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80-9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味料的饭菜和没调味料的饭菜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吃完午饭补充完能量,继续干劲满满地倒运物资。为了能换到最后一套豪华套装,海贝几乎倾尽了漂流船上的所有家当。

    首先被拖到漂浮平台上的是用来当储物柜用的废旧冰箱。趁着刚吃完饭有力气先运这个冰箱,剩下的东西都可以拆开就没有这么沉重了。

    再来就是海贝新收获的荔枝木炭。这些木炭海贝仅仅用了一块,也就不到一斤的重量。

    剩余的木炭连同大号的绿色塑料垃圾桶一起拉拽到漂流平台上。漂流平台上有自带的延长板,这个延长板正好可以拉到船头台阶处与船头的台阶接驳。

    绿色垃圾桶斜着用滚轮拖拽起来一路都是平地,只是有轻微的斜坡,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可以到达漂流平台。

    装在白色储水桶里的荔枝木炭则用露营小推车运送到漂流平台上。

    有了这个坦克轮的露营小推车,只有在装卸东西的时候比较费劲,中间的路途可以轻易拖拽动滚轮,委实是省了不少力气。

    然后是一层船舱里的超市购物小推车,连同箱子一起搬到漂流平台。

    然后海贝开始按照写好的清单,使用露营小推车把东西从漂流船运到漂流平台。

    先运送可以直接使用的日用品,有一套木头花瓶,月饼煤炭五十袋共一千斤,六套全新的迷你洗衣机,四套全新的烘干机和烘干架,剩余的八罐午餐肉罐头,一袋全新未拆封的五斤装干豆皮,一整套折叠浴缸,两袋塑料实心珍珠,两袋塑料泡沫球,全新未开封五斤装的金属罐子固态酒精,整箱四十罐,全新十斤铁桶装的压缩饼干,整箱十二桶,最后是全新的太阳能光伏板共计一百二十张。

