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些无聊了”
陶青有些疑惑:“你家中不是有婆婆在家吗,怎么会无聊啊?”
听到陶青这样说,莘欣然似乎有诉不完的苦:“你不知道啊,我阿婆同隔壁的一个老婆婆熟络了起来,也不知那老婆婆是不是闲的没事干,见我整日在家中闲着,有些看不惯,在我阿婆面前说我的不是。刚开始我婆婆还不以为然。就算刚开始阿婆没听进去,时间久了,我婆婆也坐不住了,每次看到我闲着,脸色就不太好,我整日都不敢出门,生怕被她看见了说我的不是。”
陶青听到莘欣然这样说有些心疼他。
莘欣然本来就是一个活泼好动的性子,现在因婆婆听了别人的谗言,整日闷在屋中。
陶青有些担心,随后莘欣然开口便打消了陶青的担忧:“我同夫君说了,夫君说今天趁着他休沐,我们便重新找个房子,争取远离这些大嘴巴的人。”
没等陶青开口说找房子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好的,莘欣然就开口道:“夫君昨日同阿婆谈话了,也不知夫君怎么同阿婆说的,今日早起阿婆还同我道歉,说前几天是她的不是。”
陶青侧开脸看了荀文林一眼,心想:然然的这个夫君可真是不一般啊。
看着莘欣然一脸甜蜜的样子,陶青觉得这个荀文林还算是个男人,最起码没有辜负然然不顾一切的来京城寻他。
这边陶青和莘欣然说悄悄话,那边叶胥同荀文林说了些他们这些天上值的事情。
荀文林先开口问:“叶兄,这几日你在宫中如何?”
叶胥道:“除了第一日皇上叫了我过去询问我关于我写的策论的事情外,其他时间也不太忙,主要是看些没什么大用的东西。”
“这样啊,看来这些时日叶兄也是没什么正事干。叶兄有所不知,我在翰林院也是什么正事干不了,我整日就是看些古书籍,若是那些书有些破旧,我们还要修补一下,着实是有些没意思。”
荀文林觉得自己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根本没有什么用处,一时间有种壮志未酬的失意。
叶胥见荀文林状况有些不对,开口安慰道:“这只是刚开始,我在宫中也没什么用,一般是皇上想起来了,便把我叫到跟前,若是皇上忙起来,根本不记得有我这号人,我一般都是在宫中看些藏书。”
见荀文林似乎不那么失落后,叶胥继续道:“这样也好,我一般都是到点就回家,偌大个宫殿除了我就是倒水的小太监,一点人气都没有。”
“还不如在翰林院,翰林院最起码人还多点,热闹些。”
叶胥接着安慰道:“若是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上天定是要先给你一番磨练,磨练一下你的品行,耐心。这样以后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100-120(第5/34页)
你在荣辱面前才能不骄不躁,保持初心。”
这些道理荀文林也不是不懂,只是他考中探花之后整日做些无用的事情,心中不免有些急躁,觉得自己读书的志向是为了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和谐,而不是在翰林院编这些古籍。
荀文林知道自己确实是急躁了,说服自己后,荀文林便决定以后他就认真修书,干一行爱一行,立志做到完美。
那些书籍之所以能成为古书,肯定是有一定的道理,叶胥一个状元都能静下心来潜心读书,他又为何不能。
想通之后,荀文林只觉得堵在心中这么久的郁结终于通了些许,然后荀文林举起酒杯,敬了叶胥一杯:“叶兄,这杯酒我敬你,多谢叶兄的开解。”
叶胥淡然的开口道:“就算是我不说,荀兄也能想通,只是时间问题罢了。荀兄不必这么客气。”
荀文林见叶胥这般豁达,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很多,最起码像叶胥这种豁达的心态他是学不了,果然是他的心智不够坚定,需要历练一番。
荀文林只知道叶胥心胸豁达,却不知叶胥心胸豁达的原因。
之前叶胥硕博连读时做实验,也不是第一次就成功,第一次失败时,叶胥同现在的荀文林一样,有些丧气,失败的次数多了,叶胥也能坦然面对这些失败,毕竟下次做实验会避免之前的失误,就这样,叶胥练就了一颗坦然面对失败强大的心。
而荀文林自科举以来,就一帆风顺,何时受过这般挫折。
没受过打击的荀文林才会这般失落。
第104章 等四人吃完了饭后,便……
等四人吃完了饭后, 便两两牵手在街上闲逛,几人也是家中什么都不缺的人,说是闲逛, 其实也就是小夫夫之间并排走。
原是叶胥走在陶青身旁,莘欣然和荀文林并排走在后面。
不知什么时候,莘欣然好似是看到一个有趣的事物,下意识的开口喊陶青:“青哥儿, 你看这个。”
陶青听到有人喊他, 便停下脚步去看莘欣然说的是什么, 于是原本的小夫夫之间的并排走,慢慢的演变成了叶胥和荀文林二人大眼瞪小眼的跟在陶青和莘欣然身后。
陶青和莘欣然二人手牵着手,时不时的接头说些什么,看着二人感情很好的样子,叶胥和荀文林跟在身后也无事,便也开始说些朝事。
荀文林先开口道:“不知叶兄是否听说:近日来楚庭那边似乎出了些问题?”
