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之康熙荣妃》 260-270(第1/15页)
第261章 母仪天下(十)
佟国维顿时额头青筋暴起,握住酒樽的手一紧,恨不得甩到出声的那人脸上,他缓慢地转头看向出声处,却见那人着一身亲王吉服,满脸的戏谑玩味,不是恭亲王常宁又是何人?
一见出声怼他的人是常宁,佟国维顿时脸上一僵,满腔的怒火如同被浇了一盆冰水伴瞬间湮没,他能挤出一个干巴巴的笑容道:“多谢王爷关心,我那夫人突然身子不适,可惜无法参加这等盛宴,奴才正要向皇上、皇后告罪,改日再让她入宫请安赔罪。”
这位爷他可惹不起,万岁爷的幼弟,紫禁城的混世魔王,逮谁怼谁的存在!连皇上也经常被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偏偏就这么一个长大成人的弟弟,再怎么罚也不可能要了他的命,自然就纵得他越发无法无天起来。
常宁脸上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让佟国维心头一跳,暗叫不妙。
果不其然,常宁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嚷嚷起来:“病了?不会吧?本王可是听说今儿早上你家夫人精神得狠哪?在坤宁宫当众长跪不起,逼着皇嫂非要入后宫去看佟妃,那气势不知道的还以为佟妃才是皇后呢?”
他咧开嘴,眼中满是恶意,“怎么才没多久就突然病了呢?该不会是没能得偿所愿,这才拒不参加赐宴,借此对皇嫂示威吧?”
佟国维顿时觉得一口血堵在嗓子眼里,就差没直接喷出来了,听着耳边传来的嗡嗡议论声,还有御阶之上直射而来的冰冷目光,他背脊上冷汗直流,心里直把常宁恨到了骨子里。
更是将自家那晦气娘们骂了个狗血淋头,那女人究竟又干了什么事,居然得罪了常宁这煞星?否则他怎么会突然逮着佟家不放呢?平日里也没见恭亲王与马佳氏关系多好,怎么这会儿就突然替皇后出头了?
这时殿上传来康熙的声音:“佟夫人今儿早上进宫过了?还对皇后不敬?”语气中喜怒不显,但是佟国维对康熙的脾气还是颇有了解,这样的康熙才是最可怕的。
佟国维战战兢兢的抬头瞄了一眼上首,却发现康熙根本没看自己一眼,而是自顾自地转头对着皇后说话,不由得心胆一寒,他不怕皇上对着自己发怒质问,好歹自己还有辩解的机会,但是如今这般作态明显不给自己开口的机会啊!
一旦皇后开了口定了性,自己那娘们怕是就真的完了,一顶大不敬的帽子扣下来,不死也要脱层皮!
坐在前头的佟国纲夫妻也是头疼不已,佟家虽然早已经分家,但是一笔写不出两个佟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赫舍里氏是佟国维嫡妻,是佟家媳妇,荣辱皆系于佟家,大房根本无法独善其身。
她闯了祸偏偏兜不住,这回算是将皇后得罪狠了,万一皇上发怒,不知道要大房要被连累到什么地步,早知道当初就该同意族老们的意见,将赫舍里氏这祸害给送到家庙去,比起那些被休弃的赫舍里氏姑奶奶,这已经算是好结局了,至少没有拖累子女,让他们成为下堂妇所出,遭人唾弃厌恶。
宜敏冷眼旁观这场大戏,微微摇晃手中的酒杯,对康熙带着寒意的问话并不在意,漫不经心地回道:“真要论起来,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佟夫人许是思女心切,又听闻佟妃病重的消息,这才急着想要入宫探望。不过本宫已经着佟庶妃好生开导过了,想来这会儿该是懂点规矩了吧?”
康熙脸色一黑,他的后宫什么时候成为可以随意来去的地方了?莫说命妇入宫需要按着规矩递牌子,除非妃嫔有孕或者诞育子嗣才有机会召见亲人,其余日子外命妇是没可能入宫的。
一入宫门深似海,诰命入宫探望是恩典,不是惯例,区区一个佟妃真当自己是什么精贵人了?赫舍里氏居然还敢大闹皇后朝拜礼,这等不知礼数,简直岂有此理!
