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1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海之国漂流记》 50-60(第1/10页)

    第51章

    第二天醒来,晨光从窗户透进船舱,光线尚且柔和。这样柔和的光照只能是晨光。傍晚的光线虽不刺目,多少带着几分晦涩不明。

    海贝清醒的时间比预料中要早很多,还以为又会一觉睡到大中午。连续的机械劳动让四肢都尚未恢复活力,不管是双腿还是双臂都还有明显的酸软感。这是持续劳作后的后遗症,比在海里长时间游泳还要累。这种疲惫更多地来自于精神。

    海贝睁着眼睛躺在被窝里,只想懒散地继续躺着不想动弹。这一躺就又迷迷糊糊小憩了一会儿。再醒来时,室内光线格外明亮,这次是真的到了中午,气温明显升高,盖着被子的海贝出了一身汗。

    汗液黏糊糊的感觉让海贝再也躺不下去,只能拖沓着脚步起床,爬起来洗簌。

    洗了一个清爽的冷水澡,海贝掀开塑料桶查看了一下里面的海虾。运气不错,海虾还有一半生龙活虎,挂掉的那些也还没有臭掉,咽气的时间不长,凑活一下也能吃,不过要尽快吃掉。今早的饭食就决定是它们了!

    心里定下早饭的菜单,先出门观察了一下今日路过的海域状况。

    倚靠在护栏上低头望,海水清澈,下方怪石嶙峋千疮百孔。石缝间的水草长得并不繁茂。

    少数岩石上贴着石头表面长着一层低矮的地衣。远看像是石头披了一件紧密的皮草衣服。

    这些地衣密密麻麻簇拥在一起,颜色大多都为色彩黯淡的紫色,只有极少数的紫色浓郁到将近于黑色。

    长着地衣的岩石只是少数,大部分岩石还是裸露着黑褐色的表层,石缝下被阴影笼罩看得并不分明。

    岩石间看不到珊瑚的踪迹。或者这里的水质没有看起来那么好?

    岩石间有壳类动物活动的痕迹,数量很少。

    或许因为紫色地衣的缘故,下方能看到的鱼类和贝类也大多色彩绚丽。目所能及的地方,鱼类不仅少而且个头也不大。

    海贝目前能看到的个头最大的海鱼应该也不超过半米。

    今日的晃动感很强。

    漂流船微微有些颠簸,浪花能拍打到船上。今天的海面上起了微风,海风掀起的海浪还威胁不到漂流船,浪花只能拍打到甲板最外围的地方。

    希望风浪不会变大。

    海贝倚着护栏站了这一会儿,脚下甲板上的水渍就没有断过。海上的生活并不太费鞋,因为海贝大部分时间都选择不穿。

    确信又到达了一片全新的水域,远方也没有看到可能会降雨的云层,海贝选择先返回船舱里解决掉今天的早饭。

    张牙舞爪的大虾和已经咽了气的同类一起过了一遍沸水。海虾的壳子被烫红后再也不会动弹。

    海贝这才扒开虾壳去除虾线。雪白的虾肉被完整地脱出壳。虾头则是和虾膏一同被揪掉。

    海贝并不急着处理这些已经半熟的虾肉,而是把虾头连同虾壳一同放进煎锅里。因为今日的海风海颇大,煎锅里的油仅仅是漫过这些壳而已。

    酒精炉架设上,阀门开到最小。小火慢慢烹制。虾油很快弥漫出浓烈的香气。虾壳被捞出冷却后又重新投入油锅。微软的壳子在这个过程中变得硬挺酥脆油润诱人。

    因为虾头里保留了完整的虾膏,烹制好的虾油颜色金黄透亮,虾的鲜香气味仿佛被浓缩了无数倍后又被释放出来,香到闻一下就满口生香唇齿生津。

    反复炸过的虾壳更是浓缩了虾油香气的精华。干炸虾壳既能作为零食又能补钙,真是一举两得。

    煎好的油混入另一个锅油里。虾油可以给食物提供另类的鲜美味道。作为调味料,即便是简单的拌面也非常美味。虾油和鱼油混合到一起之后更是鲜上加鲜。

    小煎锅里只剩下一个油底,酒精炉的炉火稍微调大。虾油再次热锅,倒入虾仁简单地翻炒几下。

    最后再拆开一直还没舍得用用的烧烤撒料。烧烤撒料的酱料瓶上自带无数细孔的撒孔。海贝转动瓶盖调出撒料口,珍之又珍地甩了几下酱料瓶撒上烧烤粉末。

    一锅烧烤味爆炒虾仁就做好了。

    虾肉的表面都裹着油亮的虾油,虾肉软嫩香滑,虾壳因为反复的煎炸咬起来咯嘣脆。吃完油量满满的一餐,海贝觉得浑身都充满力量。

    有了油,生活有了质的飞跃!

