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40-5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bsp; “叔,你别急,咱们再找找。实在不行……”老二家的小子心一横,咬牙切齿道:“实在不行咱们就和那姓赵的拼了!”

    乡亲们本就为了逃难,收拾得满头大汗,此刻心里正窝着火,再被老二家的这样一煽动,村儿平日里逞凶斗狠的年轻人就压不住了。

    “是啊!大不了就鱼死网破!”

    “找不到小虎子,他们也别想得了便宜去!”

    无数火把激愤地挥舞着,将每个被乱世磋磨的蝼蚁映得通亮。只是想要活着罢了,为什么就这么难?

    “噗通”一声,李存光直挺挺地跪下了,鼻涕眼泪在布满皱纹的脸上混成一片,像极了门口枣树上摇摇欲坠的风干果子。

    “老朽,求你们了!走吧!走吧!”

    随着李存光这一跪,人群中一位妇人也白眼一翻,昏死过去。那是李虎的母亲,李存光的孙媳妇。

    月光明晃晃的,照着这山坳里的小小村庄。夜风一吹,火光摇荡,烟尘腾起的瞬间扭曲模糊了众人的情状,显得又悲凉又荒唐。

    “我躲够了……”老二家的小子突然从牙缝间挤出了一句话,“我他娘的躲够了!”

    他狠狠甩开拉扯着他的媳妇儿,盘腿儿往地上一坐:“今儿甭管谁来,老子就不走了!”

    低低的呜咽声响起,在寂静夜色的映衬下如同鬼哭。

    “我也不走了!”

    “老子也不走!”

    一石激起千层浪,本已经打定主意逃离家园的乡亲们,此刻被悲愤动摇了神志,一个个都坐了下来,形成一堵羸弱又坚硬的墙。他们将跪地痛哭的李存光挡在身后,脸上呈现出极致的情绪激荡过后,无悲无喜的麻木。

    就在这时,山脚下亮起一点火光,初时仅如一只盛夏迷路萤火虫,过不多时,火光缓缓拉长,形成一道橙红色的长龙,向着村庄的方向蜿蜒游走。

    老二家的小子脸色一白,一抹苦笑浮上嘴角:“乡亲们,他们来了!”

    他站起身,往地上恨恨啐了一口:“抄家伙!和他们拼了!”

    众人的农具早已经收拾好了绑在牛车上,此刻这一招呼,顺手便抄了起来。捣年糕的杵臼、榨菜油的榨木、甚至炒菜的铲勺此时都被握在手中,成了守护家园的武器。众人严阵以待,视死如归地看向那条火把组成的长龙。

    不知为何,那条长龙翻过了一道山梁,在距离村庄数百米的位置停住了。有两盏火把从队伍中剥离出来,晃晃悠悠地向众人飘了过来。

    及至近前,众人方才看清,那持着火把向他们走来的竟是两名女子。其中一名身形结实矫健,瓜子脸上挂着笑,一双上扬的眉眼灼灼生光。另外一名长得憨厚敦实,背上似乎还背着一个人。

    两名女子一手持着火把,另一只手刻意放在明处,竟是手无寸铁。

    这一突变,反倒让武装到牙齿的乡亲们显出一丝尴

    尬,众人面面相觑。倒是其中一名女子开口了:“乡亲们,这么晚还没睡啊?”

    回应她的是更加诡异的沉默。

    女子也觉察出了问题,笑得更加和蔼了:“也是,这天气乘个凉也挺好。”她打了个哈哈,转头示意另一名女子转过身来,露出背后负着的人。

    “我把小虎子送回来了,路有点儿远,孩子小,睡着了。”

    此言一出,众人先是一怔,继而冲上去,七手八脚地将睡得迷迷糊糊的小虎子接了过来。孩子的小脸儿红扑扑的,嘴角也带着笑,身上有着兔肉的香气。

    众人围做一圈,摸摸小手,又摸摸小脚,见四肢健全,没有损伤方才安下心来。

    “这位女侠”,李存光感激涕零,一揖到底,“请问高姓大名?”

