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100-11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中的内侍无两样。”

    皇帝无力地揉了揉眉心:“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人弹劾你大皇姐仗势欺人,骄奢淫逸,是不是真的!?”

    谢璟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

    当时在包厢的时候,他听了季南珂的劝。珂儿说,大皇姐毕竟是他的姐姐,他不能帮着龚海“欺负”亲姐,可若是帮着大皇姐,就会彻底得罪了龚海。哪怕龚海真的会被罢职,可是,龚海也手掌了禁军这么多年,在军中相当有威望,和不少朝臣武将交好,为了一个戏子得罪他,对谢璟的前程不利。谢璟当时想想也是,就没有出去。

    现在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他支吾着说道:“儿臣想,此事过于难堪,若儿臣再出去,不管是劝和还是把两人拉开,都会让人瞧皇家的笑话。儿臣本以为,他们也就争吵上一两句。”

    他小心地看着皇帝的脸色,声音渐轻:“大皇姐和龚大人从前就在抢过那个戏子,京里上下都知道。”

    “没想到大皇姐会把龚大人推下去,还、还踩了他的、他的……”

    谢璟低着头,愧疚道:“是儿臣遇事失了妥当。”

    “那个戏子呢?”

    “戏子……儿臣没把他带来。”

    其实是大皇姐昏迷前叮嘱了他不许把瑟瑟交出去,他还挺怕这姐姐的。

    皇帝脸色沉沉,什么话都没说。

    他去看了昭阳和龚海,一直等到三更,太医终于说昭阳捡回了一条命,但是匕首捅穿了胞宫,日后难有子嗣。而龚海的伤要更重一些,宫中的内侍大多是年纪尚幼就净了身的,伤口相对来说能恢复的更快些,但龚海已经五十几了,哪怕没有性命之忧,也是连连高烧。

    皇帝简直焦头烂额,眼看着快要上朝了,还是让人宣来了沈旭。

    东厂的眼线遍布京城,从沈旭那里得到的答案更加的准确和详细。

    皇帝再不愿意承认,也终于确信自己的女儿还真就蠢到这种程度,为了一个戏子,还明目张胆地打砸戏园子,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蠢货。”

    再蠢也是他的亲闺女。他的第一个孩子,虽说出生时他遗憾过是个女儿,不然就是先帝的长孙了。可是,也是他从小小的一团看着长大的。

    从公主府走出去,皇帝沉默了良久,突然来了一句:“阿旭,你说朕该怎么办。”

    不能不罚,但怎么罚。

    龚海伤得更重,而且还伤在那种地方,又是昭阳先动的手,若把龚海拿下关进诏狱,连皇帝都觉得自己有些亏心。

    众目睽睽下,皇帝再偏心也不能把罪过全推给龚海。

    但凡昭阳挑个偏僻的地方撒野,自己还能护她一两分。

    “皇上。让大公主早日完婚,您看如何?”

    沈旭轻描淡写地开口了,皇帝神情顿时冷了下来,寒目落在他的脸上。

    “皇上,是大公主先伤人,您舍得罚吗?”

    沈旭并无丝毫的惶恐,他长睫轻颤,慢慢往下说道:“龚大人虽伤了大公主,但也情有可原,皇上您能罚吗?”

    “龚大人在禁军十几年,禁军上下以他唯命是从,皇上若是强行将其入罪,龚大人必会心生怨怼。”

    皇帝暗自叹了口气,目光没有那么严厉了。

    他是微服出来的,没有用龙撵。

    他上了马车后,对沈旭道:“你也上来。”马车宽敞舒适的很,七八个人也坐得下。

    沈旭撩开袍子的下摆,抬步走了上去。

    待坐下后,他接着说道:“龚大人膝下尚无子嗣。”

    龚海的嫡妻前前后后娶了三个,连一根苗苗都没有留下,现在又被昭阳踩断了子孙根,换谁都想掐死那丫头。龚海不能重罚,不然说不定会逼着他造反。这么一想,皇帝默默地点了点头。

    沈旭主意还真是最好的主意了,让昭阳早点嫁过去,彻底关在府里解决,免得流言蜚语不断。若是两人能和好,好好过日子倒也罢了,日后让龚海从近支过断一个孩子也算承袭了香火,若是还这么打打杀杀,就当……

