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第一折 潇湘馆夜雨论心
暮春的雨丝如牛毛般细密,缠在湘妃竹帘上,将潇湘馆浸成一幅淡青色的水墨。黛玉斜倚在竹榻上,膝头盖着杏子红绫被,看紫鹃蹲在炭炉前焙茶。泥金小炉里的松烟混着雨气,在纱窗上洇出斑驳的云纹。案上的玻璃绣球灯映着她苍白的脸,眉心痣在光晕里若隐若现,像落在宣纸上的一滴胭脂。
“姑娘,茶要凉了。”紫鹃将汝窑盖碗搁在矮几上,碗底与竹席相触,发出清越的声响。黛玉伸手去取,袖口滑落,露出腕底淡青的血管,与宝钗昨日腕间的紫斑竟有几分相似。
忽听檐角铜铃轻响,宝钗携着半旧的蜀锦斗篷推门而入,肩头落着雨珠,在烛光下折射出细碎的虹彩。她发间螺髻松挽,别着支无纹素银簪,耳垂上的珍珠耳坠随动作轻晃,遮住后颈那道若隐若现的金菊纹——那是昨夜在滴翠亭被北境斥候抓伤的痕迹。
“到底是你这里清静。”宝钗解下斗篷,交给紫鹃时,袖中滑出半块茜香罗帕,帕角绣着的并蒂莲已被血水污染。黛玉眼尖,瞥见帕角暗纹竟是北境的狼首图腾,与宝玉剑鞘内侧的金菊纹恰好相冲。
“宝姐姐冒雨前来,必是有要紧事。”黛玉指了指炭炉边的藤椅,紫鹃忙捧来软枕垫在椅上。宝钗坐定,从衣襟内取出个檀香匣子,盒盖开启时,冷香丸的苦杏仁味混着金菊粉的辛香扑面而来,竟与昨夜弩箭上的毒气如出一辙。
“这是老太太赏的暹罗奶子糖霜,”宝钗用银匙舀了半勺,搁在黛玉掌心,“原该配着玫瑰露吃,偏我想着你爱清淡,央李嬷嬷加了些桂花蜜。”
黛玉指尖触到糖霜下凹凸的纹路,竟是“密档已毁”四字。她抬眼望向宝钗,见对方睫毛微颤,眼底映着烛火的幽光,恍若深潭里的碎金。
窗外的雨势突然转急,湘妃竹被压得簌簌作响。黛玉将糖霜含入口中,舌尖触到硬物——是片指甲盖大小的密档残页,上面“双生血脉”四字已被水痕晕开,边缘焦黑,显是从火中抢出。
“宝姐姐可知,”黛玉轻声开口,手指在膝头划出“人厨”二字,“北境使者昨儿递了帖子,要在大观园设‘百女宴’?”
宝钗手中的茶盏突然倾斜,琥珀色的茶汤泼在竹席上,竟在地面洇出金菊纹的形状。她从袖中取出半片金锁,锁面“不离不弃”四字已磨损过半,露出底下五彩石的斑斓纹路,与黛玉双鱼佩的材质分毫不差。
“我今早去给老太太请安,”宝钗压低声音,“见她枕边放着本《极北风俗志》,里面夹着张人皮地图。”她顿了顿,目光落在黛玉耳后的朱砂痣上,“地图上的祭坛标记,与你我后颈的金菊纹一模一样。”
黛玉的双鱼佩突然发烫,竟将案上的《南华经》震得翻开,书页停在“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处,字里行间用金菊粉写着“双生合璧”。紫鹃在旁看得心惊,手中的茶盘险些跌落,却听黛玉轻笑一声:“宝姐姐可还记得,那年在蘅芜苑斗草,你输了我一支并蒂莲?”
宝钗一愣,随即会意:“自然记得,你说‘草木也知愁’,我偏要对‘月本无今古’。”她指尖划过《南华经》的书脊,露出里面藏着的金菊纹弩箭,“如今才知,这草木之愁,原是比金石更坚。”
雨声渐歇,窗外传来梆子声,已是三更天。宝钗起身告辞,行至门槛处忽然驻足,从鬓间取下素银簪,簪头竟刻着半朵金菊:“颦儿,明日去清虚观,可愿与我同车?”
黛玉望着簪上的金菊,想起昨夜太虚幻境中见过的十二金钗傀儡,每具傀儡的鬓间都插着这样的簪子。她伸手接过,触到簪尾刻着的“真”字,与自己双鱼佩内侧的“甄”字刚好拼成完整的族纹。
“好。”黛玉轻声应下,看宝钗的身影消失在雨幕中,袖中的双鱼佩与银簪共鸣,在地面投出双生双鱼的光影,与太虚幻境的石牌坊一模一样。紫鹃将灯芯挑亮,见姑娘眼底映着水光,不知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