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不知良缘 > 正文 90-100

正文 90-10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p;   姚芙绵已无力气再跟他计较。

    待姚芙绵缓过来后,江砚命人打来热水,用帕子浸湿又拧干,给她擦去脸上泪痕。

    之后,江砚又托起她手背,给她揉方才打他的那只手的掌心,轻声问:“还疼吗?”

    想到自己方才的模样着实有些丢人,姚芙绵不愿回想,也不肯理他。

    江砚不在意,给她吹了吹,片刻后又说道:“宋岐致没死。”

    姚芙绵整颗心像被人抛起又接住,起起落落,不得安宁。

    她忍无可忍:“你究竟哪句话是真的?”

    “宋岐致无事。”江砚道,“我与他交战三回合后便各自退回阵营了。”

    二人不曾切磋过,但各自都跟着自己父亲数次出兵征战,对打仗一事并非一窍不通,不至于轻易落入对方手中。

    想了想,江砚又道:“不过我也无需他的帮助。”

    知晓了宋岐致无事,姚芙绵大大松了口气。

    如此一来江氏不会与卫国公府结仇,江砚也不至于陷入众矢之的,被两族人记恨。

    “那你方才骗我作甚?”

    是故意要惹她生气的不成?

    姚芙绵隐隐有要动怒的迹象。

    江砚转而说起别的:“芙娘,你想离开此地吗?”

    “你有法子?”姚芙绵惊讶,不再追责。

    她当然想要离开。这地方她一刻都不想多待。

    只是江砚既然有方法送她离开,怎的不早些说出来?

    “两日后会有朝廷的兵马来袭,你安心待在此处,会有人带你离开。”

    江砚本想多留她一阵,不过方才姚芙绵说了,她不喜待在此处,那便早些送她离开。

    姚芙绵问:“那你呢?你随我一起走吗?”

    江砚亲了亲她的嘴角,说道:“有些事还未处理干净,待事情解决后,我会去找你。”

    江砚既如此说,便是有十足的把握。何况姚芙绵留在此处也帮不上什么忙,不如离开也免得拖累江砚。

    “好。”

    *

    朝廷人马来势凶猛,平南王不想坐以待毙,又集结了兵马及麾下大将,整装齐发,地往上党郡去,打算与朝廷决一死战。

    军营中所有将领都出动,包括江砚与李骞。只留下一些侍卫看守营地,余下的都是无关紧要的人。

    姚芙绵记着江砚的话,这两日都待在他的营帐中,她忐忑又不安地等待,还好江砚留了肃炼下来,见到肃炼那张常年面无表情的脸,她也能跟着镇定一些。

    到了夜里,姚芙绵起初还警惕地关注外面动向,后来实在困乏,忍不住打起瞌睡。

    直到一阵慌乱的嘈杂声将她吵醒。

    肃炼快步走过来,不由分说拉起她手。

    “娘子速速随我离开。”

    姚芙绵尚未搞清楚状况,人已经被肃炼带着走出营帐。

    白日还一片祥和的军营,此刻随处都是打斗声,火光冲天,残骸尸身遍地。

    姚芙绵看得忍不住干呕。

    她被肃炼带着,期间遇到平南王的手下见她要逃跑,提刀追上来,还未靠近便被肃炼一刀砍断气。

    除了平南王的人,李骞也暗中派人盯着姚芙绵,即便他不在营地,那些手下也得了命令,对姚芙绵紧追不舍。

    被人追杀还是头一回,姚芙绵跑得手脚发软,欲哭无泪。

    “我与他们无冤无仇,他们为何不能放过我。”

    肃炼又砍掉一人头颅,被鲜血溅到面庞,他随意抹了一把脸,解释道:“多半冲着主公来的。”

    姚芙绵对江砚而言至关重要,李骞早已将她与江砚看做一体,对二人都不想放过。

    姚芙绵在心底又默默地埋怨了江砚一句。

    一直到肃炼将她送上马车,那些追杀的人才被远远抛在后头,兵刃与火光也离她远去。

    姚芙绵早已累得精疲力尽,跌坐在车厢,许久才平缓呼吸,问肃炼:“我们要去何处?”