这时常宁的声音继续传了过来:“皇嫂就是太过心善了,像那种不知规矩的妇人就该当场拖下去打板子,多受点皮肉之苦才能知道规矩,否则以后一个两个都有样学样,皇嫂怕是要被搅扰得不得安宁了。
这时裕亲王福全也跟着点头附和道:“常宁今儿这话倒是在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诰命入宫朝拜皇后乃是国之大礼,佟夫人却敢拿些儿女小事搅扰了国事,实乃大不敬之罪,当做惩处,以儆效尤。
裕亲王福全本就对佟家的飞扬跋扈十分不满,加上对废后赫舍里氏的所作所为知之甚祥,身为康熙最信众的兄弟,他知道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秽乱后宫、谋害皇嗣、意图刺驾、传播瘟疫,桩桩件件都是可以诛九族的大罪。
如今不过是将其抄家流放,已经是皇上法外开恩,佟夫人作为漏网之鱼侥幸逃出生天,不安分的在家里诵经念佛就罢了,居然还敢跳出来兴风作浪,简直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而且教养出来的女儿佟妃也是典型的赫舍里氏作风,飞扬跋扈,不安于室,入宫以来每每搅得后宫不得安宁,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什么额娘就教养出什么女儿,真不知道佟国维是不是脑子被马踢了,这等祸害不赶紧关起来,还任由她出门惹祸,简直不可理喻。
佟国维脸色青白交加,他没想到连裕亲王福全都来踩上一脚,只觉得满腹憋屈无处发泄,自己可是堂堂皇帝母舅,什么时候这么丢脸过?这裕亲王福全和恭亲王常宁不是向来不和吗?今儿倒是一个鼻孔出气,佟家到底哪里得罪他们了?
随着裕亲王和恭亲王兄弟俩你一言、我一语的不停拱火,康熙听了不由得心中更怒,他本就视赫舍里氏如眼中钉、肉中刺,没有迁怒在佟妃两姐妹身上已经是看在佟家的份上,如今赫舍里氏居然还敢跑到自己眼皮子底下蹦跶,简直是嫌命长了。
“既然佟夫人如此不知礼节,已不堪一品诰命之位,那便捋了吧!”康熙终于看了佟国维一眼,却并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而是直接下达了捋夺赫舍里氏诰命的旨意。
反正佟家的族长乃是佟国纲这一房,当家主母是觉罗氏,这赫舍里氏不过是佟家三房的人,今日佟家被下的面子改日补偿给觉罗氏好了,好歹佟国纲不会成天整出那么多破烂事惹自己心烦。
佟国维这个舅舅能力还是有的,但是对家事未免糊涂了些,像赫舍里氏里这等恶妇早就该送到家庙去,或者干脆一杯毒酒下去一了百了。居然还放任她四处抛头露面,代表佟家对外交际,甚至不顾自己三番两次的暗示,仍然任其进宫参加大典,简直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看来还是该让他好好冷静一下了。
宜敏端着酒杯与康熙轻轻碰了一下,眼中流露出一丝笑意,佟家这些人别的不行,恶心人却是一把好手,想想前世佟国维一家子的破烂事,宜敏巴不得跟这家子老死不相往来。
偏偏赫舍里氏总是要凑到面前恶心自己,若非佟国维是康熙的亲舅舅,她当场就能让人把赫舍里氏拖下去,哪里还会让她全须全尾地出宫去?如今由康熙亲自开口,那么任谁也没有话讲,没了赫舍里氏这个亲额娘上下打点,佟家姐妹在后宫里便成了那水中浮萍,再无依仗。
佟国纲和佟国维本就观念不和,赫舍里氏没了一品诰命的身份,以后都不可能进出后宫了,觉罗氏想来没那工夫多管闲事去照拂隔房的侄女。晾那小佟氏手眼通天,没有娘家支持,又能翻起多大的风浪?
加上佟妃手上的势力人脉早已被她摸透了,这些年也被她自个折腾的差不多损失殆尽,可怜佟太后在后宫多年经营毁于一旦,等佟妃一死,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之康熙荣妃》 260-270(第2/15页)
佟家在后宫便成了无牙的老虎,空留一个名分罢了。
宜敏端起酒杯对着裕亲王福全和恭亲王常宁示意了一下,笑着道:“多谢皇兄与皇弟仗义直言,本宫敬你们一杯,在此谢过了。”说完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尽显豪爽本色。
两位亲王连忙起身回礼,福全当先拱手道:“皇后无需客气,都是一家人,家中小子皮实,多年来有赖皇后多方照拂,本王感激不尽,便借花献佛,满饮此杯。”说完端起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不错,皇嫂这些年对本王和福晋照顾良多,本王自然不会容许宵小之辈对皇嫂不敬。”常宁也端起酒杯,同样一饮而尽,顺便瞟了一眼脸色铁青的佟国维,轻哼一声便坐了下来。
康熙哈哈大笑起来:“说的好,都是自家人,来来来,咱们兄弟几个也喝上几杯。”说着与裕亲王几人开始推杯换盏地对饮起来,对于目前这种兄友弟恭的局面,康熙别提多满意了。
