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梨园那些事 > 正文 第33章 戏曲浪潮中的坚守抉择

正文 第33章 戏曲浪潮中的坚守抉择(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曲界的老前辈偶然路过梨园,被里面的唱腔吸引。他走进来,看了一场完整的演出后,对陈老爷子和他的徒弟们赞不绝口。

    “陈班主,您这戏班可是藏龙卧虎啊!这些孩子们,将来都是戏曲界的栋梁之才。”老前辈激动地说。

    在老前辈的推荐下,戏班得到了一个在京城大戏院演出的机会。这消息一传开,整个戏班都沸腾了。

    演出那天,京城大戏院座无虚席。小喜和师兄弟们在台上尽情地表演着,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当最后一场戏落幕,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陈老爷子看着台上的徒弟们,眼中满是欣慰。

    从那以后,梨园的名声越来越大。但陈老爷子和他的徒弟们,依旧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在戏曲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

    京城大戏院的演出大获成功后,梨园戏班声名远扬,邀约不断。可陈老爷子依旧秉持一贯的谨慎,只挑选那些真正懂戏、尊重戏曲的主办方合作。

    一日,小喜接到一封特别的邀请信,来自国外的一家知名艺术机构,对方渴望见识原汁原味的中国戏曲,想邀请小喜前往交流演出。小喜拿着信,兴奋又忐忑地跑到陈老爷子面前。

    “师傅,您看这……”小喜将信递给陈老爷子,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陈老爷子戴上老花镜,仔细看完信,沉默片刻后说道:“这是好事,也是难事。出去了,就代表着咱们中国戏曲的脸面,可不能有半点差池。”

    随后的日子里,陈老爷子亲自为小喜集训,从唱腔的韵味到身段的雕琢,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打磨。

    终于,小喜踏上了飞往国外的航班。交流演出那天,剧场里座无虚席,不少外国友人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小喜身着华丽的戏服登场,随着丝竹管弦响起,他开腔唱念,水袖翻飞。台下的观众先是被这独特的表演形式吸引得屏气凝神,待一曲终了,爆发出热烈掌声与欢呼声。演出结束后,许多外国艺术家纷纷前来与小喜交流,对中国戏曲的精妙赞不绝口。

    小喜回国后,将这段经历分享给戏班众人,大家都备受鼓舞。然而,此时的戏曲界却悄然涌起一股新潮流。一些戏班为了吸引眼球,在表演中加入大量现代元素,传统戏曲的韵味被冲淡。

    梨园戏班也受到了冲击,票房开始下滑。戏班里的一些年轻弟子坐不住了,向陈老爷子提议也适当改变表演形式。

    “师傅,咱们要是不跟上潮流,恐怕以后都没多少人来看戏了。”一位弟子忧心忡忡地说。

    陈老爷子看着他们,神情严肃:“戏曲能流传至今,靠的就是它独特的艺术魅力。随意改动,就像把好好的古董砸了去迎合时尚,丢了根本。咱们要做的,是想法子让大家真正领略戏曲的美,而不是去迎合那些一时的潮流。”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戏曲,陈老爷子决定带着戏班走进学校、社区。他们在校园里举办戏曲讲座,亲自示范教学,引得孩子们兴趣盎然,纷纷模仿起简单的戏曲动作。在社区演出时,陈老爷子还会在表演前讲解戏曲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让观众看得明白、看得入迷。

    慢慢地,梨园戏班的努力有了成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剧场,欣赏这门古老的艺术。而小喜经过国外演出的历练,也越发成熟,他时常和师兄弟们探讨如何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让戏曲更贴合当代人的审美。

    又是一年春来到,梨园里的梨树花开得正盛。戏班里,依旧是一片热闹的练功景象。陈老爷子坐在一旁,看着充满朝气的徒弟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只要这份对戏曲的热爱与坚守在,梨园的故事,就会一直精彩地续写下去 。

    喜欢梨园那些事请大家收藏:梨园那些事m.ikbook.com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