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20-23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bsp; 叶启晨委婉说道:“我们琼山县为琼州附廓,所以县中也其他官署。”

    江芸芸四两拨千斤说道:“他们负责全琼州,我是负责琼山县,而且现在账本都烧了啊,我这到现在也没事做,不若就从最紧要的开始做,而且不是马上就要夏税了吗?没有具体的土地鱼鳞册,如何能确定他们要缴纳的数目。”

    程道成上前说道:“下官是户部主簿各家情况了如指掌。”

    江芸芸歪了歪脑袋,热情说道:“这正好,你快默写出一本来,我正好对照着去丈量。”

    程道成脸色一黑,但被江芸芸用热情的目光注视着他,嘴边的话半晌也说不出来,到最后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我也只是见到人脸才记得,现在空想也想不出来啊。”

    江芸芸见状,一本正经叹气:“原来如此,这样看来,我们新的鱼鳞册势在必得了,不然没法开展工作啊。”

    堂下的几人又都不说话了。

    不知何时起,大家的气氛都变得古怪紧张起来。

    “我今日带头去丈量。”江芸芸也不打算等他们说话,自顾自说道,“谁有空啊,和我一起去才是。”

    吕芳行神色隐晦不明。

    “我和县令一起去。”吴萩第一个站起来,笑说着,“我对琼山县颇为熟悉。”

    江芸芸满意点头:“我就知道千章是个勤快的人。”

    吴萩矜持点头,但语气热烈:“那我们早点去吧。”

    “行。”江芸芸起身,随后目光看向其他人,和气问道,“你们可要和我们一起,还是两两行动,各自负责呢。”

    叶启晨想了想,突然拉着典史王礽一起,笑说着:“我和诚甫一起吧,就负责城东村,县令以为如何?”

    江芸芸满意点头:“行,我们衙门做事准备是——做事细心,丈量耐心,绝不偏心,让百姓放心,遇到纠纷处理不定可以来找我。”

    叶启晨和王礽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然后看向唯三没有组队的人。

    符穹慢慢悠悠想要走过来。

    江芸芸小手一摆,直接把他们三个安在一起了:“那你们三个一起吧,挑一个村子来。”

    被止住脚步的符穹停在远处,眉头忍不住皱了皱。

    吴萩想笑,但又忍着没笑出来。

    吕芳行眉眼低垂,淡淡说道:“何须劳烦县令呢,让底下的衙役出动就行。”

    “要和百姓打成一片!”江芸芸义正言辞说道,“端坐庙堂有什么意思。”

    “但这样也太没有县令威严了。”程道成也跟着劝道。

    “才不会,我可是要□□民如子的好官啊。”江芸芸叉着腰,大声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220-230(第5/26页)

    吹嘘着。

    众人诡异沉默了片刻。

    江芸芸也不等他们继续开口,风风火火分配好任务就拉着吴萩走了。

    “哎,吕家的地都在那里啊?”出门大门,江芸芸就好奇问道。

    吴萩大吃一惊:“刚开始就要去碰刺头吗?”

    江芸芸无辜地扑闪着大眼睛:“你知道我为什么来这里吗?”

    吴萩最爱听八卦了,原本懒洋洋的形态立马来了精神,站直身子,靠近他,睁大眼睛神神秘秘问道:“仔细说说,我保证不和任何人说。”

    江芸芸摸了摸脑袋,得意说道:“因为我的脑袋特别铁。”

    吴萩啊了一声,上上下下打量着面前的小县令,不高兴质疑道:“你哄我!”

    江芸芸也不高兴了,认真反驳道:“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的,你这么大年纪怎么还这么八卦。”

    “哎,你怎么攻击我的年纪!”吴萩更不高兴了,“在你来之前,我可是全衙门最小的,二十五!我才二十五!”

