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他抑制着,没有让这呼吸变得更粗更沉。
殷乐漪僵着身子不敢乱动,她深知陆乩野这样的呼吸声意味着什么,遂闭上双眼,佯装自己不曾发现他的异样。
陆乩野调整好吐息后,一转头便瞧见殷乐漪乖顺的躺在他身侧,即便被他搂的紧,也不曾有一丝一毫的挣扎,乖的让他又有些心痒。
他把指腹放到殷乐漪唇瓣上不轻不重的摩挲,见她还是没敢动半分,他的唇角忍不住翘起,轻声斥她:“小骗子。”
怕他意乱情迷,每回都用装睡这种他一眼便能看穿的法子蒙混过关,不是小骗子又是什么。
可若她能用这副乖顺的模样骗他一辈子,陆乩野也觉得未尝不可。
他收紧臂弯,将少女搂的更紧些,在她耳畔低声道:“漪漪。做了噩梦也莫怕,陆郎会在你身侧守着你。”
为你驱赶噩梦,直到天明。
第73章 起兵动江山。
殷乐漪这一夜还是做了噩梦,梦中她又回到国破那一日,耳边皆是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冲天的火光将整个皇宫都要吞噬殆尽,她在被烧得残破的宫墙下不断地跑啊跑啊。
宫墙长到没有尽头,连片的火海沿着宫墙在身后追着她,想将她也一同烧尽。
她不知在火海的追赶下跑了多久,直跑到筋疲力竭再也迈不开脚,瘫倒在地上,眼睁睁看着那滔天之火即将把她吞没,她却无能为力,只能恐惧的流泪。
这一刻殷乐漪无助极了,她只能颤抖着身子,缓缓阖上眼等待着烈火夺去她的性命,身子被一双用力的手臂从地上捞上马背。
她睁开眼,余光处划过一袭夺目银甲,漆黑的长枪插进宫墙上,将那片企图吞噬她性命的火海挡在了后面。
她回头想要看清救她的人是谁,对方的面容却在火光中变得模糊不清,只听得那意气风发的口吻,漫不经心地对她道:“殷姮,莫要再哭了。”
“你哭得我心烦意乱……”
殷乐漪猛地睁开双眼,晨光透过床帐落到她身上,她回身看一眼身侧见无人,又探手将床帐掀起,床榻前也是空空荡荡。
她有些茫然的望着眼前空荡的地方,一时之间竟有些分不清方才所做的是梦还是现实。
“公主可是起了?”木槿打了水进到殿中,见殷乐漪一脸恍惚的坐在床榻上,笑着道:“公主难得睡到这个时辰,奴婢便不曾将公主唤醒。”
殷乐漪回神,掀开衾被走下床榻,“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回公主,快到巳时了。”木槿将殷乐漪扶到铜镜前,伺候她换衣,“看来那安神香对公主果然有效。”
殷乐漪眉心轻蹙,自来到魏国皇宫后,她便不曾再睡过一个好觉,睡到巳时更是不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亡国后委身了敌国将军》 70-80(第5/19页)
曾有过,又想到梦中那个莫名其妙的梦境。
她身陷火海九死一生,谁都可以来救她,但唯独不该是陆乩野将她从那片火海中救出来。
“公主,重明宫的傅都尉今日一大早便亲自来送了礼,奴婢瞧着像回礼遂自作主张先替公主收下了。”
殷乐漪思量片刻,按住木槿的手,“你领我去瞧瞧重明宫送来的东西。”
“是。”
到了库房,木槿将重明宫送来的礼依次打开,殷乐漪一一掠过,不管是药材还是珠宝绸缎,皆是难得的珍品。
“木槿,你昨日送去重明宫的东西是什么?”
木槿如实答:“是药材,顶好的两棵灵芝和人参也一并送去了。”
殷乐漪心中有数,她库房里的东西和顶好二字挂不上钩,却换来重明宫的厚礼回赠。
她若有所思,吩咐木槿,“你去打听一下,若其他宫没有收到重明宫的回礼,便将这些礼退回到重明宫去。”
木槿心中虽有不解,但认定公主行事自有公主的道理,“是。”
今日早朝,战场前线传回消息,肃王战败,于维州城墙上被襄王亲手诛杀。战役告捷,襄王此刻正在维州暂时主持大局。
“陛下,之前的维州刺史被叛贼肃王诛杀,襄王殿下迟早要归朝,眼下应尽快再任命一位维州刺史赴维州上任,料理战后之事。”
魏宣帝道:“准奏。”
“肃王挑起战祸,祸国殃民,罪无可赦!臣以为该将肃王从皇室宗祠里除名,贬为庶人,也好还被战祸殃及的百姓们一个公道……”
“臣附议!”
