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90-20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是在家中的影响力依然强大。

    从小到大,她们不知道在长辈们口中听到过多少溢美之词,但是却没有一种具体的概念,如今真正站到这位姑爸爸面前,她们才发现言语是那样的苍白无力,那是好像天上仙神一般的人物,周身仿佛笼罩了一层氤氲之气,那原本在她们眼中几近完美的长姐,到了这位面前突然就变得不那么显眼了。

    尤其眼睁睁地看着这位不过寥寥数语,就决定了自家长姐的命运,顿时就对皇后的至高无上有了直观的认识,只要讨得对方的欢心,自己就可以一步登天,省去无数努力。

    宜敏看向剩下的三个女孩儿,瓜尔佳氏指着湖绿色旗装的说道:“这个是老八的庶女伊尔哈,生母是个良家子,自小就是个乖巧懂事的,就是性子太软了些。后面那对双胞胎是老十二的嫡女乌希哈、乌林珠,容貌性子都一般无二,是家中的开心果。”三个女孩连忙上前见礼,看得出她们很是紧张,但是礼数倒是不错的。

    宜敏微微点头,和声道:“都是好孩子。以后学规矩固然重要,但是马佳氏并没有把姑奶奶拘在闺阁的臭规矩,以后也该多出门跑马踏青,开阔心胸才是。”满族女儿家最幸福的时光永远都是在闺阁之时,等嫁出去为人妻为人母,就再也回不去那浪漫无忧的日子了。

    三个女孩连忙福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之康熙荣妃》 190-200(第3/12页)

    身应是,眼中都是兴奋喜悦的光芒,家中女儿虽然受宠,但是也要从小学规矩,琴棋书画不求精通,至少要懂,一切都按照世家贵女的标准进行教养。

    就连佛拉娜都是眼睛一亮,喜悦的笑容浮现,她都不知道多久没出门骑马狩猎了,尤其过明年就要选秀了,她更是整日被额娘请来的教养嬷嬷严格教导,一日都不敢懈怠,如今可算好了,有了皇后娘娘金口玉言,她们姐妹的日子总算能松快些了。

    郭尔罗斯氏这时也开口道:“娘娘说的很是,无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太过方正人就变得呆板无趣了,当年娘娘的骑射功夫可是一绝。”这些年因着皇上喜欢汉学,上行下效,许多家族都开始学汉学,连带也学了不少汉人的臭规矩,虽然不至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是骑马狩猎的姑奶奶明显少了许多,看得老太太心中来气。

    宜敏闻言顿时笑了起来,笑声很是畅快舒朗:“正如乌库妈妈所言,本宫当年跟着兄长们跑马狩猎,上树掏鸟蛋,下池塘摸鱼,哪一样没做过?如今又如何?女儿家只需自尊自爱,何须顾虑他人闲言碎语?女儿家生在世上本就难为,又岂能画地为牢,去为他人而活!本宫就在此间,天下又有谁人敢言女子不如男!”

    掷地有声的话语落下,宛若雷霆震响,顿时满室皆寂,厅堂中坐着的都是家中女眷,众女仰望上首那雍容华贵的女子纷纷心神激荡,不由对那言语中的豪气心驰神往。眼前的女子明明自规矩如天的深宫禁苑而归,偏偏却是那样的神采飞扬、肆意张扬,宛若天上骄阳一般耀眼得令人不敢直视。

    便是何齐拉氏这等对宜敏有心结之人,眼中也露出羡慕之色,原来女子嫁了人也能这般畅快自我吗?西鲁特氏身后的佛拉娜眼中更是绽放无尽光华,她也想成为那样耀眼的女子,谁言女子不如男?这种话从未有人对她说过,嬷嬷只会教导她各种规矩,连额娘也是让她不可骄纵任性,免得惹来他人非议,有辱门风。

    可是那位马佳氏最尊贵的女人现在就坐在那里,光明正大地告诉所有人,她就是规矩!女儿家不是为了他人而活,而是要自尊自爱,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第193章  凤还巢(四)

    盖山抚着胡须,感慨地看着自己最疼爱的孩子,回想当初那个刚出生的红彤彤的小团子,仿佛还在昨日,一眨眼已然三十年过去了,看着眼前光华绚目的女儿,他不禁感叹上天对她的厚爱,岁月似乎格外垂青于她,这些年她的容颜并无多大变,气质却有所不同,尤其那股久居高位的凌人盛气,他还是第一次感受到。

    也许是因为敏儿在自己面前,永远都一副小女儿的娇态吧,以至于他时常会忽视这个女儿已经是居于大清女性顶点的强者。他看向对面,发现自己福晋对此并无惊讶,也对,福晋时常入宫,自然对女儿的变化了然于心。

    盖山再看看底下儿媳、孙女儿和几个孙媳的表情,突然有些幸灾乐祸,经过这么一遭,自己那些儿子们恐怕要家宅不宁了。该!让那些小崽子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些年家里弄得乌烟瘴气,老大媳妇不顶用,各房也不是省油的灯,天天这个缺针少线,那个饭菜不新鲜的,一个个真把自个当大爷了?

