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正文 80-90(第4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p;但是铜镜很开心,它一路陪着主人穿过荒无人烟的大漠、翻越陡峭险峻的戈壁。一人一镜相依为命,主人总是教育它:“贵人贱己。”

    铜镜听得懵懵懂懂。

    能不能抵达天竺,主人不知道、佛陀也不知道,镜子也不知道,但是他们都知道,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向西而行。

    最后当他们穿越冰峰林立的雪山时,主人差点掉下悬崖,他扶住一根树枝,慢慢往上爬,一只饿狠的秃鹰在一旁虎视眈眈。

    主人轻叹:“佛陀割肉喂鹰,若今日再也抵达不了天竺,这也是我的造化。”

    铜镜默不作声,只一咬牙,从他行李中滚落悬崖下,秃鹰看到闪闪发光的东西,不能抑制本能,随着俯冲而下。

    幸运的是悬崖底下是一条黑河,铜镜没有四分五裂,而是坠落其中,随着滔天巨浪被打到岸边。

    它觉得有一点难过,此生怕是再也见不到主人。

    以后的许多许多的春夏秋冬,铜镜都静静躺在岸边,有时被秋叶淹没,有时被霜雪淹没,偶尔有野兽凑过来,用湿润的鼻子嗅嗅它,它觉得寂寞,突然就开了口:“你好呀。”

    受惊的野鹿快速转身逃离。

    后来铜镜又在那里待了很多很多年,直到一个写意的黄昏,远处传来驼铃的声响。

    一个胡商捡起了它,对着同伴大笑,说要将它带去长安,卖给那里的贵人。

    铜镜很期待,那胡商却粗鲁地把它扔进木箱里,骆驼在沙漠里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走,它在木箱里晕得眼冒金星。

    实在是受不了了,大喊一声:“太晕啦!麻烦给我换个地儿!”

    胡商们受惊,以为遇到了妖怪,琢磨着要给它扔掉。

    铜镜道:“不要把我扔掉,我很值钱的,长安贵族一定会要我。”

    它被带到西市最大的捻金阁,肆主嫌弃道:“这镜子半点花纹都没有,哪个仕女会喜欢?不收不收,拿走拿走。”

    胡商只好把它带到转运潭,那儿平民也多,或许会有人要它。

    许多长安的女郎把它拿起来细细观望,觉得镜子照人清晰,却又嫌弃镜子后背磨损严重,还没有漂亮的宝相花纹,于是又把镜子放回去。

    又过了几日,一直到镜子自己都没有自信心了,一双温柔的手将它轻轻捧起,赞叹道:“这镜子照人好清楚啊,蒲桃我们买下吧。”

    温柔的两位主人此刻痛哭着跪在铜镜两侧,想伸手抓住铜镜,两人的泪水模糊了视野,只是徒劳的伸手,想把碎片拼起来。

    镜子闪烁起柔和的光芒,避免她们被碎片伤到手。

    似乎是在跟她们做最后的道别,它故作轻松道:“别难过,这样就很好,想当年我与主人偷渡玉门关”

    它还想说什么,却没办法再说话了,镜子周身柔和的光芒化作如同夜空中万千星辰般的光点,渐渐消散了。

    屋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是阿盘带着大理寺少卿与衙役们匆匆赶了进来。

    段知微跟蒲桃拿出一块方巾,默默把铜镜包好,这镜子陪伴她们的时间是那么的少,却用这样惨烈的方式守护了她们。

    大理寺少卿李衡忙着跟袁慎己交涉,又差衙役把地上的阿依苏拖走。

    “还有个镜子”袁慎己去看那害得他迷住眼睛的方镜子,扭头一看,哪儿还有方镜的影子

    三月后,洛阳城。

    位于长夏门的南市市场繁荣,榆柳交萌,市内有三千余肆铺,一家平平无奇的古董铺子隐在其间,最是合适不过。

    “我从未见过那家铺子开门。”隔壁花肆的客人跟肆主聊天,捧着一盆牡丹摇摇头。

    方镜里的魔鬼正在挨老人的训斥:“若你找不到替身,那就永生永世被困在镜子里吧!”

    方镜里的魔鬼原来是来自扬州的丝绸商贩,在西市的古董铺子闲逛,见这方镜年代久远,定然价值千金,就将其买回了扬州。

    不料镜子突然出现个魔鬼,要求他必须杀满四个人,来获取永生。

    如果不从,那将永远噩梦缠身。

    商人没有办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长安食肆经营日常》 80-90(第7/16页)

    法,好不容易才完成了镜子的任务。

    镜子里的恶魔走了出来:“恭喜你,将我解救了出来。”而后狞笑着把满身鲜血的扬州商人推入了镜子中,扬长而去。

    好容易骗到一个回鹘商人,就差一点了。镜子愤愤地想。

    古董铺子的门又被推开。

    一个抱着牡丹花的洛阳姑娘好奇进来,四处晃荡了一圈。

    “尊贵的客人,有什么需要的吗?”

