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自己房子……嘿嘿,想想就很美好!
金文东买了些鲜花水果,熊怀山买了套一人食的餐具套装,菁菁一一谢过,只觉得十分满足,太幸福了!
只是地上怎么还有一堆绿绿的——
“哦,我们几家种的各种豆角子,”明檬云淡风轻,“实在是太茂盛了……”
明檬乡下地里的黄瓜、冬瓜、四季豆、毛豆,就属于四季豆最肯长。明檬知道长豇豆是农村孩子的噩梦,不知道四季豆也这么能长哇!再加上熊怀山家后头小菜园长出来的豆角……她们也就晚上吃一顿,大多还是熊怀山从学校里打包的饭菜,为了不浪费,最近顿顿豆角子加餐,金文东都快谈豆色变了。
这还送不了邻居,因为家家户户都有;也卖不了饭店老板,这个量一比又太少了。愁得明檬给毛豆间苗的时候,都想给四季豆开开会洗洗脑:咱们能不能少长点呢?
菁菁倒是很喜欢,她家今年因为父母离婚的事,耽误了春种,现在吃菜都得去买,有朋友送点乡下自家种的菜来,高兴得很:“好呀,姐,你吃不完的,都可以往我这里送!”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命由菜不由天!》 130-137(第3/10页)
明檬老怀甚慰:很好,终于多出一个分销商了!
再下田时,看到挂满枝头的四季豆,明檬就没有那么恐惧了。
金文东今天难得早起,想换换心情,硬是死皮赖脸地跟着两人去了乡下种田。他也不会农活,就拿着个小铲子,四处铲铲野草,大一点的野草还不敢乱动,生怕是把明檬的苗给铲了。
“我想吃毛豆仁了,”金文东活干得不咋滴,点菜倒是很会点,看着明檬那片郁郁葱葱的毛豆地流口水,“我爱吃毛豆仁,你们爱吃毛豆仁吗?清炒毛豆仁、毛豆仁香干、红烧毛豆仁……”
“我的毛豆种得晚,没用大棚,还没到收获的时间呢,最起码端午以后!”明檬眼疾手快抓住一只臭大姐,也不知怎么回事,毛豆尤其爱招臭大姐。一开始明檬看到臭大姐还会放声尖叫一下,现在已经熟练用工具送臭大姐上路了。还好有她的声望值保护,这地里的臭大姐不算多,不然她的毛豆估计等不到收获,就得被臭大姐们吃个精光。
金文东也是来了舒县,才知道什么叫“当地时令菜”,以前在城市里,好像那些蔬菜一年四季都有。
“行吧……”金文东咽了口唾沫,不就是再等大半个月吗?他可以。
虽然不喜欢金文东这个大电灯泡,但是熊怀山对兄弟也不含糊:“你想吃这个?行啊,我去我外公家给你弄点,他种的早,现在已经有一些能吃了,就是剥着烦。”
熊怀山小时候贼爱吃毛豆,他外公每年都会种点早熟的品种,特地用大棚精心培育,这个时节,外公家的毛豆就已经可以吃了。虽然后来熊怀山吃伤了不爱吃毛豆了,老人家也把这个习惯留了下来。
三人和明叔打了个招呼,又玩了会地头不知谁家跑出来玩的傻小狗,便直奔熊怀山外公家。
熊怀山外公人不在家,自行车也不在,多半老大爷骑着自行车出去哪里溜达玩了。明檬听说他外公八十多了,顿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她现在骑自行车都觉得累!
看到熊外公种的一大片毛豆地,明檬总算知道为什么熊怀山硬生生吃伤了。这得吃到猴年马月去?
“那我的毛豆留着结黄豆榨豆浆喝算了。”明檬生怕上演豆角子噩梦,到时候顿顿吃毛豆,于是便给自己的毛豆重新做了安排。她好久没喝自己榨的豆浆了,等收了黄豆,下半年入冬了,再买点红豆红枣芝麻什么的,天天榨豆浆喝。
三亩地榨了一起喝!
“等一下,”金文东汗流浃背地从毛豆田里直起腰,“毛豆,还能结黄豆,这是一回事吗?”
“毛豆就是黄豆年轻时啊!”明檬笑了,好吧,她以前也不太知道,“等毛豆长老了,摘下来打打,黄豆就自然而然滚出来了。”
金文东盯着毛豆,研究了好一会,半晌,他冷不丁问了明檬一个灵魂问题:“那你说,毛豆可以打豆浆喝吗?”
好问题。
次日,剥毛豆剥到手指头还在隐隐作痛的金文东,看着眼前一大碗泛着淡淡绿色的豆浆,酝酿了半天,委婉地说:“能不能把我昨天的话当个屁放了?”
