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额娘也不像话,还有那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看得宜敏心里不舒服,早知道不该让他们知道自己之前内力耗尽的事儿。
康熙眼巴巴地等着宜敏留人,却见宜敏赶苍蝇似得摆了摆手:“皇上不是过段时间要南巡吗?赶紧处理政务去吧,别在这里打扰我们娘俩歇息了,阿鲁玳午后还要跟着真人学习呢!”
让康熙带着两个儿子走人,宜敏顿时精神一松,有些疲累地捏了捏眉心的位置,这时一双柔软的小手伸了过来,为她揉着蹙起的眉头,糯糯的童声响起:“额娘乖,阿鲁玳呼呼就不难受了。”
宜敏看着眼前的女儿,感觉心都要化成一滩水了,眉头立时就松开了,眼神宛若春水一般柔和,抱着女儿香软的身子,只觉得满满的幸福感盈满心间,心中那个想法越发坚定起来了,她会保护自己的孩子,拼了命也不会让人带走她,老天爷也不行。
抱着女儿美美的睡了一觉,宜敏醒来后心情明显好了一大截,脸上也带着慵懒的笑意,她抚了抚女儿浓密的额发,亲自为她盘好发髻,柔声道:“去真人那里上课吧,记得额娘交代的事情,少说多听,真人若是有所疑问,让他来问额娘即可。”
她从女儿出生至今,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之康熙荣妃》 330-340(第3/13页)
日不曾懈怠地为她打下了牢固的根基,考虑到女子无需出将入相,便让阿鲁玳跟着学了养生功法,这功法虽然进度极其缓慢,但是极为中正平和,加上生机强大,修炼至高深处,达到所有女子梦寐以求的容颜永驻也非难事。
也幸好如此,元灵真人没有发现阿鲁玳修炼过其他功法,只觉得这孩子天赋异禀,就跟她两位兄长一样,以元灵真人的修为,自然能够察觉到承瑞和赛音察浑身负极为上乘的武学修为,却并没有多少疑心,毕竟皇室富有天下,找些高手或武学典籍还不是轻轻松松。
“额娘放心,阿鲁玳一定会保守好我们的小秘密哒。”阿鲁玳一边点着小脑袋答应着,一边在宜敏脸颊边亲了一下以作告别,就蹦蹦跳跳地出了坤宁宫,带着一串人马往斋宫方向去了。
宜敏捂住自己脸颊上的一点濡湿,不由露出一抹甜蜜的笑意,果然还是女儿好,是额娘最贴心的小棉袄。
莺儿见宜敏心情不错,便轻轻上前禀告:“主子,淑嫔在殿外求见,奴婢告诉她您在午休,她却不肯走,一直在外头等着呢,已经约莫有一个多时辰了。”
宜敏的好心情顿时没了,冷冷地道:“让她回去吧,本宫不见。”刚出月子就迫不及待地跑来坤宁宫,这是发现事情败露急了?早干什么去了?
莺儿闻言立刻出去了,来到待客的偏殿,淑嫔正心神不宁地来回踱步,看到莺儿顿时面露惊喜,连忙迎上来问道:“劳烦姑姑了,不知娘娘可曾醒了?”她刚刚已经看见六格格往外走了,显然皇后是已经醒了,如今就看这位是什么态度了。
莺儿行了一礼才面露歉意地道:“主子已经醒了,只是并未同意传召淑嫔娘娘,只说让您回宫好生将养着。”
话音未落,就见淑嫔脸色煞白一片,身体微微晃了晃,她看着眼前人嘴巴一张一合,却再也听不见任何话语,她只知道皇后拒绝了她的求见,那就表示不会帮助自己了,自己那可怜的孩儿怕是留不住了呀!
想到刚刚满月的孩子可能会被抱走,她的心就宛如被硬生生挖走一块,疼得撕心裂肺,她忍不住噗通一声跪了下来,不顾主位的自尊苦苦哀求起来:“求姑姑慈悲,帮我向皇后娘娘说两句好话吧!娘娘向来对我等优容慈爱,嫔妾不求别的,只求见娘娘一面陈情即可,绝不敢多做过份要求的。”
从得知阿哥所被杖毙了几个奴才之后,淑嫔就知道事情要糟,这些人是郭络罗氏和董氏早些年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安排进阿哥所的,只是她明明还没有吩咐这几个奴才动手,为什么他们会突然被处理掉,若是损失了一两个顶多算是倒霉犯了事,但是连隐藏得极深的几个都被挖出来处理了,显然东窗事发了。
偏偏事发的时候她刚刚生产完,月子里根本见不到皇上,根本没办法为此事收尾,而端嫔董氏又是个蠢的,被人稍微一诈唬就露出了马脚,连带着暴露了自己,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至于她怎么知道自己暴露了?淑嫔心中苦笑,她可是连生了两个阿哥,却只得到了中规中矩的赏赐,一看就是内务府按例送来的,上头的两位都没有额外的表示,这还不够清楚明了吗?