    领头的女子动作迅捷地一搀,拦住了李存光的叩拜,道:“大爷,我叫赵明州,晌午派人跟您知会过。”

    此起彼伏倒吸凉气的声音如同惊疑的海浪。

    赵明州恍若未觉,继续道:“这小家伙儿有点儿淘,大晚上跑营地里,猫在茅坑后边儿,差点儿没把我们苏大人吓死。”她一边说,一边哈哈笑了起来,仿佛完全没有看到乡亲们手中的武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带着妹妹匡扶大明》 40-50(第7/11页)

    “不过,这孩子是有胆识的,性子也机警,好好培养,以后是个人才。我建议这孩子练练拳,能学出来,我心里有数儿。”

    数百号人就这样愣愣地听着赵明州一顿侃,待赵明州说痛快了,方道:“孩子也送到了,我们这便走了。”说完,赵明州和张翠娥向着众人略一拱手,转身便走。

    “赵……赵将军!”李存光紧撵了几步,又深深拜了下去:“赵将军高义,孙儿无知,扰了将军的军营,老朽愿上缴粮饷,为孙儿赎罪!”

    赵明州停住步子,转过身来,笑着摇了摇头:“一码归一码,老百姓的粮,我们不收。”

    李存光如遭雷击,颤颤巍巍地伸手还想拦,却只是张口发不出声音。

    “赵将军!”数道年轻的声线自背后响起。

    赵明州无奈地回过头,正欲开口,话却堵在了喉咙里。

    此时,微茫的天光从山的那一头隐约而现,青色的山岚袅袅腾起,与橙红色的日头合在一处,呈现出孔雀羽毛般地斑斓色泽。十几名青年昂首挺胸,年轻的脸庞因为激动与雀跃微微泛红,似乎笃定了心中所想。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老二家的小子排众而出,大声道:“赵将军不收粮,可以收下我们吗?”

    一丝温和的笑意如乍现的日光,将赵明州平淡的五官照亮,她看着那一双双不屈的眼睛,缓缓点了点头。

    吾辈岂甘为役之逃人,

    吾辈岂甘受讥之海伥,

    吾辈岂甘任屠之羔羊。

    若黑白淆乱,

    若世道沦丧,

    若群魔猖獗,

    若良善夭殇!

    起也,赴那蚩尤旗沛荡之方!

    起也,赴那蚩尤旗沛荡之方!

    第47章 挥师广州(六)唐王打脸的时候就快到……

    四日后,赵明州一行人到达广州。就这么短短的数日时间,纪春山和苏观生都感受到了沿路百姓们强烈的情感变化。从最开始的家家闭户,到后来的争相投奔,多少将领耗费数十年光景都达不到的境况,赵明州只用了不到半年。

    大部队在距离广州城五里外的营地中驻扎,赵明州、纪春山、苏观生仅携不过五十人的队伍走进了绍武皇帝朱聿鐭的领地。

    “末将赵明州拜见唐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微臣苏观生拜见唐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微臣纪春山拜见唐王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三人以拜见藩王之礼拜倒在地,赵明州的动作格外标准虔诚。跪伏在地的纪春山用余光瞟了一眼身旁的女子,只见她混不吝的气质早已收敛干净,老老实实地低眉垂首,不由得暗自好笑,也不知般般给自家姐姐灌了什么迷魂汤,能让天不怕地不怕的赵明州这般低头。

    “千岁!?以藩王之礼拜见皇帝陛下,你们可知罪!”堂上一名文臣怒斥道。

    唐王并不阻拦,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三位不知天高地厚的使臣,他的目光在苏观生的身上黏着片刻,轻轻地叹息了一声。

    仿佛是回应他的叹息一般,苏观生抬起了头。这位曾经的隆武老臣与他印象中的样子并无区别,只是相比于当时的忧心忡忡,此刻的苏观生面色红润,眼睛灼灼发亮,看来那朱由榔对他不错。

    “殿下息怒,微臣今以藩王之礼面见殿下,非是有意怠慢,实乃形势使然。当此乱世,兵祸四起,外有胡虏虎视眈眈,内则纷争不断,百姓罹难,田亩荒芜,社稷危如累卵。殿下与吾皇虽各据一方,然皆为大明之继,又何必争一时礼节名分呢?”

    “呵,说得倒比唱得好听!苏观生,你明明曾是先帝重臣,先帝殡天,你不遂兄终弟及的古制,反倒胳膊肘向外拐,跑到永明王一边,好不知羞耻!”另一名文臣反唇相讥道。

    “不知羞耻的是你!先帝在时明明说过,此天下是永明王之天下,可你呢,为了抢夺拥立之功,撺掇少主,两帝并争,把朝廷搅成一锅粥,你又安得什么心!”苏观生的火气也上来了,直起身子与对方怒目而视。

    眼见冲突一触即发,一声独属于女子的叹气声悠悠然响起,在气氛焦灼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唐王微微侧目,看向那个始终趴伏在地的火红身影。

    “何人叹息,抬起头来。”唐王道。

    赵明州抬起头,面无惧色的注视着堂上的君王。

    “你就是赵明州?”