    江芸芸背着小手,得意说道:“你说巧不巧,我才十五。”

    吴萩鼻子都气歪了:“你肯定是因为嘴巴坏才被人发配到这里的。”

    江芸芸仰着头仔细想了想,回头认真说道:“还真说不定,我这人头铁,脖子硬,嘴巴还坏。”

    还是第一次见别人自己说自己的,一时间分不出到底是夸自己还是贬自己,吴萩也跟着无语了片刻,慢慢吞吞跟在她身后。

    “我跟你说,吕芳行会杀人的……”吴萩爱背后冷不丁吓唬着。

    江芸芸只是晃了晃脑袋,黑色的方巾也跟着晃了晃,跟着小猫儿尾巴一样。

    吕家作为琼山县的超级大户名不虚传。

    江芸芸站在山岗上,看着面前一眼看不到头的田亩,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咋舌:“这一片全是他家的?”

    吴萩点头,面无异色:“不及一成,县令有何好惊讶。”

    江芸芸打量着这连天的肥田,随口问道:“那吕家一年缴税多少?”

    一个大明普通人一生需要面对的税赋大体为两个部分。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田税正赋。

    这就是鱼鳞册的由来,一开始测量每户所拥有的田地面积,用来缴纳税赋。

    这部分税收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则是地力,也就是上中下三种土地,上等田的税额为每亩交米近五斤,中等田每亩交米三斤多,下等田每亩交米两斤。

    第二是除去上面和肥力有关的税,还需要再缴纳每亩需要的粮食,也就是需要再缴纳粮食一斤出头的。

    第三则是因为粮食在运输中税银会产生损耗,因此每亩田还要再额外征收以上一二加起来百中再取七的加耗。

    也就是说一亩上等田地需要缴纳七斤的粮食。②

    第二类的税赋就是役,同样也是按照鱼鳞册里统计的每户的壮年丁数,这些壮年每年需要定期为官府干活,如果不能干活或不愿干活,就选择交粮来代替,这个税则是由当地官员制定的。

    吴萩想了想:“他家有一个叔叔在韶州做知府,正四品,可以免除二十一石,人丁二十一丁,还有个小叔叔广西梧州容县做县丞,正八品,免除九石,人丁九,他自己就是监生,可以免除二石,二丁,因为他们家还未分家,所以所以份额整个吕家共用。”

    这就是人丁兴旺的家族一直希望家中子弟出息的原因,只要有源源不断的人考上功名,哪怕是监生也都有一二免除。

    江芸芸摸了摸下巴,飞快算道:“一石一百二十斤,那就是可以免除五百四十八亩,人丁三十二人。”

    吴萩惊讶:“县令好心算。”

    江芸芸伸手比划了一下:“这里瞧着应该就有五百亩了吧。”

    吴萩又没说话了。

    “而且高皇帝免得是杂役的,可不是全部赋税,怎么现在都要这么算了?”江芸芸话锋一转问道。

    吴萩眼珠子滴溜一转,犹豫说道:“自来如此,一直如此。”

    这回轮到江芸芸没说话了。

    “其实也不差这一点的。”吴萩解释道,“便是免了他们限定的赋,我们琼州一共有五万六千八百九十二户,二十五万五百二十四口,所以一年需要夏税六千七十石,秋粮二万四千五百石,我们琼山县算是琼州的富县了,但琼州下辖三州十县,我们琼山县虽然要摊下不少,但平摊到每个人头上却尚不至于倾家荡产,无路可走,但我们这里情况特殊,还有海南卫驻扎,所以这次所以连还海南卫那边都要去查。①”

    江芸芸看了他一眼,大眼睛眨了眨。

    吴萩爽朗一笑:“我只是提醒县令一下而已。”

    “先把这事处理吧。”江芸芸含含糊糊说道,“别的再说。”

    田地很少是四四方方的,江芸芸一边看着衙役们量田,一边拿着碳笔在纸上涂涂写写。

    边上是种地的佃户好奇地张望着,也有人胆子大凑过来,看着她纸上的内容,惊呼:“你画的好准啊。”

    江芸芸用的是等比例缩小的办法,衙役报了数据,她在心里就数据算好,然后画上去,形状大小和实际上大差不差,而且她每次在要测量的时候都会站在石头上,先肉眼观察一下这块地的形状和大小。

    江芸芸笑说着:“瞧着您岁数不小了,是老佃户了吧?”