    “属下送娘子回扬州。”

    姚芙绵眼睫眨动。

    扬州……

    她终于可以回去扬州了。

    第096章 第九十六章

    第九十六章

    远离军营后, 余下的路再没遇到什么危险。

    姚芙绵被肃炼带着日夜兼程,即便歇息也只是短暂地喘上半口气,赶路的马都累坏了三匹。

    抵达扬州时耗费的时日是从前的一半, 快到令姚芙绵惊叹。

    连日的赶路让她身子极为不适,下去马车时候她恍惚自己还在颠簸, 步伐踉踉跄跄, 被肃炼及时抓住手臂稳住。

    今日恰是元正,阖家团圆的喜庆日子。

    喜悦让姚芙绵顾不得那些不适, 她欢喜地跑入府, 去找姚渊。

    姚渊正被侍者扶起来喝药, 见到姚芙绵, 惊愕不已。

    “芙儿?”

    姚芙绵一路跑进来,侍者尚未来得及通禀。

    她扶着门框,气还未喘匀。

    “阿父,我、我回来了。”

    姚芙绵缓过来后, 接替侍者给姚渊喂药, 只说自己是回扬州陪他过元正, 不提自己遇到过的那些危险。

    姚渊并未起疑,心中自然也是高兴的, 片刻后才想起。

    “岐致呢?他怎的不陪你一同回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不知良缘》 90-100(第9/17页)

    姚芙绵捏着汤匙的手一顿,默了默, 才说道:“我与宋世子的婚事出了些差池, 我与他……并未成婚。”

    姚渊问及缘由,姚芙绵不知怎的不愿供出江砚, 只道是后来晋阳有乱, 宋岐致前去平反,再之后又有平南王起兵, 故婚事迟迟未成。

    姚渊无奈长长叹息一声。

    大晋才安定没多久,又起接连不断的战事。

    姚渊问了姚芙绵近况,除却那些会令姚渊担忧的,姚芙绵俱一一回答。

    直至姚渊困乏躺下,她才离去。

    府中有江砚留下的许多侍卫,卫国公府的聘礼被封存起,只等有朝一日退回卫国公府。

    姚芙绵这才知江砚当初留下这些侍卫的真正目的。

    原来他早从那时开始算计她了。

    她问肃炼:“表哥可与你说了何时能回来?”

    “不曾。”

    姚芙绵垂下眼。

    她突然很想见到江砚。

    *

    战争持续了月余,北方各地遭到波及,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平南王一面迎击朝廷,一面又继续去游说周边蛮夷,以壮大自己势力,兵分几路朝洛阳进攻。

