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290-30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为震惊的,只是此事确实有些为难,若非万不得已,下官如何敢劳烦王爷。”

    “京城?”朱贡錝眼皮子一动,“原来江同知来之前也是做过调查的,真是仔细人啊。”

    “毕竟也是身负重任。”江芸芸状似无意说道……

    朱贡錝没吭声了。

    “京城?陛……我是说,你是有什么重任啊?”他强吊着一口气追问道。

    “建设兰州。”江芸芸一本正经,正义十足地说道。

    朱贡錝看着她一腔热血的样子,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是摔死了。

    ——这个无法无天的刺头样,看上去哪里是来办事的,根本就是要来杀人的。

    ——李广都干杀,国舅爷都敢惹,还有什么不敢的!

    “我怎么听说你身边有个锦衣卫佥事啊?”他虚弱问道。

    江芸芸羞涩说道:“太子殿下仁爱,怕我一路遇到危险。”

    ——骗鬼呢,太子殿下才几岁,还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290-300(第3/21页)

    不是就知道玩,怎么还知道塞个锦衣卫过来陪你玩,锦衣卫哪有这么闲!这些人,凶得很!

    “哎,不说这些了。”江芸芸叹气,话锋一转,说回正事,“今日借着段家老仙人大寿的日子来见王爷,第一是怕给王爷惹麻烦,徒增风波,也是久闻王爷大名,特来拜会,今后要在兰州城同舟共济,共度风雨。”

    朱贡錝一听,悄悄去看江芸芸,只觉得果然是状元郎,真是会说话啊。

    “第二也是想要王爷能急公好义,助下官能完成棉花一事,劝服甘州中护卫能主动购买棉花,一来我也好给朝廷交差,免得御史们总是蠢蠢欲动,二来也让这次兰州能平安度过这个冬季。”

    朱贡錝一听,下意识移开视线,眉头紧皱,怎么老是说钱,中护卫也不太富裕啊,回头还不是要跟我要钱!

    “第三则是这几日因着棉花之事,在民间有诸多打探,几次三番意外打扰到王爷的私产,真是心中羞愧。”

    朱贡錝心中咯噔一声,又去看江芸芸,生怕他去告状,他真是怕了皇城的那一支兄弟子侄了,拿起刀真是不手软的。

    “第四说来也惭愧,衙门缺钱,想要问王爷借点。”

    但是你要是说起钱,我又觉得浑身哪里不对劲,还不如拿刀杀了我呢。朱贡錝又一次移开视线。

    江芸芸只当没看到对面之人纠结的神情,满脸带笑,一脸诚恳,说起话来有条不紊,神情也是真挚的。

    “早早就听说肃王仁义,这才厚着脸皮想要求一个解决的办法。”江芸芸掏出手里的纸张,“也不多,衙门一斤要补贴五十文,需要两百五十两,之前和三位指挥那边打过商量,又怕他们那边也是不宽裕,所以也要提早做好准备,那边一共需要一千四百两,加上我这里的两百五十,一共要一千六百五十,摸个零,两千两白银。”

    江芸芸嘴皮子格外利索:“可以先打个欠条的,哎哎哎,王爷!!”

    朱贡錝一听这数字已经是坐也坐不住了,整个人晃了一下。

    爱财如命的朱贡錝别说借那肉包子打狗的两千两了,便是二两!他都是心疼得再滴血的。

    “这钱衙门有了,肯定还。”江芸芸手指搭在茶壁上,愁眉苦脸地保证着。

    “实在是事情紧急,一旦我们的商人从亦力把里回来,势必会引起轰动,到时各路官员的折子往上这么一送,若都是批评我们倒也罢了,就怕是夸得,到时候又付不出钱来,这可如何给陛下交代啊。”

    ——哦哦,又又又是陛下!

    马上要晕的朱贡錝清醒过来了。

    “可王府真的拿不出这么多钱。”他挣扎说道。

    “可现在除了您,下官实在不知道找谁了,如今兰州商业凋零,农业短缺,鲜有大户之家,唯有几家还拒不见人,如今事情紧急,下官也是来不及收拾他们了,等此番事了,定是要一、个、个、查过的。”

    朱贡錝坐在椅子上发呆。

    江芸芸看着他的样子,微微一笑,从袖子又掏出一张纸:“我之前意外得知了一些王爷的产业,又不小心查了历年的税,又不经意发现王爷的产业好想没有报备,也没有纳税。”

    朱贡錝盯着那薄薄的一张纸,眼睛都直了。

    不仅每一处经商的产业都写的清清楚楚,就连在哪里的土地,亩地多少,产量多少都写的明明白白。

    这手艺一看就是锦衣卫干的啊!

