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50-60(第2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帮衬点,怎么能说不读就不读了。”

    宋母一时说漏嘴,尴尬笑笑,宋父连忙接过话头,“这不是给劝住了,也省得您老操心,就是孩子瞎担心,家里还过得去呢。”

    宋村长这才松口气,“有困难就说,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客气的。你再说说阮家二丫头的事。”

    宋母其实后来也听旁人说过些闲话,当即便见其那天烧鞋的事情说了。

    “哈哈,有志气,是个好姑娘。”宋村长哈哈大笑,“这阮家男人一窝子软蛋,竟生了个有骨气的女儿,也没攀缠你们。”

    “您是说,这人丫头,就是咋小六的有缘人。”

    “说不好。”宋村长狠狠嘬了一口烟,享受的眯起眼,“最好能让我见她一眼。”

    这可就有些困难了,如今全村谁不知道,阮家和宋家结仇了,老死不相往来。

    “悄摸带过来就是了。”宋父道。

    宋母还是有些担心,“四叔公,您不会想把她说给我们小六吧,孩子是好孩子,可阮家,唉。”

    “说不准的事,还得看过人再说。”

    焦心了许久,宋母是一刻空闲也等不得,可到底涉及小儿子的名声,不能把人叫家里来,便拐着弯儿寻了户不姓宋、又信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菟丝花女配(快穿)》 50-60(第3/30页)

    得过的人家,让人家小闺女把人喊出来,到时候他们和四叔公再假装有事上门,两拨人可不就遇上了。

    好在阮柔没负重望,家里中午几个亲戚间刚摆了一桌,好容易收拾完,再没了大娘遮掩,可不就全落如今她这个二女儿身上了。

    见有原主的小姐妹来找,她哪里顾得上跟人家熟不熟,一溜烟跑了,留下阮母在原地气得不清。

    这小姐妹有个少见的姓氏,姓伞,小名小小,听说是从祖父那一带自山中搬出来的,在吴山村落了根,如今也有三代了。

    小小被大人差使骗小姐妹,还有些心虚,听娘亲说大好事才答应,可一路也不怎么敢说话。

    阮柔正奇怪,跟着进了伞家的门,话还没说两句,就见又有人上门,再一看,熟悉的宋父宋母,心下纳闷。

    宋父宋母跟在四叔公身后,同样进了伞家门,大门关上,便无人得知伞家一时间进了两户人。

    宋家与伞家的关系着实有些绕,伞小小的一位姑姑,嫁到了四叔公一个儿媳的娘家,便七扯八扯的有了亲戚情分,往日里遇上也能说上几句话。

    初被宋家托上这桩事,还有些犹豫,可后来听宋母说肯定不是坏事,这才同意,等回过神,就觉得这像是长辈相见儿媳妇,就是方式奇怪了些,可思及两家尴尬的关系,倒也能理解。

    为了避嫌,也没请伞家人避让,宋村长将眼神投向眼前的小姑娘,第一反应是太瘦了,可见在家日子不好过。第二眼则被那双眼睛和笔直的身躯吸引了视线。

    都说人老成精,活的岁数大了,看起人来也格外准,此刻见着真人,再与以往的记忆对照,便知是个好姑娘。

    “二娘是吧,今年也十五了。”他笑呵呵开口,就像恰巧遇见了晚辈的老人,忍不住打听两句。

    “对,刚过的十五生辰。”说过其实都有点过分了,阮家连鸡蛋都没给她煮一个,就早上大发善心多给了她半块红薯,一年一次的生日,竟连平安每天一个的鸡蛋都轮不上。

    “一眨眼都这么大了,我还记得你娘当时怀你的时候,都说是个男娃呢。”

    这话阮柔没法接,她没出生的事,都是道听途说,保不齐是阮母故意哄骗家人的呢,遂只尴尬笑笑。

    “唉,过得都过去了,以后且有好日子向前呢。”

    “您老说的是,没什么过不去的砍儿。”

    期间宋父宋母一言不发,任凭一老一小对话,没过一会儿,宋村长从伞家出门,又往几家沾亲带故的去了,最后才回了自个家。

    作为吴山村的村长,宋家的条件比常人要好些,老宅是醒目的青砖大瓦房,村中独一份。

    五世同堂,宋家老宅根本住不下,早几十年,见多了兄弟阋墙,他就直接趁着几个儿子都有了孙子,利索分家,如今跟大儿子过,将来村长这位置十有八九也要传下去的。

    没了外人,宋父宋母顿时忍耐不住,急急问,“四叔公,您看怎么样?”

