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才罢休。
宜敏张嘴接住儿子投喂的果子,惬意地听着儿子用那温润的嗓音不疾不徐地说话,眯着眼睛享受着儿子的贴心伺候,这样的日子才叫生活嘛!难得出了紫禁城那个牢笼,还不兴她放松放松嘛?马佳氏如今上上下下肯定都忙着呢,她何必出现添乱呢?就这样安安静静地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徜徉,多么惬意啊!
她看了一会夕阳,又忍不住转头仔细端详起自己的长子,这孩子长得是真好,凤目修眉,面容俊秀,身材颀长,气质温润如玉,真是好一个翩翩少年郎,又孝顺又体贴,真不知道将来要便宜了哪家闺女?
宜敏心中微酸,当初那皱巴巴的团子仿佛还近在眼前呢,结果一眨眼孩子都这么大了,过两年都可以开始相看福晋了呢!等成了家就是大人了,就再难有这般母子亲密相处的机会了。
心念一转,罢了罢了,想那些作甚?今生能看到这些孩子们平平安安地长大,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对她来说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人贵知足方得始终,不可得陇望蜀方能长久呢!
直到夕阳彻底隐没,月亮爬上了柳梢头,宜敏才唤人前来更衣梳妆,虽然是参加宴会,但毕竟只是家宴,宜敏便没有如出宫时那般盛装打扮,而是梳了个简单的发髻,点缀几朵鲜花样式的宝石簪,搭配一身宝蓝色常服,没有穿花盆底,而是换了一双平底绣鞋,方便在园子中走动。
刚准备完不到一刻钟,就有宫女过来禀告,府中几位格格过来了。宜敏闻言露出一抹笑意:“带她们进来吧。”她对家里的几个小姑娘印象不坏,让她想起当年还在家当姑奶奶的时候,当年最大的烦恼不过是嬷嬷好严厉,或者当季的胭脂水粉不好之类的,便是各家姑奶奶之间的勾心斗角如今想来都是那么亲切有趣。
佛拉娜跟着宫女走过蜿蜒曲折的水上回廊,带着无限惊叹地看着不远处的那栋阁楼,这里可是连老祖宗都没进去过呢!以后恐怕也不会随便让人进入,毕竟是皇后娘娘的闺阁,有谁敢擅入?
夜晚的阁楼已经与白日里完全不同,高大的楼身矗立在月光下,灯光从每一层的窗户透出,显得整座楼阁上下灯火通明,倒映在湖水中宛若有了两座灯塔一般。
楼前湖面上正飘着各色莲花灯,星罗棋布,将整片小湖点缀得宛如夜空中得繁星,明灭闪烁,美不盛收,行走在其中就像踏入了天上银河,让人宛若置身仙境,不似在人间。
伊尔哈亦步亦趋地跟在长姐身后,本来老祖宗只交待了长姐一个人,但长姐还是硬拉着她们几个过来了。
对佛拉娜这个隔房的堂姐,伊尔哈是极为敬重和感激的,她生母虽然是良家子,但终究只是妾室,还是因为长得美貌才被阿玛纳入房中,幸而嫡母还算心善,并未为难过她们母女俩。
但她的阿玛毕竟是庶子,还是个能力平庸的庶子,所以她是庶出的庶出,若非生在马佳氏这样特别善待女儿的家族,恐怕她的日子比起底下的奴仆都不如。
值得庆幸的是,长姐佛拉娜是个心地磊落的,她是真正的嫡出嫡女,也是现今整个马佳氏出身最贵重的姑娘,从小就时常照应她,但凡她有的从不吝啬,即使后来又有了一对双胞胎妹妹,佛拉娜依然一视同仁,从未看不起她的出身。
乌希哈和乌林珠姐妹的情况倒是比她好上许多,虽然她们的阿玛也是庶出,但是因为排行十二,比娘娘年纪要小些,又是马佳氏之中难得的读书料子,自幼得到嫡姐不少照顾和教导,如今未到而立之年,就已经是从四品苏州知府。此次听闻要给娘娘造园子,还亲自前往太湖挑选上好的太湖石,千里迢迢运回京中,虽然娘娘没有说什么,但是能有这份心意,未来仕途自然无量。
十二叔的嫡妻安佳氏虽然家世不显,但是祖上也曾经风光过,至今还有一定的底蕴在,自小接受的也是完整的世家贵女的教养,听说这门亲事还是当初娘娘为贵妃时,在选秀时看中了安佳氏的品貌,事后便让郭罗妈妈亲自去相看了一回,很快便为十二叔定下这门亲事。
如今十二婶跟着叔叔远在苏州,将双胞胎姐妹留在府中,与姐妹们一起上课。
因为府中的教养嬷嬷是宫中出来的,曾经伺候过姑爸爸多年,十二婶就算再不舍得,也只能狠心将孩子留了下来,毕竟远在苏州是不可能请到这等资历的教养嬷嬷的,尤其还是自家娘娘身边出来的,更是可遇而不可求,这明显是娘娘特地给自家姑娘的恩典,若是错过了,耽误的可是自己女儿的前程。
四女谨慎地跟着宫女的引导进了阁楼,抬眼看去却有些惊讶地发现,里面并不如她们想象中的那般富丽堂皇,反而极是清新雅致,各种摆设并不奢华,却带着令人极为舒适的优雅矜贵,隐约间丝丝屡屡的瓜果清香浮动在鼻翼之间,让人忍不住深深吸入再缓缓吐出,仿佛身心都被洗涤了一般通透。
轻缓的脚步声响起,一行人从楼梯上款款而下,先行而下的几名宫女手上捧着各色物件,接着便是一位俊秀的少年,正小心扶着她们的姑爸爸下楼。几个小姑娘心中疑惑,却不敢多问,连忙福身行礼:“奴婢给皇后娘娘请安,娘娘万福。”
宜敏微微抬手:“起来吧,不必多礼。”她下了楼梯,坐到主位上,对着几个姑娘招了招手,指向身边少年说道,“这是你们大表哥承瑞,都过来认个人吧!”