以前兄长福全对自己素来恭敬有加,亲近不足,自从宜敏救了他的独子一命后,他才开始真正对自己推心置腹起来。
第262章 母仪天下(十一)
兄长福全子嗣缘极浅,前头几个庶出子女都没能养大,连序齿都没能混上。福全娶了嫡福晋西鲁克氏后,两人成婚多年才得了一个女儿,视如掌上明珠一般宠爱,结果养到四岁的时候突然意外夭折了。
这下子差点没要了西鲁克氏的命,因为她当时正怀着身孕,尚不足七月,一听到噩耗当场就晕死过去,当时福全吓得魂都没了,幸好康熙派了大半个太医院驻扎在裕亲王府,连沈行济都出手了,在全力施为下,西鲁克氏好不容易保住了腹中胎儿。
但是两个月后西鲁克氏早产生下了嫡长子昌全,但是因为胎中收到惊吓又是早产,这个孩子自小就身子骨孱弱,两人小心翼翼地养着,当成眼珠子一般呵护着,好不容易养到了如今九岁,在这些年里福全陆陆续续也得了几个儿女,但是都没能养到3岁,昌全一直都是他的独子,千亩田的一根独苗,金贵无比。
去年侧福晋瓜尔佳氏争气地给他生了个儿子,但是如今才还不满两岁,福全根本不敢寄予太大的希望,连亲近都不敢,实在是孩子夭折得太多了,他着实是怕了。反倒是长子昌全幼年遭劫,却因为宜敏捡回一条小命,相士说昌全逃过死劫,从此否极泰来,这辈子都会大富大贵,福寿绵长。
裕亲王府从那时起才与宫里真正亲密起来,西鲁克氏更是成了钟粹宫的常客,三不五时就进宫与宜敏闲话家常,聊聊教养孩子的心得,慢慢地便成了无话不谈的闺中密友。
康熙对此也是庆幸不已,昌全是跟着西鲁克氏进宫点的时候出事的,当时不过四岁,因为孩子嘴馋爱吃甜果子,结果吃急了一下子卡住了喉咙,不过一会功夫就憋的脸色铁青,眼见就要没气了。
西鲁克氏直接慌了神,只知道抱着儿子哭,幸而宜敏正好经过,当机立断抢过孩子,压在腿上大力压胸拍背,及时让孩子吐出了卡在喉咙里的果子,救了昌全一命。
事后得知消息,康熙也是瞬间出了一身白毛汗,万一昌全这孩子真的折在了宫里,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跟福全交代了,他对这个兄长的子嗣艰难是深有体会,昌全这孩子要是没了,裕亲王夫妻两怕是也要去了半条命,从此怕是视皇宫如洪水猛兽,与他离心离德了。
至于常宁与宜敏亲近的原因就更奇葩了,这小子一直就是个刺头,性子执拗,不服管教,由于是先帝幼子,宫里头向来纵着他,连自己也难得教训他,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康熙想起自己早些年为他赐婚的嫡福晋纳喇氏,乃郎中拜库礼之女,可惜这两人好像八字不合一般,三天一吵,五天一闹,成婚不过半载就闹得府里鸡飞狗跳,直嚷嚷着要和离。
三天两头的劝和也不见多少成效,康熙甚至到后面都烦透了,最后纳喇氏逼不得已直接上吊明志,说宁死也不跟常宁过了,幸好救治及时,没有闹出人命来,不过两人之间也不可能再有任何夫妻情分了,康熙也死了心不再凑合两人,因为皇家没有和离的先例,只能给纳喇氏报了个病逝,私下里让拜库礼领回家去。
因为常宁和纳喇氏从一开始就看彼此不顺眼,根本就没圆过房,更别提子嗣了,康熙对于自己指婚出了一对怨偶,心里也是颇为尴尬,隔年他立马千挑万选地给常宁赐了继福晋,马义仓之女,虽然官职不高,却是康熙的心腹,也是马佳氏旁支。
这位马氏按照礼法上是继福晋,但是过门的时候一切都是按照嫡福晋的规格待遇,甚至为了补偿小两口,他直接封了常宁恭亲王,马氏直接成了亲王福晋,论品级远远高于前头纳喇氏的贝勒福晋。
马氏是个温柔如水的女子,与前头那个泼辣刁蛮的纳喇氏完全不是一个风格,倒是正合了常宁的胃口,经历过纳喇氏那种三头两天闹腾的福晋,他对马氏的贤惠安静别提多满意了,两口子好的蜜里调油,让他这个做大媒的看着也心中松了口气,如今两人的嫡长子永绶已经12岁了,还有个7岁的嫡女。
因为马氏与宜敏是远方亲戚,向来很听宜敏的话,时常递牌子入宫与宜敏叙话,平日里行事都学着宜敏的做派,在家中从不捻酸吃醋,行事大方得体,将王府内外事物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常宁虽然是个混不吝,但也是知道好歹的,对于自己的媳妇儿简直不要太满意,连带着行事也成熟稳重不少,与宜敏这个皇嫂也亲近,不像前头赫舍里氏当皇后那会,明明年纪不大却时常端着架子管教常宁,叫常宁心里腻歪得很,连带着对与赫舍里氏相交莫逆的前福晋纳喇氏不待见,平日里对着赫舍里氏这个皇嫂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看她哪都不顺眼。
当初同意与纳喇氏的婚事也是为了早日出宫开府,避开赫舍里氏的唠叨,结果把自己坑了个半死,纳喇氏可是典型的满洲姑奶奶做派,在家中骄纵得很,又与皇后是手帕交,刚进门就想学着赫舍里氏管束常宁,可不就踩了常宁的雷区,大婚当天就直接就掀了桌子,甩袖而去。
纳喇氏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