    “眼神清正,身子端正,说话条理清楚,既无怨恨,也无牵挂,倒是个难得清醒的好孩子。”人老了就喜欢中庸之道,凡事中正平和,方为正道。

    “那咱家小六就要娶她了?”宋母有点不情愿,“我可不想跟阮家那婆子做亲家。”

    宋村长瞥她一眼,恨铁不成钢,“都说了阮家对她不好,你对她好点,以后只有亲近你的份。”

    宋母还是觉得说不出的怪异,“那她是个好的,也不能说明就是小六的有缘人啊。”

    宋村长敛眉,严肃道,“这就是我要跟你们说的。谁也说不好她是不是有缘人,所以只能赌一把,赌赢了自然是好,可赌输了,你们也得接受。”

    宋父也问:“依您看,事情怎么办合适。”

    宋村长不欲替他们做这个决定,“都说父母之命,你们是小六的爹娘,自己做主就行,只是有几句话我先说在前头。”

    “您说。”

    “若是不娶,那自然没有关系。可若是娶了,你们就得好好对人家,就是不是有缘人,也别因着阮家那群人,对她有什么意见,小孩子家家不容易。也不止为了那孩子,人过来了,愿意好好过日子,我瞧她能把日子过好。”

    “是。”宋父宋母应着。

    “行了,我累了,你们也回去好好想想吧。”

    宋父宋母依言离开,只一路两人都紧皱眉头,思索着这个大难题。

    第52章 铁家,送走了村中的长辈客人们,铁父笑呵呵收拾残羹冷炙。  一群人其实也没剩下什么……

    铁家,送走了村中的长辈客人们,铁父笑呵呵收拾残羹冷炙。

    一群人其实也没剩下什么,肉是早就没了的,便是沾了荤腥的才也全给吃光,就剩一盘子青菜,动都没人动,倒剩了下来。

    铁勇要过来帮忙,铁父阻止道,“这里我忙就行,大娘在屋里呢,你去陪陪她。”

    铁勇被说的不好意思,挠挠头,“爹,那我就走了。”

    “去吧,早点给我抱个大胖小子。”

    “嘿嘿。”铁勇想着娇艳美丽的新媳妇,当即按捺不住,急匆匆往新房去。

    大娘等候多时,听着外面没了声音,估摸差不多,便整理好盖头,端正了身姿坐着。

    “咔嚓。”推门声响起,伴随着一股外界的冷风。

    大娘不禁打了个寒颤,铁勇见状急忙关上,“大娘,饿不饿。”

    铁家没什么规矩,也没有请专门的喜婆,他自己上前揭了盖头。

    盖头下,铁勇第一次见着新娘子,忍不住喃喃:“大娘,你好美。”

    红色烛光映衬下,佼佼乌丝,玉带珠花。兰性喜如春,娇面红霞衬,朱唇绛脂匀。巧眉杏眼,嬢娜如花轻体,窈窕嫣姌美仙家。

    桌上点了两支红蜡烛,另有两杯薄酒,也是自家备的,铁勇取过,一杯递给大娘,两人相互交臂,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意为合卺酒。

    而后,红烛燃尽,一夜缠绵,只见得纸糊的窗上人影闪动,至月上中天方才停歇。

    翌日,大娘早早醒来,见着身边男子,顿觉十分满足,终于,她彻底改变了命运,成了铁勇的妻子,待来日铁勇加官进爵,得以夫荣妻贵的就是她了。

    陷在美好幻想中,大娘冲劲十足,静悄悄下了床,外面天色将亮未亮之际,她来到灶间,预备今日的早饭。

    新媳妇第一天,自然是要好好表现,她煮了一锅白米粥,又弄了两个小菜,待米粥的香气传出,屋内的两个男人才彻底清醒。

    铁父起身,见着儿媳主动干活甚是满意,家中有个女人,以后有些事也有人做了。

    铁勇更是觉得她颇为贤惠,趁着铁父不在,他凑近了道:“娘子,有你真好。”

    大娘娇嗔他一眼,“快去洗漱,马上吃饭了。”

    “哎。”面上挂着傻兮兮的笑,铁勇一早上都在傻笑个不停。

    第一天拜见公婆,吃饭前,大娘给铁父敬了一杯茶,铁父回了一个小荷包,她掂量了下,觉得差不多十文钱,虽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菟丝花女配(快穿)》 50-60(第4/30页)

