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3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起跑线。

    相比起更加年长的兄长们,瑞王几乎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但既然是比赛,就不一定要看谁跟厉害。

    有时候相比起赢过对手,还是让对手栽跟头更加简单。

    于是这群‘聪明绝顶’的大聪明,便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从铁甲军那里偷来几件铠甲仿制,然后收买一群毫无见识的愚民

    把仿制的盔甲给他们往身上一穿,就集结到城外,用以栽赃诬陷,让几位王爷相互攻讦。

    有人知道皇帝的心意,想尽办法在胡正拿出的证据中找破绽:“这不对吧,先太子骤然薨逝,至今不过两月有余。而乱兵出现在城外,都已经是一个多月前的事。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们是如何偷到铁甲军的盔甲武器,又如何仿制成品收买愚民?就凭侯家之才能,怕是办不到的吧?”

    “以侯大的才能,的确办不到。所以他勾结了南燕细作,罪同卖国。”胡正啪地一下把人贩的证词往对方身上一拍,然后道:“皇上,南燕贼心不死。多年来一直试图北伐。这侯大竟为一己之私与他国勾连,其罪当诛!而南燕野心勃勃,能够找到侯大为其棋子,可见早有预谋。此事危及社稷,不可不察,皇上英明,绝不可让如此乱臣贼子之阴谋得逞。”

    “血口喷人,胡大人。你身为大理寺卿,竟捏造事实,污蔑皇亲,胆大包天。”

    “皇亲?殿下,皇后娘娘的娘家众人,与此事毫无关系啊,说臣污蔑皇亲,从何说起呀?”

    皇帝妻妾成群,儿女众多。

    但凡那些受宠的皇子们,外家得意起来,充个皇亲国戚也没人说什么。反正只要皇帝认,大臣们也得跟着认。

    可若真到不想认的时候,法理名分就能拿出来说事了。

    毕竟除了皇帝本家和皇后娘家之外,还真没有人能正儿八经说是皇亲国戚。

    顾琛再怎么受宠,也不过是妃妾之子。皇子的身份自然尊贵,但真要计较起来的时候,也能拿来恶心人。

    毕竟如今的皇后比他大不了几岁,可生不出他那么大个崽。

    胡正不满的是,顾琛身为皇子,关注点居然不是南燕的细作挑拨,而是在不确认证据的情况下,就直接说他污蔑。

    “皇上,此事非同小可,还请皇上明察。”

    胡正五体投地,恳请皇帝重视。

    皇帝看着地上的大臣,再看看心爱的儿子,心中升起一种难言的情绪。

    他们在逼朕!

    他首先想到的,不是社稷安危,而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听说我爹是暴君》 30-40(第5/18页)

    大臣们在用此事逼迫自己挑选成年皇子为储君。

    侯大是个什么材质,他多少心里有数。

    南燕就算要收买奸细,也不应该找这样一个同伙。那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跟他合作,岂不是自讨苦吃?

    但此时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被架起来了。

    不管证据是真是假,都在提醒他,为了江山安危,应该立成年皇子为储。

    果然,不等他发话,立刻有人站了出来。

    “陛下,南燕狼子野心,世人皆知。此时因先太子薨逝,立刻便跳出来搅动风雨,想要乱我朝堂社稷。正是因储位空缺人心不稳,才给了他们机会。为安天下民心,还请皇上早日定立储君。”

    “请皇上早日立储,以安天下。”

    大臣们不论心中支持谁,把立储之事提上议程都是统一的。于是一瞬间,堂下便呼啦啦跪倒一片,纷纷请求皇帝立储。

    皇帝看着这群气势汹汹的大臣,再看看孤零零站在一旁的幼子,心中的天秤朝儿子划了过去。

    “呵!朕还活着呢!立太子才能安天下,那还要朕这个皇帝做什么?”