陆乩野隔岸观火的瞥了一眼龙椅上的魏宣帝,见他心不在焉,心中不知道又在揣度什么。
群臣义愤填膺的斥责肃王,众怒难平,魏宣帝遂下了一道圣旨,将肃王贬为庶人除名。
下朝之后,魏宣帝坐着步舆前往御书房。
一路上他在想思索一件事,肃王虽是个祸乱家国的逆子,但终究是他血脉相连的亲子,自幼他便偏宠这个逆子几分,这才将他养出了狼子野心。
肃王死千次万次也不足惜,可听到肃王的死讯,魏宣帝仍有几分悲切。反观那襄王赫连殊,他和肃王乃是一同长大的亲兄弟,数十载的手足情分,他竟能毫不手软的将肃王诛杀在维州。
这让多疑的魏宣帝忍不住揣测,襄王今日尚且能杀手足,待他日襄王要想荣登大宝,难道便不会想方设法的除掉他这个父皇吗?
魏宣帝疑虑深重,回到御书房后更是无心批阅奏折。
随侍太监在这时匆匆跑进来,“陛下……娉婷公主薨了。”
魏宣帝震怒的拍案而起,“朕派去的人是将娉婷贬为庶人,朕的女儿为何会死?!”
太监诚惶诚恐地道:“……陛下,娉婷公主不愿被贬为庶人驱逐出宫,又得知胞兄肃王死在了维州,这才悲痛难忍的触柱自尽了……”
魏宣帝瘫坐回龙椅上,一日之间痛失一双儿女,纵使他暴戾冷血,心中也难以不生哀痛。
襄王若是肯顾念那一丝手足情分,将肃王活着押送回京,娉婷也不会万念俱灰的寻了死路。
归根结底,还是襄王心肠太狠了些。
他有个这样狠辣无情的儿子,往后他的帝位还能一直稳坐下去吗?
魏宣帝挥了挥手,“将传朕旨意的宫人,和娉婷宫中的宫人全都处死,朕要他们为朕的女儿陪葬……”
娉婷公主自裁,宫中随伺娉婷公主的几十名宫人接连被处死,一具具宫人的尸首从公主的宫内被拖出来,地面上的血洗尽不到片刻,又有新的血将地面染红。
魏宣帝的暴行从后宫传到前朝,但魏宣帝有过战杀言官的先例,群臣即便对君王的暴戾行径颇有微词,也无人敢上谏。
魏国皇宫这一日都笼罩在死亡的阴霾下,而陆乩野却正因这死气沉沉氛围,心情分外畅快。
他离开魏国皇宫后,便拎着一壶酒,一路打马游街一路饮酒,慢条斯理的往城外的军营赶。
这世上大约无人能懂陆乩野的畅快是为何,只是从旁看着魏宣帝一步步将他的儿女逼上死路,而魏宣帝却还一无所知的愚蠢模样,他便觉得极为畅快。
畅快之余,他更期待日后魏宣帝得知真相后又该是如何的绝望。
陆乩野畅快的将一壶酒饮完,抵
达军营大门,将酒壶往地上一摔,又做回那个喜怒不形于色的陆少将军。
此前襄王前往维州讨伐肃王,从他麾下借走了两千骑兵。
前线负责统领骑兵的将领,给陆乩野传来了此次战役损失的骑兵数目,及整场战役的情况。
他坐在营帐内,看完整封信便敏锐的觉出不对,询问将信送回的士兵,“据本将所知,肃王一共有三万兵马,两万骑兵。按照这场战役的时间和作战布防来看,损耗至多不会超过两万兵马,为何信中肃王投诚的兵马竟不足一万人,还有两万去了何处?”
“这……”士兵被问住,前思后想一阵后,答道:“回将军,属下随襄王殿下一同进维州城清点肃王残党之时,的的确确只剩下九千多号人,至于将军所说的另外两万人,属下不曾见到。”
“赫连殊对这个兵马的数目不曾起疑?”
