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句话:“他应该也是想早些给我吧,是他自己串的手串呢,二哥你看!”
说着,乔蓁蓁还把右手伸出来给乔景之看。
即便院里的光有点暗,乔景之也还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串手串的用料价极好,是上好的玉料和沉香木所制。
他又垂眸,看到妹妹一张小脸上盈盈的笑意,无奈的摸了摸她的头:“看给你高兴的,本还想着不知你们两人成亲后日子能不能过得好,现在看来,二哥是不用担心了。”
乔蓁蓁被她二哥说的莫名有点脸红,低下头嘀嘀咕咕:“二哥你这又是说到哪来了,我就是觉得这手串还挺好看的嘛。”
不过也算是成功把二哥给糊弄过去了,两人一起离开院子,去了乔大爷和季氏的院里,继续守夜。
乔蓁蓁不知道,章廷安今夜其实没有走。
他坐在远远的一处高高的树上,不在意雪把披风沾湿,就这么靠着,看向前方那个亮着光的院子。
章廷安的目力极好,即便隔的远些,也能看到那院里的几个年轻人坐在廊下围着炭盆烤火说笑,等着子时一过,就算守完夜了。
几人里只有一个姑娘家,雪白的披风格外打眼,被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青梅折娇》 80-90(第3/15页)
她整个裹在身上缩成一团,连手都没伸出来。
他送她的那手串就藏在披风下的右手腕上,而她的络子也已经在他腰间。
等月引入云中,最后一点稀薄的月光变得越发模糊,打更人的梆声遥遥传来。
三更天,子时了。
章廷安看着院子里的几个年轻人一时又热闹起来,互相对彼此说话,他也弯了弯眉眼,勾起唇角轻轻说了一声:
“新年快乐,乔蓁蓁。”
这低低的一声散在夜晚的风里,连着月光一起被吹远,像从叶间拂落的一片雪。
悄无声息-
除夕过去,新年这几日的日子便好像过得格外快,乔蓁蓁只觉得一眨眼,就到十五了。
过了这日,百官们的封印休沐就结束了,二月的会试也会接踵而至。
乔蓁蓁在十五元宵节这日又收到了卫芸的信,里面是好消息,圣上的病症能治,虽然进程比较慢,也不可能完全恢复如初,但如果顺利,也能好个七八成,已经是比猎户一家好太多了。
当晚她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章廷安,与此同时,她还道:“明日我爹去早朝时会把东西也一并带去,能不能成就看这次了。”
他们选的法子有些冒险,但若是能顺利,收益极大,乔蓁蓁与他爹说了许久,最终乔衡在考虑过后,也认同他们的想法,答应办这件事。
虽然有风险,但也是事关自己儿子的大事,他冒这点风险又算什么?
章廷安听到了乔蓁蓁说话声里微微紧绷的那根弦,知道越是临近会试了,她便会越紧张。
他们已经尽量把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便只等着见招拆招。
轻轻敛眸,少年突然握了一下身边姑娘的手,目光笃定又认真的看着她:“会顺利的,别担心。”
乔蓁蓁看着覆上她手背的大手,少年掌心的暖意一点点透过肌肤传来。
这一刻,她竟没有什么旖旎的心思,只是又有了些勇气。
“嗯!”
