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0-31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包奋战,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整个汤包都已经面目全非了,不由得忍笑忍得肚子疼。

    宜敏拿起帕子掩饰自己高高扬起的嘴角,康熙却只能扭曲着表情,努力压下喷薄而出的爆笑,承瑞则是一手捂脸,两肩耸动个不停,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不敢惊动嘴巴已经越嘟越高的小丫头

    唯独赛音察浑在干完一笼汤包后,不经意间看见被阿鲁玳用筷子分尸的汤包,含在嘴里的茶水直接喷了出来,一边拼命捶着胸膛咳嗽,一边忍不住大笑,好半天都停不下来。

    本来就满腹委屈的阿鲁玳一见被嘲笑了,顿时眼圈儿红了起来,跳下凳子使劲在自家二哥脚上蹦跶了几下,然后跑到宜敏跟前,扑倒她怀里哭诉起来:“额娘,二哥大坏蛋,欺负阿鲁玳,呜呜——我再也不跟二哥好了!”

    宜敏拍着自己怀里的小脑袋,忍不住发出几声微不可闻的闷笑,才调整好表情安抚道:“好好好,你二哥确实坏,怎么能笑话妹妹呢?等阿鲁玳长大了,肯定比哥哥做得好,到时候咱们再狠狠地嘲笑他,好不好?”

    阿鲁玳哭声小了一些,但还是不肯抬头,想必也是觉得没面子,将头埋在宜敏怀里抽抽哒哒的。这时赛音察浑也知道自己惹的祸,连忙凑过来哄着小妹妹,各种低声下气,许诺了无数不平等条件之后才哄得小丫头破涕为笑。

    康熙和承瑞就坐在一旁看着老二的笑话,该!让他有吃的还管不住自己的嘴,这下子不知道要给小丫头当多久的苦力,被搜刮走多少好东西了,这丫头可是个雁过拔毛的狠角色。

    赛音察浑擦了擦额头的冷汗,站起身回到自己位置上端起茶盏一饮而尽,捂着胸口心痛不已,这可真是亲妹妹啊,知道什么东西才是自己的心头好,他好不容易才收集到那么点好东西全都易主了。

    这时派出去调查情况的御前侍卫回来了,他在屏风外拱手道:“爷,奴才回来了。”

    “进来回话。”康熙头也不抬地吩咐道。

    “嗻!”御前侍卫低着头进来了,眼神丝毫不敢乱飘,声音不高却吐字清楚地道,“奴才刚刚跟着马车的水痕一路出城,一直跟到了卢沟桥上,那里还围着不少人,都在讨论之前的事情,所以奴才很快便打听到了事情的始末。

    那辆马车里坐的人是翰林院侍讲学士徐乾学,他出京公干,今日回京时车队经过卢沟桥的时候,一壮士从桥底跃出拦路,听当时在场的老百姓说,这位壮士仅凭双臂巨力,就将四匹马拉着疾驰的马车给拽得停下了,然后直接将整个车队连车带马给掀翻进了永定河里。”

    听到这里康熙已经是满眼惊叹,忍不住击掌赞道:“真乃巴图鲁也!”四匹马有多重心里都有数,何况是疾驰中马车,简直是天生神力啊!

    第306章  母仪天下(五十五)

    康熙转头对宜敏道:“这等神力怕是除了咱们家中那两位,整个八旗也没几个能比得过了吧?”如今八旗子弟武力方面已经有些废弛松散的趋势,不要说力能扛鼎了,连日常骑射都丢下的也不少,导致他一听这等勇武之人就有些兴奋起来。

    宜敏眉眼含笑地点了点头,嘴里还是谦虚道:“那两个小子也就是有把子力气罢了,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也许这人身怀绝技呢?毕竟掀翻一辆马车这种事只凭蛮力就能做到,实在看不出真实本事呢!不知此人究竟是哪家儿郎?怎么在京城里从未听闻?”

    “哈哈,夫人谦虚了,两位妻弟可堪万人敌,斩将破阵无往不利,都是上将之才,可不是徒有一身蛮力的武夫能比的。”康熙笑着摆了摆手,他对巴克什和巴图鲁极为倚重,从木兰回来后就外派历练了,他们可是真正的康熙铁杆班底,尤其康熙还是他们的姐夫,比起曹寅这种心腹要更亲近一些,

    不过康熙也猜到这拦路之人恐怕不是京城中人,否则在以勇武为尊的八旗里头不可能默默无闻,他看向侍卫问道:“可曾打听到那人的姓名来历?”能叫徐乾学吃了大亏还还没被当场抓起来的人,肯定有点背景关系,否则以徐乾学的性子不会就这么灰溜溜地算了。

    御前侍卫恭敬地道:“奴才打听过了,那人曾自报家门乃福建总督姚启圣之子姚仪,因徐元文诬陷其父,心中不忿,几次上门却都吃了闭门羹,不知从哪里打听到徐元文的兄长今日回京,这才埋伏在卢沟桥,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之康熙荣妃》 300-310(第7/12页)