“不曾。”士兵如实道:“襄王殿下一进维州城便忙着安抚百姓,清点肃王残党一事交由了下面人。”
赫连殊极为在乎自己在百姓中“贤王”的名声,打完胜仗便急着在维州百姓面前表露出他贤德爱民的一面。
蠢货一个。
陆乩野对赫连殊嗤之以鼻,挥退士兵后,又将写有兵马数目的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公子,襄王不曾有过行军的经验,所以不似公子这般看一场战役便能知晓兵马粮草的损耗。”傅严思索道:“但凭空消失两万兵马不是小事,若不查清这两万兵马的去向,恐怕又会生出事端。”
“维州因战乱封锁多日,我们的探子也未能潜入其中探知消息。”傅谨向陆乩野提议,“公子若想查清这两万兵马的去向,属下建议不如等襄王回都城后,我们直接提审肃王麾下的将领,问出此事的来龙去脉。”
陆乩野起身走到舆图前,“维州距都城千里,赫连殊要借这回的战功在维州做出功绩,断不会这么快回京。我可断言,这两万兵马一定会趁赫连殊返程前生变。”
他的视线扫过维州、崇州、龚州、冀州四处,倏尔记起一年前和晋国的一场战役,寻到了蛛丝马迹。
“傅严傅谨,你们可还记得当初在鄯州一战后,赫连鸿随我入晋国都城前,与晋国的宁王结盟一事?”
“自然是记得。”傅谨对宁王此人十分鄙夷,“宁王暗中投靠我们大魏,想借我们大魏之力将晋文帝拉下马,自己坐上晋国的皇位。但陛下不容他,我们入主晋国都城后,陛下便派人截杀了他。”
“派的是何人?”
“截杀宁王一事陛下不曾交给我们,属下听说当初是肃王负责此事的……”
<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
你现在阅读的是< "" >
</div>< "">哇叽文学网提供的《亡国后委身了敌国将军》 70-80(第6/19页)
陆乩野回忆顷刻,又拿起书信扫了两眼,“我若没记错,当初宁王投诚的私兵数恰好就是两万。”
“而鄯州和崇州、龚州两地都有接壤。”
傅严当即反应过来,“所以肃王当初起兵先攻占的便是崇州龚州,乃是为了和这两万兵马汇合?而这两万兵马是宁王的,可宁王不是应该死了吗?”
“且看着罢。”陆乩野将手里的信焚烧,火光燃起将他的眼神映照的亮得惊人,“若宁王没死,又恰好和此事有关联,魏国马上便要战火连天了。”
社稷动摇,江山不稳,魏宣帝的皇位又焉能坐得安稳?
“此事你二人切记守口如瓶,我等着看那人如何行事。”
信燃成灰烬,被陆乩野随手弃之,“傅严,你再寻个由头将方才传信的士兵留在军营中,别再让他回到维州。”
“属下领命。”
傅谨紧跟着兄长傅严走出营帐前,又忆起一事,斟酌着回禀道:“公子,还有一事。”
“何事?”
“绛清殿今日派人来将我们送去的礼全都退回来了。”傅谨声气变小几分,“莫不是公主那边有了什么误会……”
陆乩野几乎是立刻便想通殷乐漪为何如此,在心中冷笑,能有何误会,不过是不想同他扯上半分干系罢了。
他自认已攒足了耐心待殷乐漪,而殷乐漪还是将他视作洪水猛兽一般,即便口头答应了对他不躲不避,可她却不曾主动向他靠近过一次。如今更是将他赠予的东西尽数退还,这让陆乩野心中如何还能无波无澜?
殷乐漪只有需要他时,才会主动来寻他。
思及此,陆乩野余光瞥了眼一旁的舆图。
若他的推测无误,殷乐漪很快就会登门来寻他了。
因魏宣帝痛失爱女娉婷公主,下令禁了宫中一切宴乐。
殷乐漪在去马场的途中,便被贵妃宫里的宫女截住,领往贵妃的雍华殿。
“今日陛下让一宫的人为赫连娉婷陪了葬,场面听说极是血腥。”贵妃拉着殷乐漪的手叮嘱,“乐漪,你近日便将学驭马的事先停了,最好待在殿中足不出户,以免触了霉头。”
殷乐漪颔首,“儿臣明白。”
贵妃唏嘘:“那赫连娉婷也是个烈性的,听说自己要被贬为庶人赶出皇宫,便一头撞了柱。陛下一向偏宠她,得知此事后便收回了将她贬为庶人的旨意,为她追封为仁德公主。” :
人即死,追封再尊贵的封号也无济于事。
殷乐漪在骠骑大将军府时见过赫连鸿护赫连娉婷的样子,她猜测赫连娉婷未在滟嫔死后自尽,恐怕是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她的兄长赫连鸿身上。
而赫连鸿兵败被诛杀,她的希望也跟着破灭,母兄皆死,她失了生念,所以选择赴死。
<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