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30-40(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sp; 青凝失笑,一壁换衣裳,一壁耐心的答了。换好了衣裳,青凝坐在廊下没动筷子,要等着鹊喜回来一块用餐。

    好在也未等多久,午时一过,鹊喜便提着包袱进了院门,一进门就喊:“娘子,我在园子里碰见三娘了,她要我问你一声,你替她寻的那位画师可找到了?”

    青凝这才想起,她可是收了崔素问一百两银子的。这回怕是躲不过了。

    青凝捡了块桂花糕,叹道:“三娘子于书画一道真是格外钻研,一个小小的画师也值得她念这般久。罢了,鹊喜,你用完了午食去回她一句,就说那画师寻到了,明日若是有心,可去清河绣坊一见。”

    第二日一早,访市刚开门,青凝便进了清河绣坊。

    上个月,好不容易安抚住了索要定金的主顾,现下为着能按时交付绣品,吴掌柜这几日又是忙的脚不沾地。

    青凝今日同吴掌柜一道理了理积压的订单,她正同吴掌柜说话,忽见王怀莽莽撞撞的跑进来:“东家,掌柜的,外头来了个小娘子,瞧着金贵的很,说是要找一位画师?可咱们铺子里哪儿请过画师呀?”

    青凝顿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王怀口中的金贵小娘子必然是崔素问了。

    她无奈笑了下,对王怀道:“备一壶新茶,请她进来吧。”

    崔素问进来的时候,青凝正在收拾账册。

    崔素问瞧见青凝愣了一瞬,而后四下看了看,蹙眉:“陆娘子,画师何在?”

    青凝转头瞧她一眼,叹一声:“一介无名画师罢了,表姐因何要寻他?”

    “丹青一道,精深绝妙,你不通此道,自然不识得其中妙处。”崔素问摇摇头,只觉得同青凝这样的人是论不出什么道理的,便简单点了一句,不肯再深讲。

    她从婢女手中拿过一卷画册,铺在桌面上,直白道:“我今日来,是想请大师指点一二。”

    身为崔家二房的长女,自小便习琴、习棋、习书、习画。这其中,崔素问尤爱丹青,她自小也是请了名师的,自诩习得一手好丹青。可那日她瞧见那副寻春图,忽而便觉得自己的笔墨苍白的很。明明她的画作更工整精致,却一眼看过去,就是比不得那寻春图。

    崔素问一直在想,到底是差在哪里呢?这倒让她夜不能寐起来。

    崔素问瞧着青凝还在理账册,有些不耐,又问了一句:“陆娘子,画师呢?”

    青凝将账册收好,抬手指了指自己:“在这儿呢,我便是你要寻的画师。”

    崔素问闻言一怔,上上下下将青凝打量一遍,眉头蹙的更深了:“你莫要胡言,可是你未能寻到那位画师,又因着昧了我一百两银子,便想要诓骗于我?”

    青凝晓得她不会信,走到桌案前去瞧那副画。

    一副山林秋景图,笔法工整而精细,构图规矩而深远,算得上一副上好的丹青,只是可惜

    青凝转头去书案上娶了笔墨来,在上头添了和风、细雨还有初晴后掠过水面的飞鸟

    崔素问走过来一瞧,眸子瞬间就亮了,流连在那副画上问:“甚好,甚好,只是为何同一片天,近景是淅淅沥沥的秋雨,不远处就是碧蓝的晴空?”

    青凝放下笔,笑道:“表姐去过峨眉山吗?你可曾听过一句谚语,叫做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我幼时同我爹爹常去峨眉山小住,有幸瞧过四时之山景。尤其是入了秋,峨眉山便常现东边下雨西边晴的景象。”

    她顿了顿,转眸去看崔素问,真诚道:“素问表姐,于丹青一道,非是我技法比你强,而是我看过鲜活的四时之景,见过千里江山的模样。若细论起来,我想,你笔下的画作只是缺少了一份鲜活的真实感,没有了这份鲜活,便少了生机勃勃的盎然。”

    是了是了,困在深闺里的女娘,她眼中的景色只是是园子里的一方天地,又哪里能画出山川河流。

    崔素问一时语塞,沉默了片刻,忽而道:“我实在没想到,竟会是你。”

    崔素问原先儿只道青凝一身的铜臭气,没想过有一天会看见她身上旷达脱俗的丹青之意。

    未见全貌,却轻易的看低了旁人,这实非大家闺秀之礼。因着这份失察,崔素问生出些窘意来。

    她本想找几句话转达一下歉意,转头瞧见一副绣样,又一下子顿住了:“竟是一副雪中寻鹿图,好生有趣。”

    青凝点头:“是了,过几日绣在插屏上,正好趁冬天的意趣。”

    “这雪中寻鹿的插屏我要了。”崔素问指了那绣样,一脸笃定道。

    青凝失笑,唤王怀:“给崔三娘子写个收据,这插屏她买下了。”

    王怀看看崔素问,一脸为难:“东家,这雪中寻鹿的插屏方方才有位郎君看中了,正同吴掌柜谈价呢?”

