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吧

爱看书吧 > 其他小说 > 金陵烬未央卷 > 正文 第272章 漳州月冷照孤篷

正文 第272章 漳州月冷照孤篷(第5页/共5页)

本站最新域名:m.ikbook8.com
老域名即将停用!

p;  她的裙摆扫过船尾的舱门时,踢到个滚落在地的木箱,箱盖的缝隙里,漏出的不是丝绸,是北境的弩箭,箭杆刻着的"贾"字,与荣国府的族徽相同。

    舵工的船桨突然往水里猛划三下,溅起的水花里,混着的不是海水,是荣国府的胭脂米,与王嬷嬷裙角的那几粒同出一辙。"琉球的旧部里,有位姓周的统领,是当年跟着老太爷打天下的,"他的声音里带着海风的咸涩,"他的腰间挂着的不是玉佩,是半块荣国府的玉牌,与宝二爷您的这半块能拼合。"

    宝玉的手突然在船板上摸到个凸起的木块,边缘的刻痕是北境的"狼"字图腾。他掀开木块的瞬间,露出的暗格里,藏着的不是金银,是贾母的亲笔信,上面写着"黛玉生母乃北境公主,当年和亲嫁入荣国府,北静王是她的表兄",旁边用朱砂画的狼头,与北境兵符上的完全相同。

    远处的海面突然亮起片火光,不是渔船的渔火,是北境的狼头灯,三短两长的闪烁里,藏着与佛堂念珠相同的金屑摩擦声。

    舵工的船桨突然转向,船身划出的弧线,像个巨大的"逃"字,在夜海的浪涛里留下转瞬即逝的痕迹。

    第七折 孤帆远影碧空尽

    漳州湾的晨雾在朝阳下渐渐散去,宝玉和黛玉乘坐的"福顺号"海船,正朝着琉球的方向驶去。

    船身的桐油味里混着北境的"蚀骨水"味,与辽东假匈奴人用的完全相同,却被荣国府的胭脂米香气盖了大半,那香气从底舱的暗格里飘出,与王嬷嬷裙角的那几粒同出一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陵烬未央卷请大家收藏:金陵烬未央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柳大哥带着湘云去厦门湾探查了。"宝钗的蜜合色披风在船舷上飘动,袖口露出的刺青不是文人的墨竹,是北境的狼头,只是用靛青盖了层淡色,"他们说北静王的旗舰上,确实有荣国府的旧人,是当年跟着贾老太爷的亲兵,只是现在都归顺了北境。"

    她的手里拿着的不是账本,是北境的密信,上面写着"黛玉归北境可保荣国府",笔迹是北静王的,旁边用朱砂画的狼头,与北境兵符上的完全相同。

    信纸的边缘,沾着的不是海水,是荣国府的胭脂米,与王嬷嬷裙角的那几粒同出一辙。

    黛玉的藕荷色披风扫过船舷的缆绳,绳结打的是北境的"死结",与玄衣卫捆绑俘虏的手法一致,绳头的麻线里,卡着的不是海藻,是半片绣着"林"字的布角,与她耳坠上的刻痕同出一辙。她的指尖在船板上划过的,是北境的"疑"字暗号,宝玉回以的"信"字暗号里,藏着与佛堂木鱼相同的节奏。

    船尾的舵工突然转过身,脸上的月牙疤在阳光下闪着光——是张大爷!他的独眼在阳光下闪着光,手里的烟袋锅往船板上一磕,弹出的不是烟灰,是完整的北境兵符,上面的"北境兵权"四个字,被血浸得发黑,与卫若兰咳出的血颜色相同。

    "老太太的意思,是让姑娘自己选。"张大爷的声音里带着海水的咸涩,"回北境,可掌北境兵权,保荣国府周全;回金陵,可能会被北静王以'北境余孽'论处。"他的袖口突然滑落片布角,上面的"忠"字被血浸得发黑,与卫若兰信上的胭脂色相同。

    宝玉扶着黛玉站在船头,望着远处的海平面,那里的晨雾中,有片黑影正在靠近,不是北静王的船队,是荣国府的海船,桅杆上挂着的不是狼头旗,是荣国府的族徽,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为首的那艘船,甲板上站着的不是别人,是茗烟,他手里举着的不是灯笼,是贾母的亲笔信,上面写着"吾孙宝玉,善待黛玉,无论她是林家女还是北境公主"。

    黛玉的银质耳坠突然在阳光下晃了晃,坠子上的"林"字刻痕反射出的光,在海面上画出条金线,与远处荣国府海船的航线完全重合。她的裙摆被海风掀起的瞬间,露出的夹层里,缝着的不是棉花,是北境的密令和荣国府的账册,在晨光中轻轻作响,像两首不同的歌谣,终于找到了相同的旋律。

    船舷的浪花里,映出的不是船影,是荣国府的匾额和北境的狼头旗,在阳光下并排而立。宝玉的手握住黛玉的手,他的佩刀鞘声与她的耳坠脆响,在海风里交织成三短两长的节奏,像句未完的誓言,随着漳州湾的浪涛,驶向未知的远方。

    喜欢金陵烬未央卷请大家收藏:金陵烬未央卷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阅|读|模|式|内|容|加|载|不|完|整|,退出可阅读完整内容|点|击|屏|幕|中|间可|退|出|阅-读|模|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