    吃完早饭,又用水壶烧了一壶热水冷上。充气水池里的雾鳞鱼可以再养两天,今天终于不用再加工储备粮。

    闲下来就开始想念拆盲盒的快乐。想要盲盒,要么下海,要么等着天降淤泥雨。前者可以努努力,后者只能等机缘。

    想要下海,最好是先确认一下海域的安全性。地笼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既能捕获小型猎物,也能诱使一些比较敏锐的危险生物尽快现身。

    海贝到漂流船的后方挖了半袋子鱼饵,这些味道浓郁的东西都装进地笼的饵袋。

    地笼重新绑好到护栏上,然后被整个扔下海。这并不单纯是为了重新获得鱼获。地笼放下去可以随时收取,可以当天放当天收,也可以放下去放置个十天半个月再说。

    只要没有遇到大型鱼类的攻击,地笼完全可以一直挂在护栏上,哪怕放上个把月。海贝如今并不急于获取猎物充饥。

    地笼沉在水里就相当于把鱼获养在海中。哪怕这些鱼获咽了气,也可以转为地笼里的新饵料。

    放置好地笼,海贝又用空贝壳从塑料袋t里挖了一贝壳的饵料,然后端着坐到了船头的台阶上。正好一边消食,一边隔一段时间往海里扔一把饵料。

    一贝壳的饵料扔完,海里也没有出现足以威胁海贝的生物。不过保险措施越多越好。海贝又回到船舱里,先给充气水池换了一池新鲜的海水,然后找了一条神态恹恹的雾鳞鱼拿到了台阶上。

    断刃割出一道伤口。带着伤的雾鳞鱼被重新放归大海。雾鳞鱼游过的每一个地方都会释放出足够的血腥气。

    这条重归大海的小鱼艰难地挥动着鱼鳍,一路摇摇摆摆从海面沉到海底,最后钻入岩石的缝隙中彻底消失不见。

    海贝一直远远地遥望着雾鳞鱼的踪迹,小鱼安全地游了这么长时间,没有引来任何的捕食者。即使有海鱼游过雾鳞鱼身侧也没有发动攻击。这里的鱼虾贝类可能全部吃素吧。

    这个海域看起来暂且是安全的。至少雾鳞鱼不能打动它们。

    望着澄澈的海面,海贝有些心痒痒,想下海寻摸一圈。连着好几日未曾下海寻宝,海贝都有些不习惯了。

    第52章

    今天观察了这么久,海底一直没有出现大型的捕食者,海贝自然是动了下水寻宝的心思。不管是盲盒还是食物都是宝。

    吃完了热量充足的一餐,此刻阳光正好,海水的温度也十分宜人,正是下水的最好时机,海贝果断跳进水里。

    花了点时间潜到海底。海水清澈,让水位看起来很低,然而真正下潜后还是花费了一点时间。海贝约莫着这片海域的水深至少也有几百米。

    海底大多是裸露的岩石,其余都覆盖着浓淡不一的紫色地衣,偶尔能看到游鱼划过。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海之国漂流记》 50-60(第2/10页)

    海贝降落到一块裸露的地面,从空间拿出鱼叉,试探了一下底部的地质。

    鱼叉只刺入了一个尖尖就再也下不去。底下的岩层十分坚硬。海贝放弃了继续试探,以免坚硬的石头损伤了鱼叉的尖端。

    如果颜色相近的地底都是这样坚固的地面,那这里大概率是个大型岩层。

    这个海域的鱼群比较少。海贝是随着漂流船的行进方向下潜,下落的这块地方正好没有游鱼。就连水草都在几十米开外才有一簇。

    这个海域不仅底部是岩层,耸立的各种形状的石头也都比较巨大。这些与底部断裂开的岩石动辄就有几米、十几米大小,因为石头的形状不规则,彼此之间往往有大小不一的石缝。

    大的石缝可以让海贝勉强爬进去,小的石缝却是连胳膊都伸不进去。

    落地的位置一个相当大的岩石,和底部的地基之间形成了一个狭长的地缝。巨石遮住了从上方投过来的阳光,底下黑黢黢的一片什么都看不分明。

    海贝把鱼叉延伸到最长,小心地探入地缝里。即使伸长了胳膊,鱼叉也没能探到底部。海贝的动静没有惊出鱼虾,只是让身前的海水浑浊了两分。

    鱼叉没有感受到异物,也可能是地缝过深,这才一无所获。海贝果断放弃,一边追逐着漂流船的踪迹,一边物色新的位置停驻。

    即使是海洋生物也需要食物。这片海域的鱼虾对血腥气都没有什么反应,那它们极有可能以海草和地衣为食。

    游了一段时间后,海贝确认了这里的海草不管是数量还是种类都比较少,现有的海草叶片上都看不出啃食的痕迹。可按理说,没有生物吃的海草应该长得非常肆意,就算不像上一个海域那样铺满水底,也不该长得如此稀疏。

