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80-39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下江芸的小像。

    不过这个文曲星也是折腾的人,仕途起起伏伏,每当大家都以为他完了,偏他又突然冒了头,风风光光回了京城,来来回回地吓唬人。

    再说回周笙,按道理有这样的儿子,她这个生母怎么也该风风光光才是,偏她常年住在那个小院子里,闭门不出,瞧着冷冷清清的。

    这个小状元儿子也常年不着家,不送东西回来,瞧着对这个生母不太亲厚。

    这样冷热交替的情况,导致大家对周笙都若即若离的。

    不过今日听来,小状元很崇拜她娘啊!

    那可一定要和周笙打好交道啊。

    陈夫人脸色大变,一脸敬畏地看着周笙,手中的帕子几乎要揉碎了。

    “对啊!”姜磊义正言辞点头,“这礼物,您一定要收,我们锦衣卫啊,很少佩服一个人的,江学士算一个,年纪轻轻正五品……”

    姜磊咳嗽一声,大声强调了一下:“正五品呢!”

    众人果不其然跟着连连点头。

    秦岁东已然了解这个锦衣卫来的原因,闻言笑着点头:“江学士自来就最是孝顺的,那个时候十来岁出头的年纪,就知道抄书攒钱,要给他娘买头花呢,做什么都想着周夫人的,我们见了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380-390(第3/24页)

    不羡慕啊”

    姜磊见有人附和了,更起劲了:“可不是,在京城那个小小的院子里,还想着要给周夫人留一间屋子呢,要不是任期到处天南地北的跑,肯定把您接过来,时不时就念叨一声呢。”

    “穿了您做的衣服,也要到处炫耀是您做的,夸您手艺好,衣服坏了也舍不得扔的。”

    “吃一口肉都要念叨一句您做的好吃,多感人啊,真是感人肺腑啊。‘

    他一脸唏嘘,越说越离谱。

    周笙的眼睛红了起来,用帕子悄悄擦了擦眼泪。

    “哭什么?”秦岁东立马说道,“小状元人漂亮,读书好,还聪明,又这么孝顺,那可真是一点毛病也挑不出来的人啊。”

    “对,对啊。”姜磊震惊了,立马心虚,谁知不巧,正好看到人群中面无表情的江芸芸。

    躲在人群的江芸芸对着他捏了一个拳头,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姜磊差点又要跪了。

    “这个礼物是什么啊?”秦岁东笑说着,“瞧着很喜庆啊。”

    “对对,看礼物。”姜磊连忙把手里的东西递过去,“好东西,可好看了,您肯定喜欢。”

    门口的都忍不住探出脑袋看着,就连江芸芸也一脸好奇地看着。

    管家识趣的搬来一个茶几给人放东西。

    周笙只好打开其中一个盒子,是一个长方形的木盒子,盒子雕刻得格外精致,藤蔓攀附,并蒂花开。

    这种形状的盒子能装的东西不多,一时间大家都一脸好奇。

    周笙打开盒子。

    江芸芸只看了一眼,突然无语地笑了一声,然后立马转身跑了。

    ——真是丢脸啊。

    “这?”周笙看着里面的东西,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这是什么啊。”

    就连一向八面玲珑的秦岁东看到这个东西一时间也不笑了。

    “花啊。”姜磊完全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花瓣都是金子做的,茉莉花,江学士说你喜欢茉莉花,之前还给你买过呢,你很喜欢。”

    盒子里赫然躺着一个金箔做的一束茉莉花。

    花瓣是茉莉花做的,梗是用绿毛线绕的。

    你说好看吧,那肯定是不好看的。

    你说用心吧,那毕竟用金子做的。

    但就怎么看都觉得奇奇怪怪的。

    “不喜欢!”姜磊震惊,“是觉得太平淡嘛,不不不,它有机关的。”

    他兴冲冲拿了起来,然后转了一下花萼的位置……

    ——茉莉花打开了!

