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之康熙荣妃》 210-220(第1/13页)
第211章 宛平(八)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谢三带着谢宵等人开始在水潭中浮沉,不停地清理着潭底的水草等杂物,搅得水中一片混浊,十几个年轻人的水性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随着一堆堆杂草被连根拔起,连同根茎上得淤泥一同清理,岸边堆起了小山一样得草堆。
随着众人不辞辛劳的努力,第三日白天水草杂物已经被清理一空,淤泥也被不停搅动的潭水推向四周,炽热的阳光直射潭底,水滩中央已经可以分辨出淤泥下凹凸不平的地貌。那块块凸起也慢慢露出了真面目,分明是一尊尊雕塑的模样。
成了,果然是祭坛。宜敏过人的目力透过水面,看到那隐约显露出来的雕塑,不由得心中激动起来,只是这会太多人都在水里游动,导致水波动荡淤泥浮沉,令她无法清楚地分辨那雕像的形貌,忙朝着水中喊道:“谢三,可以了,你们都上来吧!”
谢三闻言立刻停止了手上的工作,带着众人迅速浮出水面,那些年轻人一上岸顾不得其他,纷纷躺平在地上大口喘息,一个个累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就连谢三也不复原来的从容整洁,身上也是完全湿透了。毕竟连着两天轮班工作,呆在水中的时间超过八个时辰,就算强如谢三,也不可能时刻保持着真气外方的状态,否则此刻早就因真气耗尽而虚脱了。
不过随着他回到岸上,鼓荡起真气,很快全身就冒起一股股白汽,紧贴在身上的亵衣不一会就变得干爽如初,他抓过丢在一旁的外衣,随意地披在身上,快步来到宜敏身边,与她一起看向深潭底部,只见动荡的水面渐渐恢复了平静,浑浊的潭水中泥沙正在沉淀,大约一刻钟左右,整潭水就恢复到了原先的清澈状态,水底的一切清晰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一座占据整个潭底近四分之一的方形高台显露了出来,前后左右留有九级石阶铺就的通道,四围的护栏上篆刻着精美的浮雕,高台正中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雕像,是一尊人身蚕尾的女子,显然供奉的乃是轩辕黄帝之妻嫘祖。上古时期,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为轩辕黄帝之正妃,被尊为先蚕神。
“不错,此处正是先蚕坛!元蒙皇室所供奉的先蚕之神正是嫘祖。”宜敏压抑不住心中的兴奋之情,对身边的谢三低语道,“根据我得到的设计图纸,先蚕坛上雕刻着古时候嫘祖带领人族种桑养蚕的场景,而控制机关就在那些浮雕上。不过每一副浮雕中都刻着许多蚕,各种形态不一而足,但唯有昂首向上者名曰“天蚕”。只有找到所有的天蚕,并同时拧转机关,将它们变成蚕首向下的形态,才可开启机关。”
谢三闻言点了点头,立刻叫来谢霄等五人一起下水,他们是这批人中水性最强的,只见他们轻若无物地滑入水中,宛如一条游鱼般迅速来到祭坛中间,竟是连沙尘都不曾惊起丝毫。经过仔细的辨认和观察,果然发现了宜敏说的“天蚕”,而且每一幅浮雕中都只有一只“天蚕”,整个祭坛共有五副浮雕,也就意味着必须五个人同时拧动机关。
随着五人全部就位,纷纷从羊皮囊中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将手放在“天蚕”身上,一起扭头看向谢三,等待命令。谢三抬起的手猛地挥下,五人立刻同时发力拧动“天蚕”,不过这机关似乎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容易开启。
宜敏面色严肃地看到谢宵他们手臂上鼓起高高的的肌肉,还有那额头暴绽的青筋,显然费了老大的力气,好不容易才让那蚕首一点一点地慢慢动了起来。她微舒了口气,幸亏谢宵他们几个都实力不俗,外加带着羊皮囊辅助呼吸,否则恐怕无法顺利开启机关。
随着机关拧转到位,那几只天蚕竟然同时掉落了下来,留下五个小小的黑洞。谢宵几人拿着手中的天蚕石雕,不由得傻眼了,这……这就掉了?不会是坏了吧?他们头皮发麻地盯着那小小的黑色圆洞,一个个绷紧了肌肉,随时准备应付随之而来的变动,结果……什么都没有发生?