莺儿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淑嫔,眼底一片冷漠,她原本对淑嫔并无恶感,毕竟这位虽然还算有宠有子,在皇上面前尚有两分薄面,平日里也对自家主子恭敬有加,算得上一位合格的宫嫔,只是自家主子的命令是绝对的,她绝不会为一个外人说话。
她微微侧身避开了淑嫔正对的方向,客气地道:“淑嫔娘娘万万不可如此,奴婢诚惶诚恐,不是奴婢不肯通融,而是近些日子主子娘娘心情不爽利,因为什么想必宫里头都清楚,若是您执意请见,奴婢可以再去通报,只是到时候结果如何可就不敢保证了!”
虽然莺儿说话温声细语,但是内容明显有些恫吓的意味,淑嫔心中纠结不已,皇后的郭罗玛法过世不久,极尽哀荣,瓜尔佳氏又多一尊三等公的爵位,还有两位阿哥亲自到场送行,这一切都是因为毅勇公有位得宠至极的皇后外孙女。
显然再多的荣耀也无法抹平皇后的丧亲之痛,这时候找皇后求情的成功率无疑是最低的,淑嫔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为了自己的儿子不会被抱给其他人抚养,她只能硬着头皮来了,放下自尊,舍弃脸面,伏低做小地只求皇后网开一面,毕竟这世上能让皇上破例的人只有皇后一人了。
“多谢姑姑提醒,只是我心意已决,求姑姑再为我通报一次,我绝不会忘记姑姑的大恩大德。”淑嫔连自称都改成了我,显然是不敢在莺儿面前以主位自居,已经将身段放得极低了。
莺儿叹了口气,好言难劝该死的鬼,这淑嫔显然是被主子这些年的好说话迷了眼,真以为主子那么好脾气吗?若是平时主子倒是不介意施恩于下,毕竟这些女人动摇不了中宫的地位,但是在老爷子过世的这个节骨眼上,连皇上都要小心翼翼地哄着捧着,这淑嫔硬要凑上来能讨得什么好果子吃?
第333章 风起云涌(四)
得知淑嫔坚持要见自己,为此一直跪在偏殿里长跪不起的时候,宜敏沉默了一会,面上冷意渐生,淡淡地道:“既然想跪,那便让她跪着吧!只有吃了教训才会长记性。”
说起来郭络罗氏这个女人无论前世今生都挺顺风顺水的,入宫的时机都不差,性子爽利又对康熙的脾胃,连生三子更是助她一路直上妃位,一直到康熙老年都还有几分薄面,算得上是四妃之中最得意的那个,堪称人生赢家的典范。
这辈子郭络罗氏虽然没那么得宠,但是胜在知情识趣,对钟粹宫一向恭敬有加,自己也懒得找她麻烦,没成想倒是让她觉得自己太好说话了?打起利用自己的主意来,意图陷害皇子阿哥本就是足以诛全族的大罪,不思悔过就算了,居然还敢到自己面前蹦跶?真当自己是个好拿捏的泥人性子不成?
“是,主子,奴婢绝不会让人去打扰淑嫔的,一定让她跪到底!”莺儿闻言心中一凛,连忙应声答应了,慢慢倒退着出了宫门,才拿出帕子擦了擦额头的冷汗,无奈地看了偏殿的方向一眼,看来淑嫔这回是彻底栽了了,主子看来是打算杀鸡儆猴了,而淑嫔正是送上门的好人选。
淑嫔跪在清冷的偏殿里,从一开始的满心期待盘算,到后面的惊惶不安只用了短短一个时辰,常年养尊处优的她何曾受过这样的罪?尤其刚刚出月子的身体本就不是很康健,跪在冰冷的地上不一会就觉得膝盖又酸又痛,一股寒气从膝盖直往天灵盖钻,全身开始发冷。
不仅仅是因为跪得难受,更多的是为了皇后的态度,这些年下来她一直很清楚一点,那就是皇后的态度足以代表皇帝的意思,尤其皇后想要做什么的时候,皇上似乎从未违逆过。显然皇后这是对自己表示不满了。
后悔了,淑嫔如今当真是满腹悔意。整整两个时辰没有任何人走进这个偏殿,似乎她已经被世界遗忘了一般。
如今她才发现往日里皇后真的待人算是十分和气了,每次请安都很少让她们久候,平日里也不爱拿捏磋磨嫔御,以至于她下意识地用了跪请这等上不得台面的方法,觉得这样皇后应该就会心软见她一面,只要见了面总会有机会达到目的,就算不成自己也没什么损失不是?
结果当真是失算了。没想到皇后此次态度如此决绝,居然不顾自己宽和大度的好名声,硬是是让自己在这里跪了半天。
实际上坤宁宫的人这会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重生之康熙荣妃》 330-340(第4/13页)
是真的没有功夫理会淑嫔,因为皇后一声令下打算搬回钟粹宫住,如今阖宫上下都忙得飞起,哪里有空去管一个正跪在偏殿里求见的淑嫔呢?