    福晋一把年纪还要操心一大家子,最后一怒之下逼着自己把所有儿子都分出去,这下子府里终于清净了,那些儿子们也都傻眼了。真当自家福晋是个没脾气的菩萨呢?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能教出宜敏这样的女儿,她怎么可能是个好相与的?

    瓜尔佳氏此刻则是笑容满面,自家闺女就是贴心,这会是帮着额娘出气呢!女人要为自己而活?这世道哪有那么简单,只有女人中的胜利者才有资格谈自我,当年的她为了追求自我,不顾家族反对嫁给门庭败落的盖山,不也咬牙熬了二十几年,直到敏儿出世,带来天眷才让自己真正挺直了腰杆。

    而敏儿是受仙佛眷顾之人,入宫这些年来不也曾多次被设计陷害,险死还生?面对太皇太后不也曾伏低做小、忍气吞声?若非女儿智慧过人,底牌也足够多,她的日子只会更艰难,何来今日的地位和风光?

    但是,面前这些人呢?这些媳妇大多是她千挑万选出来的,与家中儿孙也算是般配,但她还是要说,她们都不行!她打赌今天在场九层九的人都没能听懂敏儿话中的深意!

    这些儿媳虽然也各有各的本事,却都是些小聪明,想来只能听出明面上的意思,一旦真按敏儿说的行事,那可就有好戏看了,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哪有那么容易改?最终的结果只会让一家子都不自在。

    当然几个姑娘就不一样了,她们都还小,只要有颗种子在心里,将来怎么着都不至于过得太差。几个小的离着许人家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很快她们就会发现心里再怎么浮想联翩,现实该干嘛还是要干嘛!

    反正而大姑娘不一样,她已经到了跟自家额娘出门交际的年纪,加上德克锦是个爱女如命的,只要佛拉娜敢提要求,肯定能得到满足。原来这孩子被老六家的教导的太过方正规矩,少了些灵动和脾性!有了敏儿这番话,相信这孩子会变得更加出色,况且,女儿家在出嫁前也就剩这么点松快日子,马佳氏还不至于容不下。

    至于三个小的就更没问题了,一个庶出的庶出,一个庶出的嫡出,正常而言也不会把她们嫁进什么大家族,毕竟马佳氏姑娘就算庶出也是精贵的,嫁个小家族的嫡子或者寒门贵子什么的才是常态,这样也就没必要像大姑娘那样严格要求。

    宜敏优雅地端起茶盏,轻轻呷了一口,她刚刚那话是对着小姑娘们说的,毕竟她们还小,可塑性很强,至于其他的什么人听了,导致有什么误解她可管不着!这些年陆陆续续选秀的八旗贵女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她都尽量给这些孩子们一个相对安全的争斗环境,至少不会有性命之忧,在此期间,她总会通过各种方式告诉她们,八旗贵女不弱于人。

    女儿家不可为菟丝花,但凡嫁为人妻的,未来要过什么样的日子,儿女的脾性好坏、前程大小都取决于她们自己,要努力自强还是逆来顺受,都在一念之间。如今八旗人家的风气还算可以,虽然还是学习汉学,但没有前世那般经世典籍不学,压迫女子的糟粕倒是照单全收,把英姿飒爽的八旗贵女硬生生掰成了汉家闺秀,简直岂有此理。

    下一代的男人来自哪里?还不是女人生出来的?她没法直接影响那么多男人,但是她可以影响大部分贵女,她们总一天会成为福晋、太福晋乃至老封君,她们未来会是夫人、诰命、宗妇,她们的孩子会是下一代的官员、重臣以及宗室继承人,她可以慢慢等,只要她还屹立在大清女性的顶点,终会让这世道变得对女人更好一点。

    汉军旗这些年也好多了,那些秀女本就饱读诗词,才华横溢,加上她在选秀中硬性规定了骑射一项,家族为了女儿不落选,只能捏着鼻子给她们请了骑射师傅,当然必须是女师傅。如此一来,汉军旗秀女的质量大大提升,近几年充入内宫的秀女占了很大一部分,十分得到康熙的喜爱,这些秀女的额娘也会经常得到宜敏的赏赐和嘉奖。

    如此一来,汉军旗各大家族看到了实质的好处,对宜敏的各种规定也不在排斥,反而大力支持。上行下效,如今汉人家的女儿地位已经提升不少,不至于如前世那样出现女儿如货物,嫁女如交易,钱货两讫就再不管女儿死活的情况。

    宜敏曾与康熙商议,大清律增加一条,但凡明媒正娶者,若出现芳华早逝或中途夭折的情况,母族或其子女可向官府举报,请求查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之康熙荣妃》 190-200(第4/12页)

