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70-8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前几年,去庄园避暑的冯家人,只有外祖母以及几位表亲,还有她们一家三口。

    今年外祖父似乎能抽身陪同,只是苦了舅舅冯止,忙得无一日得闲。

    冯家那边还未传信过来,只说七月初,却没说是哪一天。

    要是定了时间,会提前派人过来相告。

    步入六月,暑气越发令人难受。

    冯衿给她院子多调了些冰过来,吃食也照顾着,送来冰镇西瓜,还有酥山冰酪。

    霍令仪得了便宜后,心生感激,便乖觉了许多,每日来她院子也勤快了起来。

    时间久了,思念也就淡了下来,更何况她还有些别的事要忙。

    在冯衿的监督下,霍令仪被迫每日跟在她身边学管家事宜,还要与各家往来打交道,人情世故须得面面俱到。

    霍令仪渐渐得心应手,但也有嫌烦之时。

    寻了机会,就会外出与友人相邀游玩。

    若是去北苑打马球,打累了,她会独自逆流而上去上游钓鱼。

    令她感到惊讶的是,每次她来,那日龙舟竞渡与她一起擂鼓的胡蝶都会在。

    仿佛早有预知,胡蝶贴心为她备好了一切。

    还会摇橹送她去湖中心垂钓。

    胡蝶说话时声音低沉,可唱起歌来却像变了个人。

    她说自己出生在江南,会唱扬州小调。

    吴侬软语霎是好听,霍令仪十分喜欢。

    江河悠悠,清歌小调。

    也是一种享受。

    除了在北苑,她时常会在各种地方偶遇胡蝶。

    胡蝶就像是一只真蝴蝶,在她需要的时候翩然出现,不需要的时候扑闪着翅膀隐匿起行踪,绝不打扰到她。

    有几次去茶楼听书,遇到登徒子来打扰她,也是胡蝶出手替她惩治登徒子。

    霍令仪知道,这是越少珩留下来保护她的。

    她是个极豪爽的姑娘,喜欢穿男装,但会做姑娘打扮。

    只因男子装束更便利她行动,而她又喜欢姑娘家那些漂亮的东西,丝毫不在意旁人说她古怪。

    霍令仪给她送了不少首饰,胡蝶每天都佩戴在身上,环佩叮当作响,甚得她欢心。

    胡蝶是越少珩的耳目,同时也可以是她的耳目。

    霍令仪会跟胡蝶打听江南那边发生的一些事。

    虽然她说得含糊其辞,但她也从中打听到,为何圣上会派越少珩去江南。

    原来是为了保护二皇子。

    二皇子在江南遭遇了几次暗杀,霍擎和柳靖等人为了救二皇子也受了轻伤。

    整件事明面上看,是马匪因为被剿,心生怨恨,于是找来江湖杀手刺杀皇裔报仇。

    但追查下去又并非这么简单,当中或许还有些朝廷党派之争。

    这些事情,胡蝶说得隐晦,只是她拼凑出来的。

    父亲送来的家书中从未提及自己受伤之事,应当是不想她们为他担心。

    霍擎这样纵横沙场的武将也受了伤,那越少珩呢?

    霍令仪追问胡蝶,胡蝶带给她的,只有平安二字。

    但是否是真话,她不得而知。

    他们远在南边,她并不能为他们做什么。

    只能每日诵经祈福,频频往灵泉寺跑,也算有些寄托。

    好在六月末的时候,南方传来好消息。

    南方水患治理颇见成效,贪官污吏也已惩治了一批,新的官员准备走马上任,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他们已经启程班师回朝。

    消息传到将军府的时候,霍令仪早就从胡蝶口中提前三日得知。

    大约还有七八日的路程就可以抵达盛京。

    *

    一大清早,霍府上下都忙着洒扫府中各处,准备为明日霍擎归家接风洗尘。

    本以为是第二日才到,段叔却提前跑回将军府报信,说今日傍晚队伍便能回到盛京。

    他来时,霍令仪和霍珣都在正厅里帮忙扫灰。

    冯衿擦了擦手,迎出门去,在廊下与他对话:“怎么会这么快?”