潭水波澜不兴,祭坛上更是连一丝动静都没有,宜敏立在岸边也没有察觉到任何响动,这时潭底的五人面面相觑,他们好像拧了个假机关?不由得同时转头去看谢三,满脸无措,谢三皱了皱眉,打了个手势让众人先行上岸,他则在继续留在水底的祭坛上四处摸索,结果却一无所获,甚至连水流都没有半分变化。
宜敏看着谢三徒劳无功的举动,眼中的亮光渐渐暗淡,终究是数百年前东西了,足以将沧海变桑田了,更遑论连整个祭坛都沉到了水底,这么长的时间里,无论是机关年久失效,亦或是在地动中受到毁损,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对于此行她本来也没报太大希望,甚至来此之前已经做好了无功而返的准备,如今这个结果固然令她失望,却还不至于让她失态。
谢三却不死心,一直坚持到天光暗淡方才无奈上岸,而此时已经是日暮时分,漫天的火烧云瑰丽绝伦,无限壮美的景色众人却无心欣赏,多日的努力终成泡影,便是谢三也不免脸色难看,谢宵等人也是神色恹恹,毕竟他们都为之付出了心血,最终却倒在最后一步,明明成功开启了机关,居然会年久失修而失效了,简直让人心态爆炸。
宜敏心中不是不失望,只是如今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毕竟先蚕坛的机关设计来源已经不可考,只知其中藏有密室,唯有祭坛机关通道可达,偏偏整个先蚕坛通体由汉白石建造,坚不可摧,如今沉在水下更是无处着力,就算想要暴力破解,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成功的可能性几近于无。
宜敏站在潭边一直等到夜幕降临,依然什么都没有发生,不由得轻叹一声:“罢了,也许是天命如此。”若是能给她更多的时间,她还可以集思广益慢慢破解其中的机关,或者让她提早知道封后会有如此大的弊端的话,她也有无数种办法不当这个皇后,可偏偏是如此进退两难的时候,封后大典近在眼前,就算她豁出去调动大批人马前来挖掘,且不说那凤印是否真的存在,就算找到了,能不能用也需要时间来验证,一切都太迟了。
宜敏仰天长叹,果然天心不可欺吗?世上本无双全法,既要登临那高高在上的凤座,便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天命加身便不容她投机取巧,所谓的养生真气乃至仙境秘药恐怕都将失去作用,果然天道至公,一饮一啄皆有缘法。
既然此事已成定局,那么再多的不甘也已经无用,宜敏本就不是那等软弱拖沓之人,当断则断的道理自是明白的,心念电转间已是果断决定放弃此地。她转身对着众人深施一礼,歉然道:“看来此行只能无功而返了,劳烦诸位了,吾在此谢过。”
宜敏的举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吓得所有人连忙避开,谢宵连同那些侍卫们直接单膝跪地,下拜道:“为主子效劳乃是天经地义之事,如何担得起您一个谢字?”他们脸色涨红,心中热血沸腾,主子何等尊贵之人,却为了这点微末之功向他们道谢,他们何德何能啊?
便是谢腾也是唬了一跳,连道不敢,他到目前为止都是懵的,完全被蒙在骨子里,根本不知道主子要找什么,他从头到尾所做的事,不过是跟着出了趟门,然后帮忙找到了王贵带路而已,哪里敢担如此大礼?
至于王贵更是人老成精的货色,宜敏一开始说的为了寻找族谱,他是完全不信的,一听就知道是信口胡诌,但是他懂得看人脸色啊!显然此地之物对于这位贵人是极为重要的,不然刚刚她的脸色不会如此难看。但是就算如此,她也没有迁怒属下,甚至还对他这等小民道谢,这就让王贵有些感动莫名了。
想到这里,王贵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之康熙荣妃》 210-220(第2/13页)
有些犹豫地道:“贵人也莫要太过失望,此地毕竟历史久远,也许只是机关反应迟钝了些呢?不如小老儿将进出之法告知贵人,如此贵然便可派人守在此地,万一之后出现了异动,贵人再来也不迟啊!”
“那便多谢王老了。”宜敏面上露出一丝勉强笑意,却并未拒绝他的好意。不过她心中清楚的知道,一旦封后大典尘埃落定,即便破解了此地机关,拿到了那枚凤印也不过是鸡肋罢了,对她再无作用了。
谢三看着宜敏极力掩饰的失望,眼神动摇了片刻,嘴唇瓮动着却没有说话,他回头再次看了一眼那汪水潭,眼中闪过一丝深邃。
众人自然也看出宜敏心情不佳,都不敢多话,只是默默地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天亮之后就离开。
第212章 宛平(九)
宜敏在潭边静坐了一夜,谢三也是默默站在她身后,两人都没有说话。直到东边天光初绽,一线金光慢慢自尽头蔓延开去,黑暗天幕渐渐消褪,那轮火红的金轮一点一点地从地平线下挣脱出来,然后一跃而上天际,为天地间带来无尽光明。
看着这充满生命力的壮阔景象,宜敏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了出来,好像要将满腔不豫都倾倒个干净,她转头看了一眼谢三,突然笑了:“你就这么站了一夜?”真是个傻瓜呢,难道便不会坐下吗?
