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画风格格不入的我一定搞错了什么 > 正文 第14章 “苏联是个破房子,一踹就倒。”

正文 第14章 “苏联是个破房子,一踹就倒。”(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遛着玩?!

    还有这离谱的组织度和兵员素质又是什么鬼!

    一个步兵班,全歼一个轻装甲连,这算啥?!更离谱的是,这特么是整个战线的常态!

    一时间,整个日耳曼尼亚前线指挥人员都被整不会了,基层士兵被打麻了,决策层也被弄的一头雾水。

    不是,说好的苏维埃是一栋烂房子,踹一脚就会被踹倒呢???

    这么多情报都在说苏维埃没那么强大,什么科技发展迟缓,火箭引擎技术无法突破,生产出的军用飞行器和民用飞行器都未达到预期,装甲兵技术研发缓慢,铁路运输未达到预期目标......

    这画风怎么不太对啊!

    这一脚是踹上去了,但是踹到的不是个烂房子。

    特么的,踹到了个战争堡垒!

    不但没踹倒,还被里面涌出来一群大汉爆揍了一顿!

    也多亏日耳曼尼亚的兵员素质和装备水平也很好。国内经济相当稳定,工业区的防御力量也很坚挺。

    不然...

    这就反击力度,但凡换成其他国家,估计不出半年,首都就被插旗了。

    这边@一下德三,柏林上的红旗.jpg

    虽然但是,日耳曼尼亚最初得到的情报确实是真的,并不是苏维埃故意放出来的假消息。

    只不过... 这些消息的真实细节可能与日耳曼尼亚情报部门所推测的有‘亿’点点差距。

    科技发展确实迟缓,因为原计划是40年内完成全面工业自动化,建成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可惜进展缓慢,现在来看需要50年。

    火箭引擎技术无法突破也是真的。目前的联盟一型火箭的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仅有0.9吨,载人航天还遥遥无期。

    什么?你说为什么r-1的射程才有580公里?

    那是因为人家用的是固体燃料发动机,而且弹体体积较小,受到目前固体燃料发动机的技术限制,能飞五百多公里就不错了。

    至于说给弹道导弹上液体燃料发动机... 苏维埃航天科学院也不是没想过,只是这么做的意义并不大。

    毕竟... 有威胁的国家都挨在一起,空射能达到将近八百公里的射程,搭配上远程轰炸机几千公里的航程,足够砸任何一个国家的首都了。完全够用。

    对了,r-1是具有空中发射并调整弹道的能力的,只是精度会差很多,大概偏差在500米半径。这个偏差在搭载百万吨级当量的核弹头后,砸个城市毫无压力,毕竟覆盖面积够大。

    飞行器未达预期就更好理解了,因为航天科学院被下达的喷气式飞行器预期指标是1-1-1,具体来讲是一万米,一马赫,一千公里,这是战斗机的指标。客机则是800公里每小时,米飞行高度,4000公里航程。轰炸机的要求更高,1.2马赫,米飞行高度,6000公里航程。

    目前的军用飞行器最快的是n-12战斗机,最高速度可达0.9马赫,飞行高度可达米,最大航程900公里。这是最接近指标的,其他的就完全不够看了。

    b-15轰炸机,最高速度800公里每小时,飞行高度米,最大航程3000公里,连计划指标的边都没摸到。

    客机更是完蛋,由于要考虑经济性和安全性,不能像军机那样直接用舒适度和造价来换性能,所以实际造出来的东西就比较拉胯了。蓝天一型客机(原型机),最高速度600公里每小时,飞行高度米,最大航程2000公里,操纵性差,载客量仅有70人,降落减速困难...

    当时看到原型机这“亮眼”的表现,联盟航天科学院的大型机设计团队集体陷入了沉默。

    所以这情报也是非常正确的,飞行器发展没有达到预期。只是这个预期有些高。

    装甲兵技术发展缓慢,这个只能说是日耳曼尼亚不懂坦克发展,可能是穿越者知识盲区所导致的?

    苏维埃所遇到的技术难题是复合装甲的材料应用以及减重问题,还有一体化动力包的输出功率以及可靠性问题。主动夜视仪和车内灭火抑爆系统的可靠性也存在问题。敌我识别系统,火炮双向稳定器,都还存在一些隐患。

    所以才一直没能让下一代坦克服役,还在凑合着用之前生产的上一代坦克。

    如果是对军事很了解的人看到这些信息,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第三代主战坦克”,“信息化装甲部队”。

    可惜,日耳曼尼亚却对这唯一一个比较有用的信息嗤之以鼻,觉得这群苏联佬疯了才去弄这么一个奇怪的坦克。

    有那些资源,多去造一点更大,更重,更厚实的坦克不好吗?

    至于铁路运输这个情报嘛...

    这个确实是苏维埃方面对情报封锁做的太好了,日耳曼尼亚情报部门能收集到的相关信息都是只言片语,核心发展目标和技术应用完全只字不提。

    以至于莫名其妙的就变成了苏维埃铁路运输不发达。

    苏维埃铁路管理计划总局计划在建国30年内完成对蒸汽机车的完全替换,全面换装内燃机车头,并展开对电气化铁路的研究与试运行。

    现在内燃机已经换装了80%,但是对于电气化铁路运输的研究还是迟迟难以推进,试运行更是谈不上。

    如果说未达到预期的话... 对,也不对。

    对,因为内燃机都换装80%了,电气化铁路还是没摸到头绪。

    不对,是因为内燃机的全面换装可能比计划还要早上很多,提前完成指标,甚至超额完成了。

    而反观日耳曼尼亚那边的技术发展情况...

    就让祝融很是摸不到头脑。

    喜欢画风格格不入的我一定搞错了什么请大家收藏:画风格格不入的我一定搞错了什么m.ikbook.com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