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紧去医疗室看看是不是眼疾,别慌别慌,发现得早,还能治!”

    自称幻视的学子揉揉太阳穴,哀叹道:“是啊,你说江芜平时连课都不上,怎么会安安静静坐在位置看哎呦!”

    课间聊天摸鱼的两个二期生被路过的纪监督一人一个爆栗。

    “有时间八卦同学,不如去田里帮工!”

    二期生见到纪延, 如老鼠见到猫,一溜烟跑没影了。

    纪延旁边的阿姜笑道:“说来真是神奇,这个江芜之前不是不上课、不劳作、不守纪律的典型的吗,怎么突然这么乖巧?”

    纪延摇头:“我也不知,跟着许提督去了一趟针岩村,回来就成这样了。”

    小院里,曹班在看二期生最新的成绩单。

    回到谯县以后,因为祖父的丧事,外加曹德也到了入蒙学的年龄,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曹家对她的关注度降低了不少。

    曹操倒是一直坚持给她寄信, 信中会提到曹操的近况和家里的一些事情。

    曹操即将入洛阳的太学,她留在谯县不是长久之计,要早日为自己谋划才行。

    离开曹家,自己发展的话,走什么路子最保险呢?

    思来想去,曹班觉得,可以先想办法,刷声望,走一走名士的路子。

    这个年头,如果没有家族的依仗,又没有得贵人赏识的武力,那么还有一种出路,就是用良好的品性“感化”名人,让名人为自己的打广告。

    谯县虽然没有名家,但是豫州可是不缺名师的,光是颍川,开门收徒的世家就有不少,等到春耕结束,格物院各项工作步入正轨,她就可以带上束修去试一试!

    如今的格物院,在监督和提督们,外加已经成熟的一期生的带领下形成了固定的运作模式。

    以李大匠为首的专技人员改良的竹纸、水银镜子、香水,在谯县、洛阳城售卖,凉州地远,上次马腾带姐姐手下商队精锐来洛阳费了好大一番功夫,下来打通两地之间的商路也列在姐妹二人的计划之中。

    出售商品换的得的钱财,大部分用来供给现有人口,维持格物院的各项支出,包括清缴周边盗贼的花费。

    同时,格物院专门有一只小队,随华识在周边郡县收养孤儿弃婴。

    这次清除针岩村的盗贼,许褚也带回了三名年不满三周岁的幼童,曹班将他们一起编入了五岁以下的四期生队伍。

    二期生的名字,曹班是都* 能记得的,一眼扫下去,在看到成绩综合排名第七的江芜时,曹班总算露出了欣慰的目光。

    “总算是上道了,为将者光逞孤勇可是不行。”

    许褚一边啃着鸡腿,一边在她旁边看成绩单,手腕上还缠着绷带,这是针岩村作战时留下的伤口。

    江芜在这次行动中,与两位之前一起在修堤坝时合作过的二期生再次编为一组。

    大概是因为意识到这次战役的重要性,他带头冲锋,一个人手持长柄铁斧,杀得比许褚还勇猛。

    这次的盗贼与之前他们遇到的流寇不同,豫州地平,他们是占据了周边郡县唯一一座山头的山贼,占下针岩村的行为显然是有计划有组织的,目标就是截断涡水航道,据河生财。

    盗贼不仅人多,而且伙食营养足够,各个如狼豺虎豹般目光灼灼,见到许褚的清剿小队,一开始也是一点不怵。

    谁知等到这支小队靠近,敌首才终于发现不对。

    且不说那个近看如山高的宏伟身躯,突然闪现面前的长发幽魂持斧冲来,以及其诡异地角度绕过重重防守,身影是完全不符合逻辑的轻巧灵动,简直就像是来自地府使者。

    敌首根本来不及反应,视线就骤然飞升,一片血红染过,首级落地。

    同组两个二期生被江芜的英勇感染,在他的带领下,也跟着奋勇冲杀。

    唯一可惜的是其中一个以速度在同期中成为佼佼者的二期生阿影冲锋陷阵,在这次战役中被割断了左腿脚踝的筋韧。

    战后第二天,许褚在院中,对各小队进行论功分赏。

    大家欢呼着把江芜推到最前面,江芜雪白的脸上,第一次有了红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 30-40(第7/14页)

    云。

    可奖赏一个个点下去,连负责善后的小组都点完了,也没有提及江芜所在小队。

    脸上血色散去,江芜再次恢复了他那张面无表情,精致如人偶的煞白的脸。

    “这不公平!”一同作战的学子提江芜小组鸣不平。

    “且不说阿芜单枪匹马斩敌首当立头功,阿影冲锋陷阵伤了根骨,以后可能都不能作战了啊!”