    伺机报复。”

    宜敏看康熙脸色有些转冷,连忙接着问道:“哦,难道他一上来就掀了徐乾学的马车?这就有些过分了啊!”她知道康熙很是欣赏徐乾学,有些担心他会先入为主地偏袒徐家,这徐家兄弟可是明珠一党,自从索额图一家被流放后,明珠和佟家就是朝堂上最大的两个派系,无论哪一方独大都不是好事。

    御前侍卫恭敬地道:“回夫人的话,事实并非如此,奴才向周围的人仔细打听过当时的情形,那姚仪并非一上来就动手,而且拦下马车质问徐家为何如此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哦,那徐乾学如何回答?”康熙听到这里倒是提起了点兴趣,面色和缓了些许,只要不是个真莽夫就还有救,不过就姚启圣那种刺头性子,他儿子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当时徐乾学根本没出马车,而是直接斥责对方不过一介白身,有何资格过问朝廷事务?还放言若是姚启圣不服,就自己来京城讨说法,徐家敞开大门迎接,然后命马车直接冲过去,姚仪直接被激怒了,这才将徐乾学所有马车都掀进了河里。”

    御前侍卫语气中听得出对这位姚仪的作为颇为欣赏,不过陈述时却完全据实以报,丝毫没有为姚仪说话的迹象,毕竟身为康熙的近卫跟任何大臣都不该有交情,更遑论为别人说话了。

    宜敏在心中默默对比了一下前世记忆,今生姚徐两家的冲突发生时间比前世足足晚了两年,不过事情发生过程倒是没有改变,那么接下来徐家三兄弟的应对大概也能猜得到了。

    她一向对徐家三兄弟不怎么欣赏,虽然徐家一门一状元两探花,是真正的书香门第,但是人品却不太好,都是媚上欺下的弄权之辈,喜欢在朝廷派系中左右逢源,典型有才无德的那种读书人。

    承瑞默默旁听,并未擅自插话,而是等康熙挥退御前侍卫后,才开口询问道:“皇阿玛,那徐家弹劾姚启圣何事?两家之间可是有私怨?”若是仅仅政务上不合,不至于让其子怒而报复才对,因为这样只会有理变无理,在朝堂争斗中落入被动的局面。

    康熙看了承瑞一眼,面色变得有些严肃,沉声道:“徐元文弹劾姚启圣的罪名有三,一是贪污军饷;二是对台决策不当,进退失据;三是诬告福建巡抚抚吴兴祚和水师提督万正色。”

    赛音察浑冷嘶了一声:“这徐文元可真狠啊,这三条罪名无论哪一条属实,那姚启圣怕是丢官去职还是轻的了,难怪那姚仪如此恨他了,甚至还迁怒到其兄长徐乾学身上。”

    承瑞皱了皱眉,斟酌着道:“这姚启圣的履历儿子曾经看过,大清的官职从二品巡抚到马场的九品司厩都被他做了一遍,骨头硬的很,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宁折不弯,这样一个人若是真的想要贪污受贿的话,恐怕不至于被一贬再贬吧?”

    宜敏听了这话连忙端起茶盏,掩住嘴角露出的一丝嘲弄,瞥见康熙略微不自在的神情,心中暗自好笑,把姚启圣一贬再贬的人可不就是眼前这人嘛?几次三番都无法叫姚启圣彻底归心,叫康熙面子往哪里放?

    至于贪污军饷?南方大战的汉军有过军饷这回事吗?连满八旗都会被侵吞功劳和粮饷,更别提汉军绿营了,早就被层层盘剥光了,至于福建当地的军队?那可是姚启圣自己招募了人手,还拿钱倒贴才养起来的,就这样还要人家背黑锅,着实有些不地道了。

    赛音察浑对于这些政治斗争完全不感兴趣,反倒很是欣赏一些刺头,他靠在椅背上地漫不经心地追问起来:“原来这姚启圣还是个传奇人物啊!不过这姚启圣居然至今还当着他的福建总督,莫非这徐元文是诬告了?皇阿玛难道不曾主持公道?”

    康熙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姚启圣是周培公临死之前向朕推荐的,称**非此人莫属,此人也确实饱读诗书,在政事上极有手腕,处理沿海问题堪称井井有条,不过姚启圣为人性格孤傲,说话尖酸刻薄,行事颇为狷介孤傲,得罪过的同僚不计其数,被弹劾已经是家常便饭。”

    承瑞和赛音察浑对视一眼,心中已经有些明白了,看来姚启圣狠狠得罪过皇阿玛啊!或许这徐元文弹劾姚启圣之事就是皇阿玛默许的啊,不过以皇阿玛的性子,倒也不屑于说谎,恐怕这姚启圣恃才傲物也是事实,但是他又是**不可或缺的人物,这才想用些强硬手段让其屈服。

    承瑞想到姚启圣手握重兵,如今又是将在外的情况下,不由得有些担心:“这弹劾之事的真假暂且不论,只说那姚仪这般莽撞行事,叫徐乾学当众狠狠丢了个大脸,怕是要被徐家三兄弟彻底忌恨上了,若是他们私下里想要做点什么,恐怕姚仪就有些不妙了,到时候姚启圣在福建可就不太稳当了。”

    康熙手指转了转扳指,淡淡地道:“他们不敢,徐家几兄弟都是聪明人,否则那姚仪早就被拿下了,徐乾学既然并未告到九门提督衙门,显然是不打算把事情闹大,大概明日会到朕跟前状告姚启圣教子不严,顺便陈述一番委屈吧?”