    “皇上息怒。”

    “息怒?我看你们是故意在气朕!哼!”皇帝袖子一甩,直接下朝了。

    大臣们跪在原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反应了过来。

    皇帝这是既不想立魏王,也不想立肃王。看之前的圣旨,仿佛也不想理福王。

    那他看上的是……

    所有人都把头转过去,探究地看向了顾琛。

    瑞王,年十三。

    听闻有几分聪慧,但除此之外并未见有所长。

    他为太子,那大大臣们将拥有极大的话语权,这对某些有野心的朝臣来说,是件好事。

    尤其相比起其他几位亲王,瑞王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年纪尚幼,尚未娶亲。

    若皇帝当真有心立他,那为其指定一门婚事,再选好托孤大臣,也不是不行。

    然问题是,几位王爷肯么?

    谢月泉站起身来,笑盈盈地看了瑞王一眼,回过头,跟其他几位同僚打招呼。

    实在不是他心态太好,而是瑞王的确毫无威胁。

    皇帝是怎么想的呢?

    他选谁不好,偏偏选瑞王?

    不是逼着他们这些臣子让皇上丢脸么?

    “皇上啊!这可不是咱们这些做臣子的心狠,实在是微臣太过忠心耿耿,不忍皇家血脉混淆啊!”

    第34章

    飞马出京,急诏福王。

    此次与之前不同,皇帝下达了密令,其中暗示的极为明显,只要他回京,太子之位便非他莫属。

    大理寺的证据,把瑞王推到了一个极为被动的位置。除非能拿出证据,证明侯大与南燕奸细没有任何关系。

    但能不能找到证明其清白的证据是一方面,就算能找到,又要花费多长时间?他还能不能等得及?

    皇帝已经隐隐感觉到有些东西失控了。

    好像从太子去世开始,自己所有的计划,全部都被轻易破坏。到如今,不管是他的大臣们还是他的儿子们,仿佛都已经猜透了他的心中所想。

    顾琛到底太过年少,又没有根基。想要捧他上位,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削弱其他人,让他的弱势变成优势。

    但此时,在所有人都已经注意到了他的情况下,如果他继续一意孤行,最后大概不仅不会达成目的,还有可能直接把小儿子逼死。

    他到底,时日无多了!

    皇帝捂着胸口,将翻涌而上的呕欲强压下去,又写了两封密信。

    他就是对忤逆自己意愿的儿子们心怀不满,即便最后不能立瑞王为太子,他也让其他人先争个你死我活,谁也别想轻易得到自己的皇位。

    大概于皇帝而言,亲情儿女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江山曾经重要过,却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他像一头年老却不甘平寂的狮子,疯狂地想要证明一些什么。

    但一切终究是徒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势态朝自己不希望的方向狂奔而去。

    京中突然开始传出一些流言,说皇帝昏庸刚愎自用,惹得上苍不满,将降下灾难云云。

    这些流言起先只是悄悄在街头巷尾的乞儿们当中流传,然后以飞快的速度蔓延开来,不过短短几日,便人尽皆知。还有些别有用心之人编成歌谣,故意传唱,如此一来,朝中大臣们想要假装听不见都不行。

    看来瑞王是要坏事了!

    顾明昌十分懊恼,他怎么就那么傻呢,以为儿子永远犟不过老子。

    一开始他很着急,生怕益王上位,每天像热锅上的蚂蚁转来转去。

    毕竟谁也猜不到皇上都病成那么个样子了,生一回气,居然反而给气好了?

    益王一死,他就不着急了,反正只要不是益王跟福王当太子,其他人爱谁谁,都行。反正他只管靠边站,等谁当上太子巴结谁。

    皇上有心立瑞王他是看出来了的。这个人也让他很满意,那他那时候想着,有皇上在,自己就高枕无忧了,根本不用操心。

    谁知转了一圈,瑞王会先被整趴下了。

    肃王和魏王都是蠢的嘛?他们难道看不出来成年皇子才是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

    哦,或许他们只是太聪明,猜到了皇上暗藏在心底的想法。

    现在瑞王的外家被扣上一顶卖国的大帽子,皇上就算是一国之君,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冒天下之大不韪,立瑞王为太子。除非给瑞王换一个母亲和外家。

    瑞王现在的养母是贵妃,如果要换,就只能换成皇后。

    但换成皇后就能确保他被立为太子?