谢三定定地看着宜敏的笑容,也缓缓勾起嘴角,往前一步靠近宜敏,扶着她下了那块坐了一夜的大石,低沉醇厚的声音贴在她耳边响起:“小心滑,地上露水重……”他心中无奈地想着,还是站着好,好歹隔着点距离,不至于叫人忍不住逾越了界线。
宜敏顺着他搀扶地力道起身,踩到地上的时候没忍住踉跄了下,只觉得腿脚无力,好像有无数蚂蚁在爬一样酸麻难忍。
谢三手臂一圈,让她靠在自己怀中,笑骂道:“脚麻了?活该,谁让你不听劝!”任谁一动不动地坐上两个时辰,都得全身僵硬,何况还是一整夜?她还算修为有成,身体底子好,不然这会就得难受到哭。
宜敏将头靠在他胸前,听着那肆无忌惮的笑声在对方胸腔里回荡,震得她耳朵发麻,加上腿上难耐的麻痒,让她不由得眉头紧蹙,恨恨地锤了下他的胸膛:“我都这么难受了,你还说!”
“好好,不说不说!”谢三面上带着无奈的笑意,将她重新放回石头上,认命地蹲下身为她揉捏起腿上的穴位,宜敏只感觉一股热意自他手上传来,顺着腿部经络流转,那难耐地麻痒果真逐渐缓解了,不由得放松了紧绷的身体,紧蹙的眉头也松开了,露出了舒适的表情。
等宜敏这边恢复了行动力,众人早已经准备完毕,一声令下纷纷上马。王贵也再次拿出他那风水罗盘,对着东来紫气校准方向后,直接领着众人穿过中间那片荒地,闯入树林之中。
回去等路上与来时几乎一般无二,唯独王贵在改变行进方向的时候,会将原因和方法说了出来,包括如何通过罗盘与太阳的方位进行定位,如何感应寻找地脉之气,进而判断方向等等,都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
王贵的大方令众人大为钦佩,毕竟这可是人家吃饭的本事,教了是情份,不教是本份,他如此作为称得上一句难能可贵了。谢腾对此只是笑笑,王贵的心思他倒也能猜到几分,毕竟以这行人的身份地位,怎么也不可能来与他抢饭碗,所谓的风水堪舆,说着神秘玄乎,在世人眼中也不过是下九流的手艺。也就是混口饭吃罢了,那些贵人是压根不放在眼里的。
此次回程远比来时快得多,一行人都骑着上等的好马,又是轻车熟路,快马加鞭之下,不过一个时辰便已经看到了宛平城。众人在城外停马驻足,谢腾身为县令,无故离开三日已经算是擅离职守,如今自然是急着回县衙,而谢宵则要送王贵回王家村,自然也被留了下来。
宜敏并未下马,而是直接在马上抱拳道:“县尊见谅,我还有事需要先行一步,便不入城了,若是以后有事需要帮忙,便让谢宵传话即可。”她已经在此地浪费了数日,元蒙凤印未能寻获,让她的计划出现了纰漏,接下来许多事情需要重新安排,她不得不马上离开。
谢腾回了一礼,心中暗喜,口中却谦逊道:“您客气了,能为您效劳是下官的福气,以后但有所命,下官无不遵从。”他如今不过区区六品官,这位主子那是云端上的人物,多少一品大员想巴结还没机会呢,他这怕是托了儿子的福啊!不然找人打听事情而已,那么多手下谁还不会啊?如今又给了自己一次求助的人情,这回可真是赚大了。
宜敏微微颔首,转而对着王贵道:“王老此行居功至伟,虽然未能达到目的,但这与您老无关,稍后自会命人将谢礼奉上,望您莫要推辞。”宜敏话里话外都格外客气,一来对方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二来若非有此人帮忙,她恐怕连那处水潭都找不到,又何谈其他呢?
王贵此时也是满面红光,连连拱手还礼道:“不过是举手之劳,当不得贵人一个谢字。不过小民家中不宽裕,便不虚言推托了,多谢贵人赏赐!下次您若是还有需要的地方,尽管吩咐,小民求之不得啊!”在他看来,不过是带了趟路,来回花了点时间罢了,完全谈不上辛苦,还能赚到这么一大笔的赏赐,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王老是个爽快人,您这门手艺确实厉害,下次有需要必不会忘了您老。”宜敏闻言失笑摇头,言罢再次对着面前三人拱手拜别,“我这便告辞了,诸位有缘再会!”
“您慢走。”谢腾三人连忙回礼,站在原地目送一行人策马离去,其实他们心中都有数,此生怕是难有再次相见的可能了,彼此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除非谢腾未来有机会位极人臣,否则怕是连觐见的资格都没有的。
直到看不见那行人的背影厚,谢腾才收回目光,捋着颌下微须,对王贵歉然道:“此次多谢王老帮忙了,本该亲自相送,只是本官多日未至县衙,恐怕公务堆积如山,只能让小儿送你回去了,还望见谅。”
王贵受宠若惊,连忙躬身下拜道:“小民万万不敢当,县尊乃是我等父母官,自当以公事为重,小民哪敢劳烦您和公子大驾,我自己回去就好。”他面对谢腾一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