楚庭?叶胥想:楚庭能出什么问题, 一时间有些好奇, 便开口问道:“敢问荀兄,不知这楚庭是出了什么问题?”
叶胥心想:依据这几年来的景象,似乎是不应该出现什么人员暴/乱的问题。
自从新帝登基后, 经过茅荣郅大刀抡斧的整治下, 近年来, 天下便太平了不少。
不知是不是先皇的昏庸无道在新帝心中留下了什么印迹, 自新帝登基之后, 便励精图治,虽不能说是户户安居乐业,但是百姓的生活与之前相比倒也没有那么艰难了。
最起码易子而食的事情倒是鲜有发生。
最让叶胥意想不到的是:陛下登基之后便大力整改军队,使得士兵的作战水平急剧上升。
不知是不是新帝之前在边疆历练过的缘故, 新帝给出的建议每一条都能派上用场。
之前匈奴还趁着新帝登基之后,便想给新帝来个下马威,茅荣郅御驾亲征把匈奴打的落花流水之后,匈奴便乖了不少。
这一仗不仅把匈奴打乖了,也给附近的游牧民族一个威慑,自那之后,边境便太平了不少。
排除了人为因素后,叶胥觉得接下来的事情便好办了不少。
想着这几年来的变革,他觉得就算是楚庭发生了什么事情,朝廷还是有一定的能力去解决的。
但叶胥实在是不知道楚庭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心中又实在好奇。
虽说叶胥整日离皇上最近,可叶胥对于朝堂上的事情也不是事无巨细的全部知晓。
这般想来,叶胥对朝堂之上的事情还没有荀文林这个在翰林院编书的知晓的多。
荀文林听到叶胥这般问,一时间有些惊讶,他以为叶胥身为皇帝的身边近臣,知晓的事情应当是比他多一些。
他提起这件事就是想看看叶胥是不是有什么好的办法,虽说以他的官职说不上什么话,但是荀文林还是想提一下自己的见解,顺便看一下叶胥是不是又不同的看法。
可是叶胥的反应是荀文林万万没有想到的,他想着叶胥多少应该是知晓一些的,就算是不知晓全部,最起码对这些事情会有些耳闻,未曾想,叶胥竟还不如他知晓的多。
荀文林虽然惊讶,但还是开口替叶胥解释道:“我也是听说的,听翰林院新中举的进士说的,说是今年楚庭大旱,便上报给了朝廷。”
说完似乎是确保信息的说服力,荀文林解释道:“那个进士是今年的第二甲第一名,丞相家的嫡次子蔚昊乾,他也在我们翰林院,是昨日他同我们说的,我也是刚知晓,便想着看一下叶兄的看法。”
“哦,原是如此,可叶某确实不知晓这件事。”叶胥听完荀文林的解释后说道。
荀文林听到叶胥这样说,并没有听到叶胥见解的荀文林,再次平静的阐述了一下事实,道:“听蔚昊乾说,好像是楚庭今年大旱。”
叶胥听荀文林再一次重复,不禁问出了心中的疑惑:“这才是仲春时节,地方官员又是怎么能看出是否干旱呢?”
