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翌日清晨,宋辞依旧在屋里翻阅兵书,未曾离开过一步。而苏若清则将平县有身份的官员统一召集在府衙正厅,简单议了个事。
此次议事,主要是为了交接。因此,苏若清简单说了几句话后便把后续事宜都交给了赵文贞处理,只是在离开前用严铭谨等人的事迹敲打了一番众人,并告诫他们:‘为官者,当以民为先,以民为本。’
此番言论,可以说代表了他心中最为殷切的期望,只是旁人听未听进去、听进去了多少,那便不得而知了。
……
*
三日后,苏若清等人终于坐上了回江饶的马车。回首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所有人都不禁有些恍惚,仿佛做了一场很长很长的噩梦。而今日,噩梦终于醒了。
水灾已平,疫病已解。江州上下,一片喜色。为感念太子恩德,在得知苏若清等人会在今日回江饶后,所有人都做足了准备、等候在他们回江饶的必经之路上。
此次送行声势浩大,除了官员外,还有不少百姓,只是,他们被官兵组成的人墙阻隔在后面,只能用语言、眼神和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
……
由于昨夜一夜未眠,苏若清自上了马车后便开始闭目养神。可外面百姓的欢呼实在太过热切,苏若清无法做到置之不理,索性睁开了眼睛。
他偏过头看向被风吹动的车帘,思索片刻后伸出了手。
帘子掀开的刹那,立刻有百姓注意到这边的动静,三三两两告知着。片刻后,人群中爆发了更为震耳的呼声,在其中一人的带领下,众人纷纷喊道: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德佑万民!”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
一声高过一声,仿佛要穿透人的耳膜。
苏若清隔帘望向那些满含着感激与欣喜的百姓,微笑着回应,只是在听清他们口中所喊之词时,一抹担忧涌上心间。
此时,另一辆马车之上,文玉听着这些声音忽而笑了起来,忍不住感慨道:“不愧是太子殿下,只是回个江饶而已,这送行的阵仗便已经这般大了。”
“不得不说,这江州百姓还真是热情啊!”
宋辞原本正在闭目养神,闻声立刻睁开眼睛、掀开帘子向外望了一眼。
当看见夹道相送的百姓时,她忽然觉得有些恍惚,只是转变太快,还不等文玉发觉,便已然回神。
看着他们脸上露出的感激与笑容,宋辞只觉心中突然松了一口气,可随即想到什么,眉头又微微蹙起。
“这阵仗就算是大了?”
她放下帘子,眼睑微垂,似是不经意间的随口一问。
文玉不知她因何发问,也不知她想听些什么,想了片刻后如实回道:“反正不算小。我在江州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大的送行阵仗。”
宋辞听后没再说什么,轻轻哼了一声。
文玉距宋辞本就不远,自然听见了她的那一声轻哼。她以为是自己无意间说错了话,于是将目光落在宋辞身上。可宋辞却并没有开口的意思,她轻轻合上双眼,显然是不打算理会了。
见状,文玉只得压下心中的不解,撇开了视线。
半晌后,车内仍是一片寂静,耳中所闻,只有彼此的呼吸声。
她以为宋辞不会再开口,于是便想掀帘瞧瞧外面的热闹,可谁知她刚将帘子拉开一小块缝隙,宋辞的声音便忽然传入耳中。
“这算什么阵仗。”
她依旧闭着眼睛,嘴角勾起一抹近乎讥讽的笑意,声音淡漠又冰冷。”若真要感慨,等太子回京那日、你再感慨不迟。”
文玉不知她为何说起这个,也不知好端端的、她这抹讥讽从何而来,但回过神后还是轻轻应了一声。
*
在众多百姓的欢呼声中,马车缓缓离开平县、向江饶而去。
一路上,宋辞情绪异常烦躁,虽闭着眼睛假寐,呼吸却不如以往般平稳。
虽然只是很细微的差别,但文玉还是察觉出来了。想起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她目光流露出心疼。好在,一切就要结束了。
宋辞不知文玉心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