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梨园那些事 > 正文 第37章 薪火相传,戏韵永恒

正文 第37章 薪火相传,戏韵永恒(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有退缩。他逐一对学员进行指导,从呼吸节奏到情感表达,手把手纠正问题。同时,他积极与老艺术家沟通,分享创作初衷,邀请他们观看排练并提出宝贵意见。

    汇演当晚,剧场座无虚席。当大幕拉开,程云起编排的新戏《新牡丹亭之追梦》呈现在观众眼前。绚丽的舞台效果、跌宕起伏的剧情以及演员们精彩的演绎,让台下观众沉浸其中。演出结束后,掌声雷动,叫好声不绝于耳。

    一位年轻观众激动地说:“以前觉得戏曲很老套,今天这场演出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原来戏曲可以这么精彩!

    这次汇演的成功,让程云起意识到戏曲创新的重要性与可行性。此后,他更加投入到戏曲传承与创新的工作中。

    随着时代发展,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逐渐普及。程云起敏锐地察觉到,这是戏曲传播的新契机。他与电视台合作,录制戏曲教学节目,深入浅出地讲解戏曲知识与技巧;在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戏曲人生,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

    在程云起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喜爱戏曲。他的学生们也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中坚力量。

    晚年的程云起,依旧心系戏曲。他回到家乡,出资修缮破旧的戏楼,举办戏曲文化节,邀请各地戏班前来演出。在他的带动下,家乡的戏曲氛围愈发浓厚,戏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冬日暖阳的午后,程云起坐在戏楼的后台,看着年轻演员们排练。阳光洒在他脸上,勾勒出岁月的痕迹,可他的眼神依旧明亮,满是对戏曲的热爱与执着。

    “戏曲的传承,任重道远。但只要还有人热爱,它就永远不会落幕。”程云起喃喃自语,仿佛看到戏曲的未来,一片光明。

    程云起静静看着排练的年轻演员,回忆如潮水般涌来。这时,一位年轻演员因动作不到位,被老师严厉批评后,满脸委屈。程云起缓缓起身,走到孩子身边,轻声说:“孩子,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练不好功也常被师父训。可正是那些严苛教导,才成就了今天的我。戏曲传承靠的就是你们,可不能灰心。”他的话如春风化雨,安抚了孩子,也让在场所有人深受触动。

    不久,文化部门计划打造“戏曲进万家”系列活动,程云起积极参与策划。他提出,要深入偏远地区,让更多人感受戏曲魅力。团队首站来到一个山区小学,孩子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戏曲,兴奋不已。程云起亲自示范,孩子们跟着学唱念做打,现场充满欢声笑语。

    活动结束后,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拉住程云起的衣角,说:“爷爷,我也想唱戏。”这句话深深打动了程云起,他当即决定在学校设立戏曲兴趣班,定期派老师授课。此后,他们走过无数乡村学校,培养出一批批热爱戏曲的幼苗。

    随着戏曲在民间影响力扩大,一些企业也看到戏曲文化的商业潜力,找到程云起,希望合作开发戏曲文创产品。程云起深知这既能传播戏曲,又能为戏曲传承提供资金支持,便欣然应允。他参与设计戏曲主题的玩偶、文具、服饰等,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关,力求展现戏曲韵味。

    文创产品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尤其是一款以程云起经典扮相为原型的人偶,成为爆款,不少年轻人购买收藏。这不仅让戏曲文化走进更多家庭,还为戏曲传承积累了资金。程云起将收益投入到戏曲人才培养和戏楼修缮中,形成良性循环。

    在程云起九十岁生日时,他的学生们从世界各地赶来,为他举办一场特别的戏曲晚会。晚会上,既有传统经典唱段,也有融合现代元素的创新表演,每个节目都饱含着对程云起的敬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