    周笙震惊。

    “好看吗?”姜磊举着打开的茉莉花,眼巴巴看向周笙。

    周笙一看那花,又看着姜磊,突然笑了起来,伸手接了过来,温柔说道:“好看的,姜千户有心了,我很喜欢。”

    “是吧!”姜磊眼睛都亮了,露出知己之色,“我就知道周夫人最有眼光了。”

    “这个也是?”回过神来的秦岁东看向另外一个。

    姜磊兴冲冲点头,大声说道:“对哦。”

    “打开看看?”他兴致勃勃看向周笙,满脸期待。

    周笙笑着婉拒了:“一朵已经很是绚丽了。”

    姜磊一听,露出感动之色:“您真好,怪不得江芸愿意为您做这么多。”

    一场热闹的宴会在姜磊出其不意的大礼下落下帷幕,扬州城的百姓口中除了周笙就是那朵奇奇怪怪的茉莉金花。

    但别说,这花突然火了。

    “我就说很好看吧。”走上去往京城船的姜磊大声炫耀着。

    江芸芸背着小手,无奈摇了摇头。

    顾桐仁欲言又止。

    “还是说说回去的事情吧。”他只好转移话题。

    “回去就回去呗。”姜磊随口说道,“不是都收拾收拾,准备升官嘛。”

    江芸芸懒洋洋说道:“升不升不好说,弹劾大概是要吃一挂落的。”

    姜磊震惊:“要挨骂!”

    “对哦。”江芸芸笑眯眯说着。

    “为什么!!”姜磊崩溃,“我辛辛苦苦大半年的!不升官就算了,做什么要挨骂啊。”

    “因为我半个月前写了治国六策。”江芸芸摸了摸脑袋,“大家好像都有意见。”

    姜磊两眼一黑:“你这半个月这么忙,还有空写这个。”

    “抽空嘛。”江芸芸溜溜达达走了,“我先写请罪折子去了。”

    “我也去了。”顾桐仁也说。

    “你为什么也要写啊?”姜磊警觉。

    顾桐仁也不好意思摸了摸脑袋:“我也署名了。”

    姜磊绝望闭眼。

    ——原来只有他安安心心在扬州玩啊。

    第三百八十二章

    内阁很忙。

    其实内阁一直很忙。

    全国各地的政务都被汇集在这里, 事事都要他们来审查处理。

    但最近不一样,他们的工作量巨增,门边的两张桌子上已经堆满了折子,据说京城如今的纸张都涨价了, 这里还得多亏江芸的搅和, 外面的人忙, 内阁可以更忙嘛。

    刘健气得牙关紧咬, 捏着手里的折子,半晌没说话。

    李东阳和谢迁只当没看到, 埋头干活。

    “陛下传话, 叫我们内阁自己处理,西涯、木斋你们怎么看?”刘健阴恻恻地看着面前两位同僚。

    谢迁和李东阳抬头对视一眼。

    治国六策是三日前到的,刘健当时一看, 袖子一卷就送去内廷给陛下看了。

    这是本来也没什么大问题, 但是这份册子不知这么被泄露了, 外面一下子就闹了起来。

    御史言官们就像找到新工作了, 开始疯狂抨击治国六策, 江芸一下子就成了人心可憎的祸害。

    但让老道的官员一看, 就会发现这六策从大方向上来看都是老生常谈。

    从土地上来说,要求各地清丈土地, 保证所有土地都纳入征税统筹,增加税收基础盘,丰盈国库。

    从人员上来说, 要求各地大力推进放良奴婢,取消终身奴役, 从而改为聘任制, 盘活人□□跃度。

    从军事上来说, 要求各级武官建立双边考核机制,两边考核各占比十分之五,建立优良的选拔机制。

    从基层衙门上来说,要求各级衙门建立男女分开建队的制度,防止内部人员监守自盗,招收女衙役,废除衙役贱籍,提高官员收入,保证基础生活。

    从律法上来说,完善全方面,各阶层的律法,促使各地百姓,乡绅,商人,官员等依法办事,减少冤假错案,和律法争议。

    从基础教育上来说,要求各地重新建立社学,保证百姓达到能听能看的生活需求,提高县学府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大明第一首辅》 380-390(第4/24页)