他有点害怕。
“咦!熊怀山早上都喝完了,剩下的特地给你送到三亩地留给我俩喝的,他说味道还不错呢,”明檬鄙夷地看了一眼胆小鬼,“你不信就算了,我自己喝。”
金文东哪能受这激将法,一运气,便把毛豆豆浆吨吨吨灌了下去,连旁边的糖都没加。
不过,毛豆豆浆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喝,豆香味挺足的。他砸吧砸吧舌头,只感觉和普通黄豆豆浆差不多,可能就是更顺滑一些。
“还行。”金文东放下碗,点评道。
“我也觉得还不错,”明檬把自己碗里的喝完,畅想起来,“没准未来哪一天,就有毛豆奶茶卖。”
“那你就想瞎了心了,谁会做这个黑暗料理!”金文东嘲笑。
明檬哼了一声。没关系,别人不做,等她开了三亩地一楼的饮品店,她自己做!
第133章 第133章芦苇
见明檬神色郑重,金文东都慌张起来,禁不住为未来的三亩地员工和粉丝朋友掬一把同情泪:他算是看出来了,明檬水煮一切的手艺,多半也延续到饮品制作上了……
也是,人也不能太完美。明檬这人,无论是当朋友,还是当合作伙伴,都没话说,厨艺黑暗一点,也无伤大雅,至少吃不死人嘛!
这么安慰着自己,金文东好受多了。
但三人去熊怀山外公家偷毛豆的事还是“东窗事发”了。老外公欣喜若狂,这么多年,外孙又爱上毛豆了!
于是,熊怀山经常一打开门,就看见外公八十多岁骑着自行车的背影——门口已经被撂下一大摞毛豆。
金文东和明檬的晚饭被迫回到小街上吃,吃完还得一把把剥毛豆。
这么高强度剥了三天,几个人手上不约而同地都起了水泡,看到毛豆,都觉得消化不良了。
“不能再剥了……”金文东奄奄一息,手指头上都被染了色,“我们全部送给菁菁吧。”
“让外公住手吧……”明檬也奄奄一息了,“我们冻在冰箱里的,都够我榨半个月豆浆了……”
“这就是我为什么吃伤了,其实是剥伤了。”熊怀山感叹一声。饶是他这种皮糙肉厚的,这几天起来都觉得手指头疼。
熊怀山去和外公苦口婆心了一通,这才制止了老人家每天自行车运送毛豆的日常。
小四叔因为之前的事,心里一直歉疚着,反应在装修上,那进度可以说一日千里。要不是怕夜里装修被邻居投诉,他能日夜开班干。
不过即使没有日夜开班,如今五月下旬,明檬的房子已经初具规模,走进去都感觉亮堂堂的。这让金文东很是嫉妒,好在小四叔承诺,接下来也会帮他抓紧。
“我估摸着,六月底就能两栋房子都成,七八九月散散味,十月差不多就能住了,夏天温度高甲醛挥发快,我用的又都是好材料,三个月通风差不多,不着急的话,也可以久一点。”小四叔本来还想让明檬去算个好日子,想想明檬是读过书的高材生,应该不会搞他们封建迷信这一套,就住了嘴。
至于熊怀山家漏雨的问题,好弄得很,等他抽出手来,一两天就能解决。
这一趟生意完成,足够他和兄弟们在家歇个暑假,省得大热天跑出去找活干,容易中暑。
明檬很是满意。
熊怀山绕着屋子前后左右转了一圈,最后回来说:“我觉得,等你房子装修完成,暑假我也有空,我也可以帮你涂涂外墙,让色彩更丰富一些。”
“那最好不过了!”明檬精神一振,立刻提出要求,“给我画一圈猫猫狗狗兔兔,我喜欢毛绒绒!”
喜欢毛茸茸也没见你叫“毛绒绒”公司,三亩地三亩地的,你个地主,说明你最爱的还是地。金文东在旁边腹诽,可惜无人在意。
明檬下乡又收割了一批四季豆,她四季豆的种植数量任务都已经提前完成了。地上的冬瓜长得也不错,明檬给它们打了瓜蔓,长得更集中些。有些冬瓜扭扭已经长出了圆滚滚的小瓜蛋,明檬看着,已经怀念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我命由菜不由天!》 130-137(第4/10页)
起冬瓜汤味道了。
她特地选的白皮冬瓜,以前在S市时,吃的都是青皮冬瓜,菜场里卖白皮的很少。白皮肉厚,青涩味也少些,明檬爷爷奶奶年年种的都是白皮冬瓜。明檬想好了,等白皮冬瓜种成,她要搬一个放到爷爷奶奶坟上,让他们看看,这就是自己种下的江山!