    皇帝把心一横,就当自己赔了一个女儿给他。

    和江山稳固比起来,其他都不重要,大不了自己多陪嫁几个侍卫给昭阳,打起来不会吃亏。

    “就以冲喜的名义,让他们早日完婚。公主府风水不好,于大公主养伤不利,大婚后就让大公主住进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拜托,女配想换恶女人设很久了!》 100-110(第7/23页)

    龚府。”

    “龚海刺伤公主,以下犯上,念在其有功的份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阿旭,等大公主嫁过去后,你让锦衣卫封了龚府,把他们二人圈在府里。”

    阿旭说的极是,龚海在五军都督府太久了,久得已经可以让禁军唯他命是从。把他圈禁起来,哪怕他再有三头六臂,等时间久了,他在禁军的影响力自然也会慢慢消失。

    自己免了他刺杀公主的罪,还赔给了他一个公主,谁也不能说自己在卸磨杀驴。

    李得顺沉默地跪在一旁。

    皇上这个人素来冷心,哪怕从前大公主再怎么宠,也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没了皇帝的撑腰,又不许大公主回公主府,她把龚大人伤成了那样,这日后……”

    李得顺简直可以想象,龚府以后的日子会有多“热闹”。

    皇帝揉了揉眉心:“如今五军都督府左提督的位置空了下来,谁能接任。”

    “皇上觉得晋王世子如何?”

    “启云?”

    谢启云把好好的西疆弄得一团糟,现在都到了官逼民反的地步,他有什么能耐任左提督?

    “皇上,恕臣直言。”沈旭音线轻缓,带着一种蛊惑,“世子远在西疆,对于晋王,您失了制肘。这几年来,晋王一直拒绝让世子调回京城,而如今,有外忧,又有一个这么好的差事空着,晋王一定会动心。您能把西疆收拢在手。再者,换了总兵也能平息民乱,一举三得。”

    皇帝的手指轻叩着腰间环佩,喃喃道:“……朕想想。”

    沈旭对皇帝了解甚深,他这么说,就表示他动心了。

    也确实,皇帝动心了。

    他坐到金銮殿的龙椅上后也一直在考虑这件事。

    今日朝事一是弹劾大公主和龚海,朝臣们义愤填膺,纷纷要求严惩,而等到皇帝把自己的意思一说,满朝皆静,像是被惊傻了,没人再提出异议。

    皇帝小松了一口气。

    还好听了阿旭的,不然今天有得好吵了。

    皇帝着礼部三日内筹办婚事,务必让大公主尽快嫁过去。

    而第二件事,自然是为了西疆。

    没两句后,朝上又吵作一团,纷纷要求晋王世子自刎以平民愤。

    民愤不平,西疆难安。

    于国于民,晋王世子都该以死赎罪。

    晋王的脸白的可怕,他不时地去看站在最前头的沈旭,终于,沈旭开恩地朝他淡淡颔首。

    晋王高悬的心放了下来。

    “晋王。”皇帝开口唤道。

    “是。”

    晋王往殿中走了一步,他的眼眶黑沉沉的,似是许久都没有合过眼。

    皇帝目带沉思,谢启云是晋王唯一的嫡子,晋王待他,就跟自己待璟儿的心一样,寄予厚望。若是自己逼着他非让世子以死谢罪,为了保下世子,晋王定是又会拿出“那件事”来威胁自己。

    自己的纵容已经养大了晋王的野心,把世子调回京城,让他们一家子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方能制肘。

    皇帝轻抬手,待殿中静下来后,启唇缓缓道:“谢启云在西疆多年,功劳不扉,就把他调回京城任五军都督府左提督吧。”

    晋王一喜,若非不能表现的太明显,他恨不得立刻去向沈旭千恩万谢。

    他快被逼得走投无路,没想到,竟然真的办到了。

    “皇上,不可!”

    立刻有人出声反对。

    世子谢启云在西疆肆意妄为引发民愤,皇帝不但不罚,还让他回京后占了一个这么重要的位置,如此,实在不公!