    江芸芸和气说道:“如今御史们抓得紧,陛下那边很是看重边境的战事,若是王爷能做出表率,那其余人岂不是都要执王爷牛耳。”

    朱贡錝看了一眼那张纸,又看了一眼江芸芸,似哭似笑:“我瞧着我是安静一些才好。”

    江芸芸看着他,片刻后一脸喟叹怀念:“可兰州现在需要您,当年高皇帝让藩王镇守边境,不就是为了守国门,护百姓,可如今那些王爷,也就肃王一脉还在边境,时也命也。”

    朱贡錝沉默了。

    “下官打算重新规划商税。”江芸芸声音倏地温和下来,“堂堂正正做生意,回头谁也挑不出错来啊,两头受益的事情,陛下看得也喜欢。”

    “那你是小看那些御史了。”朱贡錝嘴里嘟嘟囔囔着,后面几个字也听不清了。

    江芸芸笑了起来:“可我现在也不是好好站在这里嘛。”

    朱贡錝忽然又想起线报里说的,江芸在京城两次,次次都惹得御史台倾巢出动的盛景,谁听了不得说一声年轻人就是脖子硬啊。

    “我就说今日出门怎么听到乌鸦叫了。”朱贡錝接过那张纸叹气,“感情是来报信的。”

    江芸芸和和气气笑着,瞧着又是那副很好说话的样子。

    “那我先说好,只此一次下不为例。”朱贡錝认命了,随后理直气壮说道,“我可是王爷!”

    江芸芸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行,棉花的事情肯定就麻烦您这一次。”

    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铺若是真的可以花点钱从而得到光明正大的权利, 又有何不可?”

    段家书房内灯火通明,几人身着光鲜亮丽的衣服,整整齐齐地坐在两侧,再最下面站着的赫然是一脸郁色的段俍。

    九十高龄的段家老仙人段菉坐在上首, 神色平静。

    “王府产业庞大, 一旦开始缴税, 只怕会有人心中不安。”坐在下首说话的是目前段家长房老爷段环, 犹豫说道。

    虽然肃王府的产业是比不得其他王爷的,但确实不少, 肃王地位尴尬, 别说出头了,露个面都要小心一点。

    “我还以为他是去讨好王爷的,没想到是去讨钱的, 怎么说也该恭敬一些。”段俍不悦说道。

    “七月份传来的消息, 可是说他江其归是想当着陛下的面, 亲手杀的李广, 可见此人性格桀骜不驯, 兰州来了他, 未必是好事。”又有人开口说道。

    “可陛下没有处置他。”段菉淡淡说道,“能打发人的地方不少, 可偏偏来了兰州,谁看了不生三分疑心,两月前他过金城关那日, 见了王总制,说了什么不得而知, 但听闻王总制病了两月的身体总算是好了。”

    众人沉默。

    “李广之事, 余波未消, 你我敢赌嘛?”段菉轻声问道。

    众人对视一眼,却还是沉默。

    李广之事瞧着只死了一个千刀万剐的李广,可因此牵连的官吏却数不胜数,宫内甚有传闻公主也是因此而死。

    “钱财之事,本就是最不值钱的,如今只需要让一些钱,却能试试他的水,也无不可。”段菉不可置否说道,“且先看看江其归到底想要做什么?若是真有本事,交好一些也无坏处,不是说太子殿下极其喜欢他嘛。”

    “可一旦真的让王爷的产业见了天日,往后可就不好收回来了,此番无事,可不代表今后无事啊。”段环忧心忡忡说道,“如今边境不安全,一旦腹背受敌,王爷难以自保。”

    “是啊,虽说当今仁慈,可如何都依赖外人之仁心呢。”

    “若是直接给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290-300(第4/21页)

    个两千两,便不再和江其归打交道,也能静观其变。”

    “是啊,听闻他走之前,已经致仕的内阁首辅徐溥城外相送,两人谈了许久,也不知内阁到底是何想法。”