    伤了脚踝的阿影还在医疗室,和江芜同组的另一个孩子,也有些不服,问许褚:“提督大人可能如实相告?格物院军部一向是赏罚分明的,这是写在纪律手册上的事情。”

    许褚将名册摊开转向,展示给所有人看。

    “这一学年分三人一组,这是开学的时候就说过的,三人小组如一体,这次战役,江芜身上的处分刚好一笔勾销,你们小队如果还想在学期末评“上”等,加把劲努努力,也不是没希望的。”

    同组的孩子得到了答复,没有再提出意见,只能走过来安慰江芜:“没事,接下来我们在一起努力!”

    许褚说完,也走过来一掌拍在江芜后背,将人拍了一个踉跄:“小郎君,挺起胸膛振作起来,阿影都说了,他就算是伤了腿,下来也会勤奋苦读,刷学分,争取以后入工坊,走专技路线!”

    如今战役才过去一个月,江芜能将成绩刷成这样,这一个月来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许褚也颇感欣慰。

    手下人拼命学习,曹班自己也不敢懈怠,这几日堤坝的填土工作已经在沛王的倾力相助下提前完成,有外人在,她不好在带队出去,就让擅长做人事工作的纪延帮忙探探情报。

    纪延将温热的米羹分于劳作的雇工们,没过两天,就从管事那里探来了曹班想要的消息。

    谯县在沛国,虽然是豫州的刺史部所在,但是沛国这个封国内也有一个治所,名曰相县。

    这一打听才知道,如今在相县担任国相的,居然是颍川荀氏的荀昱。

    荀昱虽然在后世的名气自然不及荀彧荀令君,关系上也稍微有点儿远,他是荀彧祖父的侄子,也就是荀彧的叔叔,不过也是被后汉书党锢列传记载为“八俊”之一的“党锢名人”,和李膺一个咖位。

    既然颍川人就在相县,她去颍川前或许可以先去拜访一下这位荀相。

    春耕一结束,曹班就启程出发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曹班眼睛终于恢复了视力,在华识的耳提面命之下,和一众学子们开始了身体锻炼和骑术的学习。

    清早骑马,到了傍晚就抵达了相县,这中间居然也没觉得多累,看来年轻还是好啊,新陈代谢快,恢复力也强。

    曹班心里默默给自己点了个赞,当晚在肆舍下榻修整了一晚,第二日神清气爽,去往国相府上拜访。

    本来下榻只是想小住,却没想到,这一住,就住了半个月。

    曹班吃了半个月的闭门羹。

    看来荀昱也不吃锲而不舍这一套啊——

    她对着被再次打回的名帖叹气。

    对方的态度有些模糊,第一日的时候,收下了名帖,等了几日,却没有任何回音,再去拜访时,名帖照收,门口的仆役对她态度很尊敬,没有失仪的地方,甚至还叫出她的名字,可家里主人就是没有相见的意思。

