉吗啡。
他们能不能成功另说,吗啡的危害,如今已经传播开。
真到了性命攸关的时候,他们依然会用,但在情况略有好转之后,他们会停止用药。
医生也不敢继续给他们用药。
同时,士兵们开始期盼战争结束,他们还对战争胜利,充满信心。
在这本书里,他们就取得了胜利!
“也不知道这个作者是谁,他会是我们中的一员吗?”
“不是说这本书是一个中国作者写的吗?”
“谁知道呢?他可能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墨染民国》 190-200(第3/13页)
怕被某些官员找麻烦,所以假装自己是中国作者。”
“也是,不管怎么样,我喜欢这本书。”
“你们见过中国劳工吗?书里写到了他们,我对他们很感兴趣。”
……
士兵们喜欢这本书,但在军队里,也有人想要禁止这本书。
他们没有成功。
主要是,这本书虽然有些反战,虽然写了某些军官的不法行为,但在整体上,是爱国的。
尤斯塔斯非常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人民,他愿意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而战斗。
而且等最后战争结束,是他们这一方获得了胜利。
他们没有理由禁止这本书。
“其实这本书写得很好,民众都很喜欢。”
“这书一直都在谴责发动战争的人,里面还写到了被侵略的百姓的艰难,它并没有反对我们。”
“军队也确实需要管一管,里面有太多蛀虫了。”
……
军方一些高层无意中了解到这本书,看过之后,就觉得对自己没有威胁。
尤斯塔斯直到战争结束,也只是一个小军官。
他一直处在军队底层,所以书里描写的苛待士兵的军官,官职并不高。
有人就道:“我们可以清理掉一些底层军官,他们中的一些人,确实不像样。”
其他人纷纷赞同。
清理几个底层官员,能让他们有个好名声,能让普通士兵更加忠心,这对他们,是有好处的。
这些人很快就将这本书放在一边。
现如今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肯定不是一本小说,而是别的。
上层军官的想法,底层士兵并不清楚。
他们只知道,现在他们有一本很好看的小说可以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便是军队里最不喜欢看书的士兵也听过《一个士兵》这本书的内容。
而这个时候,时间进入公历11月。
11月1日是万圣节,不过英法两国的租界,并没有什么节日氛围。
这里虽然住着一些西方人,但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人。
中国人不过万圣节,这一天也就显得普普通通。
不,这天也是不普通的。
今天是《穿成包身工》这本书完结的日子。
不仅如此,今天还是复兴女子学校正式开学的日子。
这所学校很早就开始招生,但之前一直在删选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一直到此刻,才招够两百个学生,正式开学。
桑景云受邀参加开学仪式。
一大早起来,桑景云穿上自己昨天准备好的衣服,给自己化了一个简单的妆容。
今天,牡丹会带着拍摄设备前往复兴女子学院,将开学的景象拍下来。
这段视频肯定会流传到后世,她还是需要注意一下形象的。
桑景云今日给自己选的衣服,同样是定做的,她上身穿着毛衣,下身穿着黑色长裤,外面搭着一件羊绒大衣。
这是这个时代很少见的打扮,但桑景云觉得自己这么穿很好看。
第193章 又一本书完结
在以前的欧洲, 有女性在公众场合不能穿裤子的规定,一直到最近,男性都上了战场, 女性需要工作养家,情况才有所好转。
至少很多女工的工作服都是裤子。
中国的情况倒是不太一样。
相比于裙子, 裤子更省布料,也更保暖, 中国的广大老百姓,一直穿裤子。
那些有钱人家穿裙子的女性, 到了冬天, 也会在裙子里穿上裤子。
所以租界, 并没有女性不能穿裤子的规定。
桑景云记得她上辈子看民国时期的照片,林徽因在工作时, 就会穿裤子, 夏天的时候,她穿短袖上衣和黑色长裤, 看起来英姿飒爽。
复兴女子学校的女学生, 将来会成为基层医生, 在桑景云穿越前,这样的医生叫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最先在上海出现,当时上海某公社办了医学速成培训班,学员学成后可以在公社当卫生员。
他们不仅为农民治病, 农忙时还会下地干活。
因为江南地区种水稻, 所有人都赤脚下水田, 这些卫生员也一样,大家就称他们为赤脚医生。
基层医生肯定不能穿裙子,穿裙子活动起来太不方便。
所以这所学校发的校服, 直接就是裤子。
校服都是裤子,桑景云当然也要穿裤子。
不只桑景云,今天陆盈和乔平安,也会穿裤子。
桑景云打扮好下楼,就看到了陆盈。
如今天已经有些冷了,陆盈穿了桑蚕丝的棉袄和棉裤,至于外面,上身是这时女子常穿的袄子,下面则是一条黑色长裤。
她这么一穿,整个人瞧着,竟是有些干练。