    学入学标准,保证官学学生质量。

    这六个问题确实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年年都有人会提出其中某一方面的建议策论,但那不是一个人一下提出六次!拉了六波仇恨的壮举!一下子被推倒风口浪尖的位置。

    这次连李东阳也不好说什么了。

    倒是谢迁觉得:“江学士已经历任两任地方官员,虽年纪不大,但经验丰富,对于百姓生活想来是有更深的见解,里面的内容也有可取之色,至少每一条有几点我是认同的,而且别的不说,他的治地都是如此治理的,如今也能看出成果来。”

    李东阳点头:“其实单看之前在徽州的一番土地和放亮结合的操作,如今各地也都有了范本,士廉在浙江的进程不试一下就开始推进了。”

    刘健脸色微微好看起来了。

    李东阳眼珠子一撇,立马来了兴趣:“那个武将考核也是早有的事情,只是至今都推行得不太顺利,如今要是顺势整改也不为过。”

    “但他说的武将考核五五分成是什么意思?”刘健板着脸,“嫌我们文官不公正。”

    李东阳歇菜了,呐呐说说道:“他马上就回来,等他回来再说吧,说不定是有别的意思。”

    刘健冷笑一声:“回京也不尽快回来,在扬州耽误这么久,还被人弹劾插手许家事务,强迫自家姐姐和离,以权压人,闹得曹许两家颜面扫地,出嫁女的事情要他插什么手,好好的亲眷关系都坏了。”

    李东阳又不说话了。

    ——这事没的说,江芸自己的请罪折都上来了。

    “听闻许家原本要江家大姑娘陪葬,这是不是太伤人伦了。”前几日刚把次女嫁出去的谢迁忍不住说道,“好歹也是多年夫妻,许家公子早亡也是不可预料的,便是让江家姑娘守寡也行,何来如何残暴。”

    “说不得就是随口说说,江芸这小子也太过较真了。”刘健嘟囔着,“罢了,这是说到底也是私事,他是身为弟弟看不下去也说得过去,而且最后又是曹家舅舅自己出面了结的事情,不过这剩下的事情打算如何处理。”

    他晃了晃手里的折子,只觉得头疼。

    朝政不是不能变,但不能如此巨变,不然太容易出乱子了。

    陛下那边还要他们拿主意,显然是把内阁架在火上烤。

    “这份折子确有可取之处,但事情声浪越来越大,那再正确的事情也要思索一二。”刘健握紧手中的折子,“你们怎么看?”

    李东阳忧心忡忡,他有很多话要讲,但现在讲出来无疑是火上加油,而且这折子太过激进了,也确实不好。

    倒是谢迁冷不丁问道:“这次回来可有打算让他们都动一动?”

    另外两人看了过来。

    谢迁背着走,走了两步:“有句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这里就我们三人,你直接说便是。”刘健说。

    谢迁又走了几步,突然停下来看向两人:“内阁建立之初有言——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后来随着政务增多,职位才越来越高,诰敕房、制敕房俱设中书舍人,所以按道理本就可以让这些翰林人入阁观政。”

    他顿了顿:“算起来江学士除年纪稍小,但算品阶却已不低。”

    刘健眉心紧皱。

    李东阳一下就明白了,但想也不想就反驳着:“这不行,这不是把人架在火上烤嘛?”

    “也该让他知道知道内阁办事并非随心,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谢迁神色冷淡,“前朝内廷各有主张,做一件事情可不容易,他次次给内阁难题,也该让他明白内阁的难处了,免得还真当我们是无能之人。”

    “也该多历练历练的,免得回头性子养骄纵了。”李东阳坚持说道。

    “哪有内阁锻炼人。”谢迁说,“而且他接连办了两件大事,却一直不得变动,说出去岂不是寒心。”

    李东阳挣扎:“二十又一,胡子都没长呢,甚至还未婚配,在正五品的位置上已然是皇恩浩荡,再呆几年又有什么关系。”

    谢迁不想起了争执,便侧首去看刘健,等待他的意见。

    刘健神色凝重。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