    崔素问闻言淡定道:“无妨,听闻你们铺子里有个规矩,价高者得。今日无论那位郎君出价几何,我都加价百两。”

    王怀为难的退了出去,不一会儿又进来:“崔娘子,外头那位郎君想见你一面。”

    青凝同崔素问出了雅室,外头的郎君带了一位小娘子,正要同她二人作揖,可在瞧清来人后,又忽而顿住了。

    青凝亦是一愣,她认得那位郎君,竟是崔素问的未婚夫孙焱孙二郎。

    崔素问前年便定了婚事,当初三书六礼,御赐婚仪,极为隆重。孙焱身为河东孙氏的嫡长子,同崔素问也极为相配。青凝曾在崔素问定亲当日远远瞧见过这位孙二郎。

    现下孙二郎见着是崔素问,有些窘迫的僵在了原地。

    他身后的女娘却走过来拉他的袖子,娇娇柔柔道:“二郎,这插屏我不要了,给崔三娘吧。”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笼中春色》 30-40(第9/17页)

    孙二郎侧身:“可可这雪中寻鹿的插屏,你惦记了许久”

    那女娘凄苦一笑:“我这样的身份,哪儿能同忠勇候府崔家三娘争,我是什么都没有的。”

    崔素问瞧着他俩,依旧维持着大家闺秀的高傲,端庄的像是画像上的假人,

    她正视着孙二郎:“这清河绣坊有个规矩,价高者得,今日既然墨儿也喜欢,那我们便该按绣坊的规矩来,何来争抢一说。”

    那女娘闻言忽而低低啜泣起来,拽着孙二郎的衣摆,泣道:“不争,不争,我不同三娘子争的。”

    孙二郎见她如此,不安的握了握拳,可还是开口道:“三娘,这雪中寻鹿的插屏墨儿喜欢的紧,你是什么都有的,哪儿能缺一个插屏,不如不如就让给墨儿吧。”

    “墨儿喜欢,难道我就不喜欢吗,自个儿喜欢的东西,哪里有让出去的道理。”崔素问依旧端庄的笑着,语气却没有半分商量的余地。

    孙二郎脸涨的通红,忽而一甩袍袖,拉着他身后的女娘便走:“墨儿,走吧,容我再给你寻一幅插屏。”

    他走到门口,又顿住,转身朝崔素问拱手:“怀表恭祝三娘寻得了喜爱之物,这便先行告退了。”

    孙二郎这一走,崔素问竭力维持的端庄才稍稍松懈下来,露出了一丝心灰意冷的沮丧来。她再无兴致待下去,同

    青凝道了一声别,便出门上了马车。

    青凝站在原地没动,虽然不晓得孙二郎身边的那位女娘是谁,但也瞧出了一丝端倪来。

    她替崔素问叹了一声,忽而想起什么,嘱咐王怀:“雅室的多宝阁中有个方方正正的小匣子,你快去拿上,给崔三娘送去。”

    崔素问收到那只雕花木匣时,随手扔给了她身边的婢女绮月,苦笑了声:“白白让外人瞧了这样一出好戏,指不定要怎么笑话我呢。”

    绮月安慰了她几句,便要收起那匣子,崔素问忽而又生出好奇来:“绮月,且打开瞧瞧,我倒要看看,陆青凝看了这样一出戏,要送什么来埋汰我。”

    绮月忙将那匣子捧到她面前,伸手抽开了盖子,崔素问仔细瞧了几眼,忽而掩帕笑起来。

    第36章 第36章是哪位崔郎君所送?

    进了九月,园子里的桂花开得正盛,风一吹,送来一阵阵馥郁的香气。

    青凝从秀坊回来,路过园子里的穗安亭时,瞧见个小丫鬟正朝她招手。

    有些面熟,青凝仔细看了几眼,想起来这是上回替崔念芝送信的那个小丫鬟。

    她走进穗安亭:“你叫什么名字?可是有事?”