桑景云还注意到,陆盈穿了一双看不出她是小脚的鞋子。
这鞋特地做大了一些,又塞进去棉花,穿上后,陆盈的脚瞧着就跟寻常女子的脚没区别。
陆盈不想要小脚,可惜已经被折断变形的骨头,不做手术没办法恢复原样,做了手术都不见得能恢复。
“娘,你今天真好看!”桑景云笑道。
陆盈下意识想要谦虚几句,又克制住了,最终什么都没有说。
她大女儿几次三番告诉她,让她不要谦虚,要自信。
其实仔细想想,她也是喜欢别人这么夸她的。
桑学文端出一碗碗面条:“你们有活动,我就没做汤汤水水的,今天吃面条。”
若是喝粥,等下肯定会想要上厕所,还是吃面条更好。
吃的是雪菜肉丝面,桑景云和陆盈的碗里,还有一人一个煎鸡蛋。
吃过面条,谭家的车来了,桑景云和陆盈就坐上车,前往复兴女子学校。
乔平安是校长,这几日事情多,就干脆住在了学校那边。
她没在车上,谭峥泓倒是在,他坐在副驾驶位置上,转过头努力找桑景云说话。
“桑小姐,《穿成包身工》这本书,你怎么就不继续写了?我觉得后面还有很多内容可以写,现在它就这么完结了,我着实有些舍不得。”
这本书是桑景云到今天为止,所有写的书里最长的一本,连载时间更是长达半年。
这也就让读者对这部小说的感情非常深。
桑景云笑道:“曹可欣已经功成名就,爱情美满,后面的内容,就不需要继续写了。”
曹可欣跟医生修成正果,她的工厂也越开越大,她还认识了很多有权有势的人,已经在民国站稳脚跟。
她还发展工业,并且让这个时代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墨染民国》 190-200(第4/13页)
的人,认识到了工业的重要性。
接下来就没有什么能写的了。
写她争霸天下不现实,容易被这时候的掌权者盯上。
要是写现实,写战争把这一切全都毁了,那还不如不写。
“也是。”谭峥泓点头认同。
桑景云又道:“对了,你家的房子,盖得怎么样了?”
谭峥泓前几日跟她说,因为乔平安一心扑在学校上,有时还会在学校留宿,谭大盛考虑过后,决定在复兴女子学校旁边建一栋房子,以后就住在那里。
谭大盛对复兴女子学校的伙食和住宿条件很不满,在附近建了房子之后,乔平安可以回家吃饭睡觉,会舒服很多。
谭峥泓道:“已经打完地基,开始砌墙,我爹一开始还想用石头来盖,我告诉他,若是真的这么盖,那我们至少要过两年才能搬进去,他也就放弃了这打算。”
桑景云闻言笑了笑。
这时租界很多房子都盖得非常奢华,要盖上一两年才盖完,谭大盛显然等不起。
谭峥泓又道:“这房子我让人用最快的速度去盖,等年底,应该就能搬进去。”
桑景云点了点头。
不用昂贵材料的话,这房子的盖法,就跟后世农村用红砖盖房子差不多,盖的速度非常快。
这年头的装修也比较简单,衣柜什么的都是成品直接搬进去,花的时间更少。
车子很快就开到学校门口。
远远地,桑景云就看到四个黑皮肤短头发,大概十二三岁的女孩子,穿着蓝色色校服,笔直地站在校门口。
看到他们,这四个女生一起开口:“欢迎来到复兴女子学校!”
紧跟着,又有学生过来,给他们做登记。
桑景云上个月来过学校,陆盈更是每天都来学校,这些女学生都认识她们,表情也就有些激动。
不需要桑景云和陆盈说什么,她们就主动帮两人登记好姓名,然后才去问谭峥泓的名字,跟谭峥泓说话的时候,目光也一直放在桑景云身上。
谭峥泓突然觉得自己很没有存在感。
他们来得很早,其他宾客都还没有来。
不过他们稍稍休息了一会儿,那些宾客就陆续到来。
郑老板一看到桑景云,就笑着上前打招呼。
馥郁堂的生意,在这段时间越来越好,郑老板对桑景云,也就越发感激。
今天,他问起《穿成包身工》这本书的出版事宜。
桑景云道:“这本书与之前一样,由南城书局出版,它一共分了六册,前面四册书都已经印刷好,后面两册正在印刷中。”
郑老板恭喜了桑景云,又提出馥郁堂愿意拿出一批护肤品,送给买书的人。
桑景云听说郑老板这么说,立刻想起很多促销手段。
诸如出精装版的书,然后送口红。
又比如馥郁堂可以出一个礼盒,跟《穿成包身工》这本书联动。
这么想着,桑景云跟郑老板讨论起来。
郑老板听完敬佩万分:“不愧是能写出商业鬼才曹老板的作者,桑小姐,你想法真多!”
若是他找到那位给《穿成包身工》这本书画封面的画师,让对方画一些曹可欣的人像图,然后将之印刷在包装上,做成一个礼盒……
上海那些有钱人家的小姐,一定会争着抢着买礼盒!
郑老板和桑景云聊起生意经,两人越聊越投缘,而这个时候,乔平安邀请的那些医生,陆续。
这些医生,桑景云大多不认识,但也有认识的,比如冯胡林冯院长。
一段时间没见,冯院长发际线后移许多。这段时间,他应该很是操劳。
桑景云想了想,跟对方聊起《全球瘟疫》。
“桑小姐也喜欢这本书?”冯院长有些惊讶。
桑景云道:“冯院长,我之前写《一个士兵》这本书时,看了很多英文资料和英文小说,对传染病有了一定了解。一直以来,生病去世的人非常多,而这些生病去世的人,有许多都是因为传染病去世的,我觉得我们应该防备国外的人利用细菌或者病毒来伤害我们。”
人类在这个时期,人均寿命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