    隐在黑暗里的老人说。

    第85章 第八十五章花间夜色凉如水浓郁赤酱……

    夏天来得如此之快,长安变得炎热,卖冰块的

    商贩推着木车沿街叫卖,车轮碾过黄土地发出吱呀声响。

    段大娘推开食肆正堂的窗棂,热浪与雨水一起挤了进来,街边的槐树传进来淡淡清香。长安连续下了几日的雨,食客不多,只有卖伞的小贩胳膊里夹着各色花花绿绿的油纸伞在无人的街巷间吆喝。

    她望上一眼远处被烟雨笼罩的楼阁,叹了口气。

    最近下雨,生意本就不好,适逢七夕将近,许多老客都进店询问,去年那别致有趣的乞巧果子今年还做不做了。

    段大娘勉强笑一笑:“做,定然是要做的,您先订着,回头七夕来取便是。”

    待客人走后,她望一眼冷冷清清的厅堂,叹了口气。

    铜镜的事给大家伙儿都带来了不小的打击,特别是被绑架的蒲桃,夜夜不敢睡觉,食肆几人轮流陪着,最后还是段知微和袁慎己驾着马车去蒲桃家中,将她年迈的祖母接了过来,这样蒲桃才稍微好了点。

    段知微这些日子也不太好过,她近来也时常精神恍惚,为着七夕,她试做了份糖糕,结果一吃,咸得发苦。

    因为晃神,因为再也没有一个碎嘴镜子在耳边念叨:“当年我随主人偷渡玉门关”,她将盐当作糖搁进了糕里头蒸。

    在本朝,盐和糖价格都奇高,段大娘心疼调料,又不忍念叨她,只好让她去曲江晃晃,坐下江上的画舫,欣赏刚开的荷花。

    袁慎己也很着急,每天变着法子往家里带奶酪浇鲜樱桃、藕丝糖、透花糍。

    因为据苏莯所说,吃了甜食心情会变好。

    但是并不起什么作用,长安几天阴雨绵绵,食肆里头也阴沉沉一片。

    实在是七夕迫近,仕女们急着买糕饼乞巧于织女牵牛、郎君们则是要买巧果拜魁星来祈求秋闱高中,再不做些什么就来不及了。

    再加上夏日已至,宫中给各府赐下了槐叶冷淘,各个衙署的公厨也开始开始雷打不动端上的叶冷淘,槐叶汁活面,碧绿色清淡的一碗凉面,有些衙署讲究,会用鲈鱼、虾肉配些醋和蒜泥当浇头。

    一群官员坐在廊下嚼着槐叶冷淘和冰鲜鱼脍,觉得甚无滋味。

    苏莯、甄回边吃边抱怨,二人讨论一回段家食肆滋味鲜美的各种馄饨与馎饦,并且相约好暮食的时候去点上一份烤鱼,再饮两杯新丰酒。

    其他的官员们听他们描述那焦香滑嫩的烤鱼,纷纷放下了手中没滋没味的槐叶冷淘。

    这夏天还时兴食鱼脍,西市还特意卖了那种介绍做鱼脍刀法的书《砍脍书》,调料则是配一种名为八和齑的蘸酱,用蒜、姜、橘皮、白梅、熟栗黄、粳米饭、盐和酱混合,听闻那酱做出来,蒜香、姜香、栗香俱全,因此很受欢迎。