    死因,若因夫家凌虐或逼迫致死者,其夫获罪,以杀妻罪论处。另掌媒人若经查实,明知故犯,妄作姻缘者,以连坐论。

    被害女子所出子女有权继承父母双方财产,由官府备案,自立门户。若子女未成年,则由双方宗族共同抚养,遗产也由双方宗族共同监管,待子女成年后,由官府主持其继承父母遗产。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擅自处置,若发现遗产大幅流失或经营不善导致大量减产,继承人有权要求补偿相关损失。

    宜敏的作为皆是为提高女子地位所做的努力,当然她能做到这一点并不仅仅因为康熙,而是汉军旗如今在八旗中仍处于弱势,她才有机会让那些顽固不化的汉人家族妥协。

    她当初计划多年,三藩之乱结果一样,但是过程却已彻底颠覆。这场同样历时多年的战争,并未如前世那般势均力敌进而导致朝廷元气大伤,而是从一开始就掌握在朝廷手中,更准确地说是在马佳氏和瓜尔佳氏的控制之下。

    平乱之战分三路进行,马佳图海为一路主帅,瓜尔佳巴海领为副,其余两路由安亲王岳乐、康亲王杰书领军。由于今生朝廷撤藩更加坚决,行动更加迅速,没有如前世那般打草惊蛇,吴三桂在没有充足准备之下仓促迎战,自然顾此失彼,一开始就节节败退。

    直到尚可喜、耿精忠唇亡齿寒,同时举兵反叛的消息传出,吴三桂才稳住了阵脚,与清军呈对峙之势。其后三年,南方三藩之地战火遍地,民不聊生,清军军纪败坏的情况频频出现。除了图海威望卓著能压得住军中之外,另外两路所过之处堪称满目疮痍,也因此激起广西、福建等地民众的反弹。

    这些百姓一听说清军到来,都是噤若寒蝉,不是躲进深山密林,就是帮助叛军通风报信,导致这两路清军举步维艰,战事连连告负,战报传到京师,康熙勃然大怒,将两位宗室就地解职。

    后命盖山为一路主帅、周培公副之,继续讨伐尚可喜。另一路则由张勇为帅、赵良栋副之,讨伐耿精忠。虽然临阵换帅风险极大,但不得不说康熙此举是明智的,两路大军新主帅都是知兵善战、威望极高的老将,自然很快稳住了局势,他们采取层层推进,安民平叛同步进行的方式,一边收复失地,一边安置当地百姓,恢复生产秩序。

    三路大军历时又三年,终于完美平定了三藩之乱,而且在三名主帅御下极严,但公正严明,军功赏赐从不徇私,因此军纪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至少今世不曾在出现屠杀平民,随意纵火抢掠的恶行,对当地的经济破坏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战后恢复的速度也更快。

    此次平乱唯有一路是汉人将领为主帅,虽有大功,但也不曾如前世一般,三藩都是汉人统帅最终平定叛乱,进而导致满汉势力失衡,自然就没有了汉军旗趁势而起的局面。

    此次八旗无论满汉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如今满洲世家大族不曾达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地步,自然还有拯救的余地。

    第194章  凤还巢(五)

    宜敏在厅堂中与家人叙谈许久,大致了解清楚家中这些年的情况后,才心满意足的结束这场谈话。毕竟她在宫中听到的都是额娘转述,大多时候都是报喜不报忧,甚至家中许多后辈她都不曾见过。

    此次虽然皇恩浩荡能够归家待嫁,但是该有的礼数还是要遵守的,至少不可明目张胆地接见外男,出了亲生父亲之外,便是亲兄弟都需要忌讳一二。倒是未成年的晚辈没有这么多顾忌,她趁机见了几个年纪较小的侄儿、侄孙,满意地发现这些孩子资质还不错,尤其嫡系的几位更为聪慧灵动,身体强度明显高于常人,看来幼时动用过灵泉洗礼。

    以这些孩子的年纪,将来应该都能赶上朝廷平准噶尔之战,那是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足以将这一代子弟历练出来。更重要的是,前世康熙三征准噶尔期间,几乎病死在战场上,这也许是她此生最大的机会,她必须早早布局,每多一分力量,在未来都有可能成为决定性的关键。

    郭尔罗斯氏和瓜尔佳氏带人亲自把宜敏送到了她居住的院落,这是承恩公府当初重新规制时的重中之重,几乎把整个府邸的三分之一划了进去,对外说是院落,其实整体就是个大园子,里面亭台水榭,假山楼阁错落有致,名贵花木掩映其中,说不出的玲珑雅致。

    这园子的图纸是康熙命内务府送来的,由他亲自设计规划,内务府督造,历时近两年方才完工,期间所有花费都由内库支取,不曾花费国库一毫一厘,朝中大臣自然也无话可说,皇帝用自己的私房钱给自己女人修园子,哪里轮得到外人嚼舌根?

    这承恩公府如今只住着瓜尔罗斯氏和盖山夫妻二人,盖山身为承恩公,自然是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