    “正是在下。”

    堂下的女子平平无奇,容色更是寻常,与盛传中如神祇般地形象大相径庭,唐王不由失望。

    “何故叹息?”

    赵明州微微一笑:“殿下,这还不明显吗?内斗就要亡国,无论大明谁做天子,没有想要亡国的,可咱们偏偏斗来斗去,这不是亲者痛仇者快吗?再说了,鞑子都快要打进来了,纠结谁是天子,谁是藩王,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纪春山脸上一黑,默默收回了刚才对于赵明州的评价。原来她不是学乖了,而是憋了个大的。

    “狂徒休得胡言!”朝堂上的文臣忍不了了,赵明州简直就是在自家主子面前戳自己的眼珠子,“圣上,这赵明州名为使臣,却毫无尊卑之礼,僭越如此,荒唐无稽,此乃大不敬之罪!”

    唐王却从赵明州的话里听出了另外一层意思:“你说胡虏就要打进来了?是何意?”

    赵明州给苏观生使了个眼色,苏观生赶紧将朱由榔的亲笔信呈了上去。

    “殿下,此信乃吾皇亲笔所写,还请殿下御览。”苏观生道。

    唐王接过太监呈上来的信函,匆匆瞟了一眼,露出一抹轻蔑的笑容:“桂王还是这般胆小怕事。朕早已接到惠州官员密报,鞑子攻下赣州之后便已撤退,又何来南侵一说。”

    他狭长的浓眉微微垂落,颇有些同情地看向赵明州:“百姓皆传你英勇大义,却偏生明珠暗投,也是可惜。”

    “此事且容朕思量,退下吧!”

    “殿下!此事事关重大,万万不可作壁上观啊!”苏观生急道。

    “圣上!此三子不知礼数,轻慢圣上,当严究罪责,以正纲纪,莫纵其归啊!”堂上的文臣亦出言阻拦,一副不将赵明州一行就地正法便不罢休的嘴脸。

    “退下!”唐王朱聿鐭的声音略大了些,止住了所有反驳的意见。

    赵明州一声不吭,老老实实站起身,退出了殿外。苏观生一脸痛心疾首的表情,但也不得不遵从朱聿鐭的吩咐。

    在前往掖庭别舍的路上,苏观生再也忍不住,捂住脸老泪纵横:“圣上这般信任于我,我却连这点儿事情都办不好,我真是没脸回去了。”他回身拽住纪春山的衣袖,哽咽道:“纪道长,你回去就跟圣上说,苏观生没脸见他,愿自笞三十,斋衣素食,劳役军中,以省己过啊!”

    纪春山翻了个白眼,这个表情与他皓首白衣的仙姿玉貌格外不和谐:“苏大人,您真是戴斗笠撑伞,想太多了!你瞧瞧这唐王是准备放咱们走的意思吗?没砍了咱们脑袋就不错了。”

    苏观生嘟嘟囔囔道:“我把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带着妹妹匡扶大明》 40-50(第8/11页)

    情办成这样,就是砍了脑袋也不

    冤。”

    纪春山不想再跟苏观生鸡同鸭讲,侧脸对始终一言不发的赵明州道:“赵将军,你有什么高见?”

    赵明州看了看笑得一脸惫懒的纪春山,道:“高见倒是没有,结论倒是有一个。”

    “般般说得绝不会有错,所以夜里必须要警醒着,唐王打脸的时候就快到了。”

    ***

    夜幕如墨,如失手打翻的砚台,压得人透不过气来。黑暗肆意流淌,连星子都躲入了云层之后,莫敢匹敌。远处的山峦影影绰绰,若一尊尊盘踞的煞神;近处的城墙噤若寒蝉,似乎在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命运。

    在不远处的蒿草丛中,哲依图抬眸看向城墙上暗弱的火光。明灭摇动之间,隐约露出巡逻士兵困倦苍白的脸。

    从满脸的横肉之间,哲依图挤出一丝冷笑。他早已向征南大将军多铎【1】立下了军令状,将要带领手下的部将突入广州城,为即将到来的大军打开城门。而此刻看来,面前这危如累卵的广州城,拿下简直易如反掌。

    身为多铎最笃信的侄子,哲依图手下尽皆是入关重臣的子辈亲信,用不了几年,此刻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也将成为他进军朝堂的同僚。他们都忙不迭地要在大明这腐朽的帝国上踏上一脚,以便在他们冉冉升起的官途之中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