佛拉娜等人惊讶地看向那位俊秀的少年,原来他便是久闻大名的大阿哥承瑞,果然风神玉秀,出众非凡,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就仿佛会发光一般,紧紧地吸引住所有人的视线。
只是这般人物为何她们之前会直接忽略了他,如今回想起来,他明明一直站在姑爸爸身边啊,何以她们白日里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忽视了他?就连姑爸爸也不曾为众人介绍过这位大阿哥?
佛拉娜是个心思灵慧的姑娘,虽然心中有疑惑,却并未去追根究底,她只需要知道这位是她的表哥,姑爸爸的长子就行了。
她屈身福了一礼,大方地道:“佛拉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之康熙荣妃》 190-200(第9/12页)
见过大表哥。”
伊尔哈和双胞胎连忙跟着行礼:“见过大表哥!”她们刚刚都看呆了,除了姑爸爸以外,她们从未见过这般好看的人,简直就像是天上的谪仙下凡了。
承瑞微笑着点了点头,拱手回礼:“见过几位表妹。”接着微微一笑道,“这些时日额娘回府小住,还望几位表妹多来陪伴,承瑞在此谢过了。”
佛拉娜面上飘红,连忙摆手道:“表哥客气了,能陪伴姑爸爸是我等的福气,自当尽心竭力,如何当得起一个谢字?”
伊尔哈和双胞胎也是小脸红透,点头如捣蒜,纷纷保证定会多来陪伴姑爸爸,决不让表哥失望之类的。
承瑞对她们的态度很是满意,于是极为亲切与几个小姑娘聊了起来,他对于哄小丫头是极有经验的,前有宫里头排名靠前的几位格格,后有天魔星一般的小阿鲁玳,收服几个涉世不深的小丫头自然是手到擒来。
宜敏在一旁静静旁观,并不插手孩子们的互动,她这个长子仿佛天生就能洞悉人心,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玩弄人心方面堪称无师自通,在这方面就连赛音察浑也是拍马不及的,偏偏他还有一副如玉君子的外貌,更是让人防不甚防。
第198章 凤还巢(九)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以佛拉娜为首的几个姑娘已经是一脸崇拜地围在承瑞身边,叽叽喳喳地说个没完,完全释放了天性,再没有之前隐约的拘谨。宜敏眼中露出赞许的笑意,幸好承瑞这孩子天性纯粹正直,就算有洞悉人心的本事也不曾走上歪路,否则真要养出第二个康熙那样凉薄的人物,她可当真要吐血了。
康熙最大的本事就是天生擅长玩弄权术,对人心的把握有种敏锐的直觉,偏偏承瑞完全传承了这一点特质,随着这个孩子日渐成长,宜敏终于发现了这件事,当时的她心中百感交集,她此生最痛恨的便是康熙那份肆意玩弄人心的凉薄,难道自己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儿子也要走上这条老路吗?
这些年来她看着康熙一路的蜕变,都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面对那双能够看透人心的眼睛,她还能够隐藏多久?她很清楚自己心中仍然埋藏一股最深沉的险恶与憎恨,而对象正是那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这个男人占据了她前世几乎全部的人生,也是她全部痛苦的最终根源。
偶然她也会尝试着说服自己,今生的康熙并没有做那些事,就这样将前世全部的恨都发泄在他身上,或许并不公平?但是现实一次又一次地让她心凉,康熙永远都是康熙,即使重来无数次他依然不会改变,他雄才大略,博学多才,意志坚定,未达目的誓不罢休,是个天生做皇帝的料子!但是这都改变不了他就是个自私、凉薄、野心勃勃的男人的现实!