    顾明昌并不觉得会有这么顺利。

    现在皇上显然又把目光转到了福王身上。福王?怎么又是他!

    毕竟皇上年纪大了,就算是给瑞王换个养母从长计议,也不见得能跑过时间,谁知道之后又会有什么变数?

    与其这样,还不如跳过瑞王直接把储君人选定下来。

    魏王或者肃王谁都好,只要别让福王当太子。

    而肃王和魏王这俩人……

    顾明昌想了想,魏王主意大有功劳,脾气又不好,他当皇帝并不是很方便自己抱大腿。

    相比起来肃王就要好多了,性子软又孝顺,最主要的是出身还正。

    他是先孝宪皇后所出,身份上要比魏王尊贵,大臣中那群最顽固的老家伙们,天然就会支持他。

    顾明昌决定去找族长。

    不管是从江山社稷的角度,还是以宗室利益的角度,早日定立储君,对谁都好。相信族长一定会联合其他宗室赞同自己的决定。

    有清流有宗室,再加上以谢家为首的世家支持,肃王立储的机会很大,但怎么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听说我爹是暴君》 30-40(第6/18页)

    说服皇上,是个问题。

    顾明昌心里其实早就有了想法,在看出皇上想法之前。他就曾经想在肃王身上下过注。

    所以那时候他就苦思冥想,思考过说服皇上的方法。

    这个人是谁呢?

    肯定不会是自己。

    宗室也好大臣也好,很难有人能左右皇上的想法。

    但有机会说服皇上的,也不是没人。

    那就是,他们那位年轻的小皇后。

    皇上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娶的皇后反倒是越来越小了。

    但正因为年纪小,才能有机会说得动皇帝。

    皇后也不是别无所需要,她少年进宫,侍奉几十岁的老皇帝,根本没有机会生育皇子。

    皇上一旦驾崩,不论皇帝是谁,她都只是一个被束之高阁的小太后,顶多能够不缺吃喝,但其他的,大概是别想了。

    她自己或许无所谓,但她的娘家,大概不行。

    在没有猜到皇上的心思之前,他就想要替肃王拉拢承恩侯府。

    肃王与承恩侯府素无来往,但想要撮合,也不那么困难。

    毕竟对肃王来说,多一个皇后的主力,是如虎添翼,而对承恩侯府来说,有了与新皇的联系,就不会在新朝被直接无视。而这世上最紧密的联系,再没有比儿女亲家更好的了。

    只可惜肃王膝下儿女众多,但年纪都还太小,承恩侯府这一代,根本没有哪个女孩儿年纪合适。

    没有女孩儿,那就只能用男孩儿了。等肃王登了基,那就是尚公主嘛!

    然以承恩侯府之力,迎娶未来公主还是稍显高攀的,所提他们也不贪心,只看几位庶出小姐。

    原本把事情都订好了,只等他上门邀功,却没有想到皇上突然朝肃王发难,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如此一来,联姻的事情便被放下了。

    那时顾明昌以为皇上既然心有所属,那肯定是瑞王上位无疑。

    是瑞王,那也不错。

    因此顾明昌再没有操心这事儿。

    可到了现在,储位又横生枝节,顾明昌自然坐不住了。

    福王尚未进京,他必须马上行动,最好在在进京之前,太子之位就已经落定。

    不敢耽搁一秒,顾明昌派人和承恩侯府打了声招呼,就直接去找肃王。

    在开始说自己的来意时,顾明昌其实是非常自信的。

    他觉得肃王是个聪明人,就算不聪明,也不可能和皇位过不去。

    而他旗帜鲜明地支持他,还为他带来了一个大助力,他觉得肃王一定会很高兴。

    却没有想到,他才刚把话说完,面前这位刚刚还和颜悦色的男人立刻便冷了脸。呵斥他:“你的几个妹妹,最大的至今不过七岁,如此年幼,你居然下得去手算计?顾明昌,本王看上去那么好脾气?”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