叶胥见荀文林似有让他说下去的势头,便继续道:“楚庭那边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就算是在冬季时节,虽说是不下雪,但也会有小时节的霜降,听文林兄说楚庭大旱,莫不是冬季里楚庭未曾降雨或是霜降。”
荀文林听到叶胥见解,心想:叶胥想的果然与他不同,他听到消息后,想的便是该如何解决接下来百姓无米下锅的情态,这般说,开口道:“应当是吧,听说是当地知府为了不把事情闹大,便没有上报,可是眼见着到了水稻种植的时节,大多河水干涸,河床裸露,看起来千疮百孔。”
“知府见事情瞒不住了,便开始上报。”
叶胥听到荀文林这样说,便解释通了。
叶胥心想:就算知府在冬日里上报又能如何,在这个靠天吃饭的时代,就算是上报了朝廷,朝廷也是无能为力,朝廷根本不能给他们人工降雨来种植水稻。
许是那知府抱着侥幸的心思,想着也许到了仲春时节情况也许会好一些,便知而未报。
叶胥在心中叹息,也不知这次朝廷该如何处理这个知府。
想到此处,叶胥摇了摇脑袋,这些也不是他能处理得了的,这般想着叶胥便转移了注意点。
叶胥看着陶青同莘欣然二人有说有笑的,一时间竟觉得岁月静好。
仲春时节的风,吹在脸上痒痒的,似乎是大自然是在暗示着什么。
午后的阳光洒在路上,太阳透过云层层层的撒了下来,今天的天气似乎并没有叶胥想像的那么美好。
些许阴凉的天气并未影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100-120(第6/34页)
陶青心情,叶胥看着陶青脸上洋溢的笑容,无意识的勾了勾唇角,这天气似乎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差。
最起码明媚的笑容是做不得假的。
四人饭后走走停停,时间也消逝在几人的脚步之中。
休假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叶胥上值的日子。
不知是不是叶胥良心发现了,昨日夜里叶胥并没有像往日那般折腾陶青,而是抱着陶青入睡,手也老老实实的放在陶青的腰侧。
今日陶青终于不再是中午时分醒来了,辰时陶青便睁开了眼,不知是不是在叶胥怀中躺了一整晚的原因,陶青觉得今日睡得格外香甜。
等饭后,陶青就着手开始准备构思话本的事情。
昨日他们逛了许久,也不知是不是缘分,又走到了书肆,看到了苦大仇深的掌柜的。
不知为何,每当他们游玩时,总会在最后关头遇上掌柜的,陶青这样想,他们可能与掌柜的有种不可言说的缘分。
掌柜的看到了四人的刹那,尤其是看到了陶青和莘欣然的那刻,眼睛瞬间明亮了许多。
陶青迎上掌柜的眼睛,有些心虚,拉着莘欣然悄咪咪的躲到了叶胥身后。
掌柜的似乎是没有看到陶青的动作,仍然热情相邀他们去书肆坐坐,即使他们是么也不买,几人对于掌柜的打算都心知肚明,但都没有揭穿他,毕竟拖稿的是陶青和莘欣然二人。
对于拖稿这件事,陶青表示他有话要说:他整日在夜里被叶胥折腾许久,白日都用来补觉了,哪有时间来写话本,这些时日里掌柜的日日要催的话本就被陶青无情的抛之脑后了。
再加上莘欣然前段时间被荀母看的有些紧,于是写话本的事情自然而然的被搁置了。
若不是今日看到掌柜的,陶青根本想不起来那被遗忘在角落里的话本,以及整日里被看客逼的团团转的掌柜。
许是叶胥看出了陶青面上的心虚,叶胥开口婉拒了掌柜的热情相邀:“掌柜的,不是在下不愿进去,只是今日确实是时间有些赶,等闲暇时间再去店里坐坐也不迟。”
掌柜的听到叶胥这样说,面上似乎是有难言之语,要说不说的,陶青也知晓掌柜的想说什么,但是他也不敢应下来。
因为他怕到时候没有空闲时间写,所以陶青躲在后面不敢应声,缩在叶胥身后装鹌鹑。
叶胥思绪在心中转了转,似乎是明白了陶青为何不敢应声。
想明白了的叶胥只觉得好笑,但面上仍是不动声色,跟掌柜的打圆场:“掌柜的不用担心话本的事情,我保准不出五天,话本定能如愿的交到您的手上。”
掌柜的听到叶胥给了个准信,探头看了看,根本瞧不见陶青的身影,只能看到一抹被风吹起来绿色的衣衫。
见不到陶青本人应声,掌柜的似乎还是有些不死心,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莘欣然,那模样似乎是想让莘欣然给个准信,但莘欣然比陶青还心虚,又怎会回应掌柜的。
莘欣然站在荀文林身旁,看天看地,就是不敢同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