    那个中年人犹豫着点了点头。

    “给吕家做几年了?”江芸芸又问。

    “十八年了。”那人比划了个手指,“现在四十岁了。”

    “原来如此,吕家收你们多少税……”江芸芸还没说完,就要管事的跑过来把看热闹的人都赶走了。

    “耽误您办事,这些泥腿子就是给点脸就上杆子了。”吕家的大管事哈腰说道,“您继续,您继续。”

    “现在测量的这块地是多少亩啊。”江芸芸淡声问道。

    管事连忙说道说道:“十三亩呢,都是写在地契上的树呢,不会少的。”

    江芸芸挑眉,在自己手绘的田地形状画了坐标,然后有写上数字:“不对吧,你这个是五边形的土地,这个头突出来,后面是梯形,我们取这个五个点,然后交叉乘起来……”

    江芸芸当着管事的面洋洋洒洒动用了现代知识,最后一脸诚恳说道:“这块地应该是三十亩才对。”

    “您,您,怎么是您这儿算法呢。”管事苦着脸说道,“就是十三亩,不会有错的,找的人算过的。”

    “就算不是我这个算法,那也是可以分成三角形和体型,数据和我是一样的。”江芸芸不厌其烦给他又算了一遍。

    她算的很快,基本上没有停顿,最后果然算出和刚才一样的数据。

    管事脸都黑了。

    江芸芸笑了笑,一本正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看来测量有误,要更改了啊,回头把地契带过来修改,这个脸色做什么,这是好事啊,为国家纳税,可是光荣事情啊。”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220-230(第6/26页)

    “不,不,怎么会有错呢,这些年都是十三亩啊,一直都是,怎么会错呢,不会有错的。”管家垂死挣扎。

    江芸芸叹气:“你要是不信,你找个会测算的,过几日我们当面算一下,我算术可好了,白鹿洞书院的算法老师见了我都是挪不开眼的,那都是要我当他老师的,所以必不可能少算你一点。”

    “对了,这亩地是多少啊?”一行人走到下一个地方时候,江芸芸又问道。

    管事这次是一句话也不敢说了。

    “没关系。”江芸芸笑眯眯恐吓道,“我肯定一点点算出来的。”

    ——数学而已,轻松拿捏!

    江芸芸一边缩小比例画在纸上,甚至能在画好没多久就计算出这亩地的大小。

    “这地好算,跟个正方形一样,二十七亩六分,你这地契上多少啊。”

    管事的脸更黑了。

    直到天色将黒,夕阳已经堪堪挂在头顶,余晖照耀着这片大地,晚风徐徐而过。

    江芸芸带人终于量好这一大片地方,期间管事还打算不认其中几块地,奈何碰上江芸芸这样油盐不进的,一听说是荒的上等田地,就眼睛亮晶晶的表示那就登记在侧,以后好分出去给没地的百姓。

    ——真是天降肥田啊。

    管家生怕这个县令真的付诸行动,只好又磕磕绊绊认回来了。

    不论如何,江芸芸算是强行把这一大块地全都算好了。

    “七百八十亩六份七厘啊。”江芸芸一脸喟叹地说道,“吕家真是大户啊,这么一块地就把所有的免税份额都用完了,还有剩余的呢。”

    管家咬牙说道:“县令真的要算的这么仔细?”

    江芸芸点头:“自然是要的,你们这些大户拿了这么多田地,多缴税也是应该的,就算是足额缴那也有富裕的。”

    她看着逐渐围过来的人,那些佃户今日没得种地了,听到地里的热闹就都出门,那一片细长的田埂上站满了人。

    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小县令,却是见他挽着裤腿在量吕家的田地。

    稀奇,实在太稀奇了。

    江芸芸索性站在石头上,大声说道:“自来田地纳税都是应该的,总不能多加藏私,导致私家日富,公室日贫,国匿民穷,这不是我们高皇帝的想法,我作为大明的官员也不是这个想法,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年丰时稔,才是最好的事情。”

    百姓们听不懂,太文绉绉了。

    江芸芸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就是这钱该出就要出,大户们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们既然得到了这么多田地,就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如此才能得到百姓一句乡贤的称赞。”

    她的目光落在那些赶过来打听消息的仆人身上,和气说道:“不然就是为富不仁。”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