直到淑嫔跪得口干舌燥,头晕眼花,最后甚至昏了过去,宜敏都没有松口见她,而正要惊叫着要传太医的依兰则是被莺儿派人掌嘴,哪有妃嫔在皇后宫里看诊的道理?
若是淑嫔直接装死不肯起来。岂不是还得在坤宁宫给她腾间屋子养病?已经明白宜敏意思的莺儿自然不会客气,直接命人将淑嫔大张旗鼓地抬回永寿宫。
等淑嫔醒来的时候,她的事情已经风一般传遍了后宫,紧随而来的就是无限期禁足的圣旨,这还不是让她害怕的,最致命的一击是康熙命人将胤祺和刚出生的小阿哥都送到了阿哥所。
接踵而来的噩耗让淑嫔直接傻眼了,隔了好半天才骤然崩溃地痛哭起来,她好恨!恨自己为什么要自作聪明去招惹皇后!明知道皇后心情不虞还非要去碰一碰,结果竟是这样的结局,还不如老老实实呆着,至少小阿哥不会这么快离开自己身边,更不会失去胤祺。
后宫众人对于淑嫔嘲讽者有之,落井下石者有之,唯独没有人同情她,毕竟说来说去一切都是她自找的,明明皇上并未就之前的事进行明面上的处罚,显然就是打算暂时按下此事,若非她想着利用皇后求情,又何至于此呢?
现今宫中能亲自抚养两个阿哥的唯有皇后一人,而嫔位按规矩只能养着一位阿哥,淑嫔求皇后的目的自然是想自己养着两个阿哥,而至少也要是妃位才有这个资格,明显淑嫔是贪心不足啊!
犯了大错还能保住嫔位已经是万幸了,居然还敢奢望更多,难怪惹怒了向来大度的皇后娘娘,这下子偷鸡不着蚀把米,不但小儿子没留住,连长子都被提前送去了阿哥所,可谓两头都落空。
相比僖嫔等人的幸灾乐祸,唯独端嫔董氏心惊胆战,因为之前那事可是她和淑嫔一起做下的,如今淑嫔落得如此下场,那她这个无宠无子的岂不是更加处境堪忧?
不过端嫔董氏提心吊胆了许久,都没有等到处置自己的消息,不由得更加惴惴不安,每日里茶饭不思,不到两个月就瘦得脱了形,与淑嫔天天以泪洗面相比也不知道谁更惨一些?
与之相反的是承乾宫的德贵人,因为得了宜敏的准话,天天好吃好喝地养着,心宽体胖之下很快就恢复了元气,尤其随着佟妃被贬,端嫔犯错,这承乾宫未来八成要由自己当家做主,更是放下了失子之痛,抖擞起精神准备投入下一场争宠之中。
经此一事,宫中都知道皇后心情不虞,加上对淑嫔的严厉处置让所有人都收敛起来,颇有些风声鹤唳的味道。
直到两个月后,一个喜讯传遍前朝后宫,驱散了紫禁城上空的阴霾,那就是皇后有喜了!
时隔多年,已经三十二岁的皇后居然再传喜讯,让所有人都感叹帝后的鹣鲽情深,后宫的女人们嫉妒得眼睛都红了,却还要强颜欢笑地恭贺皇后大喜,暗地里撕坏的帕子不知道有多少呢!
康熙喜笑颜开,每日里都是走路带风,上朝时对待朝臣也是难得和颜悦色,不再动不动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让朝中文武都暗暗感激皇后这胎来得及时。
随着前线战报传来,施琅顺利的占领了澎湖列岛,在越发猛烈地攻势和朝廷的招抚政策双管齐下,郑克塽终于顶不住内心的恐惧,听取了刘国轩的建议,向大清献上了降表。
历时两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康熙完成了**的夙愿,大清版图终于补全了最后一块拼图,众人齐声称颂康熙乃是圣明天子,叫康熙龙心大悦,下令重赏此番有功之臣。
尤其对施琅更是赞赏有加,曾多次当众言道:“施琅之功甚大。如施琅者,立如此奇勋,必令永秉节钺,荣华以终其身!”
果然大军班师回朝后,康熙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施琅因功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他的儿子施世纶和施世骠皆受封赏,荣耀满门。
因为朝廷宫中喜事连连,康熙心情大悦,很快就颁布大封后宫的圣旨,而册封的人选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朕惟赞襄内政、每慎简乎六宫。弼佐王风、务先崇夫四教,眷兹懿行,沛以新恩。咨尔僖嫔赫舍里氏素娴仪矩,久职壸闱,历夙夜以宣劳,兼肃雍而著范。幽闲禀德、爰位号之早膺,婉穆为心、用徽章之晋锡。兹兹仰承皇太后慈谕、以册印、进封尔为僖妃。尔其淑慎有加、尚祗承夫休命。温恭益懋、期永集夫繁禧。”
命侍郎杨正中、持节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