    不需要皇帝说什么,所有反对的声音都被晋王一党连番压下。

    晋王是存了势在必得之心,不但句句驳斥,还翻起了旧帐。

    兵部左侍郎反对。

    他就弹劾兵部左侍郎不孝,任其嫡母夏无冰,冬无炭,受下人作践,摔断了腿后缠绵病榻不起,无人伺候,满身褥疮。

    左都御史说不。

    他就骂其与庶母私通,父子共妾,违天悖理。

    果然。谢应忱眼帘低垂,晋王这些年送了各府不少的美人,手中也握着不少人的阴私。他不动还好,一动起来,能把朝堂翻个底朝天。

    原本晋王十分小心,这些把柄不会轻易动,如今为了谢启云他也顾不上了。

    反对的声音渐轻,谁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把柄落在晋王的手上。

    首辅刚要出声,谢应忱向他摇了摇头。宋首辅迟疑了一下,终究把话咽了回去。

    朝上诡异的沉默了,噤若寒蝉。

    皇帝坐在龙椅上,尽览无疑:“着晋王世子谢启云回京,至于西疆总兵一职……”

    晋王还记得自己答应过沈旭什么,连忙开口道:“皇上,阿乌尔城守备姜有郑,曾于太元二十年在巴勒亥城任千总,在凉国犯境时死守城门不开,保下一城百姓。如今西疆民愤四起,姜有郑深受百姓信任,由任其接任总兵,最为妥当。”

    皇帝的目光沉了沉,化作了一个字:“准。”

    “命姜有郑为西疆总兵,自此后,西疆不再设监军。传朕旨意,让姜有郑率兵清剿凉人。”

    一连串的旨意纷纷下达。

    宋首辅出列,禀了第三件事:“皇上,青州八月会有地动……”

    皇帝板着脸,唱斥道:“惑众妖言,不许再提。”

    什么白日青雷,暑天冰雹,现在又是青州地动,不过是想说他这个皇帝不仁,引起上天不满!

    “皇上,此番地动会祸及十数万人的性命……”

    第104章 第104章【VIP】

    真烦。

    皇帝板着脸,起身道:“退朝。”

    啪!

    净鞭声响。

    山呼万岁后,朝臣们陆续离开,宋首辅在原地站了许久,心底的失望又浓重了几分。

    这些日子,每每说青州地动,皇帝都会大发雷霆。

    宋首辅其实也是知道些原因的,当年先帝还在世,国师尚未羽化。国师就曾说过,若继位之君失德,国必有大灾。当时没有人在意,毕竟太子贤明、仁德举世皆知。

    “宋首辅。”

    宋首辅抬首,见是谢应忱,他拱了拱手,自然而然地与谢应忱一同走出金銮殿,沿着高高的云龙阶石往下走。

    “宋首辅,我也不拐弯抹角了。”谢应忱直言道,“在凉州开养济院,你看如何。”

    “养济院”这三个字让宋首辅的脚步略一停顿。

    这是废太子曾经提出过的,就在先帝驾崩前一年。

    废太子当时说,大启地大,各州各地都有无力为生之人,应在各县开立养济院,由国库拨款,用以安置鳏寡孤独残,和被丢弃的孩童。也可在出现灾祸时,对全民加以救济。废太子曾与内阁商议过很多次,逐渐完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拜托,女配想换恶女人设很久了!》 100-110(第8/23页)

    了养济院的章程,可惜最后还没来得及实施,他就成了废太子,养济院的事也就此耽搁下来。

    “先在青州各地开设养济院,哪怕没有地动,对朝廷也无太大影响。”

    “若是八月地动,养济院可以立刻启动,赈灾救济。”

    顾知灼说过,八月的地动会是本朝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祸及数十万人。

    所以,谢应忱很急。

    但是,这种毫无根据的推断和预判,除了首辅还信几分,其他人最多是将信将疑,尤其皇上格外排斥提前预警,宋首辅自然也会处处受限。

    首辅思量片刻:“养济院倒是可行。”

    只要不提地动,仅上折子开养济院,皇上多半会同意。

    “只是,大公子您兴许不知,国库贫瘠,怕是出不了这个银子。”

    依废太子当年的意思,在大启全国上下建养济院,至少需要拨百万两白银,哪怕如今仅在青州一地建,也得用上十数万两,朝廷如今国库存银只有不到七十万两,下半年的军资得从里头出,淮河建堤需要银子,西疆这次民乱也得拨出一大笔银子用作安抚。

    谢应忱一眼就瞧出他在想什么,不紧不慢道:“立功德碑呢?”

    “功德碑?”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