只要侵犯了他的利益,那么不管是发妻原配、托孤重臣,还是敬爱祖母,统统都是可以踢开的绊脚石,现在康熙对她有多信任,日子有多甜蜜,未来感觉到她背叛的时候,他就有多暴怒疯狂,她赌不起失败的后果,也不想接受那样的结局。
承瑞是她这辈子寄予最大希望的孩子,其他孩子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和生活,唯独承瑞没有选择。他是康熙真正意义上的嫡长子,如果他不能登上那个位置,那么不但自己没有活路,连同所有的同母弟妹都会一起遭殃。
她从未对承瑞提起过这些,但是他是个聪明绝顶的孩子,必然已经感受到了压力,所以他的很多言行举止已经渐渐向少年时期的康熙靠拢了,这一度让宜敏十分焦虑,她有种看到第二个康熙的既视感,让她时不时会一阵惊悸,甚至有段时间不敢见这孩子。
所以,她同意了康熙的提议,让两个儿子在十岁生辰后陆续搬去了阿哥所。加上康熙给儿子安排的繁重课业,她每日里只有请安的时辰里才能看到儿子,加上阿鲁玳的存在转移了她的注意力,让她逐渐忽略了心中的异样。
直到那次承瑞独自一人跑来与她谈心,那时她蓦然发现自己真的做错了,对康熙的恐惧让她迷了心窍,竟然连自己的孩子都要怀疑,而她这一点微小的变化还被承瑞敏锐地感受到了,所以这孩子的天赋告诉他额娘不想见他,可是内心的感情反驳着不可能,两个想法的拉锯让这孩子变得没有安全感,保清和保成的事情成为了导火索,让他借机说出这份感觉。
当他小心翼翼地问出“额娘也会这样吗”的时候,宜敏的心是颤抖的,仿佛被针扎了一般刺痛,她到底做了什么?竟然给了孩子自己会抛弃他的想法?
孩子的话戳破了她一直以来的自欺欺人,她淡忘了自己的初衷,最初的最初,她不过是奢求一份失而复得,祈求上苍能够重新拥有自己那几个可怜的孩子罢了。但是进了这个皇宫,她的心却终日被仇恨的火焰所灼烧,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自己的想法,直至扭曲变质,心中复仇的念头慢慢地占据了上风,甚至为此让自己的孩子置身于危险与不安之中。
那天她久违地把承瑞拥进怀里,坚定地告诉他,额娘心中最重要的永远都是他们。她当时心中既愧疚又庆幸,幸而承瑞对人心的敏感,及时把她从入魔的边缘拉了回来,她不该忘记初心,她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得回自己的孩子,好好把他们养大成人,看着他们成家立业,而非本末倒置地追求着虚无缥缈的所谓复仇!过度的压抑让她把康熙妖魔化了,十数年来无时无刻的警惕和戒备让她的精神几近崩溃,以至于差点走火入魔。
康熙的性子已经定型了,很难改变,只因他从小生活在险恶的环境里,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怀疑和警惕,任何一点不对劲都会被无限放大,极重的猜疑心让他与任何人都无法交心,性格决定命运,最终康熙依然会走回孤家寡人的结局。
承瑞是个好孩子,他与康熙不同,他从小在幸福中成长,孝顺父母,友爱弟妹,待人温和诚挚,最重要的是他拥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他有宜敏,有赛音察浑,有阿鲁玳,未来还会有几个亲兄弟帮衬,所以不论承瑞的天赋如何与康熙相似,他都不可能长成第二个康熙的。
宜敏已经想通了,她以后不需要再刻意做些什么了,她应该顺时应势,厚积薄发,做好所有的准备,把未来交给孩子们来发挥,如何书写康熙未来的结局不需要她过多参与了!史书由胜利者书写,她相信自己的孩子们不会输,她如今该做的事情唯有一件,那就是登上那原本令她无比忌惮的后位,名正言顺地统领后宫,堂堂正正地母仪天下,做一个名留青史的皇后,乃至皇太后。
说来好笑,宜敏整整用了一年的时间才想通了一切,她立刻着手改变自己的许多计划布置,面对康熙的时候自然了许多,当然也没心大到放松的程度。这次康熙给了她出宫的机会,她回到了马佳氏,很多事情就更方便了。
她十年前留下的计划大多数都实现了,尤其平定三藩的大获全胜,让阿玛和兄长对她的情报深信不疑,一直兢兢业业地执行着那份计划,并将之奉为金科玉律,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连蒙古草原的局势都发生了剧变,更不要说朝廷上的变化了。
前世权倾朝野的赫舍里氏已经彻底完了,皇后被废,太子更是不存在了;钮祜禄氏没了“一后一贵妃”,家族内斗严重,朝堂上秉持着凡事不冒头,不温不火;明珠没有了“大阿哥”可以支持,“惠嫔”也被无限期禁足,目前老实本份地当着忠臣能臣。
一切都已经与记忆中完全不同了,马佳氏也该变一变了,前一个十年靠着记忆的优势,两路大军统帅让马佳氏赚得盆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