    装完这些全新无损的东西,海贝又开始运送底仓里的废旧纸箱和废旧塑料。除了漂流基地不要的大型金属,其余东西都装上。

    所有需要交换的东西都运到了漂流浮板上。自家漂流船的水位线都上升了两指宽度。如今船上比较有重量的东西,除了没有完全交换出的月饼木炭,就只剩下各种还没有开封的盲盒。

    因为这些盲盒也不好定价,而且之前好不容易才收纳入底仓,海贝也不想再把这些东西从底仓费劲搬到甲板上。

    于是海贝把一层船舱里的未拆封盲盒都运到了漂流平板上。这些箱子都还没有开封。里面究竟有些什么,连海贝自己都不知道。

    自己搬出去的这些资源,距离交换豪华版配置的扩充船体有点儿远。海贝就只能拿没开封的盲盒凑数,让漂流基地的主人也体会一把开箱的快乐。

    仅仅只是一层船舱里的未拆封快递,大大小小也凑了一百二十件。

    所有需要交换出的东西都转运完毕。海贝拿了点日用品到暂居的小船。漂流船上的地笼、养殖渔网和养殖绳肯定也不能丢弃。海贝把这几样东西暂且拴到了自己暂居的小船上。

    小船的漂浮性能非常好,即使挂上了这么多的累赘,吃水线也只下沉了不到一指的厚度。海贝开始相信这个漂流基地生产出来的船舱比一般的船只漂浮性能更好。

    用来装物资的交流平台和自家漂流船都被无人机拖离了这片水域。

    拖着物资的漂流平台不知道是往哪里走,但是自家漂流船大概要前往有起重机的专业船坞。

    海贝在沿着漂流基地绕行的时候就发现,这个漂流基地不是一般的大。站在水平面仰望山顶,这个漂浮巨船看起来更加像一座小山丘。这可绝不是仅仅只有十来层船舱的样子。

    至少海贝现在所带的这个水域与船顶之间看不到通行的楼梯,从上到下都是滑溜溜下垂生长的水草。若是没有无人机,单单是要上下通行都要花费一番力气。

    海贝唯一能想到的通往山顶方式就是抓着水草向上攀爬,因为上下层船仓之间垂直陡峭没有可以借力的地方。

    漂流平台和自家漂流船被拖走后,很快到了傍晚时分。自己暂居的这条小船牢牢地绑在漂流基地的固定柱上,被漂流基地带着前行。

    天色完全黑透前,无人机带来了今日的晚饭和一个防水袋,防水袋里有一个巴掌大的太阳能台灯和一本手掌大小的黑色笔记本。

    防水袋里还有熟悉的圆珠笔和小纸条。小纸条上写着笔记本和小台灯都需要在离开漂流基地时归还基地。

    在等待船只扩张的这三天里,海贝可以先行吃透黑色笔记本上的内容。这里面详细讲解了如何在已经铺设好的太阳能光槽上安装太阳能光伏板。

    笔记里也全部都是手写的内容,密密麻麻的字迹看得出是出自同一个人。

    海贝这三天过上了愉快的度假生涯。每一顿饭都有无人机送来新鲜烹制的美食,即便是简单的蒸螃蟹,也有味道鲜美的蘸料用以搭配。

    三天的时间全部用来努力研究笔记本上的内容,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就在小纸条上写上自己的困惑,让送饭的无人机一起带回去。

    下一顿的饭的功夫就会有无人机带回全新的小纸条耐心又细致地回答自己的困惑。

    美好的度假生活到了第三天,送饭的无人机带来了全新的消息。自家漂流船已经加工完成。今日傍晚,海贝就可以带上自己的船只重新开始海上冒险生涯。

    如今海面上才刚刚散去热气,距离傍晚还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海贝还有充分的时间享受最后一顿美味的晚饭。

    今日的晚饭依旧是用处理过的干水草盛放食物。大概看出了海贝对辣椒并不抗拒。这一次的食物并没有进行了分包,所有的东西都装在一个大片水草叶里。

    今日的食物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手指头大小的粗鱼条,一种是巴掌大的螃蟹剁为两半,最后一种是巴掌大的龙虾从背部剖开。

    三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海之国漂流记》 80-90(第9/16页)

    种主食蒸熟后在火辣辣的花椒红油里泡过,切口处还能看到红色的油脂。

    海贝只是闻到这又麻又辣的味道就忍不住开始流口水。本着下一顿就没得吃的原则,恨不得连壳上的麻辣红油都尽情吮干净。

    享受完一顿麻辣盛宴,大型无人机再次从山顶飞下来,拉着海贝暂居的小船向其它船坞前进。

    远远的,海贝就认出了自家漂流船。原本自家漂流船只有两层高度。现在它被高高的架在上面,成了新的漂流船的最高处。

    新的漂流船靠近水面的一层依旧看得出圆润的弧度,只不过它不再是原本的二十多米长。海贝靠得太近,一眼竟然目测不出它的长度。

    不过海贝看过漂流基地给出的设计图,知道改装过的漂流船依旧是椭圆形,本身应该有五十多米的长度。

    改建好的漂流船,像是一个“曰”字形,只不过整个外框是椭圆形状。

    海贝最初的那条漂流船就被安置在“曰”字最中间那一横,周边的椭圆外框是由八个功能不同的船舱衔接组建而成。

    自家漂流船原本水面之下有一层半的高度,如今整个小船被抬高到了新加的船体上,底仓完全t完全脱离了水面。因为要对新船和旧船之间进行粘合加固,新船与旧船之间灌注了厚厚的半层海藻胶泥。

    如今原本小船底下的一层半被抬高到了两层,整个小船变成了四层高度,而新加的环形船舱则有三层的高度,于是原本小船最高处的二层甲板,只能从新船里微微冒出一个头。

    第87章

    无人机把海贝送到了自家的漂流船上,然后拖着漂流基地的暂居小船离开了。

    新的漂流船外围有一层贴近海面的一米宽的亲水平台。海贝就落脚在这个亲水平台上。双脚踩下去的瞬间,所踩到的这块亲水平台竟然微微下陷,边缘处有海水浸没。

    不过整个人站立在上面,虽然感受到脚下亲水平台的柔软,平台却没有完全塌陷入水。海贝感觉自己就像踩在一块大型的果冻上,每移动一步都能榨出些许海水,脚下的“果冻”却始终都没有被踩坏。

    一路走着有种在玩踩水游戏的错觉。这一圈一层船舱对外的一面没有门和窗,只有浑然一体的船舱墙壁。

    不过船身和亲水平台相连接的地方有一圈三十厘米高的固定柱,固定柱的顶端有孔,可以穿过比较粗的麻绳。这样的固定住在亲水平台上每隔一两米就有一个。

    很明显,漂流船最外层的亲水平台并没有使用钢铁骨架,所以整个平台踩上去软乎乎的弹性十足。平台可以维持一个成人的体重,就是不知道最重能支持支持多少。

    亲水平台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避免与其它漂流船或者漂流基地发生剧烈碰撞。柔中带韧的胶质制作的亲水平台会缓冲与其它物品碰撞时的冲击力。

