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第53章 小鸡仔(第2页/共2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大郎先去了,我拐个弯来找弟妹。”

    自从昨日县令大人亲口下令,允许泉水浇地后,下河村田间地头全是人,男人一担担往自家地里挑水,女人领着孩子拔草喂肥。

    土壤喝饱了水,野草长得比庄稼还疯,一不留神就蹿的老高。

    崔老太视线落在篮子上,盖着布,也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

    之前冯氏见天作妖,于氏虽然默默忍受,但也不是一点脾气没有,为了不跟冯氏对上,干脆关上门当家里没这号人。

    崔老太也是被冯氏逼得脾气越来越暴躁,为了不被冯氏沾上,最后都关上门各过各的。

    崔老太若有所思,她都快忘了一家人还能常走动送东西。

    “去吧,你弟妹在东屋,走的时候跟我说一声,有话跟你说。”

    说完挤出个笑,弯下身继续打理菜园子。

    于氏怔怔地进了东屋,一脸不敢置信。

    “我怎么感觉娘有点不对劲,我手头还剩点钱,要不喊罗郎中来给娘看看?”

    娘啥时候笑过?

    崔昭昭与小六都不在在家,林氏正在外间挑豆子,准备中午蒸个豆沙包吃,闻言放下手里的簸箕,起身从墙角给于氏拿了个凳子。

    “可能是地多了,心里头高兴,你没瞧见爹,昨天烟杆都没离开过手,上房门一开都往外漏烟。”

    于氏被她逗笑,摆了摆手:“没事就行,我就不坐了,待会还得赶着去地里。”

    说完撩开盖在篮子上的布,里面立马探出三个毛茸茸的头。

    林氏眼睛一亮:“小鸡仔?”

    于氏抿着唇笑着:“我家母鸡孵的,我想着拿给你正合适,地里翻出来的草籽,虫子扔了可惜,它们都能吃,等到冬天就能下蛋了。”

    林氏惊喜的将小鸡仔从篮子里抓出来,小鸡被于氏养的很好,握在手里叽叽喳喳不停,林氏将它们放在地上,由着它们在屋子里四处走动。

    “这几天就想着去抓几个鸡仔回来养,这下算解了心思。”林氏眼含笑意,看着小鸡扭着身子在簸箕边上打转。

    见她收下,于氏也不多待:“我还得赶着去地里,就先走了。”

    林氏拦下她:“你等等,我不能白拿。”

    小鸡仔一般十文钱一个,三十文钱不算小数目。

    她身上还有昨天买罐子剩的六十文,给了四郎十文,还有五十文。

    林氏数着铜板,于氏将她手掌合上:“我不要你的钱,快收起来。”

    于氏真心要把鸡仔送给林氏的。

    前些日子在这学了发芽菜,她按照林氏教的法子,真的将芽菜发出来了。

    一两黄豆发了一斤芽菜,要是在外面买,最少也要十文钱。

    这都省了多少钱。

    于氏说什么都不要钱,瞧着瘦瘦弱弱,力气大的很,林氏差点被她推地上。

    林氏甩甩被她握疼的手腕:“行吧行吧,那我就收下了。”

    于氏这才又笑了,出了东屋,去菜园子找崔老太。

    崔老太早准备好了,指着地上一小捆豆角,僵硬地说道:“这些菜我和你爹吃不完,你拿回去吃吧。”

    说完一抬屁股,回了上房,留下于氏站在院里摸不着头脑。

    娘真的不用找罗郎中来看看?

    崔老太趴在窗口,偷偷盯着于氏将菜拿走后,才舒了口气。

    严厉久了,还有点不习惯。

    下次。

    下次她一定自然点。

    日高三丈时,四郎领着砖窑的牛车回来。

    林氏刚推开门,就看到一个人影窜进西屋,立冬和五郎紧接着出来,小心的从牛车上往下搬陶器。

    牛车底下压着一层碎陶块,上面则有序的摞着碗盆,其中还混了三个陶罐。

    四郎很快从屋里出来,身上换回了之前的那身旧衣裳。

    走到马车旁,四郎偷偷往赶车的老汉怀里塞了两个鸡蛋。

    “我们卸车会有点慢,辛苦王伯多等我们一会。”

    这鸡蛋是从立冬那偷的,可不能叫那丫头看见。

    最起码现在不能。

    王伯干瘦的手抓着两个鸡蛋,笑呵呵揣进怀里:“老汉我不着急,小哥你们慢慢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河村的人也经常去砖窑挑品相好的废碗回家用,他们都懂。

    林氏将四郎贿赂的行为看的清清楚楚,笑着挽起袖子,和他们一块往下搬。

    四郎身上这股聪明劲,用对了地方,会是经商的好料子。

    陶器一排排摆在院子里,剩下的陶片卸在院外。

    待马车走远,四郎才呼出一口气,他有好多话要跟三婶说,刚刚当着王伯面不能说,可憋死他了。

    “三婶三婶,我去的时候正好碰上了开窑,我还进去看了,窑里面温度好高,我待了一会就出了一身的汗。”

    立冬和五郎翻看着运回来的陶器,林氏笑着听他讲。

    四郎喘了口气,接着道:“两个碗扣在一块烧,我看作坊的伙计拿着刀,把粘在一块的敲开。”

    “怪不得废品那么多,这么敲肯定得碎呀,对了对了,我还看到里面有一个那么——大的一个缸。”四郎伸手画了个圆,“管事的说是按照客人要求定做的,乖乖,原来还可以照着要求烧制。”

    四郎感觉这次算开了眼了。

    林氏默默听他分享这一趟的所见所闻。

    其实四郎的观察力很细致,并且他有了问题不会藏在心里,会向旁边人寻求答案。

    看似不相干的问题,串联起来可能就组成了一条新的商路。

    “很多东西都可以按照客人的喜好要求来定制。”林氏顺着四郎的话柔声说道,“三婶之前开早餐铺子,客人来买馄饨吃,有的客人不吃葱,有的客人不吃醋,按照他们个人口味,每碗都会不同的差别,这就是最简单的定做。”

    四郎若有所思,突然眼睛一亮:“那阿奶给我做的衣裳,二哥和小五穿着都不合身,只有我穿着合身,这是不是就是定做?”

    林氏笑着点头。

    崔老太本来在屋子给几个孩子缝衣裳,听见动静本来想出去看看,见牛车上还有外人,干脆在屋里等了等。

    这事她了解不多,别出去再说错了话,坏了林氏和孩子们的事。

    “这些都是残品?”

    崔老太围着一地陶器瞧来看去,一眼就看中了一个深口的大盆,配个木盖,装凉开水正合适。

    喜欢穿越农门,全家团聚闯灾年请大家收藏:穿越农门,全家团聚闯灾年m.ikbook.com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