    段叔风尘仆仆赶回来,鬓发里藏有灰尘沙石,周身都灰扑扑的,他解释道:“中间走了水路,便加快了行程。其实大家归心似箭,也都不想再拖延到明日入城,因而快马加鞭往盛京赶,老爷特地派我先走一步,回来通传夫人小姐和少爷一声,免得打你们一个措手不及。”

    冯衿颇有些无奈:“这还

    不是措手不及?罢了,早一日回来也好,段叔你先回家与家人团聚,夜里接了孩子一起来府上吃顿团圆饭。”

    段叔离家数月,对家中亲人牵肠挂肚,当下感念不已,垂头答谢:“多谢夫人,属下就先回家了。”

    “段叔,我送你出去。”霍令仪见状,眼睛提溜一转,赶忙把手中的鸡毛掸子塞到霍珣手里,拍干净手里的灰尘,提着裙摆和段叔一起走入廊下。

    霍珣后知后觉,竟是被她摆了一道,他也将鸡毛掸子扔到一边,就要追上去:“段叔,我也送你出去。”

    “去哪儿啊。”冯衿一把拎起霍珣的后衣领,将偷懒的霍珣揪了回来。

    “娘,我去送送段叔嘛。”霍珣嘿嘿笑了两声。

    “送一个人需要两个人去吗?你们那点小心思以为我没看出来,溜出去了就不知道回来,少给我偷懒。”冯衿将鸡毛掸子重新塞进霍珣手里,对他命令道。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金玉良缘》 70-80(第9/20页)

    她最是了解这姐弟二人的小心思,天天偷懒耍滑头,没个正形。

    霍珣晚了一步,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姐姐奸计得逞,而他则抗争无果,只好灰头土脸留在正厅打扫。

    果不其然,霍令仪一溜就是半日。

    用过午膳后,她又以不舒服为由,躲在屋里歇晌。

    冯衿也不差她一个,自顾自便领着奴婢去后厨准备接风宴的膳食。

    *

    傍晚时分,天色尚早。

    日头还未落下山,余晖尚带着热度,映射在青瓦白墙上。

    镂空的花窗里,树影婆娑,浮光跃金。

    两道身影从花窗里一闪而过,往后院马厩走去。

    霍令仪与喜鹊躲在月洞门后,左右看了眼无人,才对喜鹊叮嘱道:“你去开后门。”

    喜鹊听话的转身去为她打开方便之门。

    随后,霍令仪偷偷摸摸钻进马棚,寻找自己的坐骑。

    马棚分了许多个隔间,里头豢养了五六匹骏马。

    最末一间马棚里的枣红色骏马似是感应到主人的气息,打了个响鼻,不安地刨着前蹄。

    霍令仪走近,掏出从门房那儿偷来的钥匙,找到对应的铁门打开。

    牵出马,拍了拍它的脖子安抚道:“嘘,小声些,别被人发现了。”

    忽然,一阵古怪的窸窣声在马棚角落里响起。

    紧接着,角落里的草垛忽然蹦出了一个人。

    “抓住你了!”

    霍令仪定睛一看,不是霍珣是谁。

    霍珣头上衣服上都插着杂草,笑得一脸奸诈:“哼哼,阿姐,我知道你打什么主意,要去城门接人是不是?”

    他只身拦在了霍令仪面前,不许她离开。

    霍令仪瞧见他这幅模样,有些无语凝噎:“是又如何,你想干嘛?”

    霍珣哀求道:“带我一起嘛。”

    霍擎从陇西归来时,冯衿只是领着两个孩子在门口相迎。

    这次他又出远门,冯衿的意思也是打算在府外迎接就可以了。

    霍珣观察到霍令仪今日反常的举动,可以用魂不守舍来形容。

    送段叔离开的时候,她还特意追问了他们走的路线,他便猜测出她想去城门外接人。

    果不其然,被他蹲守到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可怜的父亲,要是被他知道,心爱的女儿心里眼里全是另一个男人,该有多难过。

    这个时候还得是他这个儿子站出来,给老父亲一个安慰。

    “谁拦着你了。”霍令仪细心替他将头上的杂草弄干净,将钥匙扔进他怀里:“喏,自己牵出来。快些,我可不等你。”

    霍令仪牵着马走到巷子里,干净利落地翻身上马,挺直腰背坐在马背上等他出来。

    巷子里一户人家在院子里种了一株五色赤丹山茶花,浅粉色的山茶花掩映在翠枝之间。

    树梢越过高高的屋檐背脊,上百朵娇妍的山茶花探出头来,喜不自胜。

    霍令仪轻踢马肚,走到高墙旁,伸手攀折了一朵。

    女为悦己者容,他看到了可会欢喜?