乔蓁蓁重重的应了一声。
快了,很快一切就会过去了-
二月初九,会试的第一场考试开始。
总共三场,需考九天,这次由于是加开的恩科,考生们基本上都是去年参考的,对贡院门口的检查流程都已经熟悉了。
加之因为这场恩科公布的时间比较晚,较远地区的考生赶来不及,所以这次会试较去年来说,人也会少些。
乔蓁蓁没有跟大哥透露过一点有人想要在会试时栽赃陷害他的事,主要还是怕被睿王察觉,中途换了计划。
乔景之和卫大人都作为此次的同考官,与主考官一起都受到严格的监管,就是为了防止舞弊的发生。
他们会在会试开始前三天就进入贡院,之后再不得出,直到最后阅卷完毕,才能踏出贡院大门。
这个时间一般都要持续二十来天,耗时极长。
而这二十来天,对乔蓁蓁来说也是在忐忑中度过。
她没法进入贡院,只能凭借之前搜集到的那些线索猜测睿王究竟是用了什么手段。
当时乔蓁蓁便与章廷安一起模拟过。
会试阅卷的每一个环节都很严格,考生的卷子每一分都要先经过弥封官的手,把名字糊了,然后再到誊录官,要分毫不差地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为的就是不让阅卷官认出考生笔迹。
接着这些誊录好的朱卷便会送到各位同考官手里。
同考官按五经分房,每房两人,负责专阅某一经的试卷,然后再将符合评阅标准的试卷选出,呈给主考官最后审评。
如果这中间要栽赃嫁祸,最大可能便是与乔景之分到同一个阅卷房的同考官是睿王的人。
这样才能在两人阅卷时做手脚。
乔蓁蓁突然想到她最初救下卫芸的那个梦。
梦里卫芸死了,那卫大人呢?是与睿王一派了吗?
早前她第一次去卫府时,还听卫芸说过,睿王是去府里找过卫大人的,但那时她已将卫芸救下,所以有些事可能不一样了。
若是按照梦里的发展,没准卫大人就会是睿王安排在同考官里的那个人。
他既是乔景之的上官,又一样是同考官之一,两人若是分到一处,乔景之对他做什么也不会起疑。
乔蓁蓁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当即便与章廷安说了。
章廷安想了想,觉得不无道理。
只是同考官到底分到哪一经他们无从知晓,只有到了贡院之后这些考官们才会知道。
因此他们也就没办法提前去查跟乔景之分到同一处的是哪位考官。
不过只要睿王没有中途改变什么计划,这次他栽赃的伎俩应是不会成功了。
毕竟伪造的物证他们都交了出去-
三月初三,会试录取名单确定,由所有考官共同签署“题名录”上呈礼部,乔景之也终于得以回府。
乔蓁蓁一直在府里等着,看着她大哥一脸疲累的回来,不知怎么的突然有些眼眶泛酸。
大哥从来都是矜矜业业,一丝不苟的,这次为了当这个同考官也付出了相当多的心力。
可是却被人栽赃,百口莫辩,最后蒙冤下狱。
可能直到被押入狱中,他都不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他不过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怎么就被人盯上了呢?
乔蓁蓁想起来,都心疼。
而乔景之在回来之后,还未歇一会,就被他爹叫去了书房。
等再出来时,他的脸色已经微微变了。
但当他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又已经恢复如常,朝等在门口的妻子走过去,两人相携进了屋里。
乔蓁蓁在自己的院子里,听到十六带来的这个消息,便知她爹应该是把事情与大哥说了。
会试已过,现在需要担心的不再是乔景之会不会表现异常让睿王察觉什么,而是该让他知道一切,到时对发生的意外心里有数。
乔蓁蓁表示知晓了,等十六退下,她捧着手炉在窗边站了一会。
冬日的风里尽是冷冽的味道,吹的她的脸有些刺痛。
但她的目光很安静,好像越到这个时候,那些焦虑和紧张反而淡了,该发生的既然要来,她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第83章 83章出乎意料
乔景之回府的第三天,会试放榜。