    海草的数量太少,种类又多,海贝没有兴趣一一试毒,索性直接放弃了收割海草。

    游了一阵后,海贝发现了一片异常肥美足,有两指高的地衣。

    从下海之初到现在,海贝探查过的岩石上的地衣只有大小和颜色深浅之分,但看特性应该得是同一种类。

    路过的地衣的叶片多有残缺,这种残缺的痕迹略有不同,像是有不同族群都以这些地衣为食。

    从地衣的数量来说,这个可能性也非常大。毕竟以海草的数量和个头而言,一个大一点的鱼可能一顿就能啃食光一簇。

    海贝这一路至少鱼十来条鱼擦肩而过。这些鱼最大的有海贝的胳膊长,最小的只有手指长短。不管是大鱼还是小鱼都没有什么攻击性,游过海贝身边的时候个个无动于衷。

    有这么多的捕猎机会摆在海贝的面前,海贝都放弃了,实在是这些鱼都太过于五彩斑斓。在海贝的固有印象中,长得这么缤纷多彩的鱼,要么不好吃,要么有毒。

    若是没有食物,海贝说不定还会以身试毒,可漂流船上有如此多的储备粮,海贝就懒得再作死了。

    不过地衣还是勾起了海贝的兴趣。长丝水草干的储备量已经不多。水草晒干后总是要缩水不少,这也没有办法。

    海贝面前的这簇地衣看起来就非常肥美。这簇地衣颜色艳丽,在路过的地衣群里属于中度紫色,既不会让人觉得紫色浅淡,也没有浓烈到接近黑紫。

    地衣的叶片肥厚,像是长到旺盛的鲜木耳,叶片有着圆滑的弧度,底部的根凝结成团,深深扎根到岩石里。

    海贝用短刃从平坦的岩石面上切下巴掌大小的一块地衣。地衣紧贴着岩石被齐根斩下。

    岩石的表面凹凸不平,凹陷处还有纠结成团的块状根部残余,凸起初则可以看出,这种紫色地衣的细根已经深入岩石,岩石被钻出无数细如发丝的孔洞。

    纠结成团的块状根不同于肥厚的圆润叶片,是浅淡几乎分辨不出的淡紫色,

    海贝分别揪了一块叶片和根块品尝。

    紫色地衣的叶片确实肥美,入口咀嚼时没有被牙齿榨出明显的汁液,但口感丰腴肥美,咀嚼起来像是被面衣包裹后锁住所有水分又吸了油脂的炸蘑菇。

    但与炸蘑菇也有稍许不同,紫色地衣的叶片肥美鲜嫩,轻易被牙齿捣碎,没有任何纤维感。就像是细腻干燥的绿豆糕,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易化成渣然后成泥。

    海贝细品了品这才全部咽下。就味道而言,有点像水煮的八爪鱼肉,没有加任何调味料的那种。

    海贝又浅尝了一口块状的根部。根块被咬下一口后留下千丝万缕的断口。紫色地衣的根特别细,大概两、三根才能凑出海贝一根头发丝的粗细。这样纤细的根系团在一起却特别结实。

    海贝咬了一口,恍若是咬了一口坚硬的木头,两颗门牙都被硌得有点疼。

    东西一入口就是浓烈的泥腥味。这块状根明明看起来挺干净,一到口中才发现这里面有不少的淤泥。

    海贝不得不赶紧把东西吐出来。好在是自己吃过的,连咀嚼都还没有,倒不用嫌弃自己。

    海贝默默感受着自己的身体,没有感受到任何不适,大概率没毒。

    既然无法当场品尝,海贝尝试掰下一小块用手指碾碎。无数细如发丝的断线在水中弥漫开。

    选了一缕淡紫色的断线,用手指用力清洗几遍,嚼了嚼。

    根部比叶片的味道要浓烈的多,没有什么水分,像是在吃玉米须。不过这东西没有辛辣麻苦的味道,大概率也无毒,就这含水量应该很容易晾干储存。

    大不了吃的时候多泡几遍水清除泥沙。

    海贝决定将地衣成块切下收割。主要还是因为紫色地衣的叶片都是单个圆润生长,单个叶片个头太小,质地又嫩容易摘碎,若是只收叶片就会从小网兜的网眼里漏出去。

    整块割下,肥美的叶片都拥挤地固定在块状根上,囫囵放在小网兜里,因为是在水中,再加上叶片也没有那么脆弱,不用担心这些收获在小网兜里挤到稀碎。

    海贝抬头看了一眼漂流船的距离,挥舞着短刃加快收割的速度。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