她正陶醉地捏着自己的小肌肉,忽然被明婶叫住:“明檬,今天又来啦?”
哎哟,都没发现边上有人!
明檬不好意思地放下袖子,跟了上去:“婶,你这是去哪里啊?”
五月下旬已经越来越热,大家都换上了短袖。明檬也是这时候才发现,比起去年五月肩不能提手不能挑的自己,一年过去,她竟然有了一层薄薄的、流畅的肌肉。为此,她时不时就要在金文东面前炫耀一番,隔三差五还要让熊怀山捏捏。
今天要不是下地干活怕蚊虫叮咬,她又要穿个短袖秀肌肉了。
明婶挎着个篮子,篮子里放着小镰刀:“我去打点芦苇叶子,马上端午节不是到了吗?打点回来包粽子吃,你要不要一起?”
芦苇叶?不是箬竹叶吗?明檬这么想着,问出了声。
明婶笑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外头用的多是箬竹叶,但是咱们舒县,好像一直以来就是芦苇叶,大家都习惯了。”
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明檬走南闯北的,也发现不少地方有自己的粽子叶。她离开家乡太久了,都忘了家乡粽子是芦苇叶了。据说芦苇叶是有史记载最早用于包粽子的叶子呢!
“我跟你一起去婶婶!我也摘一点回去包粽子。”明檬自告奋勇。
“行啊,”明
婶笑着带上明檬,“那你今天跟着我好好看好好学,包粽子学问也大着咧。”
河边长着大片大片芦苇,明婶指着大一些的叶片,也招呼明檬一起摘。已经有人捷足先登过了,大一些的叶片明显少了。明婶也不担心:“没事,小就小点,小的用两片叠起来包,更香。”
明婶摘得差不多了,一回头,明檬身边放着一大摞芦苇叶,人却蹲在在地上刨着什么。
“干嘛呢?”明婶拍拍脑袋。
“刨芦苇根,”明檬老实交代,“我以前在S市吃农家乐,有个芦苇根蛮好吃的,我突然想起来了。”
明婶不可思议。她在家乡这么多年,还没吃过芦苇根呢!这玩意好像以前小时候也有人饥不择食吃过,说是苦得很,哪里会好吃呢?
明檬见婶婶不信,急忙从手机里搜出那几道芦苇根菜的照片:“婶婶你看,就这样,可好吃了,脆脆的。”
这图一出来,明婶彻底笑了:“不知道这芦苇根是啥,但是肯定不是咱们这儿的芦苇根,都不是一样东西嘛!”
明檬图里的芦苇根,白白净净,细细长长,看起来味道确实不错。
明婶问明檬要了图片,发在了自己“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很快,两人走到家里时,群里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长辈们也给出了答案了。
“骗你们年轻人的啦,啥个芦苇根,Y省特产银条小咸菜,到了别的省,还有叫水竹根、菊花心的,就是为了换个唬人的名字,翻倍卖钱,骗骗你们啦哈哈哈哈。”某个常年在Y省生活的长辈哈哈大笑。
明檬上网一搜,还真是!多年的热爱原来是一场骗局,她心都碎了。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难怪她当时吃完搜芦苇根,怎么也搜不到卖的,还以为这玩意多稀有呢。
明婶难得见聪明的明檬吃瘪,心里一乐,安慰道:“得啦,婶这里还有点新鲜的蒲菜打理了冻在冰箱里呢,你爱吃这种野菜,等会给你带回去吃。”
蒲菜是隔壁市的特产了,舒县吃的人不多,但是明婶却很喜欢,因此囤了不少在家里。
明檬点点头:她一定认真回家把蒲菜吃了,以后出去再吃农家乐,这个蒲菜,总不至于再骗到她了吧?
现在,她们要开始专心包粽子了。
新鲜打回去的芦苇叶,还不能直接包粽子,当然,不讲究的也可以直接包。
明婶先把芦苇叶洗洗干净,用土灶烧了一大锅热水,把芦苇叶放进去烫了3-4分钟,就立刻捞出来过了凉水。她说,这样的芦苇叶更干净,也更有韧性,好包。
伴随着一锅锅芦苇叶出炉,植物那种特殊的香味已经慢慢飘荡在小厨房里了。明叔在堂屋里已经准备好了馅料,招呼着明檬过去学包粽子,厨房太热,还是堂屋里包粽子凉快。
舒县吃粽子偏甜口,主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