    有落差,可勉强能接受。

    清粥小菜,却是白花花的大米粥,在这寒冷的冬日喝上一碗,暖胃又暖身。

    冬天本就没什么事可做,铁家更是连田地都无,仅后院种了一分的菜地,将将供应两父子吃菜,也免了向外面买的花费。

    铁父一个大男人管家,稀里糊涂过了许多年,父子俩饱过也饿过,却是怎么都存不下钱,以至如今新媳妇进门都没一亩地。

    念着以后都是一家人,他便想着将家交给新儿媳管。

    不说旁的大户人家,便是村中其他人口多的人家,管着一大家子吃喝拉撒都不是件简单事,可于铁家而言,却是再简单不过。

    铁父回房扒拉了秋天打猎好不容易存下来的二钱银子,想了想,到底还是一起交出去,不然光叫人管家不叫人管银子算怎么回事。

    除去这二钱银子,铁家如今最值钱的就是厨房里那半缸子粮食了,细粮只有十斤,其中大米五斤,白面三斤,还有两斤糯米,是留着年节做圆子的,昨个儿已经用掉一些,剩下的也不多了。

    粗粮倒是足足半缸子,是铁父估摸着三个人饭量置办的,差不多够吃两个月,等到春天,父子俩或上山打些小猎户,或出去给人帮工,总能挣到一口口粮。

    至于其他财产,却是一概皆无,父子俩浑身的衣服补丁连着补丁,不知打了多少层,总也没钱换,棉花亦是多年以前的,并不保暖,钟爱父子俩常年上山打猎,身材厚实,才能耐得住这漫漫寒冬。

    取了碎银,铁父坐在高位,看着登对的儿子儿媳,十分满意。

    “大娘啊,既然进了门,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

    大娘恭恭敬敬听训,还以为铁父要讲一番大道理,上辈子在宋家就是,宋母时常说些为人媳的长篇大论,儿媳听公婆教训,再寻常不过。

    熟知,铁父开口就是让她管家,倒是唬了她一跳。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以前勇子还小,我管着家,如今好容易有了女主人,以后这家就靠你管了。”

    公公笑容慈祥,大娘却不敢全然当真,“我怕是管不好,还请爹您继续管着吧,我和勇子都听您的。”

    铁父惯常直来直往,压根没考虑那么多,此时还笑着安慰,“没事,家里事情也不多,就屋前屋后这点事,家里没有田地,也不用你忙活,至于打猎,我和勇子就能处理好。”

    大娘只听着,并不欲当真,就见铁父再次掏出一个小罐子,颇为感慨,“这就是家里的全部家当了,以后就你收着吧。”

    见他说的真心,察觉没有虚言,大娘心下暗自高兴,接过罐子,手下轻微抖了抖,掂量出分量,那股子高兴顿时散了大半,敢情拿这么点银子糊弄她呢。

    离了公公面前,大娘掏出里面的一角碎银,顶多二钱,忍不住怀疑。

    她试探问一旁的铁勇,“勇子哥,家里就这么多银子吗?”

    “嗯,差不多吧。秋天挣的钱都买了粮食,修整房屋也花费不少,还能剩下就不错了。”语气十分轻松,还带着点庆幸,反正有他一口饭吃就行。

    大娘只觉得如遭雷击。

    似乎在选定了铁勇后,她就一直不停的拿铁家与宋家做对比。

    一开始,铁勇当官的刺激下,她看见的自然全是铁家的优点和上一世积攒下对宋家埋怨,如今,切实感受到了两家察觉,她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像阮家,其实已经够穷的了,可她敢保证,爹娘手里起码也得有五两银子,再攒上两年,能给平安说上一门不错的亲事。

    如宋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日子过得清苦,可手里田地不少,也没饿过肚子。

    而铁家,真真一贫如洗。

    她细数一下,铁勇最迟明年秋天就会跟着征兵的军队伍离开,当了兵就有了军饷。

    最低等的大头兵,一个月也有一两银子,铁勇是个顾家的,一个月总能省下大半,也就是说一年最少六两银子的进项,两年她就能将这茅草屋推倒盖一座青砖瓦房,等铁勇搭上贵人,自然有的是荣华富贵。

    好日子近在眼前,穷困只是一时的,这么说服着自己,大娘总算好受了些。

    发现身边人盯着自己,她这才发现自己刚才的不高兴太过明显。

 &nbs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