    众人议论纷纷,站在最后的段俍想说话,但碍于今日就他一个晚辈,只能欲言又止。

    “惟能,你可是有话要说?”祖父段菉温和问道。

    段俍连忙上前行礼,随后说道:“只是担心有一就有二,若是今日顺了江其归的意,他日王爷能否安然拒绝他。”

    段菉摸着胡子,点头:“这就是王爷和官吏间相处的把握了,若是配合,就怕他得寸进尺,若是不配合,一封密件,我们都要惹祸上身。”

    是了,到现在为止,江其归到底有没有第二道圣旨,谁都不清楚。

    他要是真的被贬兰州,那自然是一个芝麻绿豆的小官,谁也不需要把他放在眼里。

    可若是他身负重任,来兰州不单单是做做功绩,那所有人都要对他警惕一二。

    本不该如此疑心,只是偏偏是他,是这个据说亲手把李广送上刑场的江其归。

    兰州官场在听到他的名字后,谁没有心中震了震。

    “不知王爷有何想法?”段环轻声说道。

    段俍连忙说道:“可要孙儿去问问王爷。”

    段菉摇头:“今后做事可要稳重一些,如此毛毛躁躁去问王爷,便是大忌讳,我们让你跟在王爷身边是要你学习,你且只学到如此嘛?”

    段俍惶恐行礼。

    “去一边待着。”段环不悦呵斥道。

    外面的更声隐隐传来,屋檐上的灯笼被风一吹也跟着晃晃悠悠,在门上倒映出一圈圈光晕。

    “但棉衣之事,确实是事出有因。”无言片刻后,年迈的老人叹了一口气,“没有棉衣,谁来保卫兰州,江同知既然能弄到棉花,也算是办了实事。”

    “这都要军队自己出钱,他算的好听,谁知道衙门到底有没有出钱。”有人嘟囔着。

    “听说通判在清点衙门账目。”段环解释道,“寇知府性格沉稳,不会作假的。”

    “难道真的要听江其归的,他年纪尚轻,又初来乍到,这番要是成了,尾巴不是要翘上天了。”

    “没有这事,尾巴也翘上天了。”段俍小声说道。

    “还是说回是直接给钱,还是听了他的商税意见吧。”段环拉回话题,“总要有个章程来。”

    “产业置换有的是法子,他一个读书人,自来就是埋头苦读,哪里懂这些,等人一走,有的是办法改头换面。”段菉看向自己的儿孙,和气说道,“直接给了钱,到显出王府财大气粗,被那些御史盯上反而不好了。”

    众人面面相觑,神色凝重。

    “可他的秉性脾气不试,这今后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段菉叹气说道。

    段俍也跟着紧皱着眉头,脑海里浮现出江芸的样貌。

    那双黑漆漆的瞳仁,在夜色中依旧明亮,被灯笼不经意一晃好似小猫儿一样,看得人下意识停在原处。

    可那日在黄口边,她站在那些粗鄙高大的士兵面前,身形修长,眉目清冷,说话不卑不亢,谁也不敢小觑。

    再是今日,她穿着花团锦簇华丽衣服,朝着他热情笑着,那些冷淡,那些强势,都消失不见了,瞧着可太和气了。

    ——他到底要做什么。

    —— ——

    江芸芸要做什么。

    当然是先盘活经济啊。

    没钱一切都是扯淡。

    得益于兰州因为丝绸之路发家,所以商业底子还算厚实,甚至还有不少外邦人出没,虽说这几年因为战乱逐渐开始凋零,但向南向西的生意还算兴隆。

    总体来说,虽不能对外拉动经济,但对内商路并没有被割断,有源源不断的商人通过西安府,运送东西来兰州贩卖,兰州也非只收不卖。

    据江芸芸这一月的观察,兰州有两样东西可以作为招牌打出去。

    第一是兰州盛产的“兰绒”,兰绒其实就是羊绒,因为非常保暖,深受富贵人家喜爱,据说就连大内织染局都来采买物料,用各类羊绒毛织彩龙袍,曳撒衣之类,再者兰绒的纺织经过多年演化,已经非常技术高超。据说兰州绒、褐的生产工艺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民间有言:‘造为织金妆花之丽,五采闪色之华’。

    因这两个特性,兰绒价格昂贵,一件袍子就需要花费百金,一匹则要十余两,一些手艺高超的人家,只要纺织几两羊绒,就能维持一家一年的生活费。

  &nb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