    “嘿嘿,大老爷们居然还到皇阿玛面前哭诉,真是娘们唧唧的。”赛音察浑不屑地撇撇嘴,很是看不起徐家的做派,还是要姚仪更合他胃口,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才是爷们该干的事。

    宜敏将阿鲁玳抱在膝上坐着,喂她吃了些好克化的茶点,适时出言打断道:“行啦!今儿难得出门散散心,皇上就莫要再谈这些政事了,等回宫后你们父子三人想谈多久都行!”

    顺便警告地瞪了赛音察浑一眼,就你小子事多,字字句句都在踩康熙的底线,真当皇帝的耐心是无限的吗?他是康熙亲儿子倒是没事,到时候倒霉的就是姚启圣父子了,她可不想这些年辛辛苦苦的布局打了水漂。

    “对对,出门在外,咱们不谈政事。”康熙一听这话立马顺驴下坡,笑着道,“等会咱们去洋人铺子里看看,有许多漂洋过来而来的新鲜玩意儿,你们娘俩肯定喜欢。”

    承瑞很是淡定地接着道:“听说洋人的教堂颇为新奇,今日刚好是他们的礼拜日,咱们也可以去凑凑热闹,看看西方的神灵是怎么教化世人的。”

    他从小就有学习洋文,课程里的天文地理也有不少洋人的东西,尤其是汤若望和南怀仁讲述的东西他都觉得颇为有趣,难得有机会亲眼见识一下也是极好的。

    赛音察浑可有可无地点了点头,他只对洋人的火枪大炮感兴趣,那些个传教之类的东西完全懒得理会,每次一听到几个洋人师傅开始宣扬教义,他就昏昏欲睡,真不知道大哥怎么就能听得津津有味。

    康熙对于儿子的要求自然不会拒绝,他眼神看向宜敏,见她颔首同意便立刻拍板:“行,那咱们便去洋人教堂看看,正好那附近开了不少卖洋货的铺子,倒也两边不耽误。”

    “哇!皇阿玛万岁,我要去看洋娃娃,还要看自鸣钟和会自己动的小船,咱们快走吧。”阿鲁玳第一个跳起来响应,她那里有不少康熙赏赐的洋玩具,很是得她喜欢,此刻一听要去看洋货铺子,立刻笑开了花,迫不及待地拉着康熙就走。

    第307章  母仪天下(五十六)

    康熙一行人坐上马车来到宣武门附近,下了车就看到路两边有许多店铺,外面街道上还摆了许多摊位,不过一点也不显得凌乱拥挤,而且每个摊位的位置都安排的恰到好处,显然是官府规划好的。

    阿鲁玳顿时就像脱了缰的野马,拉着两个哥哥就往摊位上凑,这个看看,那个默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之康熙荣妃》 300-310(第8/12页)

    ,看每样货品都新鲜的很,不过很快就会被其他东西所吸引,完全就是蜻蜓点水,一沾就走。

    康熙和宜敏慢悠悠地走在后面,时不时询问一下物品的价格,偶尔买下几样东西让跟着的侍卫拿着,等手上拿满了就换了一个人跟着,很快就买了一大堆花里胡哨的各种玩意儿,倒是狠狠满足了一番肆意购物的快乐。

    至于三个孩子他们完全不需要操心,不说承瑞和赛音察浑的武力值,就说这条街上都不知道潜伏了多少御前侍卫,光是阿鲁玳就至少十几双眼睛盯着呢,想出事都难。

    一家子从街头逛到巷尾,几乎把所有的摊位都逛了一遍,虽然仍然有些意犹未尽,却也不想再走回头路,于是继续向前朝着一处有着高高穹顶的建筑走去,那里是洋人所在的天主堂。

    原本始建于前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所建的天主堂早已经毁于战火,这座乃是清顺治七年,时任钦天监监正的德国人汤若望在原教堂旧址重建的,也是现今京城内的第一大教堂,又称「南堂」。

    每逢弥撒的日子,南堂就会对平民开放,今天又刚好开放日,康熙并没有让人打算惊动南怀仁等人,而是像普通老百姓那样带着家人顺着人流缓缓走进教堂,不过进出教堂的人并不多,毕竟大清的老百姓还是更信奉佛道等本土教派。

    康熙一边走一边低声道:“先帝当年对汤若望十分器重,建立这座天主堂时,曾二十四次亲临南堂,并赐匾「通微佳境」,这座天主堂里面设施齐全,除了主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