    新得的漂流船没有防撞喷水带,但是有一圈软胶防撞环。

    海贝先行解下了漂流船与漂流基地之间的连接绳。这样大船就不会再被漂流基地拖行着前进。

    因为捆绑两者的绳索固定在漂流基地上,所以海贝也不需要再处理麻绳,只需要解开绑在船上的一端就可以。

    两者松绑之后,没有动力系统的漂流船渐渐与漂流基地拉开距离。

    海贝并没有急着进入大船,而是先围绕船体沿着亲水平台转了两圈。

    环绕一圈的亲水平台都是一米宽,平台内侧是墙壁,一层船舱和二层船舱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五米高的垂直墙壁。

    这个墙壁上下没有坡度也没有楼梯,表面非常光滑涂着厚厚的软胶层。这样的高度是为了在冰封期自保。

    海贝现在想要进入船舱内部,只有通过三层护栏上垂下的绳索编织的软梯,或者从海底潜进去。

    因为椭圆形外圈的八个船舱是由海草提炼的凝胶熔炼联合在一起,所以为了有更好的漂浮性能,海贝选择了由船舱组成一个闭合的圆环。

    这样即使某一个船舱不幸发生漏水事件,这个漂流船依然能够在海面上保持漂浮的状态。

    根据漂流基地的备注,八个船舱里只要漏水的船舱不超过四个,改装好的漂流船就可以正常在海面进行活动。

    如果不幸漏水的船舱超过了四个,还可以想办法把原本的漂流船从相连的凝胶上切下来,原本的漂流船就可以继续正常航行。剩余完好的扩容船舱也可以切割下来后通过绳索绑在漂流船上。

    路过的一层和二层都没有甲板和护栏,也没有门窗,只有垂直的船舱墙壁,三层甲板的护栏上垂下一个预先装好的绳索软梯。

    海贝转完两圈后通过这个软梯爬了上去。

    爬上三层甲板,把垂下去的软梯收上来卷好绑在护栏上。环视漂流船,想象的图纸真真切切变成了眼前的实物。

    这个椭圆形的新船最长的地方有五十多米,看起来非常宏伟,但实际的船舱并没有这样庞大。

    因为这个“曰”字形最外层一圈的船舱只有五米多宽,中间一横是原本的漂流船,两个“口”字型里都是圈起来的海水。新船看起来大,更多的只是圈起来的海面比较广阔。

    原本的漂流船架在“曰”字中间,船尾正好和环形船舱的三层甲板相连,两者被连接起来做了个小平台通道。只要跨过原本床尾甲板上的护栏就能轻松通行。原本的船头则因为有下沉台阶,与环形二船舱的甲板连在了一起形成通道。

    环形船舱的二层对内的方向有一圈环形甲板和护栏,甲板凸出去宽越三米。这个甲板不同于亲水平台的质地,非常坚固,只有表面镀有柔软的胶层。

    环境船舱一层对内的部分同样是果冻一样的亲水平台,亲水平台足足延伸了有两米半宽,只比上层的甲板短一点。

    环形“果冻”绕内场一圈,已经接近于一个小型的浮游平台。海贝感觉在这个平台上洗衣服应该会非常方便。

    这个两米多的内部亲水平台在边缘和靠近墙壁的内侧都有一圈三十厘米高的固定柱,方便在亲水平台进行水面上的活动。

    原本的小漂流船的底仓横亘在椭圆形的大型水池内,把圈在船内的海面一分为二。

    底仓外部涂抹了厚重的灰绿色凝胶,一者可以更好保护暴露在水面之上的船舱的墙壁,二者可以更好地维持船内温度。

    底仓的左右两侧的厚重凝胶层上还各加装了一个通往二层甲板的小楼梯。

    这样一来,两个被一分为二的海域,就各自拥有了一个通往上层的通道。

    根据设计图纸的备注,这两个被圈在里面的海域主要有两个作用。

    一个是在船舱圈定的内部海面进行海产养殖,二是用来放置洋流发电设备。

    虽然漂流基地355411并没有洋流发电设备出售,但这艘配置最豪华的扩容船,在组装的时候就已经为海洋发电设备和风车发电设备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洋流发电设备可以占用一个“口”字型的海域,风车发电设备则可以安装在环形船舱三层的屋顶上。

    现在洋流发电设备还很遥远,但内部养殖可以搞起来。

    海贝潜入船底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