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嬿婉少年时家中困顿,纺线、绣花贴补家用的时候多着,如今虽然几十年没碰过,倒是还没全忘记。
只是这纺车好生新奇,竟然有八个纱锭。
她让人拿了棉花来尝试着用了一下,竟然一次性纺出了八根线。
嬿婉不禁道:“哟,好快的纺车!”
敖登道:“这是泰西的传教士进贡的,说是那边的织工做出来的,叫什么珍妮机。”
不过最后,敖登并没有在亲蚕礼上用这台纺车,一是因为她们后来搞明白了,这纺车是专纺棉纱的,二是永琏告诉敖登,传教士说过,这珍妮机在英吉利刚做出来不久,就因与民争利,被愤怒的百姓砸了,意头不大好;且这到底是西方的奇技淫巧,还是不要拿到亲蚕礼去用的好。
至于那台珍妮机,就留给嬿婉玩了。
三年后,嬿婉在圆明园惊闻噩耗,孝贤皇后之侄富察明瑞,在缅甸捐躯,年仅三十八岁,其妻亦殉情。
明瑞的遗体因为各种原因滞留当地,他的亲兵双喜只带着他的发辫回到京城。一年后,明瑞之弟奎林领军出征西南,总算将明瑞的遗骨带回安葬。
西南平定后,孝贤皇后之弟富察傅恒,因在当地染上瘴气,班师回朝后不久便撒手人寰。
嬿婉不懂打仗的事情,但和孝贤皇后有关的人逝去,总是令人难过的。
过了几年,到了永靖十六年,嬿婉又知晓觉情师太圆寂的消息。
觉情师太生前风雅善文,死前却只留下戏文中的一支《寄生草》:“漫搵英雄泪,相离处士家 ,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再后来,就是很多很多离别,纯贵太妃、仪太妃、秀太嫔等人相继薨逝,活着的人,也渐渐年老。
豫太妃薨逝后,永靖帝将她追封为皇考贵妃,并且搜罗她生前翻译的种种诗文、经卷,大加表彰。
收拾她遗物的时候,宫人翻出了一幅画,画的是她入宫后一次木兰行猎时,策马飞奔,将箭矢递给同样在前边飞驰的先帝。
永靖帝记得豫太妃入宫时,先帝的身子已经不好,这般意气风发的模样,基本不太可能出现了。
真实的情况估计是豫太妃根本不管先帝,自己骑着马“得儿驾”地跑出去一大段,把先帝甩在后边,先帝又不敢骑得太快,只能慢慢跟着。想来是画师为了顾及先帝的面子,美化了一番吧。
永靖帝于是让人把画中的豫太妃临摹下来,单成一幅画,作为豫太妃的随葬。
玫太妃自打成了太妃,月琴、琵琶都丢在一边落灰,每日只是抹牌听戏,含饴弄孙。
不过她薨逝前,还是留下遗言,当年孝贤皇后送她的那把月琴,必得时时保养擦拭。
玫太妃薨逝后,慎贵太妃渐渐地记不清人了,最经常做的事情就是把每一个经过她面前的宫女都认成玫太妃,然后把她们通通臭骂一顿。
她六十五岁寿诞时,永靖帝特别加恩,让和婉公主把她接到公主府,又让她两个弟弟前去贺寿。
慎贵太妃见到两个弟弟时忽然哭了,像个孩子一样拉着他们的手不放,大声质问:“阿玛,你为什么不要阿箬了?”
已经年过半百的珠隆阿和珠勒刚阿瞬间泣不成声,一再地告诉她,没有乌拉那拉氏了,她已经回家了。劝了好一阵,阿箬才破涕为笑。
几日后,慎贵太妃薨。
容太嫔薨逝前,因为身在他乡又无子嗣,担忧身后无人追怀,于是将生前所得赏赐分给福、宁二位皇考常在、几位公主、尚在人世的太妃、留在京城的和部族人,以及身边的太监宫女,希望有人看着她那些风格殊异的首饰、摆件,可以想起来后宫中曾经有过一位来自南疆的女子。</p&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