乔蓁蓁与章廷安在这日一大早就去了贡院不远的那处茶楼,在二楼吃茶。
参考的举子们比他们更早,榜还没张出来时,就已经有许多人把贡院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甚至有人前夜就已在此,通宵等候。
章廷安和乔蓁蓁这二楼的
位置还是好几天前就找掌柜的定下了,不然只怕都没地儿给他们做坐。
贡院门外有专设的“龙虎榜墙”,用以张贴金榜,金榜之上便是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青梅折娇》 80-90(第4/15页)
此次录取为贡士的名单。
此时正人头攒动,大家都忐忑不安地等着这次张榜。
辰时三刻,贡院的们开了,此届恩科的主考官王大人率先走了出来,开始当众宣读录取名单。
一个个名字代表着此后是一朝入仕,还是要继续寒窗苦读。
这一声的分量,对于读书人来说,重过千金。
乌泱泱的人群里,竟谁都没说话,只紧张的盯着主考官和他手里的名录。
一时间,宣读的声音分外清晰。
不过乔蓁蓁坐的远,其实是听不太清的,倒是章廷安属实是天赋异禀,在这里都能听出个一言半语。
只见他微微凝神细听,一句话也不说,乔蓁蓁都不敢打扰他,连放下茶杯都小心翼翼,生怕碰出了响动,让他听不清了。
不知过了多久,那头好像终于宣读完毕,就见主考官身后又有贡院的人上前,手上是一张更大的金榜。
这张就是要张贴在龙虎榜墙之上的,名单与主考官刚刚宣读的一模一样,只是字更大些,方便举子们查看。
与此同时,礼炮三响,乐队奏乐,以示对金榜题名举子们的庆贺。
只是大家都没心思听就是了。
被主考官宣读了名字的,正激动不已,还想去金榜前再找找自己的名字回味。
没被宣到的,心里不甘,更是要挤到金榜前自己亲眼确认后才会罢休。
一时间,金榜之前摩肩接踵,人挤着人,要不是金梁府尹一早就调派了官兵在此维持秩序,只怕又是要有一阵骚乱。
而每回会试放榜,其实皆是如此。
这次考试太重要,有些人穷其一生,都只为了这么一次金榜题名而已。
为此从朝气蓬勃的少年,到垂垂老矣,一条路踽踽独行数十载,已是令人敬佩。
这也就是为什么科举舞弊在历朝历代都是大罪,重罪。
因为天下学子经不起这样的不公。
皇权也不允许在人才选拔上,自己绝对控制的地位受到挑战。
章廷安看着蜂拥般的人群,低声对乔蓁蓁道:“名单上的六人均在榜上,而乔霏霏搭上线的周文熙四人均落榜。”
隔得太远,人又这么多,他不可能从人群中找到那四人,也就无从看他们此刻是什么神色,但总归是要生什么事端的。
章廷安想了想,突然对乔蓁蓁道:“走,我们去金梁府衙。”
“去府衙做什么?”
乔蓁蓁疑惑,但还是已经跟着起身,一起下了楼。
章廷安道:“每次科考,落榜之人若有质疑,可以去府衙申领落卷。”
这是朝廷近几次科举才有的新规,为的就是保证科举的公平性。
落地举子若对结果存在质疑,可上府衙申领落卷,但时限得在七天之内,包括进行申告的时间。
而且申告也有严格的要求,若是经查验后不符合要求,申告的举子将面临罚停两届会试的惩罚,严重扰乱公务故意闹事者,还很有可能会被罢黜功名。
所以虽然有这么个规矩在这,但每年申领落卷的人其实并不多。
若非是对自己所作答卷非常自信,一般也就罢了,等三年后再来就是。
既然那四人都没在榜,他们接下来还能去的地方,便就是府衙了。
乔蓁蓁也是这时候才知道科举还有这么一环,她与章廷安一起离开茶楼,路上忍不住问:“你怎么知道的?”
他以前不是个纨绔嘛,不见得能比她知道的多呀。
章廷安摸摸鼻子:“前阵子问了下我弟。”
他说的就是章廷意。
虽然人家年纪小,但功课好,了解科举比他这个当哥的都多。
章廷安找过去的时候,在看书的章廷意还吓了一跳,连声追问:“哥,你是不是也想参加科举了啊?”
他赶紧摆手:“不是不是,瞎猜什么呢,我就问问。”
然后从弟弟这儿套完话就走了。
乔蓁蓁一听,忍不住感叹:“廷意和我们家小六一样,真好啊,希望他们到时也能在会试有个好成绩。”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