    那小丫鬟行了个礼:“我是园子里浇花洒扫的粗使丫头,陆娘子叫我小玉便成”

    小玉瞧着四下无人,塞给青凝一个雕花木匣子:“是送苗木的那位郎君,他要我来给娘子送件物什,旁的倒是没说。”

    “不对,”小玉顿了顿,又补充道:“是小玉忘了,郎君还说了,他这几日要去城郊看香料,十日后方回,到时要来府上送一趟香料。”

    青凝听明白了这话里头的音信,崔念芝是想告诉她,十日后他想来见她。

    她略有些局促的接过那匣子,等到小玉转身走了,这才打开来。

    里头是一件檀木簪,刻了一朵盛开的蔷薇,瞧那粗糙的手法,大抵是崔念芝自己雕刻的。

    青凝眼里溢出笑意来,将那簪子收好,转身叫住小玉:“小玉,你且等一等。”

    她提起裙摆跑至小玉身边:“前几日,我托那位崔三郎从外头给我捎带了这件东西,你帮我将银子给他吧。”

    青凝说着,将一块碎银子包在手帕里,递给了小玉。

    送银子是幌子,她想回赠崔念芝一条帕子,那帕子上,是她一针一线绣的海棠花。

    小玉接过来,口中应着,转头跑没了影儿。

    崔念芝拿到那包碎银子时,先是愣了一瞬,待瞧见那手帕上的海棠花时,一下子便明白了青凝的用意。

    待打发走小玉,他将那手帕仔细叠好放在胸口,心里只觉一阵阵漾出蜜意来。

    今日天阴,却掩不住崔念芝嘴角的笑意,待出了角门上车时,他还下意识摁了摁胸口,那里藏了一朵海棠花。

    一只纤细的手伸出来,替崔念芝撩起了车帘,里头探出一张女子关切的脸,问:“郎君是回家还是去香料铺子?这会子天不早了,您早上也未用几口早食,还是先去吃点东西吧,否则又该胃痛了。”

    是崔念芝的贴身大丫鬟明秀。

    明秀是个极细致妥帖的,照料崔念芝的一应日常起居。崔念芝家中比不得忠勇候府的奴仆成群,他家中佣人少,跟前只有一个名唤林顺的小厮,有时担心林顺照料不妥帖,明秀也会跟着他四处行商。上回崔念芝拿给青凝的那件披风,便是明秀的。

    崔念芝摆摆手,并不作声,眼角眉梢却俱与平日不同。

    明秀仔细的看了他几眼,猜到这又是为了那位陆娘子,她心中说不上什么滋味,空落落的去倒茶,又拿出几块点心推给崔念芝。

    崔念芝顺势用了块茯苓糕,整个人呆呆的,看见这茯苓糕,便想到醉仙楼里的豌豆黄,甜而不腻、入口即化,等下次需得给陆娘子带几块尝尝。

    明秀见他如此,心里愈发酸涩的厉害,她揪着帕子,忽而道:“郎君,明秀下个月就要年满二十了,咱们府上有规矩,满了二十的丫鬟,便要放出去配人了。”

    崔念芝闻言终于收回了一缕心神,抬起头:“这是说的哪里的话,你自然同那些丫鬟不一样,我岂会随便给你配了小厮?”

    他顿了顿:“明年我便放了你的卖身契,给你备一笔银子,你且归家做个良家子,介时也可嫁个好人家。”

    明秀一噎,缓了缓才道:“郎君可还记得我初次见你时的模样?那时明秀还是个十岁的小丫头,转眼都十年了。这几年郎君的一应饮食起居都是明秀在照料,我生怕自己出去了,旁人照料的不够细致。”

    他这一说,倒勾起了崔念芝的诸多回忆,内心升起几分不舍来。

    明秀又道:“郎君也知道的,我那家中有个好赌的爹爹,无用的哥哥,等我回去了,又能有什么好日子呢,指不定又要被发卖一回。”

    明秀知道,崔念芝是个良善又心软的,最是听不得这些,果然,她听见崔念芝道:

    “那便不出去,你继续待在我那芜珩院便是了。我又岂会亏待了你?”

    明秀一脸为难:“可可明秀年岁已大,若继续待在这芜珩院,郎君是想我一辈子不嫁人吗?再者,郎君总要娶新妇的,待新妇进了门,自然会带了自己贴心的奴仆来,到时也不知还用不用得上我。”

    这崔念芝一时语塞,正左右为难之际,忽听外头车夫道:“郎君,到家了。”

    崔念芝闻言,便打起车帘欲要下车,只他正同明秀说话,一时有些不注意,一脚踩空,差点跌下去。

    明秀见状忙去扶他,却不料被崔念芝一带,自己倒先磕在了车壁上。

    崔念芝只听明秀“哎呦”一声,转身见她跌在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