    既然一直不回音,那也不是名士的“拿桥”了,原因无非两种——看不起曹班的品性,或者看不上的她的家世。

    事实也正如曹班所料,荀昱收到曹班的名帖后,就一直在纠结。

    沛国就这么大,一国内闻名的大族子弟就那么多,曹家双胞胎便是其二。

    早年就传,曹家新生二子,是文武星君下凡的仙童,长子天生神力,次子生而能言,他还在家时,也听过这传言。

    不过去岁洛阳传出“党锢一事”,让他对宦官的好感降到了冰点,他还为此专门写信给李膺,以诗赋声援他,鼓励他不要放弃和邪恶的宦官势力斗争。

    如今虽然曹家当家是任大鸿胪卿的曹嵩,但是刚刚薨逝的曹腾名声仍在,记得他的好的人,自然也不会忘了他曹家身上的宦官印迹。

    听传名帖的仆役说,曹二郎此来是为求学,曹家放着洛阳太学不让他去,自己求到荀氏这来,想来这位曹二郎心里也是有些骨气的。

    可是让他舍弃自己一身清誉去扶持一个前途不明的晚辈,这也是他做不到的事啊

    半个月过去了,这个曹二郎还是坚持递门贴,说他毫无触动是不可能的。

    总之,颍川荀家是有依靠宦族舍名誉求荣誉的,他可以书信回族里,也算是仁至义尽了,不过曹二郎年岁还小,此事得先去信曹家当家的曹嵩,先得到家长的同意才行。

    第36章

    年过而立的郑玄,带着他的门徒,从家乡青州北海郡出发,一路游历,目的地是靠近京师的三辅之一的扶风郡。

    郑玄是这个时代少有的,真正志向在于学问的大家,他在家乡遍访名师,以至于老师们都“再没有什么能教的”之后,听说扶风郡的马融久负盛名,因此特地前往求师。

    郑玄年少时,就熟读五经,在家乡求学时,除了在五经上面继续精进,将今文、古文两大经学派系学通后仍不满足,又钻研起了算术和天文历法。

    因此, 当他出了下榻的肆舍,准备去拜访颇有才名的荀昱时,听到有同住的食客居然在聊历数之说,立即驻足, 想要和食客们畅谈一番。

    凑近来,就听一儒生打扮的本地食客道:“所以说着天地玄妙,非天资聪慧之人不可参透啊。”

    坐在他对面的同行食客看起来年长一些,也是摇摇头:“我自诩熟读《九章算》,可是却对二郎君说的什么岁差、章动 ,竟是闻所未闻!”

    年长食客大约是余光瞟到了郑玄一行,见郑玄穿着打扮不似寻常出身,举手投足有尽显文士风范,一下来了兴致,唾沫横飞道:“要我说,这世上玄妙之事,往往要过百年才能由后人定论,我还是更认同盖天说,这天既盖也!”

    年轻儒生不敢苟同:“我还是更相信二郎君的说法,天非盖也,地既卵也!”

    郑玄一听,当下一抚掌,胡子都飞了起来,激动道:“然也然也!不知阁下所说的二郎君,可是赞同浑天说?——曰天如鸡子,地如丸!”

    年轻儒生却皱眉,有些犹豫道:“照二郎君的说法,他似乎也不赞同浑天说 ”

    年轻儒生以为对面这位文士会反驳,却没想到,他听完之后更加兴奋,激动道:“不知这位二郎君姓谁名谁?家住何处啊?”

    这下坐着的两位食客都不约而同,用怀疑地目光打量起郑玄。

    年轻儒生原本见郑玄自带的文人气场还颇有好感,但是一开口就这样失仪,想来也是缺少教养的家庭出身,可不能让他就这样去叨扰沛国的神童子,因此故作不予理睬的样子。

    郑玄见状,自知失仪,招呼自己的门徒,从厚厚一沓名帖里抽出两份,交于给二人,自报了家门。

    可是这俩豫州本地人,哪里听过青州的郑玄呢?就算接过了名帖,也是一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 30-40(第8/14页)

    不买账的样子,郑玄的门徒看不过眼,大声道:“我家公子,可是八岁能算,十二读经,十六熟典的神童!”

    年轻儒生却一拍木案起身道:“谁还不是神童了?我们二郎君,两岁启蒙,六岁读经,十岁撰碑!”

    郑玄的门徒被如此呛声还是头一回,自然是满脸不信,还想再与儒生争辩,被郑玄制止了。

    “失敬,失敬。”再争论下去,只是徒惹人厌烦罢了,他初入豫州,可不想在第一站就留下争名好斗的坏名声。

    正事要紧,郑玄带着门徒,来到了国相府。

    荀昱不愧是名士,得荀家经学传承,一连几日交流下来,郑玄只感到受益匪浅。

    唯一有一件事,让他有些在意。

    几乎每一次他来拜访荀昱,都能在相府门口见到一个递拜帖,然后被拒绝的小郎君。

    说也奇怪,这小郎君看起来不过刚过幼学的年龄,却是衣衫整洁,举止文雅,观他与家仆的交流,也是语调沉稳,颇为老成。

    且不说这么小的年纪,每次被门口的仆役拒绝,他都是毫无愠色,一派淡然。

    就光是这次次被拒,次次来见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就是他也自愧不如的。

    几天下来,郑玄终于忍不住,和荀昱提到了这个小郎君。

    “是谯县曹府的二公子,曹班。”荀昱起身,引着他往院中走去。

    郑玄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