    只是鱼脍受欢迎了,少刺且肉嫩的鲈鱼也变得难以订购,好容易渔夫打上来几篓,也基本被西市的大酒楼订完了,没奈何,泾河河畔的老渔夫送来一筐黄鳝。

    黄鳝不是什么稀罕物,除了三原县特色的鳝鱼煮馍,一般酒肆不怎么用到这个。

    段知微琢磨了一下,做干煸鳝鱼、黄焖鳝鱼都很不错,因此便收了这框鳝鱼。

    已经有不少食客来打过招呼,实在不想再吃槐叶冷淘了,满大街都是槐叶冷淘。

    因此段知微看了眼在大水缸里正在悠闲吐沙的鳝鱼想,那不然来做个浓油赤酱的响油鳝丝拌面好了。

    灶火舔舐铁锅,油温渐热,鳝丝“滋啦”一声滑入热油中,鳝鱼剪得金黄酥脆,香气在空气里爆裂开。

    剩下的鳝鱼骨也不要扔,煸炒后放入姜片葱段可以熬汤,小火炖煮后汤汁变得奶白浓醇,在砂锅里咕噜噜直冒泡。

    阿盘将面条煮好,段知微接过,把浓油赤酱的鳝鱼铺在面上,撒一把碧绿葱花,再浇上一层滚烫的热油。

    “刺啦”热油激发了葱花的香气,酱汁很快渗入面条的空隙里。

    长安城雨停了,蒸腾的暑气也跟着一起跑走了,食客们迈着轻松的步伐来了段家食肆,很快便被这道响油鳝丝拌面吸引,更何况还附赠一道鲜美的鳝鱼汤。

    苏莯和甄回二人没吃到烤鱼,得了这面,外加一盘就酒的干煸黄鳝丝,吃得十分满意。

    暮鼓声中,袁慎己也骑着马赶了回来,马蹄踏过街边的水洼,水洼映着彩霞,他的马快速踏过水洼,溅起的小小水花像碎金子。

    段知微闲暇下来,穿一袭轻薄的碧纱襦裙,靠在食肆门边的柱子上摇着着蒲扇迎他。

    袁慎己大步下马,解开了佩刀大步朝着她走来。

    “今儿倒是回来得早。”她一边摇扇子一边走过来想帮他解开佩刀,却被明光甲的寒凉气息先包围了。

    袁慎己已经先一步过来捧住她的脸仔细瞧了一会儿:“今日没有再伤心吗?”

    段知微最近很难过,觉也睡不太好,袁慎己很着急,躺在一边只听她唉声叹气。

    他是征战沙场的一把好手,如何哄自家新妇开心对他来讲颇有些困难,只能硬着头皮问王潜借了本《笑林》,给她讲“鲁人执竿”的故事。

    讲得是鲁人拿着长竹竿却横竖进不了城,还是被老人提醒才借来了锯子的搞笑故事。

    袁慎己讲过,悄悄观察她的反应。

    段知微是过了一会儿才发觉原来他讲得是笑话,赶忙装作有趣的哈哈大笑两声。

    她演技极差,笑声做作又干巴。

    袁慎己很失落。

    他今日特意托了朋友,带了一碟玉露团回来,那团子洁白如玉,又是油酥雕花,看上去霎时可爱,袁慎己小心翼翼从褡裢里取出来,而后递给她。

    “这个很甜又好吃,你尝尝吧。”他悄悄看段知微的反应。

    段知微接过,朝着他露出一个开朗笑容:“后院摆了饭,今日的馎饦很不错,一起吃吧。”

    她先提着裙去准备,袁慎己在后面悄悄松上一口气。

    段知微两个月前订的松木方桌和小凳子全部都做好了,木匠特意拉了车,一大早给她送过来,她将桌椅都摆在后院的桂花树下,方便大家傍晚吃暮食、纳凉。

    袁慎己先在屋内卸甲沐浴,换了身玄色的澜袍出来坐到椅子上。

    段知微把一碗响油鳝丝面条并一碗鱼汤摆到他面前,面条是现擀现下的,十分有嚼劲,里面的鳝丝浇头油亮生光,撒着着碧绿的葱花,在夕阳斜照下让人胃口大开。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长安食肆经营日常》 80-90(第8/16页)

    袁慎己今日中午的廊下宴也都是一水儿的冷食,什么槐叶冷淘、腌鱼鲊,吃着怪没滋味的。

    现在对着这碗鳝丝拌面,他咽了咽口水,拿起竹筷子大口吸溜了起来,那鳝丝与劲道面条裹着浓郁酱汁很容易的就滑入喉中,段知微一边说着“慢些吃”,一边给他扇会扇子。

    “好吃”他唇齿不清的说。

    当真是好吃,面条劲道弹压,鳝鱼的鲜嫩和浓郁鲜香和葱香、蒜香交织,实在是适合奔波了一日而略显疲惫的袁慎己。

    她担心袁慎己不够吃,特意下了三份面条,没成想这个人还是三两下便全部吃完,段知微把汤递给他:“要不要再来些,火房里应该还有。”

    袁慎己仰头一口喝完了鲜美鱼汤,只摆手:“不必,足够了。”

    他接过苎巾擦了擦嘴角,望一眼四周:“她们人呢?”

    段知微道:“今日暮食时分,食肆太忙了,都着急忙慌的吃完饭回房躺着了。”

    袁慎己笑道:“是我回来晚了。”后院没有旁人,他

    放心伸手去抚一下她的脸,又担心手上的茧子伤到她,于是轻轻碰了碰就放下。

    段知微道:“都尉可不能白白吃我这一餐。”

    袁慎己从善如流:“段娘子这一餐价值千金,袁某愿倾家荡产来换。”

    “不用你倾家荡产。”她颇觉好笑,走过来用指头点下他的额头: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