    得知大晋内乱,从前进犯的胡人又起了心思,再度对西北边境发起骚乱。

    朝廷不得不分出心神去平乱。

    而其他对抗平南王的世族又在这时起了内斗。

    一些世族只是为了不被人诟病才来凑数,又或是担心平南王胜利后威胁自己的荣华富贵,而在征战中他们多是为自己着想,并不是为了朝廷,更不是为了百姓。

    大敌当前,他们却只顾自己的利益,使得几次有关讨伐平南王的商议都不欢而散。对于那些有心想要消灭敌军的,更是因此受到阻碍。

    人心分散,加之平南王又有蛮夷的助力,朝廷的兵马一时落於下风,只好暂退。

    因着江砚在平南王阵营的缘故,一些人将战败因故推到江砚身上,直言江砚从前为朝廷效命,熟悉朝廷兵马打斗的方式,将其告知了平南王。

    同时不少人笃定平南王是有江砚在其中出谋划策,才势如破竹,否则他们如何会败。

    圣上听闻平南王直朝洛阳逼近后,吓得病倒,朝堂诸事暂且由太子处理。

    若圣上就此一病不起,又无遗诏,太子便会名正言顺即位皇位。

    三皇子无法再等下去,到圣上面前请命,让他出兵支援,取平南王项上人头。

    又说道,若是他能胜,想要圣上答应他一个条件。

    平南王都快打到洛阳来,圣上顾不得其他,连连应了。

    三皇子离开前,意味深长地看了太子一眼。

    *

    扬州受到战乱的波及较轻,除却市集上的物品比从前贵许多外,旁的倒是没什么影响。三四日后,初初回来的那些惆怅被姚芙绵抛到脑后,只专心享受当下的安宁。

    关于北方战乱的情况也会传到扬州,听闻后来连三皇子都带兵出征。

    令众人惊诧的是,在宫中养尊处优的三皇子,上疆场的次数屈指可数,可一对上平南王,竟无一败绩,短短几日便将平南王打得退出十余里地。

    一时间都传三皇子骁勇善战,用兵如神,比之江砚更甚,欢呼声响彻北地。

    平南王安分了一阵,养兵蓄力。

    再如何愚钝,平南王也该反应过来,军中有三皇子的内应,提前将作战情况告知了三皇子。

    平南王心中有猜疑的人选,但与三皇子几回交战下来,损失惨重,余下的将领更该好好利用。

    更重要的是,若是能将那人引出来,再将三皇子反杀,岂不一举多得。

    三皇子不给平南王喘气的机会,乘胜追击,可这之后并不像之前那般顺利,仿若他的运气用尽,再占不到好处。

    当李骞察觉不对劲时,想要告知三皇子,已经晚了。

    在一次追击中,眼瞧着胜利在望,三皇子不顾将领劝阻,执意追上去,不料落入敌军陷阱,他用尽全力挣脱,虽最终保下一条命,却被射穿一只眼睛。

    众人见三皇子颓靡,而其他有名的将军要么往西北平乱,要么在守旁的关要,一时乱了心神。

    而就在这时,平南王的军营突然起了内斗,敌营有人集结了营中的部分兵马,直接摧毁营地,又与一支不知从何来的兵马联手,打得平南王毫无防备,军心也跟着溃散,不得已停止对朝廷的进攻,退居三十里地外。

    很快,众人便得知了那支兵马归太子殿下所有,而在平南王军营中起乱的人,正是前不久降城叛敌的江氏大公子——江砚。

    霎时天下轰动,世人纷纷议论江砚这样做的目的。

    有人猜测当初江砚归顺平南王麾下另有隐情,实为忍辱负重潜伏敌营,伺机而动。

    也有人认为是江砚迷途知返,见平南王被三皇子重创,担心朝廷打败平南王后拿他问罪,想要将功赎过。

    无论何种缘由,对大晋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原本踟蹰不前的世族见平南王受挫,士气高涨,也不顾之前彼此间的嫌隙,在取平南王首级这件事上极为团结。

    平南王被江砚戏弄了这样久,几近气急败坏,他原本已经揪出是李骞给三皇子报信,不料江砚也一直暗中给他使绊子。

    那夜军营被摧毁,姚芙绵被人劫走,他早该猜忌到江砚身上才是,是大敌当前让他乱了心神。

    江砚打得平南王措手不及,平南王损失惨重,又被晋军追杀,不得已退回幽州附近。

    军中不少将领被江砚暗中收为己用,又遭几次围杀,平南王手下的士兵已不足万人。

    如此大好时机,晋军以为江砚会与他们汇合,再一同对付平南王,谁知江砚我行我素,只带走太子的那支兵马,径直追击平南王。

    *

    平南王的造反到此几乎已算落败,被捉拿是迟早的事,不足为惧。至于西北边境的胡人,有江巍镇守,成不了气候。

    也是在这时,太尉之子李骞拎着平南王麾下两员大将的首级,向朝廷请罪,解释自己之前并非甘愿归顺平南王,是守城之人归降,他为自保迫于无奈,后来虽身在敌营,心中却是向着大晋,又在三皇子攻打平南王时为其通风报信。

    三皇子证实李骞所言非虚,还有二人之前的信件可做物证。

    李骞伤痕累累,想必从平南王的军营逃出来极为不易,还斩首了两员大将献给朝廷。

    众人认为李骞行为情有可原,不少人为其求情,圣上暂且免了李骞的罪责。

    至于另一人,待剿灭平南王后再论。

    *

    平南王走投无路,知身后不少追兵,此刻退缩也是死路一条,躲入峡谷,打算与追兵同归于尽。

    朝廷的人马赶到时,峡谷的打斗已经结束,地面躺着许多士兵的尸首。他们仔细寻了一圈,既无平南王的,也无江砚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