    “阿姐,咱们比比看谁先到!”霍珣一声吆喝,踢着马肚,率先跑到了她前头。

    霍令仪扬唇一笑,将山茶花揣进怀里,勒紧缰绳,扬鞭一喝,骏马撒开蹄子追了上去。

    两道身影从巷子里钻出。

    马蹄清脆,在青石板上残留余响。

    *

    夕阳西下,泛着光晕的一轮金饼,潜入天际长河尽头。

    城墙上守卫的士兵,看见远处烟尘滚滚,一支车马队伍由远及近赶到城门。

    奉旨前来迎接众人的德海公公笑意吟吟地站在城门口等候。

    一骑当先的俊美男子到了城门率先停下脚步,身后的众人也都跟着及时减缓速度。

    一行人披星戴月,风尘仆仆赶在落日前回到城中,每个人的脸上,身上都是灰尘,看上去也都疲倦不已,双目无神。

    但为首的越少珩就算日行千里,依旧精力充沛,神采奕奕。

    俊美的面容上虽蒙了一阵灰色的雾霾尘灰,也掩饰不住精致立体的轮廓之美,与周边众人形成鲜明对比。

    德海欣赏着景王殿下的容貌,不由感慨上天不公,倾尽所有锻造出来的宝物,当真是得天德厚。

    德海眉目恭顺道:“奴婢见过景王殿下,霍将军,柳侯爷,奴婢奉皇上之名,在此迎接诸位大人,众大人长途跋涉,辛苦了。”

    越少珩勒紧缰绳,皱眉询问:“皇兄可是要召见我等?”

    德海笑盈盈解释道:“圣上自然是想念二位殿下的,在宫中特别为二皇子还有景王殿下设下家宴,共度天伦之乐。”

    说罢,他又转头向几位大人说道:“诸位大人实在是辛苦了,天色已晚,不如早些归家,与家人团聚,明日上朝皇上再与诸位大人论功行赏。”

    德海的话,就是皇上的旨意。

    众位大臣交代过事宜后,在城门口互相道别。

    将士们回营清点,之后再行遣散。

    二皇子坐在马车里,脸色有些苍白,但精神还算不错,掀开帘子与底下的德海见了一面。

    德海从小看见这位二皇子长大,见状也是狠狠落了一把眼泪,诉诉衷情表达自己的关心。

    霍擎驭马特意绕到越少珩身旁,对他说道:“景王殿下年少有为,智谋无双,此次多亏有殿下在,才不叫贼人得逞。”

    “霍将军言重。”越少珩端坐在马背上,长途跋涉也未见腰背弓塌,仍是挺直脊梁。

    霍擎一扫而过,眼底藏了些欣赏。

    这一路,皆是眼前这位景王殿下主持大局。

    皇上钦点他们几人做钦差大臣辅佐二皇子赈灾,本该拧紧一股绳协助二皇子殿下,却不料这几根绳各有各的打算,互相擎制,谁也不让谁。

    赈灾的这两个月,这些臣子懈怠的懈怠,推卸的推卸,只有立功的时候都抢着来做。

    哪怕他清楚官场有时比战场还险恶,也不得不憋着这口气。

    毕竟他早已没了年轻时那股莽撞的冲劲,做事也得分个轻重缓急。

    有些人巴不得二皇子搞砸赈灾这件事,暗里使绊子,还险些害二皇子殒命。

    整个队伍险些崩成一盘散沙。

    恰好盛京遣使来支援,还以为是什么军机大臣,没想到来的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

    霍擎对越少珩的印象只停留在他小时候,只记得是一群皇子中最鹤立鸡群的存在。

    先帝总是跟他说起这个儿子,夸他天资聪颖,但言语中又隐隐有些妒意。

    老子妒忌小子,欣赏中又带着蔑视的打压。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