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r />
“再说,你离了婚,带着两个孩子,住哪儿?吃什么?”
那一刻,荣江篱看着这个她叫了十几年“妈”的女人,突然明白了什么叫人心凉薄。
荣江篱深吸一口气,擦干眼泪,默默抽回手,做了在这个家的最后一顿饭。
荣江篱在饭桌上平静地说:“是陈志强提的离婚,我离。”
“但我有条件:两个孩子都归我,陈志强每月付五十块抚养费。”
“如果他不同意,我就去他单位找领导,谈谈大学生的道德问题。”
婆婆愣住了,她没想到一向温顺的儿媳,居然这么强硬。
陈志强不想同意这几个条件,但是听见荣江篱要闹也慌了。
他刚在单位站稳脚跟,要是这事闹到领导那里,他的前途就毁了。
最终,他还是同意了荣江篱的条件,两人去民政局办了离婚手续。
……
离婚后,荣江篱带着女儿陈雪和儿子陈明,搬到了闸北区一间十平米的小亭子间。
房子又小又暗,白天都得开灯,做饭只能在楼道里搭个小煤炉,可荣江篱却觉得心里松快。
不用再看婆婆的脸色,不用再听陈志强的冷嘲热讽,终于能按自己的想法过日子了。
纸盒厂每月三十几块的工资,要养活三个口人,还要交房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荣江篱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给孩子们做早饭,送他们上学,再赶去厂里上班。
晚上下班回来,还要给孩子们洗衣、辅导作业,忙到深夜才能歇口气。
可就算再累,她也没放弃种药材的念头。
这是荣江篱的特长,那也是她唯一的希望。
……
转机是在一个周末的傍晚。
邻居张阿姨捂着肚子来找她,脸色惨白:“江篱,你有没有治胃痛的药?”
“我之前在药房买的中药,吃了一点用都没有,反而更疼了。”
荣江篱赶紧让张阿姨坐下,给她倒了杯热水,又摸了摸她的脉搏,问了几句症状,心里大概有了数。
她想起自己从赣南带来的晒干的香附,是治胃痛的良药,便从柜子里翻出来,给张阿姨包了一小包:“阿姨,你回去用这个煮水喝,早晚各一次,要是没用你再找我。”
张阿姨半信半疑地拿着药走了。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张阿姨就兴冲冲地跑来找她:“江篱,你这药太管用了!”
“我昨晚喝了一次,今天早上胃就不疼了,你这药在哪儿买的?我再去买点备着。”
荣江篱笑着说:“这是我之前在赣南采的草药,自己晒的,不是买的。”
她看着张阿姨手里那包劣质中药,突然意识到。
上海的中药材市场太乱了,很多药材要么是假货,要么是炮制不到位,药效差还卖得贵,像张阿姨这样被骗的人肯定不少。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心里冒了出来:为什么不在上海郊区种药材?
自己种、自己炮制,既能保证质量,又能卖个好价钱,说不定还能闯出一条路来。
说干就干。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